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一下細節

我自己有一隻貓,純肉食餵養(有可追溯的營養需求表,有人需要可以私信我),備有大家都說好的天然糧,以防沒空的時候斷頓,不是披上袈裟都叫和尚,披上動物救助都不容置疑,我自己也做救助,顯然不是為了黑正常救助者。我說這段經歷不是對對方身份存疑,是我確信她就是個糧販,除了她我還在網上聯繫過兩個人,都大同小異。明顯有一群蹭車的人,導致大家想獻愛心都找不到渠道。希望滿懷愛心的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能更清楚更謹慎,不能因為對方說自己是救助者就不好意思質疑或者細問,導致事與願違,最後只是做了消費者。所謂天然糧也不過是一種商業稱呼,FDA並沒有這種區分,所以沒有監管機構來劃分誰可以叫天然糧,誰只能叫商品糧,我選它也只是因為價格在這裡,不至於瞎搞。如果你有空也有條件並且有強烈提高自家寵物生活品質的意願,你可以選擇煮肉(任何不肥的肉類都可以),雞胸為主,不用放鹽,少量骨頭,少量皮,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提供具體的克數和搭配。終於說完了#

以下原文我近期想領養一隻小貓,聯繫人問了我各種隱私以後,問我喂的什麼糧,我說自己煮肉,對方表示必須喂進口天然糧,不然我不符合領養標準,我跟她講專業的研究和我查詢的網站和文獻(其實根本不需要好嘛,正常人用理性想想也知道進口的餅乾也是餅乾,當然是新鮮做出來的食物好啊),我只是被對方激怒了,一副不給貓貓吃進口天然糧你好不要臉的語氣……可貓貓我實在希望領養,就想等大家都冷靜了再談,於是沒刪好友。然而接下來朋友圈裡就充滿了流浪貓狗好可憐大家一起獻愛心,和進口歐洲進口澳洲進口美國等等各種品牌的天然貓糧已到貨大家踴躍購買,這樣相互揉雜交錯的動態。隨即刪了好友,嗚呼哀哉#


ps:我本來不想以惡意來回答題主的。

原來題主發這通牢騷的原因是題主對於救助者審查房本,車本,並且不允許她使用維嘉(加點肉)來餵養貓,要求她換天然糧造成的。

首先,維嘉在貓糧里什麼貨色,大家都清楚吧(攤手)。把這個差異說成商品糧和天然糧的差異,合適么?

作為救助者,我見過太過動物被棄養,虐待,領養人消失無蹤,簽協議,審查住處和大體工作本來就是領養慣例,怎麼不可理解,怎麼成了篩選高端人群好來騙寵物用品的錢?作為救助者,要誘捕,要餵養,要體檢,要免疫,要絕育,這麼多辛苦,花費錢,時間,人力,甚至要受傷,就為了流浪動物找個好人家,希望對方經濟更好,生活更穩定,貓吃喝好一點,以免生病,怎麼錯了?怎麼成了別有用心?人家賣了寵物用品,又沒制定品牌,怎麼盈利,你從京東淘寶波奇哪買沒有天然糧,怎麼就成救助人盈利了?

題主要是不願意,盡可以自己找小野貓,喂熟了自己養,一邊吃著別人一邊連合理要求都不讓提,

太xx了。

————————————————————-

原答案:

首先,您的領養人會要求你換儘可能好的糧食,但指定糧食的種類和商家了么?沒有。那麼多天然糧的品種,你買其他家天然糧她不就不盈利了?何況天然糧的確比商品糧好啊,這個要求高低不說,不是錯吧?

其次,救助人在領養前,有權對領養人提出要求,領養人不接受,換一個救助人去領養即可;如果提前沒有跟你說,那她有責任,如果她以前對你說了,你不接受,不領養她的就是,何必引申到一個類別呢?

最後,救助一隻貓狗,花費非常高昂,檢查-治療-寄養-補充營養-找主人,你做一次就有體會了,錢流水般的花,比你養健康貓啊狗啊的貴多了,拿這個盈利,難,太難,非常難,特別難

結論,題主想多了

ps:我也救助過流浪狗,從治療到寄養再到等待領養,花了三千,你猜我跟領養人要什麼了?

什麼都沒有。只簽了協議,科學餵養。但如果虐待,不牽引,走失不通知我,要捐錢給一個我信任的動保協會。

所以老話:任何行業都有好人和壞人,都有合適的行為和不合適的行為,好壞不說,合不合適不說,一棒子打死動物救助,過了。


謝大腰子雖然我不是流浪組織里的人,但是我經常撿貓,去年一年送出去了三隻。我講講我找領養人的故事。關於問個人情況甚至隱私。老實說一開始我也不理解為什麼那些組織或者熱心大媽會問這麼多問題,直到我真的給我撿到的第一隻貓找領養,角度位置變了之後我也是恨不得刨根問底,這真的不是矯情,因為我們萍水相逢,我們彼此並不了解,然後出於面子問題我也不去過問就把貓咪送出去,我是做不到。一般我都會提前聲明我會過問一些個人情況甚至隱私,能接受的朋友我們再聊貓。關於貓糧的選擇。我自己養貓就是天然糧,偶爾加餐生骨肉、凍干或者煮雞胸。我並不排斥自製貓飯,甚至是提倡,但是這要基於主人了解貓咪每天必須攝入的營養物質及其含量,說白了貓飯並不只是煮個雞肉吃就夠了,還需要額外的補充其他營養元素。對方可能並不了解你對這方面了解多少,所以一開始就要求喂天然糧並不過分。但是看你說後來他開始賣貓糧我就不給他臉了,簡直過分,天然糧渴望福摩什麼的自己去買不就好了啊。關於對方販賣貓糧。目前的領養組織我還挺排斥的,因為打著公益組織的名號圈錢簡直就是耍流氓。我不否認他們的公益性,但是他們也確實存在商業行為甚至是眾籌性質的行為,並且賬目從不公開,紅十字會啊簡直是。但是沒辦法,沒有相關部門對他們進行監管,所以只能看著他們耍流氓了…自己不要被他們卷進去就可以。想喂貓飯可以去研究一下,想喂天然糧也可以去看看各種品牌,但是商品糧還是希望你能徹底放棄
不要去領養,那些人跟愛狗賊沒什麼兩樣,不過你要養小動物首先要想好能不能接受附加的麻煩,不要一時衝動。
能花錢的最好不要欠人情。何況還是這種花錢欠的人情.....


雖然確實存在這種賣糧的現象。但是,題主你領養之前,有沒有了解過貓的營養需求是怎樣的?

這麼說吧,單純的煮肉給貓吃(當然默認是做給貓吃而不是做給人吃的方式),其實也是不行的。這種單一的只給貓吃某種肉的方式,短期來講沒什麼問題,但是長期吃,也會導致貓營養不良。

科學的貓飯,除了新鮮的肉類,應該還包括適量的蔬菜(主要是幫助貓調理腸胃),還有部分的營養添加等(比如銀粉)。這樣才能保證貓長期的營養均衡。

另外再和題主說一下,只是煮肉給貓吃和吃好的貓糧來對比的話,除了對貓水分攝入有保證外,在營養均衡方面確實比不上吃好的貓糧。

但是話又說回來,好的貓乾糧雖然營養均衡,方便快捷,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水分。而我們的家貓天生就對口渴不敏感,所以不到非常渴是很少想起來要喝水的。所以如果長期只喂貓乾糧也是不科學的。

在我的眼裡排序是這樣的:營養均衡的貓飯&>主食罐頭&>好的符合標準的天然糧&>符合標準的商品糧=只是煮肉吃&>零食罐頭=國產糧=零食&>剩飯剩菜


emmm

1.我家新來小寶寶,該吃什麼奶成了問題。

2.我家領養小寶寶,該吃什麼奶成了問題。3.他家新來小寶寶,該吃什麼奶成了問題。

4.我家新來小狗狗,該吃什麼食成了問題。

5.他家新來小狗狗,該吃什麼食成了問題。

問題核心是在如何看待寵物,如果在這個角度看,打著萌寵旗號賣寵物用品就很正常了。

解決辦法=你自己,盡量引導別人分享你的寵物觀。不然感嘆一下然後繼續煮肉?

巧了,我曾經也見過這種情況。

有一些打著寵物救助名義的微信號,大量發一些品種寵物求領養,還有一些品相很不錯的混血,打著免費領養的口號。

如果提出想領養,首先會考察領養人的收入,然後會要求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比如,寵物在這裡都是吃的這種口糧,如果想帶回去養,最好也買多少,可以不賺領養人的錢。但是,口糧確實不便宜,比一般寵物店的要貴很多。並且,還要定期接受回訪,給人感覺確實是非常關心寵物被領養之後過的怎樣。

回訪的時候總能在寵物身上找到一堆毛病,比如骨架有畸形,毛色因為營養不良顯得粗糙無光澤,精神狀態不怎樣,需要買好點的口糧來補一補。

雖然,不想亂開炮,波及真正意義上的民間寵物救助中心。但是,這種打著免費求領養寵物幌子,實則賣口糧,營養品,寵物保健,寵物玩具等的所謂救助已經非常常見了。

相信這種情況已經不是個別城市有。

如今,寵物市場降溫。一些過去幾千上萬一只的品種寵物,已經便宜到不敢想像的程度。比如,幾年前,薩摩耶800到2000不等,如今,只要兩三百左右,品相好一點的也就五百。

這種以找人收養寵物名義,賣寵物用品的,就是一種利用一些愛心和一點點沾光的心理,達到長期抓住寵物消費群體。因為,寵物不是隨隨便便就給人領養,所以送養者能夠從一些溝通中把握長期潛在的客戶,讓這類人來領養。

一筆簡單的賬就可以看出問題。

就以我家薩摩耶為例,洗一次澡60,一個月兩回。雜七雜八的寵物用品,一個月在150到200之間。預防針,定期除蟲,月均50。狗糧是比較便宜的,一個月150左右。

就這種粗淺下來,一個月就是400左右,寵物送養的成本一個月就回來了。如果,養得好,繁殖小狗,會被遊說以低廉成本收回。寵物領養者,無形之中就成了他們的飼主和金主。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一種各取所需的營銷手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