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什麼叫優秀?做第一名就是優秀嗎?No,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收納才叫優秀!對於美白也是,不要問哪個最好,問就是錯。

一般美白的產品就是VC、煙醯胺、α-熊果苷、苯乙基間苯二酚(377),VC可以口服,其他三個外用,其實這麼多年以來,美白產品主要是靠這些阻斷黑色素的形成。

如果你有心,可以挨個去試試看

如果你嫌麻煩,也可以直接上三白霜三白霜也就是α-熊果苷、煙醯胺、苯乙基間苯二酚三大成分濃縮成一瓶的,性價比更高。

α-熊果苷,煙醯胺,377齊聚一堂的三白霜

三白霜晚上和普通面霜一樣用,白天用做好防曬,就可以實現多效白皙了。

如果你還想全套都用美白的,那我就來說道說道。

1,美白的第一步是做好清潔,皮膚髒兮兮的想美白就是癡心妄想。

像這種毛孔髒的,第一步先做好清潔

可以考慮用潔膚水擦拭面部,把髒東西擦拭出來。

小紫水潔膚水,也就是二次清潔水

洗面奶只能清潔皮膚表層油污,對於毛孔深處的臟污沒有辦法,所以,一定要使用潔膚水,用化妝棉蘸取潔膚水後輕輕擦拭面部,把毛孔裏的臟污擦拭出來。

潔膚水幫助擦拭出毛孔深層的臟污

2,第二步是多去去角質,有些城牆皮角質層超厚,因為色素沉著很大一部分都在角質層上,所以角質層厚的人氣色差,暗沉,顯得肌膚非常不通透。

角質層厚顯得皮膚非常不通透,氣色差

去角質一般有磨砂去角質和水合去角質,磨砂去角質就是磨砂膏,暴力揉搓走角質層,這種不是很推薦,比較傷皮膚,建議水合去角質,比如小雛菊去角質啫喱,通過水合成分,將多餘的角質層和死皮軟化鬆動剝離,不痛不癢,就可以輕鬆搓下死皮。有時候換季用水乳,下巴部位也容易「搓泥」,說明這款產品也含有水合成分。

小雛菊去角質啫喱揉搓下的死皮

3,第三步可以考慮用一些美白水,比如大雪水等,基本上每個品牌都有。

4,第四步,也就是用α-熊果苷、煙醯胺、377濃縮為一體的三白霜了,可以做日霜和晚霜不用,雖然是面霜,其實也是精華霜質地,不油膩,不厚重,不堵塞。

最後一步,做好防曬,不做防曬的美白就是耍流氓,哪怕晚上用漂白水漂,白天跑海邊撒歡發瘋,一樣曬得黑漆麻烏的~~~~

好啦,有問題可以諮詢姐姐~~~~


vc口服加上煙醯胺外用效果最好。


小孩子才做選擇,請你全都要!

市面上大多數口碑好的美白產品都是復配多種成分去多通路美白,只用單一成分效果並不一定能看到效果,每個人膚質不同也因此不同通路對黑色素生成的影響的強弱不同,譬如有的人皮膚中黑色素往表皮轉移得快,那麼他用阻礙黑色素運輸的煙醯胺效果會比較好,而另一個人皮膚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高,那麼用煙醯胺效果未必很好,但是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氫醌類似物效果會更好,如果你把消滅黑色素的所有路徑都封死,理論上效果是最好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個點是,美白產品復配的booster(推進器,增強器)成分能放大美白成分的收益,這裡的booster指的能加速皮膚代謝更新的成分,很多產品都用28天這個皮膚代謝週期作為見效的宣傳點,而booster正是加快這個過程使之快速起效,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同為寶潔集團旗下產品SK-II的小燈泡和OLAY小白瓶的對比(圖是截的透明標籤的界面,圖中這兩個產品的成分排序並不是對的)

這兩個產品的美白成分架構都是煙醯胺+己基癸醇+AA2G+十一碳稀醯基苯丙氨酸,而且其他輔助成分都差不多,但是小燈泡多了個SK兔當家的Pitera,這個成分本身有促進皮膚更新角質代謝的作用,所以就用戶的好評度上,小燈泡大家往往覺得效果更好,從成分上分析,小燈泡優越的點正是Pitera作為booster的加入,小燈泡可以看作加了Pitera的小白瓶。

我個人使用過的一個最有效的兩個美白產品ZO skin health的retinol brightener和night repair,或者叫美白款A醇和換膚款A醇,這兩的思路都是用高濃度的A醇協同VC、大豆異黃酮等達到美白作用,A醇在這兩個產品中不僅僅是抗老,還有booster的作用,這些美白的成分並非我們推崇的高效美白劑,成分表中排序也靠後,但是依託A醇,我所有兩三年以上的痘印都沒了,一點都沒誇張,但是這兩個產品極度不推薦,因為刺激太大了,我敢肯定99%盲目用的人會爛臉,你不如去做果酸換膚,起碼恢復期就兩個星期,不用忍受在用完它50ml大容量長時間的皮膚不穩定。

常見可以搭配美白產品的booster成分:維生素A類(其中維A脂可能效果不佳),水楊酸,甘醇酸(第一代果酸,第三代果酸效果偏重保濕,作為booster效果可能不佳),杏仁酸等

對於問題中的幾個成分我個人使用下來的點評,只是個人看法:

傳明酸:美白半吊子,抗炎修復纔是本職工作

VC:原型VC比較有效,尤其是抗暗沉,衍生物我沒有用到過很有用的,就算是AA2G和VC-IP這種昂貴的也不行,是我山豬喫不來細糠

煙醯胺:修復屏障還可以,美白對我沒屁用,順便,小白瓶我用了長毛且沒一點用,其他煙醯胺產品貌似也有點長毛,但是沒有小白瓶這麼明顯

熊果苷:剛護膚沒注意嚴格防曬時用過修麗可的美版色修,用它去痘印可能難為它了,沒效果,現在我長痘會用歐瑪的橄欖凝膠,痘印消得快,但我不確定是它很有效還是壬二酸祛痘膏在起效

其他推薦的美白成分:

曲酸(高絲集團比較會玩,但是普遍比較貴)

鞣花酸(常見於歐萊雅集團產品)

377(很常見,口碑好的有斯美凱lytera2.0,城野騙子377精華)

Rucinol(嚕析喏,應該中文名是這個吧,Pola專利,且大佬分析其結構和有些實驗顯示它是所有氫醌類似物種活性最強的,可以pola太貴了,而novera的平價嚕析喏好像大家用著反饋都不好)

己基間苯二酚(比較少見)

Thiamidol(拜爾斯道夫的最新美白成分,他自己說時地表最強,比氫醌和Rucinol還強,但是隻有他本家的優色林和妮維雅有用到,貴)


按順序,滿濃度的話

VC最好,其次是傳明酸,熊果苷,煙醯胺,

不過這些都是會反彈,你無論用什麼,最好都搭配一個葡萄籽的水或者精華,這樣持久。


做了這麼多年的研發,試了那麼多的產品和原料,美白亮膚,我個人覺得還是煙醯胺穩定,使用一段時間能夠提亮膚色,其他熊果苷,vc,傳明酸這幾款原料加到產品裏感覺配方體系不好控制,使用後的美白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這幾款都算傳統美白原料。最新試用了新的海洋植物類的原料,美白祛斑效果比較理想。


池願醫研:說了那麼多美白成功,最厲害的美白成分你知道嗎?


各有功效吧,在變白的不同階段發揮各自的作用。市面上有很多全通路的美白精華,沒必要過於糾結某一個成分的選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