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quote>


謝邀。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

首先,這個糾正別人錯誤,是社會評價的錯誤,還是個人評價的錯誤?

1.別人的錯誤社會評價的錯誤,即,別人所做的事兒,在社會評價裏是錯的。

其一,這個錯有關社會利益,那麼,大多數人喜歡糾正,很正常啊,因為這關係大多數人的利益,即自我利益。

其二,這個錯無關社會利益,但是會讓犯錯的人有利益損失。這個大多數人也會有人喜歡糾正,因為,對於糾正的人來說,這個是幫助人,在道德的制高點。

其三,這個錯無關任何人利益。這個時候很多人如果還喜歡糾正別人錯誤,那麼不是湊熱鬧,就是個人性格特色。喜歡而已。

2.這個錯,是很多人自我評價的錯,別人不一定錯,但是這個大多數人喜歡糾正。

這個情況多發生於,家庭裏的長輩對子女、工作中領導對下屬或是朋友之間。

前兩種情況,一方面是長輩和領導要展現權威,另一方面由於兩方交流的方式有關。後一種情況是,這個人性格所致。


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糾正別人的錯誤?

心理學角度:

讓自己在心理上有優越感,可以去糾正別人

對自己看問題的觀點、角度充滿超高自信

對他人缺乏一定的認識與瞭解,對自我也缺乏一定的認識與瞭解,所以才會覺得自己纔是絕對正確的,別人都是錯誤的

社會學角度:

自己是有價值的,有用的,可以幫助那些看起來沒用的人

人都有在社會上向上發展的慾望,而要讓自己被別人看見、認識與瞭解,那就要向別人展現自己的獨特性

大部分這樣的人,都具有黑白二分法、非此即彼的價值觀念,個人的知識和見識也較為缺乏,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纔有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樣強烈的觀念

最後一點吧(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去想的層面):家庭遺傳、教育環境的影響,有些價值觀太過深入內化於心,而無法融匯貫通其它領域的知識觀念,而帶來狹隘的眼光和視角。


因為證明自己的存在,內心不自信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想要顯示自己的聰明,有些更是要表現出比你聰明。也不乏真心幫助他人認識錯誤的情況,但很少,需要仔細分辨。


因為他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用自己的觀念糾正別人的觀念本身就是不對的


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向下兼容,剋制糾正他人的慾望。

01

  • 不是認知差異,而是立場利益的博弈。

前些日子和朋友喫飯。

因為連續出差幾天昏昏沉沉。

她一直在說,我一直在聽。

她一句話把我喚醒了:

「兩個人為一件事爭執,說明這兩個人都不懂。

否則,大家都是聰明人,如果另一個人真懂,有說服力,都是能聽出來的。真聽不懂,胡攪蠻纏,懂的人也懶得爭了。」

說的真好。

我曾說過:

如果針對客觀事實依然產生爭議,有時我們會很憤怒。

明明母獅子只是叼著小獅子,為什麼這麼多人偏偏說母獅子要一口吃掉小獅子?

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指鹿為馬」這麼荒謬絕倫的觀點,為什麼還會有人支持,大家都是傻子嗎?

那根本不是觀點認知差異,而是立場利益之間的博弈。

能夠想明白這一點,誰贏得爭論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怎麼和不同認知的人達成利益最大化。

要知道,「別人的觀點」這東西,有時是無法改變的。

理解,全在於觀點、角度、立場。

如果你不靠說服他賺錢,那更是無需改變的。

對他笑笑說:「嗯,挺好,你是對的」。然後,閉嘴。

有時間,把別人不信的事情做好,勝於雄辯。

02

  • 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在於認知。

每個人看到的只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

我以前經常舉一個例子。

今天很熱,是不是事實?這不是事實。

今天30度,這纔是事實。熱,是你的觀點。

事實,是獨立於人的判斷的,客觀存在。

當然,這也是在大多數情況下。

現實世界,有時複雜到,你無法判斷事實。

比如,你看圓柱體的正面,說這是一個圓形。

你看圓柱體的側面,會說這是一個方形。

你看一座山,橫看成嶺側成峯。

魚在魚缸裏看到的事實,這個世界是球面的。

你看到的事實,不是這樣。

你對魚說,世界很大,遠不止魚缸那麼大。

魚對你說,世界很大,魚缸纔是世界大小。

你們永遠說服不了彼此。

在你們有限的認知範圍之內,都認為自己纔是事實。

那怎麼辦?

從對方角度出發,對不知道對錯的人,不談對錯,只談利益。

有個段子說的很好:

一次在飛機上,我遇到一位大媽佔了我的座位,我說麻煩您挪一下這是我的座,她指著自己的座特別橫:你坐那去,我和你換。

於是我對她說:你知道嗎?

如果飛機炸了,我們都燒死了,粘在這座位上了,你家人按照座位號來找屍體,把我骨灰帶回去供起來,每天你最疼愛的小孫子和兒子女兒對著我磕頭,你開心嗎?

然後,大媽一言不發地坐了回去。

站在觀眾的角度,你不需要去糾正大媽佔了你的座位。

反倒是你越糾正,越有理說不清。

別人看到的,更可能是你不尊老愛幼,不懂通融,你百口莫辯。

不談對錯,只談利益。不反駁助長情緒,只默默保留證據。

不在人羣圍觀處和情緒衝動的對方產生爭執慾望,因為肯定是你最後喫虧。

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剋制糾正他人的慾望。

03

  • 你認為自己是對的,不必說服別人贊同。

很多人已經知道英文裏有個單詞「interesting」,在口語表達時,指的不是「有趣」,而是 「哦,你原來是這麼看的,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啊」。

但是英文中還有1個片語,1個句子,你也應該知道。

我不是來教你英文,而是讓你知道另一種思維方式。

這個片語是「good for you」。

當你特別想去做一件事,去和別人興高采烈地說,然後問「你覺得怎麼樣」的時候,他可能會說「good for you」。

這個good for you,不是說「我也覺得特別好」,而是說「你想做,那就做吧,你覺得好就行」。

什麼意思?意思是,我覺得怎樣,不重要。

你覺得怎樣最重要,因為這是你的行為,你的結果,你的受益,你的代價。

這都是你的。你要為此負責。我祝福你。

另一個句子是「i agree to your disagree」。

這個聽上去像繞口令,直譯是:我同意你不同意我。

意思是,我的觀點是這個。你不同意。我沒問題。你當然可以不同意。

我只是想告訴你我是怎麼看的,我不想說服你。我也無法說服你。

我們意見不同,是正常的。

為什麼我要說這個單詞(interesting),片語(good for you),和句子(i agree to your disagree)?

是因為我想讓你瞭解一種思維方式,就是「表達而不說服」的思維方式。

我們總想說服別人,沒必要。

不是因為你認為自己是對的,你就必須說服別人的。

別人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所以他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看法。

你表達,但你不說服。

以後表達完,他不接受,你可以說:

interesting,good for you,i agree to your disagree.

最後的話:

無論是朋友、工作還是戀愛,如果你感到與對方特別契合,溝通愉悅甚至時時令你靈光乍現, 你知道這說明什麼嗎?

1%的可能你遇到了soulmate。

99%的可能你遇到了閱歷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而對方因為什麼目的在向下兼容而已。

只要他/她願意,他/她可以和每個跟你一樣級別的人,瞬間心有靈犀,讓你如沐春風。

生活中,總是會遇見這樣的人:

他們的觀點永遠取決於對方的觀點。

只要對方是贊成的,他們就會反對;而只要是對方反對的,他們就會贊成。

你說駱駝比馬大,他就說,我就看過一隻小駱駝,比馬還小。

這時候,你要立刻含笑閉嘴,給他豎一下大拇指:「嗯,你說的都對。」

因為再爭論下去,你也無法幫他建立全局觀,他卻可以永遠在特例世界裡,洋洋得意。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向下兼容,剋制糾正他人的慾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