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白酒喝了還上頭的話那就不是高端白酒了。但高端白酒對個人來說也不一定是「好喝」的,比如高如飛天茅臺酒來說很多人就覺得不好喝,但卻不上頭。那麼平衡一下,可以嘗試一下散茅V6,高端不上頭,而且重要的是對很多喝白酒朋友來說都容易適應,綜合性強。

V6散茅

謝謝邀請;高端白酒品牌好喝不上頭,比較多,如;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茅臺酒、西鳳酒、汾酒、董酒……等


可能有人會說了高端白酒都不上頭,其實不然,影響白酒是否上頭的重要因素就是雜醇油的含量,據我瞭解衡水老白乾的雜醇油含量很低,低於原國家標準的1/4,不到醬香型的一半,所以有「喝衡水老白乾,不上頭」這樣的說法。


說一下自己真實的經歷,在上大學的時候,一好友來學校找我玩,特地招待他到學校隔壁的小餐館奢侈一把,為了彰顯自己還是個男人,就點了一瓶白酒(酒名已經忘記了),花了30來塊錢,2個人就這樣把這瓶白酒喝了,當時只是覺得這酒辣喉嚨,喝完之後也不知道怎麼回到宿舍的。這還沒完,回到宿舍吐了一地(幸好我是睡的下鋪,還得感謝當時的兄弟給我打掃戰場),然後半夜感覺口乾舌燥,也不管幹不幹凈,對著陽臺的水龍頭直接猛喝。到了第二天,準備起來上學,突然感覺頭特別疼,暈暈呼呼的,於是課也沒去上,繼續躺著宿舍睡覺,就這樣連續躺了2天,感覺整個人像生了一場大病。這就是我第一次喝白酒的經歷,給我的感覺就是白酒真難喝,發誓以後再也不喝白酒了。

工作以後,有一次一個本市做煙花的批發商請我們領導和幾個同事喫飯,當時拿了一箱白酒,我直接傻眼了,心想完了,特別是第二天還得工作呀,但是領導在,也不好不喝,主要是看到包裝感覺不喝對不起自己啊~(大家腦補),這次喝的酒和第一次感覺不一樣,入喉暖暖的,於是6個人就喝了一件白酒,神奇的是第二天早早就醒了,而且頭腦清醒,完全感覺不到那種眩暈的狀態。我發現原來白酒好像也沒那麼難喝。

後面喝酒的次數越來越多,慢慢的瞭解了一些白酒的知識。首先就是白酒中含有醛類物質,這些醛類物質也是造成白酒的辛辣的原因,含量不容易過高,白酒中如果過辣,我們在飲用白酒之後就會引起頭暈。

還有就是白酒中的雜醇油,這個物質是具有特殊的強烈刺激性的,在口味上弊多利少,含量如果過少的話則會失去傳統白酒的風格,如果白酒裡面沒有雜醇油的話,白酒的味道則會十分淡薄,沒有白酒的醇厚感,過多的話還會使得白酒有一種苦澀的味道,從而給酒帶來不良的影響,而且對人體有十分重大的危害,可以使人頭疼,雜醇油在人體內的氧化和速度比乙醇慢的很多,停留的時間久的話則會引起上頭,以及口乾的原因。

另一方便就是食用酒精的問題了,低檔次的白酒,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食用酒精,我們在喝完這些酒之後會引起頭痛以及口乾,主要還是這些白酒不是食用糧食發酵而產生的白酒。

所以可以直接判斷,我第一次喝的是酒精酒,第二次喝的純糧食的固態發酵白酒。這裡建議大家盡量額固態發酵白酒,因為固態發酵週期長(一般幾個月),糧食自己產生酒精,而其他的只需要一週左右。

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怎麼去辨別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

(1)液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是GB/T20821-2007,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於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其發酵產物基本是酒精,其他有機分子微乎其微。

(2)固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是GB/T20822-2007,所謂的固態法就是市場上所謂的純糧酒。用純糧食酒在窖池裡發酵,呈固態,故名。這也是傳統釀造法。糧食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微生物(酒麴)把澱粉轉化為糖,把糖轉化為酒精。

(3)固液結合的白酒就是想用液態白酒的成本加固態白酒的香味,但是目前為止還是研究階段,現在採用這種混合的酒,喝起來還是一股酒精味。

固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根據香型又進行了相應的分類:

這些標準下的產品纔是以純粹糧食為原料,用酒麴經過發酵然後蒸餾生產的白酒,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認為的糧食酒、好酒。所以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固態發酵的白酒,有問題歡迎加我微信交流:changhhjj,備註知乎。

但是問題又來了,現在的市面上白酒魚龍混雜,該怎麼去選擇呢?

送大家一段口訣~

茅臺多個鎮,買時需謹慎。

瀘州沒老窖,馬上往迴繞。

汾酒加集團,基本要玩完。

西鳳沒有酒,必須躲著走。

五糧特醇液,其餘都是孽。

洋河海天夢,不然不要碰。

古井不帶貢,喝了渾身痛。

劍南沒有春,別問真不真。

水井缺了坊,存著價不漲。

酒鬼變湘泉,絕對不值錢。

習酒寫簡體,讓人瞧不起。

董酒沒藥香,喝了也不香。

長毛非老酒,瓶子刷醬油。

名起祝福語,都是套路你。

大廠買嫡系,口訣要牢記。

所以一定要注意買酒要買"大廠嫡系"。何為嫡系,就是大廠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除此之外的可稱為貼牌酒,這就是我文章開頭說的,為什麼市面上不計其數的白酒品牌,而嫡系產品不多的原因。

當然也不能完全說貼牌就不好,但是大部分貼牌是肯定比不過嫡系的,因為白酒生產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涉及到原料、技術、資金、人員、設備,只有每個環節 做到最好,才能保證白酒的口感。

試想一下,一個小酒廠,原料不是最好的,工廠設備跟不上,技術人員就是所謂釀了幾十年酒的老師傅(打個比喻,一個種莊稼幾十年的老農的專業知識能和一個博士畢業的高材生比嗎?大家一定要記住,釀酒不簡單是憑經驗),各種高端檢測設備也沒有,憑什麼說他釀出了的酒可以比肩茅臺,甚至比茅臺還好,稍微動點腦筋就能想明白,這個就是為什麼我推薦大家買嫡系,不要去買那些所謂的原漿酒、鎮酒、貼牌酒的原因。

最後,我整理了一個嫡系產品的價格列表,大家可以做參考,由於行業原因,我做了一些隱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獲取:changhhjj,備註知乎。

碼字不容易,花了我整整一上午,走過路過的麻煩動動你的手指,給我點個贊~

謝謝!


很多醬香糧食酒,都能做到,不一定非要高端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