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從寶寶出生到六個月大添加輔食之前完全純母乳餵養,到現在寶寶34個月,依然沒有斷奶的媽媽,為了更好的母乳餵養,為了實現自然離乳,看了三五本育兒書,讀了百篇母乳餵養文章。

最後學到了如下的知識,分享給即將走上母乳餵養之路,或者已經走在母乳餵養之路上的姐妹們,希望能夠參考一二~~

1.條件允許的話,母乳優先。

對寶寶而言: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嬰兒出生後第一口食物是母乳有利於預防嬰兒過敏,並減輕新生兒黃疸、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

初乳富含營養和免疫活性物質,有助於腸道功能發展,有助於孩子免疫系統的建立,提供免疫保護。

對媽媽而言:有助於子宮收縮,使其更快恢復正常大小,在分娩後更輕鬆地恢復體態,因為每日的乳汁分泌需要消耗近500千卡的熱量。

2.媽媽有權利選擇餵養方式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沒錯!可是要不要母乳餵養卻是媽媽們的選擇。媽媽有權利選擇對自己和對寶寶最適合的餵養方式。

3.儘早開奶

分娩後應儘早開奶,讓嬰兒儘早反覆吸吮乳頭,獲得初乳並進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這是確保成功純母乳餵養的關鍵。

剖腹產或順產,新生兒出生後1小時內都可以開始餵奶,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只是剖腹產媽媽需要更多家人支持。

寶寶反覆吸吮可刺激媽媽的大腦垂體前葉,使泌乳素開始大量分泌,從而更好地刺激母乳分泌,促使產後及時下奶,及早滿足孩子餵養的需要。

4.讓寶寶吃到珍貴的初乳

寶寶剛出生時吃到的都是初乳,是黃色的,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鹽、微量元素等,還有可以保護剛出生寶寶免受感染得免疫球蛋白。

所以初乳是非常珍貴的,如果沒有哺乳禁忌征,一定要讓寶寶喝到哦。大約產後一周,奶水會變成過渡乳,成分由大部分是初乳變成大部分是乳汁。產後10~14天,奶水就變成了成熟乳。之後隨著寶寶胃容量的變大,產奶量也相應地增加。

5. 要想母乳充足,需要做得是

鼓勵寶寶儘早開始吃奶。出生後即刻哺乳,半個小時以內,1個小時以內的,最有利於母乳餵養的成功。

按需頻繁哺乳。每天保持8-12次,甚至更頻繁的哺乳頻率。

喝水。餵奶前,先喝一杯水或果汁。母乳最基本的成分是水,只有媽媽喝夠液體,才能滿足泌乳需要。

正確的銜乳姿勢。含乳時,寶寶嘴巴張開,含入乳頭和下嘴唇方向的大部分乳暈。

不要用奶瓶。過早的添加奶瓶會引起乳頭混淆。即使需要加配方奶,也不要用奶瓶喂,可以用勺子餵奶。

家人的支持。如果家人不支持母乳,首先會擾亂哺乳媽媽的軍心,更何況新手媽媽處於特殊時期敏感脆弱階段。

愉悅的心情。哺乳期心情差的話,會使乳汁分泌急劇減少,心情愉悅對哺乳期寶媽至關重要。

6.0-3個月按需餵養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通常每24小時吃8~12次奶,有的甚至更多。

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生後3個月內應該是按需哺乳。剛出生的寶寶胃容積很小,而且母乳消化快,孩子每次吃奶的奶量少,胃排空得比較快。

0~3個月又是寶寶一生中發育速度最快的階段,需要的能量很多,因此寶寶想吃就喂。隨著孩子內在生物鐘逐漸建立,一般到4個月按照自己情況可以考慮定時餵奶。

7.關於母乳存儲

把母乳用吸奶器吸到乾淨的瓶子里,準備好儲存袋,在袋上標註好擠奶的時間與日期,然後把瓶中的奶倒入儲存袋,根據需要,放進冰箱冷藏或者冷凍保存。

不同溫度下母乳儲存時間可參考下表。

寶寶要喝奶的時候,提前用恆溫溫奶器定溫到40 ℃進行恆溫加熱就好,不燙不冷,不會營養物質流失。如果是冷凍了的,也可以先放冰箱冷藏室解凍後再用恆溫壺加熱。

8. 關於小寶寶吐奶

大部分寶寶溢奶和吐奶的情況會在 6 月齡前後逐漸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會持續到學步期前後才有所改善。

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把正在吐奶的寶寶直立抱起來,這樣可能會讓嗆的奶進入寶寶肺內。

如果發生輕微嗆奶,寶寶會咳嗽幾聲,可以讓寶寶側身躺下,或者趕快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輕輕拍寶寶的背。

如果咳得厲害,讓寶寶趴在大人腿上,保護好寶寶頭頸部,拍寶寶的背,讓奶液流出。

徹底解決吐奶是很難的,但以下方法可以幫助寶寶減少吐奶的頻率和吐奶量。

餵奶後,輕輕拍背以排出吃奶過程中吞下的空氣;將嬰兒直立(靠在父母肩膀上)20-30分鐘;小寶寶清醒的時候,並且有大人照看的情況下,可以讓寶寶趴一會兒。

9.喂完奶後給小嬰兒拍嗝

新生兒和小嬰兒由於生理髮育不成熟,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瓶餵養,喂完奶後都有可能因吮吸吞入一些空氣,讓寶寶感到不舒服而煩躁不安。

如果寶寶仰卧在床上還很容易溢奶或者大口吐奶,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學會如何給嬰兒拍嗝。拍嗝的方法有:

方法一:吃完奶後,把寶寶豎著抱在胸前,讓寶寶的頭靠在我們肩上,一手扶著寶寶,另一隻手呈空手心狀態在背部輕輕拍打或摩挲,通過拍打或摩挲使寶寶打嗝排出吞進的空氣。

方法二:讓寶寶坐在我們大腿上,將他身體前傾,用手掌頂住寶寶的肚子,接著穩穩地拍或者摩挲他的背。

方法三:讓孩子趴在我們的腿上,扶著他的頭,讓頭部略高於胸部,然後輕輕拍他的背,或者輕輕畫圈撫摩。

一般情況,當寶寶3個月之後,這種現象會自然好轉,所以也就不用拍嗝了。

10. 6個月以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除非特殊情況醫生建議。

一般情況等到寶寶六個月大後開始接受輔食,再喂水。因為母乳的含水量達到87%,完全能滿足6個月內嬰兒對水分的需求,不需要額外添加水或液體。

配方奶的含水量高達 90%,按照配方奶的沖泡比例來沖泡,一樣也不用額外喂水。

11.一般情況下,小寶寶六個月以後可以喝酸奶,一歲以後可以喝牛奶

酸奶是優質食物,能給孩子提供蛋白和鈣,6月齡之後就能吃。最好選擇只有生牛乳+乳酸菌的酸奶。

關於牛奶,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巴氏消毒奶,最大限度保留了牛奶的營養和風味,但是需要冷藏保存,保質期也比較短。

要學看配料表,配料表只有「生牛乳」就足夠了。添加了各種糖類,各種添加劑,還有香精的,就不要給寶寶喝了,壞處可是大大的。

12.餵養過程中咬奶了,可以這麼做:

發現被咬的時候,可以平靜地將手指插進乳頭和寶寶的牙床之間,撤掉乳頭,咬手總比咬到乳頭強些

或者平靜地將寶寶抱緊,乳房輕輕貼近寶寶鼻子,寶寶感到呼吸不暢,一般自己就張開嘴了。

同時嚴肅地告訴寶寶「不可以咬媽媽,媽媽會疼……」多試幾次,寶寶應該就會明白了。

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有激烈反應,以免寶寶會覺得這樣好玩,重複咬乳頭。

13.哺乳期媽媽不能做的事有:

喝酒、抽煙、大量喝咖啡、亂用藥。

除了咖啡,巧克力、碳酸飲料、茶、可樂、奶茶等都要限量哦,因為這些飲料裡面都含有咖啡因。盡量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使用哺乳期安全的藥物。

14.哺乳期,媽媽可以接種大部分疫苗

哺乳期是可以接種疫苗的。研究表明,除天花疫苗和黃熱病疫苗外,對哺乳期媽媽接種的滅活疫苗和減活疫苗均不影響媽媽及其嬰兒母乳餵養的安全性。

也就是說,哺乳期媽媽接種疫苗是非常安全的,包括流感疫苗、乙肝疫苗以及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等等。

15.哺乳期間感冒了可以繼續哺乳

普通感冒對哺乳沒有任何影響,反而可以通過餵奶將病毒的抗體傳給寶寶,可以繼續餵奶,注意戴上口罩,不要亂用藥,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就好。

如果實在需要用藥,就醫的時候告訴醫生,自己在哺乳期,請醫生開具哺乳期安全的藥物。

16.哺乳期得了乳腺炎可以繼續哺乳

媽媽患乳腺炎建議繼續哺乳孩子,不但無損於孩子的健康,還能減輕和阻止乳腺炎擴散。乳房必須被清空才能治癒感染,要麼是寶寶,要麼是吸奶器。

乳腺炎是乳腺管周圍的組織感染髮炎,乳腺管內的乳汁是清潔的,並沒有引起感染的致病菌。患乳腺炎期間哺乳不會傷害嬰兒。

如果媽媽確實不願意哺乳,或者痛得厲害,可以用吸奶器擠出乳汁,儲存起來或直接餵給嬰兒。若乳汁不及時排出會造成感染擴散,形成乳腺膿腫。

得了乳腺炎該吃藥吃藥,該休息休息,放鬆心情,儘快排空乳房,多讓寶寶吮吸,可以不停止哺乳,母乳並沒有被感染。

17.六個月後,母乳依然有營養

母乳是保障人類嬰兒營養的最佳物質,不同階段母乳的成分不同,母乳中免疫物質在不同的時間段也不同,甚至在每次餵奶中,乳汁成分也不同。

嬰兒6個月前與6個月後相比,母乳所含能量、蛋白質和鐵的總量大致相同。甚至隨著母乳的繼續,母乳的乳鐵蛋白在 12 到 24 個月之間,含量還會上升,甚至達到接近初乳的濃度。

滿6個月之後,寶寶就開始添加輔食了。僅僅是因為:6個月之後嬰兒對能量和營養元素的需求增加,僅靠母乳無法滿足,所以才建議繼續母乳餵養並同時添加輔食。

18.關於母乳餵養的時間

母乳餵養並沒有一個設定期限,可以餵養到兩周歲或者更久。

關於母乳餵養時間,美國兒科學會提出,母乳餵養應該「持續至少12個月,此後就看雙方意願」。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母乳餵養要持續兩年。有些人還提倡給孩子們哺乳5年,甚至更多年。

經驗和研究都顯示,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能讓孩子更獨立。寶寶喝母乳還可以滿足吮吸需求,吸吮是嬰兒的本能,寶寶一般在9個月到3歲半之間有吮吸需求。

19. 即使無法做到自然離乳,也要盡量採用漸進式斷奶,不要一刀切。

媽媽要陪伴寶寶一起度過,雖然不能吃奶了,依然可以從媽媽身上獲取足夠的情感支持。

斷奶的關鍵是要慢慢來,可以有意識地跳過比較無足輕重的一頓奶。先調整一次,一段時間後再調整一次,接著再調整,這樣幾個月後,寶寶就可以降到一天吃一兩頓,通常是在午睡和睡覺。

採用「不主動給,也不拒絕」的漸進式斷奶看起來效果最好,當寶寶明確需要吃奶時,不要刻意拒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尋找寶寶喝奶需求規律。

是因為無聊?因為想睡覺了?還是想要媽媽關注自己……媽媽可以試著轉移寶寶注意力,比如帶著寶寶去逛公園、陪寶寶讀繪本、陪做遊戲、提供小點心等等。

還可以提前讀一些引導離乳的繪本,雖然內心愿望是自然離乳,依然入手了兩本有助於離乳的繪本《再見,媽媽的奶》和《奶精靈的奇幻之旅》。

母乳餵養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也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難。母乳餵養過程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很美好,母乳餵養過程也有很多辛酸的故事,很無奈。

母乳餵養之路很長,可能會持續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母乳餵養之路太短,僅僅可能就兩三年,甚至幾個月的時間。

希望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得自信滿滿,少些自我猜疑,希望我們在這條路上多些同伴相行,少些閑雜阻力,希望我們不僅有個美好的開始,還有一個圓滿、毫無遺憾的結束。

最最希望的是,願我們所有的媽媽都能按照自己的內心,不受干擾地做出母乳餵養或者配方奶餵養的決定,做出今日斷奶還是明日斷奶的決定。

無論我們的決定是什麼,都不會影響寶寶對我們的愛,更不會影響我們對寶寶的愛,因為世上只有媽媽好 一路走來,聽過不少擾亂自己情緒的話語,碰到不少試圖用落後的育兒經驗干擾束手無策新手媽媽的事情。

如果說女兒是我的軟肋,那麼知識就是我的盔甲,不僅可以保護女兒的身體健康,更能保證自己的情緒穩定。現在我把保護我的盔甲分享與你,千山萬水代我保護你!

我是 @記憶的瓶子Pinky ,堅持母乳餵養34個月,內心深處的願望就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不從眾,在各種質疑、不解中勇敢著堅持自己的想法,觀察寶寶的反應,讓寶寶來做主,順其自然地、不哭不鬧、不漲不痛地結束這段奇妙的母乳餵養之路。

關於母乳餵養,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一下我這篇回答,絕對能夠解決困擾你的大部分母乳餵養問題~~

有哪些你覺得在母乳餵養前應該知道,卻沒人告訴你的事??

www.zhihu.com圖標

更多育兒知識,可以看我這篇回答,內容包括從新生兒護理,到寶寶的吃喝拉撒睡玩,再到居家安全、穿衣出行、接種疫苗、陪讀繪本、英語啟蒙等,涉及照顧嬰兒的方方面面~~

有哪些你覺得在生孩子時應該知道,卻沒人告訴你的事??

www.zhihu.com圖標


看了幾位樓主的回答,已經都非常的詳細了。既然刷到了這個提問,我就再補充兩點吧!

一,新媽媽母乳餵養前的準備。

二,新媽媽母乳餵養的姿勢。

先說第一點:新媽媽在母乳寶寶前都需要做些什麼:

新媽媽在準備哺乳前需要將雙手洗乾淨,用優質純棉毛巾或紗布蘸溫水擦凈乳頭和乳暈,然後再開始給寶寶餵奶。

哺乳期媽媽所穿的貼身衣物最好是比較寬鬆、易吸汗的棉質衣物。而且,用於擦洗乳房的毛巾和水盆最好是專用的,媽媽和寶寶的用品一定要分開存放,分開清洗,以免有細菌交叉感染。另外,準備好吸奶器,在寶寶吃飽後,吸出剩餘乳汁。如此,不僅有利於乳汁分泌,而且不易患乳腺炎。

第二點: 母乳餵養姿勢

新媽媽母乳餵養時,如果姿勢不正確,很有可能會發生乳房疼痛和乳頭皸裂的現象,不僅寶寶吃奶不愉快,也給媽媽增添了煩惱和痛苦。因此,新媽媽找到一個最自然、最適合的母乳姿勢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抱孩子方式有以下幾種:

1,搖籃式

(網圖侵刪)

搖籃式是一種最典型的哺乳姿勢。是需要媽媽用臂彎拖住寶寶的頭部,坐在沙發或者有扶手的椅子或者床上(背部有依靠的東西),把腳放在有支撐的物體上,以避免身體傾斜。把寶寶放在大腿上,讓寶寶可以側面躺著,臉、腹部和膝蓋都直接朝向媽媽。

或者,把寶寶的頭放在媽媽胳膊的臂彎里,媽媽把這隻胳膊的前臂和手伸到寶寶後背,拖住寶寶的頸部、脊柱和臀部,讓寶寶的膝蓋頂在媽媽的身上。如此,寶寶應該是以很小的角度平躺著。

搖籃式最適合順產的足月寶寶。對於剖宮產的媽媽採取這種姿勢的話,對腹部的壓力會很大。

2,交叉式

交叉式也叫交叉搖籃式。它與搖籃式的區別在於:寶寶的頭部不是靠在媽媽的臂彎上,而是靠在媽媽的前臂上。如果寶寶吃媽媽的右側乳房,媽媽需要用左手和左臂抱住寶寶,使寶寶的胸腹部朝向媽媽,用手指拖住寶寶頭部後側及耳朵下方,引導寶寶正確的含住媽媽乳頭。

這種姿勢比較適合很小的寶寶和含乳頭有困難的寶寶。

3,橄欖球式

(網圖侵刪)

橄欖球式又稱為側抱式,就是把寶寶夾在胳膊下面,與哺乳的乳房同一側的胳膊,就像夾著一個橄欖球或手提包一樣。

首先,把寶寶放在體測的胳膊下方,讓寶寶面朝媽媽,鼻子到媽媽的乳頭高度,寶寶雙腳伸在媽媽的背後。把媽媽的胳膊放在大腿上(或身體一側)的枕頭上,用手托起寶寶的肩、頸和頭部。另一隻手呈C形拖住乳房引導寶寶正確的含住乳頭。不過,要注意不可太用力的把寶寶推向媽媽的胸部,以防止寶寶因為抗拒而向後仰頭頂著媽媽的手。媽媽要用前臂撐住寶寶的上背部。

這種姿勢比較適合剖宮產媽媽,可以避免哺乳時寶寶壓到媽媽腹部。另外,這種姿勢還比較適合乳房較大、乳頭扁平的媽媽。

4 ,側卧式

(網圖侵刪)

側卧式是側躺在床上給寶寶餵奶的姿勢。媽媽可以頭靠著床頭或者背後放枕頭作為支撐,也可以在彎曲的雙腿之間再夾一個枕頭,使身體的後背和臀部在同一條直線上。

讓寶寶面朝媽媽,媽媽用身體下側的胳膊摟住寶寶的頭,把寶寶抱近自己。或者把身體下側的胳膊枕在頭下,用身體上側的胳膊扶著寶寶的頭。如果寶寶還需要離媽媽的乳房更近一點的話,可以用一個小枕頭把寶寶的頭墊高。如果姿勢正確的話,寶寶很容易就吃到媽媽的乳房啦!

這種姿勢比較適合剖宮產或者分娩時出現過難產、坐著不舒服的媽媽 。

總之,在母乳餵養中,不管新媽媽採用哪種姿勢給寶寶餵奶,媽媽和寶寶都要舒服才是關鍵。


用科學的方法,避開那些常見的大坑。

  • 第一大坑

媽媽要多吃才能奶水多又有營養

母乳媽媽經常聽到的話:「你一定要多吃,不多吃怎麼可能奶水多,不多吃你的奶水怎麼可能會有營養?」

闢謠:

乳汁的產生跟媽媽的飲食沒有太大的關係,循證醫學發現並沒有明確的能夠發奶或者回奶的食物。

而乳汁產生的原理告訴我們,要乳汁產生的多就要讓乳汁排出的多,也就是多讓寶寶吸,或者多用吸奶器吸、手擠奶等方式讓乳汁移出。為什麼產後多吸就會讓乳汁多?

而母乳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跟母親的飲食沒有關係,比如:蛋白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鈣、磷、鎂、銅、鐵、鋅等微量元素含量。

跟媽媽飲食有關係的營養元素包括: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硒和碘等。影響母乳量和質量的因素是什麼?

但這些營養元素在乳汁中的含量變化並不會特別大。

這是因為媽媽飲食只是泌乳細胞獲取營養和能量的一個來源,如果飲食中不足,泌乳細胞還會從媽媽身體中獲取營養和能量,所以如果媽媽飲食不夠均衡,影響更多的其實是媽媽自身。

總結一下,除非媽媽極度營養不良,否則不會影響到乳汁的質和量。奶是靠寶寶吃出來的,而不是媽媽吃出來的。

  • 第二大坑

寶寶體重增長不好就要加奶粉

中國人喜歡大胖小子,在小區溜娃,最喜歡比誰家寶寶長得重就說這家寶寶養的好。

對於長的不胖的自家娃,總覺得媽媽奶水不足或者沒營養,總想給寶寶加奶粉。

另外,很多媽媽在帶寶寶去做兒保的時候,可能還會被醫生說寶寶的體重增長太慢,需要加奶粉。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闢謠:

很多醫生說寶寶增長太慢,他們其實是以50%的生長曲線來判斷寶寶的發育情況,如果寶寶的生長曲線沒有達到50%,就認為寶寶的生長慢。

然而事實上我們用WHO的生長曲線,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在3%到97%之間,而且一直沿著自己的生長曲線增長,就說明寶寶的生長是正常的。

另外,如果純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現體重真的不達標,低於3%的生長曲線或者下降兩條百分位線,那首先要評估和改善母乳餵養技巧,而不是就直接加奶粉。

我自己做母乳餵養諮詢個案,就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寶寶在頭幾天或者頭一個月裡面體重增長不理想,但其實都是因為媽媽的母乳餵養方面有些技巧需要改善,我指導媽媽提高了哺乳有效性之後,寶寶吃到的奶量增多了,體重也就明顯的增加了。

所以我想給大家的建議是,首先不要把自家寶寶跟別人家的寶寶比,自己的寶寶有自己的生長曲線。

只要沿自己的曲線在長就是正常的,如果真的有異常,體重增長不好,那首先需要改善母乳餵養的技巧和狀態,而不是貿然加奶粉,因為加了奶粉可能會給寶寶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 第三大坑

擔心寶寶吃不飽,吸出來瓶喂更保險

很多媽媽會發現,在產後頭一個多月裡面,如果是母乳親喂,寶寶經常會吃奶吃上很長時間,然後沒隔多久又要吃。

因此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可能沒吃飽,而選擇用吸奶器吸出來瓶喂寶寶,因為這樣可以知道寶寶到底吃了多少奶量,而且寶寶可以睡的時間比較長。

這也是一個誤區。

闢謠:

首先並不能用奶瓶餵養時寶寶能吃的量來代表寶寶需要的奶量,因為奶瓶餵養很容易過度餵養,吸吮對於寶寶來說很舒服,他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而過度餵養會使寶寶將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病率增大,另外奶瓶餵養除了增加媽媽的負擔以外,吸出來的母乳在營養方面還有免疫成分方面都沒有親喂的母乳好,而且奶瓶餵養不利於寶寶下頜關節的發育,容易發生牙齒咬合不良等情況

其實在產後頭一個多月裡面,母乳餵養的寶寶就是會頻繁的醒來要吃奶,可能一兩個小時就會吃一次,這種頻繁的醒來其實是有利於預防發生嬰兒猝死綜合症。

而且母乳容易消化,在胃內的排空時間比較短,這也是為了跟新生兒還不是很完善的胃腸道代謝功能相匹配的。

因為胃腸道、肝臟、腎臟等器官的發育都還不是很完善,所以新生兒每次不會吃太多,有利於慢慢消化不會增加消化代謝器官的負擔。

在產後頭一個多月里,母乳餵養的媽媽的確是會非常辛苦,要頻繁的餵奶,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改善母乳餵養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哺乳的有效性,也會使得哺乳沒有那麼累。喂一次奶要1個多小時,怎麼破?

  • 第四大坑

母乳媽媽要忌口

很多人說母乳媽媽要忌口,否則會導致寶寶過敏或濕疹。

闢謠:

我經常會問媽媽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給寶寶添加輔食,會不會因為擔心寶寶會對海鮮過敏就不給他吃海鮮?或者擔心寶寶對穀類食物過敏而不給他吃穀類?

我們都會先讓寶寶嘗試各種事物,看如果真的過敏了再迴避,那母乳媽媽的飲食也是一樣的。

其實哺乳期媽媽沒有必要忌口,除了煙和酒以外,不管是辛辣刺激的還是生猛海鮮,都是可以吃的,而咖啡也只要注意量就可以。

如果媽媽飲食多樣化,乳汁裡面也會有各種食物的味道,會讓寶寶能夠早期熟悉這些食物的口味,有利於他將來的輔食添加。

母乳媽媽本來就很辛苦了,一定要對自己好一些,真的沒有必要忌口。

母乳媽媽絕對不是大熊貓,做個輕鬆快樂的媽媽吧!來說說你們掉過那些坑吧?


母乳好處極大,但如果沒有掌握技巧和必備的知識,就無法發揮母乳的最大效益,甚至反而會傷害到寶寶和寶媽。

母乳媽媽注意啦!掌握好以下幾點,益處多多。

1.不要等到奶漲了才喂,按需餵養

很多寶媽怕寶寶吃不飽,會特意攢奶,實際上這樣既不會增加產奶量,甚至會回奶。產奶量關鍵取決於寶寶的需求量!寶寶需求越多、吃得越多,母親接受泌乳反射的刺激越多、越頻繁,越有利於乳汁分泌。只有媽媽多吸,奶量自然會上來。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1)看寶寶吃奶時下咽的聲音,是否每吸吮2~3次,就可以咽下一大口。

2)看寶寶吃奶後的精神狀態,是否有滿足感,能否睡半個小時。

3)看寶寶排尿次數,一天尿濕6塊尿布或換4個沉甸甸的紙尿褲。

4)看寶寶體重增長情況。滿月時,寶寶體重一般比出生體重至少增加800克;2~6個月,體重每個月最少增長600克。

如果達不到以上標準,則說明寶寶沒有吃飽,需要及時找到原因,確認是母乳不足導致,可以添加嬰兒奶粉。

二、不是寶寶哭了就喂,需找到原因

寶寶哭了有多種原因,困了累了熱了不舒服了都會哭,找到寶寶哭鬧的原因,針對原因解除寶寶不舒服的地方。如果寶寶一哭就喂,這樣會導致過度餵養,導致寶寶肥胖。

三、穿戴哺乳內衣,貼防溢乳墊

千萬不要買大一號的平時內衣湊合穿,會壓迫乳腺影響乳汁分泌,還不方便哺乳。正確的做法是24小時穿專用哺乳內衣,並貼防溢乳墊,防止乳汁滲透到內衣上。另外,內衣要勤換洗,保證清潔。

在挑選哺乳內衣要注意:

I、上開式掛扣,可以直接掀開哺乳的

II、柔軟舒服

III、稍微大一點點

IV、無鋼圈,透氣

四、母乳可短期儲存,最長不超過3個月

母親可將乳汁短期(<72小時)貯存於冰箱冷藏室(≤4℃),或將富餘的乳汁長期(<3個月)貯存於冰箱冷凍室(<-18℃)。

五、一邊吃空後再吃另一邊

前奶富含水分、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脂肪含量略低,寶寶喝了比較解渴。

當乳汁分泌了一段時間後,脂肪慢慢增加,顏色變白變濃,寶寶喝了容易飽肚子,這就是後奶了。

如果寶寶一邊沒吃完,得到的營養就不夠全面,寶寶還容易餓,所以一定要吃完再換。

六、初乳不要丟!營養正豐富

初乳指的是分娩後5-7天產出的乳汁,初乳對新生兒的免疫系統、腸道成熟和消化吸收都很有幫助。還可幫助胎便排出,從而有利於減輕新生兒黃疸。

七、純母乳的寶寶6個月前不需要喂水

母乳的 90% 成分是水分。是寶寶六個月前補充水分的最佳選擇,可滿足這個年齡段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的需求。

如有特殊情況,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額外喂水。

八、有條件最好喂到2歲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嬰兒 6 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並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持續母乳餵養到 2 歲甚至更長時間。母乳的好處有很多,可在當下的現實中,堅持母乳餵養。

九、母乳期無需特別忌口

有些母乳媽媽不吃辣,不吃冷的,不吃刺激的,生怕傷害到寶寶(寶寶過敏除外),其實除了煙酒外,其他的都可以吃,只要保證適量即可,甚至染髮燙髮美甲都可以安排起來嘍。媽媽已經這麼辛苦了,就放過自己吧。

十、豬蹄湯、魚湯、酒釀均不能下奶

豬蹄湯除了厚厚的脂肪,對下奶起不到丁點作用。魚湯雖富含營養,但也並沒有科學驗證表明對下奶有幫助。酒釀含酒精,應該盡量別喝。同理也沒有所謂的回奶食物。要想下奶,只有頻繁親喂一條路。

以上內容整理自

廣州婦幼保健及丁香媽媽


我是滿媽,請關注我啊,傳授給你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育兒經驗~


母乳餵養的注意事項:

一、在母乳餵養前應做好全面的準備,如做好乳頭的護理,清潔工作等

二、儘早開奶,分娩後要保證充足的喂補,開奶前盡量不給孩子服用其他母乳替代品或飲料,今早開奶。

三、母親在哺乳期間應合理飲食,盡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高糖油炸食品、禁用藥品、酒精、咖啡因等。

四、餵養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諮詢相關人士,或者自己查閱資料,避免各種有影沒用的經驗造成心理負擔。

五、注意防止引發急性乳腺炎。

六、 哺乳期需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頻繁生氣。

七、注意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涼的發生。

八、注意觀察寶寶精神狀態及大便情況,遵循按需哺乳。注意餵養時間、餵養姿勢與餵養方法。

九、母乳不足小孩兒所需時,常有哺乳前乳房不漲,哺乳時小兒吞咽聲少,哺乳後小孩兒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鬧,體重不增或者是增加緩慢,需尋找原因加以糾正或聽取醫生意見。經各種措施不足者可以考慮混合或人工餵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