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政府官方發布《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將武漢弘芯製造項目列為東西湖區投資領域面臨挑戰的首個案例,明確提出弘芯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

據財新網報道,這份報告將武漢弘芯製造項目列為東西湖區投資領域面臨挑戰的首個案例,明確提出弘芯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不過該報告文件已經在官網刪除。


弘芯的大股東實控人,在弘芯項目啟動後緊接著就去濟南,同樣的套路如法炮製了濟南泉芯,同樣是拉著臺積電原RD大將夏勁秋,同樣是做14nm以下先進位程,同樣是當地政府參股投資,同樣是超大投資規模,兩個項目的投資額加起來接近一個二期國家大基金的總額,而這位大股東實控人無任何可知的半導體行業資歷背景,來歷不明。一個毫無半導體背景的人,同時投資建設兩個業務高度重疊的項目,左右手互博?於是,可能是為了規避競業禁止,在濟南泉芯註冊成立前幾天,他就做了弘芯大股東北京光量藍圖的股權變更,不再是法人代表和股東,從而不在弘芯股權架構上顯名。


先簡單瞭解一下公司背景:

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法定代表人為董事長李雪艷,股東為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90%和10%。

看見公司官網有這麼一句話:

公司匯聚了來自全球半導體晶圓研發與製造領域的專家團隊,擁有豐富的14納米及7納米以下節點FinFET先進邏輯工藝與晶圓級先進封裝技術經驗。

公司主要人員有6人:

李雪艷(董事長)、蔣尚義(董事兼總經理)、鞏芮材(董事)、潘登(董事)、莫森(董事)、李月茹(監事)

這6個人裡面可能其他人不耳熟,但一定聽說過蔣尚義:

蔣尚義1946年出生,現年74歲,先後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後先在德州儀器,後來到了惠普實驗室,一直在晶元半導體領域。

1997年,51歲的蔣尚義從美國惠普回到臺積電,在他的領導下,臺積電先後攻克130nm低介電材料、28nm柵極製程等多項技術,成功反超對手,成為國際半導體的「技術領導者」。

半導體行業40年的工作,讓蔣尚義積累了材料、激光、電子等多方面的技術經驗。被媒體稱為中國臺灣半導體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中國半導體領域的重將。

就是這麼一位大牛,武漢弘芯挖走之後,蔣尚義帶動效應出現,很多半導體專家也開始彙集武漢弘芯...

疑問:為啥有專家團隊了這麼久還沒有任何專利信息捏?(撓頭

武漢弘芯抵押光刻機日期為今年1月份,光刻機具體信息如下:

  • 名稱:ASML掃描式光刻機;
  • 規格型號:TWINSCAN NXT:1980Di;
  • 狀態為:全新尚未啟用;
  • 評估價值:58180.86萬元 。

此次抵押,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為2019-04-19至2024-04-18,抵押權人為武漢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西湖支行。

題外話:

武漢弘芯實際控制人李雪艷名下共有10家公司,吊銷3家,註銷1家,目前在業存續6家。而其實際控制的武漢弘芯和光量藍圖中,都發生過同一個人員(曹山)變動:

  • 武漢弘芯:曹山於2019年5月卸任董事職務,退出主要人員行列;
  • 光量藍圖:曹山於2019年1月卸任經理兼執行董事職務,同時退出自然人股東行列。

巧的是,搜索曹山的時候,發現泉芯大股東逸芯集成技術(珠海)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叫曹山,而這家公司也有一個大牛,是前三星電子大將之一夏勁秋...(迷惑


前幾天才有新聞說兩三倍工資挖臺積電員工,今天就傳出消息倒閉了,真是妙啊。

霍華德:傳自 2019 年起 100 多位臺積電員工被挖到大陸,意味著什麼?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www.zhihu.com圖標

那個回答評論區就有業內人士指出弘芯的處境。

這一百來號人首先絕大多數是已經離職的,過了競業禁止期,加上蔣和夏的人緣和麪子,2.5倍薪資還算過得去,就跟著來了,但是現在弘芯和泉芯的處境,這個工資開的再高也是空頭支票,遲遲無法入職,等於是在失業狀態。如果想挖一個臺積電重要在職崗位的人,不把工資貨幣單位直接從新臺幣換成人民幣,人家都不搭理你,也就是四倍起跳,他們的目標就是來大陸三五年賺臺灣十年二十年的錢,然後賺夠了回臺灣養老。而且現在臺積電對員工盯得都很緊,哪怕離職的,特別是RD研發部門的,做的時間長的研發,身背一兩百個職務研發專利很正常,事關臺積電機密,是眾矢之的,相對製造部的人專利就少得多。

騙補貼玩資本的老闆們求求你們還是去搞黃賭毒吧,不要再來禍害晶元了。華為都被卡脖子成這樣了,還想著從中撈一筆,良心真是大大滴壞。


其實只要靠政府補貼和減稅的產業騙補和騙稅是沒法避免的,這點高新領域尤甚。

我以前說過國內很多地方政府搞的高新政策宣講會、高新企業交流會都是老財去參加的,為的就是打聽有什麼扶持政策可以撈,然後回去把公司和財務賬按照政策要求進行包裝,製作成申請資料,只要審核通過就能享受相應的補助。

對地方政府的具體申請資料審核部門而言,他們根本搞不懂具體的高新領域,很多隻要有專利(也不管是不是買來的)、公司人員學歷高(有海龜更好)、硬指標對得上,外加財務賬做得規範就給了(他們能看懂的也就財務賬了),這就導致大量專利交易和財務包裝,實際上有心人用非常低廉且無成效的東西拿走了國家扶持金。

另外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大魚裝小魚,喫小魚的飼料」,國家有很多資金扶持和免稅政策是正對從事高新技術或關鍵領域的中小企業,有嚴格的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限額,但很多大企業為了拿這點錢,就成立皮包公司,劃一點業務和專利過去,然後通過財務包裝喫下這部分政策,從而擠佔中小企業份額,甚至最需要政策扶持、真正鑽研科技的中小企業由於缺乏可靠的老財為他們記賬包裝資料反而享受不到政策。不少大公司喜歡到處成立一堆皮包公司就是這個原因,他們能夠幾乎0成本、毫無法律風險地降低了整體稅負率,使企業之間的貧富差距再度拉大。17年以前廈門地區甚至不需要有專利,自己編造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項目就可以拿到補助,後來這個問題嚴重到一度導致廈門駁回了一批當年申請的高新企業,作假成本太低!

這時候有些同學會問,如果審核部門的負責人是工科博士不就可以卡關了嗎?

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用處,哪怕你是名校博士,你也就懂自己那一塊,拿杭州舉例,一個市級的科技局,要負責當地幾千家企業、每年上百種項目申請、上萬份五花八門的包裝資料,而他們科室只有5個人,你覺得你能懂所有領域嗎?你就算懂所有領域你一個人看得過來?並給每個企業申報的資料做詳細的評價?這覺要不要睡了?實際上人家還是按時下班的公務員,所以現實情況變成了,人家只審核資料格式和硬性的數字指標(比如碩士人數、專利數量、營業收入、資產規模等等,這些直接可以在網申資料上通過系統卡關),然後發給財政局,財政局就看看你缺不缺審計報告,手續、格式、材料只要面上過得去,就可以通過了,具體項目真的怎麼樣就是鬼知道。

還有別以為搞項目包裝的和來申請扶持的都是些普通混子,很多title都是xxx專家、xxx學者、xxx海外科學家,他們的名氣可能比你們導師還要響,這些人搞的東西你有底氣否決嗎?就像這個武漢弘芯百億的項目,領導都要去剪綵,難道沒有經過海精算的專家們評審嗎?現實就是作為知識分子你只要有title+有項目+膽子大真有黃金可以路上撿,至於知識分子的臉面和情懷,在這個時代,在錢面前算得了什麼呢。

年年都說要加強把關,結果能把到哪裡呢?無非是繼續在申請材料格式和某些硬指標上作文章,更加嚴格更奇葩的財務帳表格式,這個事情搞到最後公司的老財和財政局的老財都很納悶,明明是高新科技的事情怎麼壓力都到財務頭上來了。


謝邀。

慌什麼,有地。

(麻辣個雞不能放圖)

據瞭解,弘芯半導體製造產業園是 2018 年武漢單個最大投資項目,位於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臨空港大道西側,規劃用地面積 636 畝,建築面積 65 萬平方米,總投資 1280 億元。

該項目 2017 年已投入建設資金 520 億元,2018 年第二期項目再投資 760 億元,擬建設晶元生產製造基地及配套企業。項目計劃於 2019 年上半年完成主廠房工程施工,2019 年下半年正式投產。全面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 600 億元,直接帶動就業 3000 人。

投不投產不要緊,關鍵是這:

2020年武漢首拍:

5宗地48.8億出讓 東西湖成供地大戶

五宗拍賣裏,兩宗就在弘芯產業園附近,P2019216號和P2019217號。其中216號地塊競拍起始價20.9億,出讓最高價39.9億。

我看這數字很好,很美,很快落。

而且這纔是眾多數字裏的一個。武漢2019年賣地收入增長了35%,慌什麼。

話說弘芯產業園對面有個小區,遠洋世界。剛才瞄一眼房價,居然還要1.2w/平。

我剛纔在地圖上隨便看比例尺算了一下:這小區離孝感市,大概還有15公里,和去漢口站的距離差不多。

這大餅再攤下去,遲早得割孝感的地。湖北首霸,實錘了。

所以,那臺光刻機已經完成了光榮的歷史使命,我が生涯に一片の悔い無し。

建議原弘芯產業園再重新規劃一次,名頭就從新基建裏找。剛好借著再規劃的機會,從裡面多多調整一些土地屬性。搞不好多賣點商地住宅,弘芯這事的成本就全賺回來了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