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蘇聯鋼鐵工業地理》等。

1939年蘇聯烏拉爾人口1340萬(大約一半在烏拉爾山以東)。

1943年蘇聯西伯利亞、遠東人口2030萬。

1940年烏茲別克人口655萬,哈薩克615萬,吉爾吉斯153萬,塔吉克153萬,土庫曼152萬,中亞5國人口1700多萬。

1945年蘇聯發電量433億度,其中烏拉爾123億度(主要在烏拉爾山以東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和車裡雅賓斯克州)、西伯利亞62億度、遠東21億度。

1945年蘇聯鋼產量1230萬噸,其中烏拉爾650萬噸(主要在烏拉爾山以東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和車裡雅賓斯克州)、西伯利亞252萬噸、遠東17萬噸。

1940年蘇聯穀物產量9560萬噸,其中烏拉爾1195萬噸,西伯利亞981萬噸,中亞415萬噸。

1945年蘇聯穀物產量4730萬噸,其中西伯利亞461萬噸、遠東153萬噸,中亞315萬噸,烏拉爾600萬噸左右(大約一半在烏拉爾山以東)

這只是初始的紙面數據,如果非要進行對比我們就會發現縱使蘇聯把歐洲部分全部丟掉,蘇聯人依舊可以穩坐世界第四,排在美德英之後。

自身實力足夠支撐戰局的時候,別人才會給你簽租借法案,不然你輸了,租借法案的錢不都打水漂了,資本主義又不傻,同時期我們中國拿到了全部資源1%都不到(48395.4里的1627.0(百萬)),而蘇聯拿到了大概二成(10982.1)

但是租借法案的作用至今都沒有定論,因為糧食,燃油,金屬,車床,卡車等對戰爭沒有直接推動,很難界定是否是決定性作用,但絕對是有意義的。

還有就是這場戰爭是意識形態和民族鬥爭的結合體,雙方都拼上了老命,兩個最不可調和的矛盾造就了這樣的局面。

還有就是,蘇聯其實沒被打垮,大德意志仗打的也沒想像的那麼漂亮。

畢竟蘇聯是一個這樣的國家,在1941年最艱難的12月的最後一天師級部隊番號數量竟然不減反增(相比於6月22日)


蘇聯的很多工業轉移到了烏拉爾山地區

有租借法案的援助

不是所有工業重鎮都被佔領


如果蘇聯所有的重工業基地都被德國佔領了,德國怎麼會輸呢?

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就已經開始在烏拉爾地區建設重工業基地,蘇德戰爭爆發後,大量的重工業東遷,並很快開始武器生產,德國從來就沒有徹底佔領蘇聯的重工業基地


沒有所有

巴巴羅薩計劃在後期有過的攻佔新西伯利亞,阿爾漢格爾斯克等地的方案,但那些是在莫斯科被拿下來以後搞得。現實是:莫斯科德國人都沒拿下來

另外,蘇聯在開戰初期局勢一惡化,便開始大規模的戰略生產資料轉移

所以有心您可以去查查一些當時的主站陸空裝備,尤其是殲擊機,坦克等裝備的生產數量統計曲線,會發現二戰前穩定投產的一些武器的年生產,在41-42,有的甚至到43年初,都有過谷值,波動較大,產量普遍較低。這都是工廠向後方進行轉移而收到的波及影響之一

另外,蘇聯的生產資料在初期戰略轉移是個大問題與重大的不可忽視的研究方向。在這當中有些領導人的統籌規劃能力發揮重要作用。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泥濘的秋天與寒冷的嚴冬會嚴重加大進攻方補給難度和減緩進攻速度以及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2.廣袤的領土縱深,使蘇聯有充足的時間空間來組織反擊和部隊的整合。

3.建國以來是實施的五年計劃也蘇聯奠定了良好的工業基礎,加之龐大的人口基,和本土作戰的優勢使其部隊在多次面臨毀滅的邊緣也得意及時補充。

4.蘇聯軍隊採用軍事政治的二元管理體制,不怕犧牲的精神使士兵能保持長期有效的戰鬥力。

5.戰爭中後期德軍最高統帥與前線將領的分歧也為蘇軍的反擊和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以上五點從客觀主觀的角度簡要分析,至於工業重地被佔領,蘇聯還有反擊能力,我認為當一個國家把經濟發展模式都轉到戰時經濟,全國都開足馬力大規模生產軍工裝備,比如一個拖拉機廠可以生產坦克 一個自行車廠可以生產步槍,就說明很多民用工廠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向軍工工廠所轉變,即便戰爭前期,蘇聯西部的工業重地丟失殆盡,但並不代表著蘇聯失去了生產軍事裝備的能力,在伏爾加河一線,在烏拉爾地區以及高加索還有著大量的工業基地為蘇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戰爭資源。從微觀角度上看,蘇聯人生產的武器裝備很是粗糙,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大規模的生產與列裝。反觀德國,虎式 豹式坦克雖然精密,但其生產的過程極為複雜,從而導致部隊的戰損補充非常慢,最後的結果也是蘇聯人用數量完敗了德國人的質量。最後為什麼能取得勝利,我覺得也和國家的領導人意志有關,法國不夠強大嗎?卻在一個月的時間舉國投降。張學良的東北軍當年不夠厲害嗎,卻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丟掉了東北四省,這是為什麼呢?同樣,蘇聯代表著世界無產階級和自由人民的意志去與法西斯鬥爭,是正義的,是神聖的,即使付出了3000人傷亡的代價卻是值得的,因為正是這個偉大的國家改變了我們今天的世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