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不太想說什麼了。記得李健盲選時關於暗黑音樂的問題嗎?其實李健在PK賽時提到了,很有深度值得思索的一段話。竟然,竟然給剪的一句不留!

李健對暗黑音樂的理解:

ML是做這種暗黑音樂的,其實,我曾經在盲選的時候問過你這個問題,為什麼做這樣一個音樂?

其實很簡單。花開兩面嘛,人活佛魔間。可能在黑暗中渴望和尋求光明更具有儀式感。因為很多事情不是兩元論,非黑即白,並不是這樣,恰恰描繪了模糊而顯得準確,很多事情給人一種模糊的感覺,似乎是沒有答案,但恰恰因為如此,纔是真正準確的一個描述。我覺得這是做暗黑音樂的意義。

這麼一段精彩絕倫的話,為什麼不播出來呢?為什麼

有評論說這不是李健好聲音,刪除沒什麼,別的導師也刪了好些話。但請你記得好聲音必竟是一個以音樂為主的節目,而這段話恰恰是從音樂出發,談一下暗黑這種不為大多數人很快很好的接受類型的看法見解,可以引起大眾的一些思考討論,不好嗎。注重音樂方面,不比成天熱搜誰輸了誰高了誰哭了有意思嗎?管它是從哪個導師口裡說出來的,這本身就是契合音樂節目的話題。


【2020中國好聲音】 李健東北虎戰隊第一輪對戰 學員曲目逐首簡評

李健說:作品是永遠的名片

我的品評原則:

①不與其他導師比較

②不與其他學員比較

③不與原唱相提並論

④只談個人觀感聽感

一、瑪迪娜《流浪》

瑪迪娜長了一張特別討喜的笑臉,笑起來有種令人舒筋活血的沒心沒肺。

絕對不是貶義。

她唱歌的時候穩穩噹噹,不急不緩,跟她的實際年齡有著不小的差距。

所以李健選了她去打頭陣。

在相聲行業,這叫「開場」或「熱場」,對演員的要求是很高的。

一襲白色長裙白色小靴子,簡單又優雅,配合著大耳環和凈爽的妝容、濃重的眉眼,非常賞心悅目。

一曲《流浪》,唱得大氣舒緩,中音部分非常的穩,聲音中有年輕女孩子中較為罕見的厚和醇。

高音部分絲毫不飄,甚至比中低音部分還要厚重,還要沉穩。

兩句「從明天起我願孤獨一人」,唱出了兩種心境,一種是終於下了決心,一種是下定了決心。

「向著春暖花開的遠方流浪」,一次比一次高亢,一次比一次激昂,並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爆發,更不是肝腸寸斷般的絕望,瑪迪娜的歌聲裏,有著一種茁壯生長的勃勃生機。

尤其是最後一句,將斷不斷,星火燎原,一個漂亮的拉麥,從弱音唱回強音再唱至弱音,我似乎只在李健決賽時的《故鄉山川》中聽到過。

雖然比分落後,但瑪迪娜雖敗猶榮。

她唱完之後燦爛的笑臉,和見到小夥伴後的紅眼,讓人越來越喜歡這位來自新疆的漂亮的大臉盤姑娘。

二、蘇瑋《浮光掠影》

蘇瑋從他首次出現在好聲音的舞臺上便被冠以「小吳青峯」的標籤。

在現場看到的蘇瑋有些黑,有些瘦,一頂黑色的貝雷帽,一副稍顯古怪的圓眼鏡,歌聲一出來,有種溪水般的純凈。

李健評價他:投入演唱的狀態是無法偽裝的(這句應該也被剪掉了是吧?......藍臺好聲音大剪刀真是太!殘!暴!了!)

插播一小段看過的花絮,盲選時候導師轉身,蘇瑋介紹自己說靠唱歌維生。

李健言簡意賅地問了句:「能生嗎(能夠維生嗎)?」

蘇瑋害羞地回答:「生理條件不允許......」

言歸正傳,從蘇瑋「浮光掠影」四個字一唱出來,我就覺得,那味道對了。

他的哭腔,他的氣聲,他的轉音,他的少年感,彷彿是許多年前清瘦而靦腆的同桌,少言寡語,笑容淺淡,陽光下認真而努力的剪影。

那是我喜歡的有些泛黃的青春味道。

一切都需要假以時日。

青春早晚會飛揚成色彩繽紛的經歷。

三、高睿《愛的勇氣》

幾周之前驚心動魄的「英雄救美」,一切都還歷歷在目。

現場看高睿,小小的一隻,坐在李健戰隊後排沙發上,安靜得甚至有點不太起眼。

今晚,一襲藍色長裙,一頭蓬鬆的長髮,酷似甄嬛傳裏眉姐姐柔和的小臉,在鏡頭裡意外的端莊。

歌曲的前半部分,如「once upon a time」一般低沉,悠遠,娓娓道來;從「讓一切無處可逃」進入副歌,小小的身軀裏蓄積的力量便緩緩爆發出來。

剛經歷了情感變故的高睿,將自己的心境融在歌聲裏,一點點回憶,一點點心碎,一點點放下,一點點燃燒,在高音部分,驚喜地出現了「體會感動」的清脆,和好幾個轉音的「每一秒」。

李健和高睿同步將脖頸向上仰成了最大角度。

高睿彷彿就是一個驚喜的意外。

幾次面臨淘汰,又幾次絕地反擊,對戰後得到的整排舉牌令我激動不已。

鏡頭對著她的眼睛時,那裡有著熱情的火,有著希望的光。

我一直記得高睿被「救」那一瞬間懵懵的表情和驚喜的淚眼。

也許,高睿還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的意外。

四、宋宇寧《你我約定有三》

宋宇寧長得帥,人氣高,公認的學霸,從盲選開始就成為許多少女的追星對象了。

盲選現場錄製的時候我身後的小美女一直對著李健戰隊的方向唸叨著「檸檬加油」「檸檬好帥哦」......

宋宇寧的原創作品,和他給人的帥酷感覺有所不同。

他的歌裏,有著一種並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滄桑和滿足,在少年的青澀裏融入了中年的平和,春夏交替時節的熱切與微寒並存,年輕時的肆意灑脫與年邁時的安靜沉穩於一體,這些近乎矛盾體的存在,組成了宋宇寧的原創作品,心動戰慄的初戀,飄然逝去的從前。

《你我約定有三》,與其說是古風,不如說是對愛情的幾句誓言,只有年輕時候纔敢說出口的一廂情願,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中失落的書簡,奈河橋下永定河邊一聲悠嘆。

這也是此番對戰中,唯一讓我有流淚衝動的一首歌。

也許宋宇寧的作品還不夠優秀,也許有些遣詞造句還需要增減,也許那些音律線條還可以深度雕琢和圓潤......但如果我在現場,我依然會被歌裡面濃烈的情緒所感動,我一定會把我的選擇,毅然放在東北虎戰隊那邊。

以及,我們極其地渴望著宋宇寧的《三部曲》之三早日面世。

五、單依純《Forever Young》

單依純對聲音和氣息的掌控,可以說是種驚人天賦。

這首歌,很難。

這不是一首節奏感很強的歌,它的整體旋律幾乎沒有太清晰的節奏感,它音階的高低起伏,它歌詞的長短深淺,需要歌者對情感的投入很深,超出了心跳的搏動和呼吸的頓挫。

單依純完成的很好。

非常好。

而她,只有18歲。

Forever Young,未來可期。

不需要細說進入了東北虎戰隊的學員們都有著怎樣的進步和成長。

也不需要再贅述李健老師說過的那些閃著智慧光芒的點評和感慨。

大剪刀剪掉了那麼多珍貴的隻言片語,卻剪不掉作品中至善至美的華點。

無論2020好聲音的結果會以怎樣的形狀出現在鳥巢裏,

真正留在觀眾記憶深處的,是永遠的唯一的名片------作品。


這期拿出小本,學到一個知識點。李老師告訴我,我一直非常討厭的一種作品叫「新古典主義「。

所以我討厭《你我約定有三》。

連《三巡》都不如,那一首至少實在。

作為一個曾經的重度紅學愛好者,能背下來前八十回大部分詩詞,看過能搜羅到的各個版本石頭記,不論傳世的是二十回、三十回還是多少回…我想我不是不能欣賞傳統文化的人。

所以我才非常討厭「新古典主義「。

事實上,我覺得只要是十二年中小學一直認真背誦老師劃定的古詩詞和文言文選段的人,多年後一定還能記得不少。面對某些所謂古風作品,只會有一個感受:

「尬」。

18年好聲音,宿涵領著他合夥人展示了一段AI作詞,那公司我記得李老師還投了天使輪。就現在市面上所謂古風,宿涵那程序跑起來,五秒鐘能整它100首。第一眼好像很多華麗辭彙(第一眼還不能超過0.5秒),第二眼,這都哪兒跟哪兒什麼玩意兒?

當然,宋宇寧這首比他們強。

廢話!李老師大修過的怎麼可能不比他們強。

但奈何底子壞了,調也調不出優秀來。就比如碼農不愛改別人寫亂套的代碼;多大的畫家也修不了廢柴的畫;李老師也不可能把底子就有很大問題的東西改到優秀。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撕了重寫。

李老師說:(這首歌)不僅僅是一個詞語的拼貼遊戲。

這句話充分說明,這個歌——也包含詞語拼貼遊戲。比如:

春花邊,夏雲煙,秋去我容顏,冬日遷?

單拎出來寫景沒問題,但放在這裡什麼意思?湊的是什麼字數?品品這個組合:

貪癡嗔+春花邊

猜忌瞞騙+夏雲煙

一不許貪嗔癡留念春花邊:不管在哪個古文作品裡,貪嗔癡都是非常重的詞了,基本緊跟著要有大慟大批判大反省的,或者戛然而止作為一種鞭撻。然後宋同學接了個春花邊…我就不太明白,貪嗔癡是什麼風花雪月嗎?堪比黃聖依的兒子海娃死了馬上跳一段華爾茲。

二不許懷猜忌瞞騙夏雲煙:女的都用到不許猜忌我瞞騙我了這麼重的話了,男的除了剖心剖肝似乎沒啥好辦法,轉頭來個夏雲煙?是像夏天的雲煙那樣雲山霧罩騙女人的意思?

好玩的還在後面。

歌詞叫你與我約定有三,說明這三個約定很重要,這三個約定一定是要符合作品整體風格的,是雅意的,或是詩意的,或是禪意的。可宋同學這三句約定到底是什麼呢?

女的說:

1、你敢背著老孃貪腥麗春院尋花問柳(春花邊);

2、你敢一天到晚耍小心眼兒挑老孃毛病還雲山霧罩騙我(夏雲煙);

3、你不許嫌老孃人老珠黃(秋去我容顏)

本以為這樣一首歌,應該是寫給這樣的人的

到此才發現是寫給她的

不管學歷背景多優秀,宋同學身上,總有一種極其濃鬱突出的逗B氣質。從一開始,他套進白襯衫,唱一首文縐縐的三巡,你能感受到他有實力,但就是說不出的違和。

直到聽到他在好歌曲的《別(東北味兒專屬四聲)給我打電話》,他的聲音、氣質、形象、作品,一切都對了。這歌太魔性了,我沒忍住連看了三遍,第一遍就把旋律全記住了,副歌到現在還餘音繞梁、揮之不去,太油菜了。

什麼春花邊,夏雲煙,都不如下面這個:

做自己不好麼?

——————

1917年胡適提出的白話文八條,快100年了,送給古風圈,特別合適。


該說的大家都說過了,我只說一個點吧—-健哥的用詞真的是精準。

例一:他似乎是自創了一個詞「新古典主義」,不得不佩服這個詞比什麼「中國風」「國風」「古風」之類的準確多了。健哥果然是理工科的思維,討論一件事之前,必須Definition要清楚。大讚!

例二:健哥說《約定有三》不僅僅是詞語的堆砌,有邏輯了。這寥寥幾個字,信息量著實不小。 首先說出了這類作品經常堆砌的通病,是抑;然後誇了宋的作品,有邏輯了,是揚。但是揚也是準確地揚,剋制地揚,還是說了「不僅僅是詞語的堆砌」,不動聲色地指出了問題的。大讚!

在節目中點評實在是太難的一件事,有些人言之無物,說一大堆毫無營養的廢話;有些人心裡明白,但是語言表達不出來,只能說些套話; 還有人只會說讚揚的話,偶爾碰到一個敢批評的,又詞不達意,邏輯不通,說不到點上,經常淪為人身攻擊,引起軒然大波。而健哥真的是極為少見的音樂素養,人文素養,科學素養齊備的音樂人,言之有物又言簡意賅,夸人誇得心花怒放,批評人也批評得有理有據,讓人心悅誠服。

唉,一個人要怎麼修鍊才能到這個水平啊?


這一期太好看啦!

上一期差點讓我覺得這節目似乎沒什麼好看的了,這一期進入戰隊pk,又有了看點滿滿的意思。

1.蘇瑋《浮光掠影》 pk 馬璐《蔓延》

應該是健哥說的,金子般的《浮光掠影》。蘇瑋的音色確實很像吳青峯,但細究起來他和吳青峯又有明顯的區別,他唱這首歌,就多了一種灑脫隨意甚至愜意,甚至有點爵士樂的感覺(不恰當的比方,僅指聽起來那種放鬆的感覺),或者說有那種在酒吧中隨意高歌一曲的輕鬆寫意,而吳青峯的歌會更多給人文藝抒情之感。

這一組的比分比較接近,其實我反而有點意外,因為我覺得馬璐的歌接受起來實在困難。小比分落敗說明馬璐今天發揮不錯。

2.高睿《愛的勇氣》 pk 王天琦《往事只能回味》

其實這組對決還挺關鍵,因為贏的一方將取得大比分領先,而且是5局中間的一局。我沒有想到是高睿和王天琦挑起兩隊的大梁,可能是第四和第五局更關鍵吧。

高睿的蛻變蠻大的,和盲選的時候甚至像兩個人,唱歌穩定,形象、颱風也好。可能缺少的,就是一點屬於自己的特色。比如說,假如能像張靚穎那樣海豚音?

不過,我個人目前理解了健哥選擇讓高睿留在自己的隊裏。在pk局裡,隊裏需要一位這種穩定型選手,他/她也許不是最大的王牌,但可以托起整個隊伍的總體和平均水平,如果遇上對手失誤或發揮不穩,則可以輕鬆拿下。

王天琦唱這首歌完全輸在了不適合pk這一點,這個後面討論兩隊戰略時再細說。

3.宋宇寧《你我約定有三》 pk 潘虹《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

最重要的一組對決,直接決定勝負的一組對決,出人意料的一組對決。因而也是最值得分析的一組。

宋宇寧以前排大比分差距斬落潘虹,李宇春押2分直接輸掉戰隊賽,這個其實讓人有點意外。說實話,宋宇寧之前並未體現出非常硬的實力,無論是原創作品本身,還是他本人的唱功。我就問一句,誰在看到這組對決時,敢說宋宇寧穩贏?假如是錢江濤,也不敢說宋宇寧勝算很大吧?

結合播出來的李宇春說「這是我對她的期待……選這首歌其實有點為難潘虹」,以及潘虹自己說的「覺得辜負了春春老師的期望吧」,我個人覺得,其實現場潘虹的發揮可能是沒有達到預期甚至有一點失常的,否則從播出的版本來看,前排舉牌時不至於這麼大比分差距吧?(後排我理解可能有為了李宇春面子的找補)宋宇寧的作品固然優秀,但潘虹的唱功也是在線的。

哪怕從李健自己的排兵布陣和押2分策略來看,他也沒有把宋宇寧當成必殺的王牌,注意他說的是,即使輸掉,後面還有一位很棒的選手。順帶一提,其實這裡就體現出了兩位導師的帶隊差異,後文細說。

總的來說,潘虹的實力並不弱於宋宇寧,至少沒有票數這麼大的差異。宋宇寧憑藉優秀的原創作品,提前殺死比賽。從這個角度看,好聲音倒是挺真實的,應該不是劇本?否則應該在第5局決出勝負。

4.單依純《Forever Young》 pk 錢江濤《雨天》

我又被打臉了,單依純就是李健隊伍的絕對王牌啊,如果每首歌都能發揮成這樣,簡直無人能擋,其他隊伍真的要小心了。

這一首歌百轉千回,雖然沒有刻意的高亢抒發,卻營造了非常強的代入感。而且這首歌非常適合單依純這個年紀來表達,對世事有所感悟,卻還沒有真正經歷許多,懷著年少單純而強烈的情懷,向生命許下「Forever Young」,非常動人。

錢江濤不是輸在他不強,而是遇上了單依純,試圖最後為李宇春隊挽回面子也失敗。

5.導師帶隊小評

李宇春隊1:5慘敗,是實力真的不濟嗎?其實未必。

李宇春的戰隊,有實力強勁的強將(趙、錢、潘),也有特點非常鮮明的奇才(馬璐),也有比較穩定類型的選手(王天琦),最終只有趙紫驊拿下1分,這跟整體的選手指導、排兵布陣和策略安排是有關係的。

必須要說明的是,以下僅是本人的一孔之見,不一定對。

1)選手指導:李宇春其實有情緒豐富的性格特點,有時會有一種激動到表達都不流利的感覺。這表現在指導學員方面就是,她會體現出她對選手的特別偏愛,或者說是一種期待,明顯的例子就是潘虹。潘虹的確是她的心頭好,但這種選手恰恰不能給予過度的壓力,因為她也非常喜歡自己的導師,只會導致自己為了爭取勝利的緊張感。反觀李健,雖然也偏愛宋宇寧,卻也沒有施加什麼期待,相對來說,李健對每個選手會持有一種更平均的態度。這種微妙的差異,為關鍵的一組對決埋下了伏筆。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是王天琦,李宇春的說法是,我不能為了比賽就改變王天琦,讓她不再是她,這話沒毛病,是尊重選手的做法。可是我覺得李宇春沒有想到的可能是,選手已經形成的風格,就是她最適合、最好的風格嗎?她/他有沒有另一面可以發掘?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恰恰是導師功力的體現。王天琦這類選手,依我的看法,在比賽時保持她原本那種淡如水的風格勢必是要喫虧的,也許應該找到某種適合她卻又和以往完全不同的風格,這才能出人意表,在賽場上以奇兵殺出。至少,在選歌上要再多做一些考量。

2)排兵布陣與策略安排:總體上,李健不屬於喜歡出奇招的人,而是堅持自己的節奏,所以要對付李健,穩穩地對決很容易落入李健的安排中,勝算不大。在策略上,李宇春在前面幾局pk中偏保守,後面潘虹那局又過於激進(直接押2分)。如果是謝霆鋒來安排,我估計策略會完全不一樣,比如直接2分押第一局就可能會被採用,我記得2018年有一次好像霆鋒就是這麼乾的。考慮到李健的風格(王牌單依純押在最後),李宇春應該在更早的時點派出優勢兵力。其實關鍵還是潘虹的安排,因為這是李宇春3個優勢選手之一,如果潘虹不是在那個時點頂著那麼大的壓力上場,結局也許會完全不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