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學藝術的,藝術生中貧困的學生比例比較小,助學金的名額比較多,除了家裡需要這筆錢的還有不少同學申請,許多都是為了國家勵志獎學金,都是能申請到的。(比如室友一個月生活費2500父親經商,或者說平時衣服包價格都比較高的同學)在填寫申請表的時候做生意的一方監護人寫成失業就都能申請到,也沒有說真貧困的學生被擠掉的情況,那這是合理的嗎?


真的,我覺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一定要貧困生才能拿這個條件真的太SB了。

小康家庭或者富裕家庭的優秀學生就不需要國家鼓勵了嗎?小康家庭或者富裕家庭的孩子努力學習就不勵志了?

大家都是有志向的人,長大了用爸媽的錢也會覺得丟人。想要自己爭取一下高額一點的獎學金還需要我家庭貧困?

結果回家別人一問,學習怎麼樣呀?拿獎學金沒有呀?

「學習還可以,但是沒能拿到獎學金,因為我家不夠窮……」

我覺得蠻畸形的。


剛開始是有點蠢蠢欲動

勵志5000呢 比特等2000多3000呢

然後我爸和我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我也不知道這句話原句啥意思反正我就沒申請貧困了)

然後我就拿了8000國獎?

現在打算給媽媽買個臥室的小電視 給奶奶家換個冰箱 給爸爸買個手環 ?

如果我當時申請了貧困肯定會有人拿這件事捅我我就涼了


這麼說全國都這樣嗎?

一個班級裏有幾個真貧困的,我不去選助學金是我家的錢足夠上學和生活費,不想跟他們同流合污,整到最後,自己成績好,獎項卻沒有,好像我纔是失敗者啊。

好像也是啊,那些寫下豪言壯語的詩人都混成啥樣了啊。為啥自己就不能早一點領悟到這個道理,我真的太傻了。

圖片網上找的。


我是一個211學校的學生,說一下我們專業關於國勵獎學金的情況吧。和同學相互都吐槽過,挺難受的。

說實話我真的感覺不出來現在和我一起坐在教室裏的同班同學們有哪些是特別窮的,甚至說也並不覺得那些貧困生們是窮的。說句公道話,現在的能上211的學生家裡情況都差不到哪裡去,沒有什麼特別窮的家庭。但在我們專業,基本上每年都能達到前十裡面有五個貧困生這樣的比例,你可能會詫異,他們真的都是品學兼優的寒門學生吧。其實當初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反過來一想,卻又真的非常不合理。這樣的概率真的正常嗎,首先它必然是十分不符合正態分佈的,真的會這麼巧合嗎,學習好的普遍都是貧困生的身份,能達到這麼理想的正比嗎。我也不想這麼想,但是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個人數真的多到很彆扭,但自己一直都沒有想到這個方面,或者不想想到不好的地方,曾經特別正面。

我們學校一二三等校獎學金最多的一千出頭,這個金額真的在211學校裏少得可憐,意思就是說你考了專業第一之後的名額,只要你不貧困,你都只能拿一千小几,甚至更少。而那些貧困的人,拿的錢最多的反而是國勵,五千元,基本上前幾名都是國勵加獎學金,一學期的學費都沒有了,而當你不貧困的時候,很可惜,你連一個月的飯錢都拿不到,就是這麼粗暴的邏輯。

據我瞭解,我們專業的所謂那些貧困生,其實也是家境偏中等的情況,和大部分同學基本的情況相比,真的沒有貧困到什麼地步,可以說只不過多了一個貧困生的身份,這可能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吧,貧困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先聲明,強調一下,我是很尊重我提到的這些拿國勵的好學生的學習成果的,因為學習好的同學都是很值得尊重的,都是清清楚楚、扎紮實實的努力,我學習成績也不差,但我並不是貧困生的身份,家境也較一般,但自己花錢會比較隨意,可能看起來比較有錢,也沒有任何打算申請國勵的想法。

我和成績比較好的同學也一起探討過這個問題,我們都覺得很不合理,其不合理之處就在於:

我之前也在相關知乎問題下看過這樣的觀點,那就是「我很努力,我付出了很多,但因為我不貧困,我就和別人錯失了這樣的獎勵。」具體到我們專業,會在金錢上相差近五倍的差距。其實學習的的確確是需要激勵的,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多的事情,我們專業的學生都很努力,不論是貧困生還是不是貧困生,而現在所謂的貧困生就可以得到太多的報酬,不貧困的人落差真的很大。我不貧困,但不代表這五千塊錢就對我而言不重要,尤其是對於正常家庭但不貧困的人來說,五千塊錢也是很大的一筆錢了,我不去申請貧困生並不代表我們家富到完全不需要這五千元。我也很需要這些錢,我為了學習也付出了很多,但我不貧困,這個錢只能給別人,你就拿一千多吧。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學習並不是家庭的博弈,個人是要有意識的,個人的意識的獎勵卻要牽扯上家庭,很矛盾,其他學習很好的人難免會覺得失望。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專業的拿國勵的人其實並不是真正貧困的人,他們看起來也並不貧困,貧困的話,真的是山區的,那你給他獎學金賺錢貼補家用,那誰都沒意見,我們都不會有任何微詞,但是現在我們專業並沒有這樣的人,所以那些所謂的貧困生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獲得了這筆不少的資金。題外話,為了保護隱私,我們專業的貧困生是班委導員一起選的,我們其他人不知情任何貧困生的信息。我知道前幾名的貧困生是因為他們拿到了獎學金。

說了很多,吐槽的意思比較多,沒有說黑暗的地方,不想有任何的爭論。正如我交代的情況,我並不會去申請國勵,我從小到大都沒有申請過貧困生,我尊重他們,他們人都也很好,這些可能只是我自己一時覺得有道理的垃圾話,後面也可能不這麼想了,也快要畢業了。

看到這裡的話,謝謝各位大大們觀看了我的微不足道的發言了!??


我成績尚可,只是我不夠「窮」而已。


凡事有因果循環,什麼該拿什麼不該拿心裡敞亮就好,無愧於心嘛~

助學金是資助,不需要的人不應該拿

獎學金是獎勵,拿得到的人想拿就拿,這是他應得的


現在大學說真的很貧困讀不起大學的太少了,所以自己權衡一下,我當時也是寫好申請走到辦公室門口,又將申請表又塞回書包走出辦公樓了


合理不合規,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每年評選助學金都很頭疼,勵志獎學金略微好一點,刷掉了一些品行不好學習成績不好的名額也差不多。真要是計較貧困的話估計能有個把人選上,總不能讓名額空在那裡吧。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圍繞以下幾點說說我的看法:

1、藝術生中貧困學生比例少

2、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名額多

3、國勵很容易申請

第一,關於藝術生中貧困學生少。或許以前是這樣的,藝術天賦的開發和培養多數存在於東部地區。但是近些年,藝術學校裏的困難生越來越多。另外,一個基本事實是,多數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因為物質匱乏造成心理問題比如自卑,他們在生活中刻意表現出普通。這讓你很難識別,但不能據此斷定他們不困難。

第二,關於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名額多。助學金是發給困難生的,困難生沒有名額,有多少認定多少。國家勵志獎學金呢,是給困難生的,目的是激勵困難生努力學習。但是近年我們發現,認定的困難生多了,但是當年度下發的勵志獎的名額是與去年成功評上勵志獎的名額一致的,比如,去年學校拿到200個國勵名額,但是因為學生掛科(不掛科是硬指標),只遞交了100位學生的國勵申請材料,所以今年學校只拿到了100個國勵名額,但是今年符合資格的困難生又多了。學校也只能在保證國勵目的不變的前提下,提高評選標準,按績點排序前100。這就是國勵,評不上的同學們委屈,老師們也無奈。這需要大數據支撐自助系統,對實際情況作出動態調整,非一朝之力,我們一起努力吧。

第三,關於國勵很容易申請。實際不然。國家助學金的申請,也就是困難生的認定,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涉及到政策宣講,學生申請,學校審核,系統審核。

a政策宣講是資助工作的前提。我們希望,那些真正困難的學生能夠聽懂我們想要傳達給他們的信息,「困難「二字如何理解?不是你家裡一窮二白,而是你的家庭收入不足以支撐你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要看你學校所在的城市消費水平、食堂飯菜價格、專業學習耗材等等。新的歷史起點,可能不會再叫困難生,而是幫扶生。我們希望,準備認定困難生的同學,你要對你的情況有所自知而不自卑,努力奮進而不是陷於心理障礙或者是物慾洪流。困難是一段寒冬,它只是個必然會過去的階段,而人生是一輩子,眼界要寬要遠,要適時抓住國家社會和學校伸過來的援助之手,打破自己的狹隘、用力生長,長成也能讓別人信賴和依靠、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b學生申請。a做不好,學生不明白什麼是「困難」,就覺得我自己還不至於餓死,不是貧困,應該把機會讓給更需要的同學。然後,自己去承擔家庭低收入所帶來的生活學習壓力,看到別人申請成功會覺得遺憾和不公。所以再次強調,沒有助學金沒有名額,國勵所謂的名額也會被打破,國家做資助,決不是讓困難生委屈自己,而是讓他們也有希望也能有夢。

c學校審核。學校會根據學生遞交的申請材料做審核,不是所有申請都被同意。首先要有一些硬性指標,其次還有彈性空間。舉個例子,小明生活消費高,父親經商卻報失業,提交申請。一般情況是不會通過的,生活消費高,民主評議大概率不過,民主評議內容會根據學生喫穿住行用等幾個層面讓同學來考察,雖然可能會讓需要的同學敏感地抵觸,但是為了有限的資源不被浪費,這個環節我們還是要堅持做好的。父親經商卻報失業,失業要有失業證,失業證的辦理需要社保和稅收的考量。另外,父母離異也要有離婚證。題主說的這個情況,可能有學校審核不嚴的因素,也可能跟國勵名額尷尬有關(讓他來幫下一年佔個名額?),同時會不會有另外一種可能,父親經商只是做小生意比如水果店,沒有正式工作曾經辦理過失業證,月消費2500和名牌用品是否是虛榮?甚至他是不是建檔立卡特殊羣體,特殊羣體的名單是中央下發的,這些人是經過國家層面考覈過的,學校直接給最高級別資助,即使他不申請,學校都要給出書面說明的。不是有意擡槓,資助工作當然問題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也很多,教育和心理援助都是很重要的內容。

d系統審核。今年我們城市資助中心必須要做入網上系統中,可能正在經歷線下轉線上的過程,這是好事,畢竟大數據時代了嘛,這是好事,大數據之下,一些虛假無所遁逃,資源能得到精準使用。

真正需要幫扶的學生,要立足現狀,但不要囿於現狀。加油吧,你們的路會更寬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