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階段有個原則就是:

互溶物(一般是液體互溶物)質量分數多的那個作為溶劑,少的那個作為溶質。例如乙醇和汽油混合物,如果乙醇佔多數,就是汽油的乙醇溶液。反之則是乙醇的汽油溶液。

但中學會加一條,水一般總作為溶劑。所以雖然濃硝酸中溶質質量分數達到60%以上,依然是把水看成溶劑。

這條附加條目是中學為了簡化概念,防止出現一些概念模糊而設立的。

到了大學,這一條就基本上沒什麼太大作用了,水當然可以作為溶質。我經常用的Suzuki偶聯反應(拿了諾貝爾獎的化學反應),溶劑用二氧六環或者DMSO,溶質除了兩個反應物、鈀催化劑和鹼以外,就需要加入部分水。此時水就是我反應溶液中溶質其中之一。


這就是很典型的給自己設置一個框框然後在這個框框裏求證,這是你們人類的通病。乙醇的水溶液與水的乙醇溶液都是二者混合物,想認為誰是溶質都可以。


工業乙醇?


水和乙醇可以任意比例混溶,在乙醇里加點水就可以看做水是溶質乙醇是溶劑。但一般還是習慣把水看做溶劑。


當然有,比如說苯酚常溫下無法與水互溶,下層即為水的苯酚溶液。


還是看化學性質,什麼性質明顯,就是什麼的溶液。

舉幾個例子:豆漿,是大豆蛋白和少量糖分、油脂的混懸液~膠體溶液。豆腐則是水和少量糖分、油脂在凝固~交聯蛋白質中的溶液

10%硫酸的甲醇溶液,是硫酸氫甲酯在甲醇中的溶液,在做TLC的時候用作糖類的顯色劑。測定多糖含量的國標用80%硫酸,是利用它的硫酸的性質而非水溶液的性質,因此稱80%硫酸是20%水在硫酸中的溶液。


這個多的是啊!化學裡有相似相溶原理。溶劑不一定用水,可以是有機溶劑,甲醇,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等等都是


溶質和溶劑是相對的,溶劑為多的那部分,溶劑為少的那部分,但是水一般默認為溶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