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假冒專利行為,這是指,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

下列行為屬於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假冒專利的行為: (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或者終止後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註他人的專利號; (二)銷售第(一)項所述產品; (三)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所涉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 (四)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五)其他使公眾混淆,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的行為。

所以,是有問題的,是違法行為。


假冒專利,雖然夠不上犯罪,但肯定是違法了。行政處罰是免不了的

《專利法》

第六十三條 假冒專利的,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證據,對涉嫌假冒專利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情況;對當事人涉嫌違法行為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查閱、複製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檢查與涉嫌違法行為有關的產品,對有證據證明是假冒專利的產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依法行使前款規定的職權時,當事人應當予以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這屬於無中生有的行為,是違法的。產品以盈利為目的,這種行為屬於虛假宣傳,屬於民事層面的經濟欺詐行為。如果專利持有方以此產品的專利技術起訴,是需要付出賠償金的,賠償數額可能比你取得的凈利潤要高,還會影響你的商譽,得不償失。


小心,小心

假冒專利行為 和假冒商標,都是納入刑事範圍的。

申請一個專利很簡單,何必呢。做個實用新型很便宜的,不要去碰刑法,萬一被抓了呢。


謝邀。

直接這麼寫必然是虛假宣傳。

我教你換一個思路,

把外觀或包裝或隨便哪個不重要的細節申報一個外觀或實用新型專利,取得個專利號,

然後你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在外包裝上用零號子體印上專利產品然後還可以印上專利號。。。

反正99%消費者也不會去專利網上去查你這個到底是啥專利,美滋滋。

前幾天老爸想買某保健品,說是專利產品云云,發給我了照片,然後我去專利網上一查,該保健品外包裝上大號黑體字印著的專利是一個包裝專利,666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假冒專利的行為:

(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或者終止後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註他人的專利號;

(二)銷售(一)項所述產品。

所以從這兩條就可以看出,問題中的行為屬於假冒專利的違法行為。


有問題,屬於假冒專利,如果有人舉報 ,那麼你就會被處罰


假冒專利 違法的


1。假冒專利行為會導致行政處罰。

2。如果好死不死,你產品上寫的專利號恰巧是他人的專利號,假冒專利罪的風險啊。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你這是假冒專利,違法的哦,不要在法律的邊緣瘋狂暗示。


我們知道假冒或仿冒商標的行為,對他人的商標是構成了侵權的。那要是假冒專利呢?此時是否也對他人的專利構成了侵權?

《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如何判斷專利侵權

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要根據具體情況。如果在產品上標註別人已有的專利號則侵犯專利權,如果是標註的是自己編造號則沒有侵權的主體,不構成侵犯專利權。

但是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否構成侵犯專利權,假冒專利的行為所受的處罰要比單純侵犯專利權所受的處罰重得多。因為假冒專利危害的是社會公眾。

根據現行的《專利法》,單純侵犯專利權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而假冒專利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行政責任,受到行政處罰。假冒專利行為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專利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以下方面:

1、實施行為所涉及的是一項有效的中國專利;

2、實施行為必須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

3、實施行為必須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一)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或者終止後繼續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註他人的專利號;

(二)銷售所述產品;

(三)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所涉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

(四)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五)其他使公眾混淆,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的行為。

該賠多少錢?

這個賠償的金額在法律中也是存在著規定的,賠償的金額按照權利人損失的數額確定。但是如果金額實在難以確定,那麼就按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如果對專利申請、轉讓或者對知識產權有任何其他問題,魚爪可以與你一起共同討論。魚爪專註知識產權服務多年,經驗豐富,打造大型服務平臺只為客戶安全保障。服務簽署權威合同提供法律保障,行業上萬服務案例,關注魚爪知乎企業服務專欄,不定時更新各種行業知識內容,希望能夠給您提供更多的幫助。


屬於違反了專利法

具體屬於假冒專利


有問題,假冒專利,馬上就能喝上市場監管局的茶了


不可,假冒專利,是違法的。建議儘快改正


如果已經在產品上寫了專利產品,儘快做如下補救措施:

1、將產品儘快申請專利,拿到受理通知書和申請號;

2、將產品上的「專利產品」標示修改為「中國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


1.只能說所述產品所屬公司對所述產品的相關方面有了不切實際的描述。

2.希望完善所述產品的技術方案並儘快提交申請專利。(此為補救措施,儘可能維護好公司的信譽度)

3.專利產品指所述產品的技術方案已獲得專利權。


有,假冒專利,嚴重的屬於刑事犯罪


屬於假冒專利行為


這是不行的,違法了,會被追責的,立刻停止。


這是假專利,違法廣告法,最好立刻取消這行為,如果被舉報罰款很重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