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有人画的思维导图,真的没啥,甚至可以说平常之极。


画导图分2种:

一是思考后的简约呈现;可以用于过程思考,呈现出来的结果,是条理分明的。

一种是为画而画,完全不动脑,任意相连。为画面布局,而生出支叉,以画面满为美,本末倒置了。

为画而画,从中心点出发,什么都与中心点相连,不分层次,不分结构,不做取舍,没有重点。

那等于把所有关键词往上一堆,画几个圈,圈与圈连上就完事了,这种导图是画给谁看的呢,自己思维不清,还拿出来让别人也头晕,不可取!


没那么神奇你被严重忽悠了或者说洗脑了

所有的这类东西,各种图呀各种笔记术呀各种管理方法、套路、工具,都不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还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然后把他夸张化、神奇化、绝对化!用来洗脑营销

就这么简单。

形式上的东西没有任何帮助,没有任何帮助!

你要提升自己,要做的是学习、阅读、思考

如果你有自己的这些东西,具体用什么呈现真的无所谓

如果没有,任何方法模版都帮不了你


身边用的不多,可能大家觉得有更好的方式展现思路,比如:PPT。

但实际上:Most people who make PowerPoint have no power and no point.

偶尔有人用到思维导图,效果差?

那也有可能是做思维导图的人连自己的思路都没有理清。

思维导图是为了从某一个想法,引导发散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而大部分人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肆意堆砌,根本不能让看图的别人得到引导。

思维导图的英文是 MindMap,而有些人做的思维导图只能称为:Keyword Map。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日常看到的图都很一般……


可能是宣传过度吧,思维导图并不神奇,就是一个简单的分析树,人类已经用了几千年,事物的分类,书的章节都是这种结构。

这种树结构并非是什么最好,最优或最符合人的大脑,思维的结构,从这点来说多点互联的图结构更符合现实。

但这种树结构的优点是简单,整洁,清晰,经济,利于简单清晰地将问题分析分解(并不是最优),所以我们的书目章节,大多数的分类都用树结构,父,子,孙。

用树结构做一般的分析、分解、分类,经济简便,清晰,确实有助于记忆和简单的理解,但谈不上神奇。

小筑树形笔记


思维导图不是一个记忆工具,而是一个思考的草稿纸

李修远:怎样使用思维导图??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这篇文章解读了一下


不要听他们瞎吹

主要是记忆与回溯

都吹上天去了

真当什么都能干

什么人一学就用的上

就适配了?

本身没有良好记忆习惯的怎么用也用不好


有些人用思维导图只用到了一些表面的功能,因为思维导图的结构是类似于人脑的,神经系统的,只有将两者深度的结合才会发挥作用,很多人做的只是形式,所以没有什么结果。


小的时候,有次参加画报比赛,要整个思维导图,那时候还不是这个名字,而叫「网路图」。那是我人生中画得最认真的一次思维导图……但是,画报交上去的那一刻,我就感觉记忆被咻——地抽走了。

┑( ̄Д  ̄)┍

现在回想初高中的应试学习,必须得说,思维导图是一个对于记忆过程毫无帮助的工具:

一方面,人的思维其实不是树状的,而是网状的;同时不是所有的知识,特别是脱离了应试以后,都可以按并列和父子关系排序的。

另一方面,如果把思维导图当作发散思维的记录(比如小说家构思情节),或者检验知识(根据自己的知识库构建导图),那么可以说,你能写下来的东西你早就记得了。而究竟能不能在梳理过程中碰撞出新火花……我觉得这种方式远不如「教会一只小黄鸭」法,后者可以高效而细致地检验自己。

整个应试过程,学生都不免痛苦地寻找著让自己快速记忆的方法。然而记忆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因为人会主动地遗忘,唯有重复能对抗本能。


不,这个东西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的人适合,在我看来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并不是一种图。起码不是现在看到的图,我说了既然是一种工具,那它的方式就有很多种了。一般看到的思维导图只是为你理清楚作者的思维逻辑,并不是思维导图。

所以, 在我看来现在的思维导图只是一种帮助阅读理解的工具,并不是一种思维工具。但我们为什么说它是思维导图呢,因为他可以把作者讲的内容条理化,逻辑化,按照一定的层次去分析作者的内容。这个过程中你在思考在分析,这大概是他叫思维导图的原因。

其实思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在思考问题时差别很大。这些东西就是在规范化人的思考行为,就像亚里士多德针对柏拉图的论题的验证。亚里士多德把思维规范化来反驳柏拉图,规范化是好事。只有在有思维的情况下规范才会正确,要不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先学会如何去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拳击的套路就那么几种,我用为什么干不翻泰森呢?其中道理无非就是只重其形,而忘其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