看完天氣之子我一直無法接受結局,後來想想我應該是覺得東京連下三年雨這件事比較不合理。

從現實一點的角度講,日本應該不可能放任東京連下三年雨吧。畢竟東京是日本的經濟中心,東京一旦出問題,對日本經濟的打擊是巨大的。我個人認為把雲驅散應該比人口遷移更加合理。

我看到很多人覺得東京連下三年雨似乎損失不大,認為只不過是搬個家而已。但是劇中女主第一次進行放晴工作的時候,那個攤主也說了,晴天和雨天的銷售額是不同的。可想而知連續不斷的雨天,至少會影響到銷售額。而且降雨會導致很多室外運動無法進行,就算進行了,由此而帶來的利益也很大大減少,至少參與度肯定會降低。

還有動畫中東京都快變成日本版威尼斯了,有很多地方都被水淹沒。但是東京還有人住,所以很多地方不可能斷電,而這些地方又有很多被水淹沒了。我總覺得哪天會發生水下漏電事故,到時候會造成多大危害我都不想去想像。

還有東京連續降雨,不會有人不滿嗎?這三年你告訴我所有人都安安靜靜的接受現狀,我是不太相信的。畢竟挺多企業應該都會關門或者轉移地點,應該會有很多人失業,再加上連續的降雨可能會導致人心情變差,進而引發混亂都是有可能的。

這三年裏,東京經濟會產生多大的倒退我也不清楚,但不可能像很多人認為的影響一樣小。

從現實角度我覺得連下三年雨不可能,從玄幻一點的角度想,假設人們真的無法驅散雲,難道不會去調查去研究雲層嗎?而女主作為晴女曾經上過電視有一定知名度,而且又有過突然消失和出現的經歷,就沒人想去調查她嗎?為什麼大家就這麼輕易接受了?動畫中給我的感覺就是所有人都忽略了這些。

不管怎麼說在這最容易引發問題的三年內,男主並不在東京,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等他再一次回來的時候,東京的生活狀態已經徹底發生變化了。男主並沒有經歷最容易發生混亂的這三年,這也是我無法接受的一點。


1.東京不是不想對雲雨放任不管,但他們真的有能力驅散不斷形成的積雨雲嗎?

2.晴天和雨天的銷售額是不同的,這個經驗推斷的前提是有晴天,在有晴天的前提下,雨天人們更不願意出門,比如今天週日下雨,天氣預報說下週晴天,那我就下週再出門買東西,雨天銷售額自然會下降,但是當晴天不再出現的時候天氣對銷售額的影響已經消失了,因為反正一直都是下雨,人們不會再等著晴天出門

3.水澇安全隱患,大雨都下了三年了……災後工作也該進行的差不多了吧,結尾的時候那個老奶奶家收實的乾乾淨淨說明人們已經在被水淹了的東京穩定生活了不少時間了,這種情況下人們還把有隱患的設施留在水下我想這羣人可能是也是腦子進水了……

4.東京連續降雨,不會有人不滿嗎?你有經歷過一個月一直下雨的日子嗎……我經歷過,雖然沒造成水淹,但雨真的是連續不斷的下了一個月,人對自然是不會抱有什麼不滿的,最多也就是罵一句這個鬼天氣怎麼還不放晴然後繼續生活,還能怎麼辦呢?人們不知道對這種天氣還能有什麼辦法,自然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要麼離開東京,要麼就接受一切,人們什麼時候會不滿呢?人們知道天氣有可能會被某個具體的人、機構改變時才會引發不滿以至於暴動,在不知道這個主體是誰的時候就算髮動什麼暴動,他們向誰發動呢?電影到最後人們也不知道晴女究竟是誰,只有一個遠處拍攝到的樓頂的所謂晴女在祈求晴天的鏡頭,動畫中的報社也經常報道都市傳說,說明日本報道一些玄幻的傳說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人們對此也只是半信半疑,中國這種現象是不存在的,所以才會覺得被拍到一定是實錘了,在動畫裏的社會,晴女在最後也依舊是個都市傳說,沒人真正寄希望于晴女來改變天氣,就像如果我們的城市下一個月的雨也肯定不會有人寄希望於求雨儀式讓龍王收手別下雨了。

5.動畫裏也出現了雲層之上的世界,有似雲非雲的遊龍,有一些水滴似的魚雲之上還有水滴似的草原,但是人們無法從這些東西裡帶回樣本研究,也總不會冒險衝進雲層去,研究人員能看到的也只是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積雨雲。他們能研究什麼呢?陽菜消失又出現只能被簡單的解釋成失蹤之後找回來了。你身邊一個人無故消失幾天然後出現你會懷疑他是被祭天了嘛?動畫裏的那個老爺爺也引出了天氣之子中世界的隱藏設定:人們總是說這種氣象現象是百年一遇,但人類有記載的日子也只有這麼長。所以這種現象可能在有記錄之前就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只是人們沒有記錄下來。

老爺爺說的這句話放在現實來討論的話肯定是難以證偽的一個猜想,但從劇情和結局看這顯然就是這部動畫的世界觀設定。雲層之上是世界在動畫中存在,這場大雨只是幾千幾萬年來稀疏平常的事件,人類文明還太年輕所以覺得這件事不同尋常。

6.電影最後說了,男主被警方逮捕,被要求在有監護的情況下直到畢業,他無法留在東京。退一萬步說,東京大雨和他也沒有半點責任,動畫開頭這場雨就在下了,這場雨下了三年也沒有對城市造成毀滅性打擊。另一個問題下有個答主說:如果村子裡有個妖怪,要喫村子裡的童男童女,不獻祭童男童女就發大洪水淹沒村子難道就要向妖怪獻祭童男童女?不覺得這種價值觀更扭曲嗎


我一直覺得颱風躲著東京走肯定是陰陽師施法了(


你要有像是看山海經或者莊子的那種感覺來看天氣之子——糾結於下多少雨每天多少毫米總量多少立方,就和糾結大鵬到底多大一樣,不是作者希望你思考的內容。

顯然,並不是不允許這樣思考,但是這樣的思考方向,無疑是更難和作者的想法達成溝通理解的。

另外我關於天氣之子倒是有些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種要求人類獻祭的超自然力量根本就是tmd邪神,我纔不喜歡這個故事,我喜歡的是李寄與公孫敖的故事,自然固然應該被敬畏,但不是披上神祕學的外殼被放進神龕膜拜,而是一點一點展開它的真實面目,人與自然,唯以相知可以更好地共處。

我真喜歡這種不用做閱讀理解的感覺...作者算老幾?我也有想法。


其實我也覺得蠻奇怪的,照理來講,連下三年雨,所有的植物肯定都死光了(淹死了),但是動畫最後還是有很多樹啊什麼的,所以我猜只是這三年下雨頻率更高了?但是還是會停一停?偶爾出出太陽什麼的


「從現實一點的角度講,日本應該不可能放任東京連下三年雨吧」

從現實角度講,地球十分任性地下了一兩百萬年大雨:卡尼期洪積事件

沒錯,百萬年為單位。

BTY:此次事件的最大影響是恐龍開始崛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