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聽過三體,鬼吹燈,上下五千年,


我覺得你可以多聽理財,心理學,法律相關的書,比聽小說更有裨益。在喜馬拉雅FM輸入關鍵詞,可以找到很多這些方面的題材欄目,讓自己的知識面廣一點,對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也會有好處。

大概是陳忠實的《藍袍先生》吧。陳忠實的《白鹿原》可能比較大眾,大家都看過,但真正溫暖到我,觸動到我,引發我思考人生的,莫過於看了一年都還記得的《藍袍先生》。裡面三個小故事隱含的社會背景和人生哲學都是值得去思考的。

寫下札記

陳忠實《藍袍先生》

讀耕傳家,三要三不:

教書的只做學問,不要求官為宦;務農的要親身躬耕,不要僱工代勞;只要保住現有的家產,不要置地蓋房買騾馬。


《燦爛千陽》

畢淑敏的《女心理師》

最近正在聽路遙的《人生》


東野圭吾《白夜行》。裡面雪穗去找田川開門那一部分細節描寫得很細膩,回過頭又讀了幾遍,這裡蘊含著很多線索,留意一下,很精彩的。


從初中開始聽書,現在大二了,很懷念以前的聽書時光。我來推薦一些我喜歡的書吧。

一.盜墓類

周建龍版的《盜墓筆記》,《鬼吹燈》盜墓類是我最早聽的書,這兩部都很精彩,不像現在其他的盜墓類小說,只說鬼怪。我更在意的是作者對人物的刻畫,對事件的分析。很贊的小說,經典中的經典。

二.爽文類

打眼著作的《黃金瞳》,《寶鑒》是我的最愛,這兩部不像其他爽文類小說只是注重主角的一路升級,開掛的人生。其中有對文物的鑒賞,賭石好壞的鑒別,賭博的玩法,荒野求生......並非歪嘴龍王一樣的一昧的注重爽,而忽視文的內涵。

三.其他類

1.《古董局中局》是關於古董的一部小說,單他講的並不是古董,而是古董背後的人心。很有內涵的小說。

2.《屌絲道士》爽文加搞笑,我看的第一部爽文類小說,陪我度過了我的初中,休閑時的最佳選擇。

3.《鬥羅大陸》大概也是爽文類吧,值得一聽,不多說這部小說。

劃重點,我聽完最最最 感動,最熱淚盈眶地一本書

4.《五大賊王》金,木,水,火,土五大賊王,五行合縱對抗外敵,江湖義氣重要,還是民族大義重要,書中給出了答案。

這是我這麼多年來覺得不錯的書,已經快跨過我的半個青春,現在求一本好聽的書是真的越來越難了。


《平凡的世界》


因為疫情的原因,這幾個月看了幾本書:

1.&

2.&看了一半

3.&

4.&

5.&

6.&

7.&

8.&看了一半

9. &沒來得及看,但是在喜馬拉雅上正在聽,已經聽了2.5遍了。

10.&

最近這幾年因為前幾年的認知有些偏差後對經濟和金融感點興趣,所以在最近幾個月看了一些有關金融方面的書。為什麼看英語版的,因為從2006年背了8000個單詞後就開始買各種英文原版的書看,那時候(幼稚地)認為看個十年八年可以成為一個翻譯,看起來有點蠢。所以今年想試試自己的翻譯水平怎麼樣,所以選了一本&嘗試著翻譯了一下(已經把這本書分成293段已經列印在知乎上了,向著每天抽一段時間每天翻譯一段),在翻譯到90左右的時候覺得對數裡面的內容把握不夠準確,中文的基礎不是很好,再加上對金融行業沒有很深的理解,還有裡面的措辭有點晦澀,翻譯的我都覺得有點看不過去,所以就停下來了。想著有什麼辦法精進一點。

突然有一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篇作者in nek寫的一篇《《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的文章給我了很大的啟發。裡面有兩點對我感觸很深,大概的意思就是:1.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或是一段話,先要理解它的大概意思,然後把這些大概意思串成邏輯去理解(我原來看英文書始終是看到不會的詞就馬上查,每本書,500-700頁,都會有5000左右個生詞,最後都搞得昏頭漲腦的);2.類似於《道德經》這種經典的書(原來我以為是「念經」用的,蠢!)每個人在有不同閱歷時對它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在現有的閱歷下能理解多少是多少,不必要每個字扣著去翻譯,那樣的話會因為你腦子的侷限性會歪曲了作者的原意。

回到主題,「有沒有特別值得聽得書,有沒有你很想推薦給別人的聽書?」我想推薦的是&,即《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原版還沒來得及看,這本書也是在每天晨練時候聽的,有時聽的時候也會走神(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聽到2.5遍,以後還會繼續聽),英語水平有限,聽的是中文版的。

為什麼推薦聽這本書,源自於這段時間看了這麼多書後,最後我覺得兩本對我是有價值的。一本是&,第二本是&。第一本的價值是在,George Soros在投資之前除了選擇合夥人以外還要對各國,各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進行研究,並形成一套投資邏輯來進行操作。裡面印象最深的是:反身性理論,我理解有點像逆向思維的意思,通過與眾交易者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做判斷,加上膽量進行投資決策與佈局。他和他爹本身從小到大經歷就很傳奇。我原來以為這本書是本通俗讀物。有點蠢;第二本是Charles Munger的《窮查理寶典》(原來我也以為是本通俗讀物),Charles Munger在書中也提到一個概念,叫lollapalooza,在網上查到的意思是:相互強化並極大地放大彼此效應的因,他把其稱之為lollapalooza效應。他的理念也是通過閱讀大量不同的書籍,認識到各個領域的核心觀點,核心價值後投資做決策。社會,世界不是真空的,而是各個因素,現象疊加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產物。

《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基本上契合了上面兩位投資者的理念,通過一些現象來分析一件事件的發生,一個社會形成的脈絡。例如,陶罐的發明,因為可以煮粥導致人類在歲數大的時候可以喫一些流食來獲取營養,壽命就可以延長;為什麼經濟發達的國家是資源匱乏的韓國,而不是南亞菲律賓等地方... ...

這是我最近10個月看完上面10本書總結出來的我認為有價值的其中一本書值得聽的。

這本書對於有好奇心的人是值得聽的。

Greedy is good, for life, for knowledge...

很長時間沒寫過東西了,無論是英文(一直在看沒動過筆)還是中文(也一樣),大家湊合著看,理解個大意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