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艺术的,艺术生中贫困的学生比例比较小,助学金的名额比较多,除了家里需要这笔钱的还有不少同学申请,许多都是为了国家励志奖学金,都是能申请到的。(比如室友一个月生活费2500父亲经商,或者说平时衣服包价格都比较高的同学)在填写申请表的时候做生意的一方监护人写成失业就都能申请到,也没有说真贫困的学生被挤掉的情况,那这是合理的吗?


真的,我觉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一定要贫困生才能拿这个条件真的太SB了。

小康家庭或者富裕家庭的优秀学生就不需要国家鼓励了吗?小康家庭或者富裕家庭的孩子努力学习就不励志了?

大家都是有志向的人,长大了用爸妈的钱也会觉得丢人。想要自己争取一下高额一点的奖学金还需要我家庭贫困?

结果回家别人一问,学习怎么样呀?拿奖学金没有呀?

「学习还可以,但是没能拿到奖学金,因为我家不够穷……」

我觉得蛮畸形的。


刚开始是有点蠢蠢欲动

励志5000呢 比特等2000多3000呢

然后我爸和我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也不知道这句话原句啥意思反正我就没申请贫困了)

然后我就拿了8000国奖?

现在打算给妈妈买个卧室的小电视 给奶奶家换个冰箱 给爸爸买个手环 ?

如果我当时申请了贫困肯定会有人拿这件事捅我我就凉了


这么说全国都这样吗?

一个班级里有几个真贫困的,我不去选助学金是我家的钱足够上学和生活费,不想跟他们同流合污,整到最后,自己成绩好,奖项却没有,好像我才是失败者啊。

好像也是啊,那些写下豪言壮语的诗人都混成啥样了啊。为啥自己就不能早一点领悟到这个道理,我真的太傻了。

图片网上找的。


我是一个211学校的学生,说一下我们专业关于国励奖学金的情况吧。和同学相互都吐槽过,挺难受的。

说实话我真的感觉不出来现在和我一起坐在教室里的同班同学们有哪些是特别穷的,甚至说也并不觉得那些贫困生们是穷的。说句公道话,现在的能上211的学生家里情况都差不到哪里去,没有什么特别穷的家庭。但在我们专业,基本上每年都能达到前十里面有五个贫困生这样的比例,你可能会诧异,他们真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寒门学生吧。其实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反过来一想,却又真的非常不合理。这样的概率真的正常吗,首先它必然是十分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真的会这么巧合吗,学习好的普遍都是贫困生的身份,能达到这么理想的正比吗。我也不想这么想,但是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个人数真的多到很别扭,但自己一直都没有想到这个方面,或者不想想到不好的地方,曾经特别正面。

我们学校一二三等校奖学金最多的一千出头,这个金额真的在211学校里少得可怜,意思就是说你考了专业第一之后的名额,只要你不贫困,你都只能拿一千小几,甚至更少。而那些贫困的人,拿的钱最多的反而是国励,五千元,基本上前几名都是国励加奖学金,一学期的学费都没有了,而当你不贫困的时候,很可惜,你连一个月的饭钱都拿不到,就是这么粗暴的逻辑。

据我了解,我们专业的所谓那些贫困生,其实也是家境偏中等的情况,和大部分同学基本的情况相比,真的没有贫困到什么地步,可以说只不过多了一个贫困生的身份,这可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吧,贫困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先声明,强调一下,我是很尊重我提到的这些拿国励的好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因为学习好的同学都是很值得尊重的,都是清清楚楚、扎扎实实的努力,我学习成绩也不差,但我并不是贫困生的身份,家境也较一般,但自己花钱会比较随意,可能看起来比较有钱,也没有任何打算申请国励的想法。

我和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也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们都觉得很不合理,其不合理之处就在于:

我之前也在相关知乎问题下看过这样的观点,那就是「我很努力,我付出了很多,但因为我不贫困,我就和别人错失了这样的奖励。」具体到我们专业,会在金钱上相差近五倍的差距。其实学习的的确确是需要激励的,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多的事情,我们专业的学生都很努力,不论是贫困生还是不是贫困生,而现在所谓的贫困生就可以得到太多的报酬,不贫困的人落差真的很大。我不贫困,但不代表这五千块钱就对我而言不重要,尤其是对于正常家庭但不贫困的人来说,五千块钱也是很大的一笔钱了,我不去申请贫困生并不代表我们家富到完全不需要这五千元。我也很需要这些钱,我为了学习也付出了很多,但我不贫困,这个钱只能给别人,你就拿一千多吧。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学习并不是家庭的博弈,个人是要有意识的,个人的意识的奖励却要牵扯上家庭,很矛盾,其他学习很好的人难免会觉得失望。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专业的拿国励的人其实并不是真正贫困的人,他们看起来也并不贫困,贫困的话,真的是山区的,那你给他奖学金赚钱贴补家用,那谁都没意见,我们都不会有任何微词,但是现在我们专业并没有这样的人,所以那些所谓的贫困生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获得了这笔不少的资金。题外话,为了保护隐私,我们专业的贫困生是班委导员一起选的,我们其他人不知情任何贫困生的信息。我知道前几名的贫困生是因为他们拿到了奖学金。

说了很多,吐槽的意思比较多,没有说黑暗的地方,不想有任何的争论。正如我交代的情况,我并不会去申请国励,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申请过贫困生,我尊重他们,他们人都也很好,这些可能只是我自己一时觉得有道理的垃圾话,后面也可能不这么想了,也快要毕业了。

看到这里的话,谢谢各位大大们观看了我的微不足道的发言了!??


我成绩尚可,只是我不够「穷」而已。


凡事有因果循环,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心里敞亮就好,无愧于心嘛~

助学金是资助,不需要的人不应该拿

奖学金是奖励,拿得到的人想拿就拿,这是他应得的


现在大学说真的很贫困读不起大学的太少了,所以自己权衡一下,我当时也是写好申请走到办公室门口,又将申请表又塞回书包走出办公楼了


合理不合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每年评选助学金都很头疼,励志奖学金略微好一点,刷掉了一些品行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名额也差不多。真要是计较贫困的话估计能有个把人选上,总不能让名额空在那里吧。


关于题主的问题,我围绕以下几点说说我的看法:

1、艺术生中贫困学生比例少

2、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名额多

3、国励很容易申请

第一,关于艺术生中贫困学生少。或许以前是这样的,艺术天赋的开发和培养多数存在于东部地区。但是近些年,艺术学校里的困难生越来越多。另外,一个基本事实是,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物质匮乏造成心理问题比如自卑,他们在生活中刻意表现出普通。这让你很难识别,但不能据此断定他们不困难。

第二,关于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名额多。助学金是发给困难生的,困难生没有名额,有多少认定多少。国家励志奖学金呢,是给困难生的,目的是激励困难生努力学习。但是近年我们发现,认定的困难生多了,但是当年度下发的励志奖的名额是与去年成功评上励志奖的名额一致的,比如,去年学校拿到200个国励名额,但是因为学生挂科(不挂科是硬指标),只递交了100位学生的国励申请材料,所以今年学校只拿到了100个国励名额,但是今年符合资格的困难生又多了。学校也只能在保证国励目的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评选标准,按绩点排序前100。这就是国励,评不上的同学们委屈,老师们也无奈。这需要大数据支撑自助系统,对实际情况作出动态调整,非一朝之力,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三,关于国励很容易申请。实际不然。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也就是困难生的认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政策宣讲,学生申请,学校审核,系统审核。

a政策宣讲是资助工作的前提。我们希望,那些真正困难的学生能够听懂我们想要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困难「二字如何理解?不是你家里一穷二白,而是你的家庭收入不足以支撑你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要看你学校所在的城市消费水平、食堂饭菜价格、专业学习耗材等等。新的历史起点,可能不会再叫困难生,而是帮扶生。我们希望,准备认定困难生的同学,你要对你的情况有所自知而不自卑,努力奋进而不是陷于心理障碍或者是物欲洪流。困难是一段寒冬,它只是个必然会过去的阶段,而人生是一辈子,眼界要宽要远,要适时抓住国家社会和学校伸过来的援助之手,打破自己的狭隘、用力生长,长成也能让别人信赖和依靠、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b学生申请。a做不好,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困难」,就觉得我自己还不至于饿死,不是贫困,应该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同学。然后,自己去承担家庭低收入所带来的生活学习压力,看到别人申请成功会觉得遗憾和不公。所以再次强调,没有助学金没有名额,国励所谓的名额也会被打破,国家做资助,决不是让困难生委屈自己,而是让他们也有希望也能有梦。

c学校审核。学校会根据学生递交的申请材料做审核,不是所有申请都被同意。首先要有一些硬性指标,其次还有弹性空间。举个例子,小明生活消费高,父亲经商却报失业,提交申请。一般情况是不会通过的,生活消费高,民主评议大概率不过,民主评议内容会根据学生吃穿住行用等几个层面让同学来考察,虽然可能会让需要的同学敏感地抵触,但是为了有限的资源不被浪费,这个环节我们还是要坚持做好的。父亲经商却报失业,失业要有失业证,失业证的办理需要社保和税收的考量。另外,父母离异也要有离婚证。题主说的这个情况,可能有学校审核不严的因素,也可能跟国励名额尴尬有关(让他来帮下一年占个名额?),同时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父亲经商只是做小生意比如水果店,没有正式工作曾经办理过失业证,月消费2500和名牌用品是否是虚荣?甚至他是不是建档立卡特殊群体,特殊群体的名单是中央下发的,这些人是经过国家层面考核过的,学校直接给最高级别资助,即使他不申请,学校都要给出书面说明的。不是有意抬杠,资助工作当然问题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也很多,教育和心理援助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d系统审核。今年我们城市资助中心必须要做入网上系统中,可能正在经历线下转线上的过程,这是好事,毕竟大数据时代了嘛,这是好事,大数据之下,一些虚假无所遁逃,资源能得到精准使用。

真正需要帮扶的学生,要立足现状,但不要囿于现状。加油吧,你们的路会更宽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