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作答。

老费参加红土赛季更多应该出于积分和排名的考虑,鉴于过去两年红土都缺席,随便过个第三轮都能拿上不少分,以便于温网能拿一个不错的签位,确保温网再拿一冠创造条件。


2019 参加法网:放下历史定位压力,坦然面对红土

2003-2005:自我挑战

2006-2011:挑战Nadal

2012-2015:机率不大,拚个机会

2016-2018:有意无意、刻意缺席

2004-2007 与其他对手拉开好几个级别,几乎制霸网坛

进步的动力不是特别强,主要是基于自我探索,看看自己能厉害到甚么程度。其中一个例外是在红土场,不过这也要等到2006年,Federer才发现Nadal是个需要认真面对、甚至全力以赴的可敬对手。另外,Federer在大满贯赛事也特别认真,因为他心中的比较对象不是眼前的对手,而是历史的巨人。(例如荣获14座大满贯金杯的Sampras、两度全满贯的Rod Laver)

2008 竞争力依然高人一等

四大满贯闯入三个决赛、一个准决赛,但是年初的白血球病症、以及年末的背伤还是影响颇大。伤痛以及年纪因素,开始迫使Federer以大满贯为出赛核心。更严重的是,法网的惨败以及温布顿的失守,让Federer彻底相信,Nadal是不可跨越的一道障碍。这是第一次心理冲击。

2009 出赛节奏的调整大有收获

不但超越Sampras拿下第15座大满贯,更在Nadal出局的难得机遇下,拿下至今唯一的法网冠军。

2010-2011 年轻一代发起挑战

如Djokovic、Murray、Soderling、Berdych等等。在过去,大满贯就是决赛保证,现在,纵使是大满贯,也经常止步于四强之外。尽管如此,他眼中的唯一可敬对手,还是Nadal,尤其是红土上。2011年,尽管Djokovic成绩辉煌,并且对Federer几乎全胜,但是交手过程相当激烈,这让Federer相信他依旧优于Djokovic。

2012 经过年初调整,大有斩获

除了收获第16座大满贯冠军,还重回世界第一。不过,对Djokovic依旧是败多胜少,Federer开始把Djokovic视为对手,红土场上更是如此。

2013 年初和年中背伤,困扰整个球季

竞争力远不及Nadal、Djokovic,排名甚至滑落到第7。他不但接受了Djokovic的当代与历史地位,也第一次了解到大满贯冠军的遥不可及。这是第二次心理冲击。终于,他开始寻求完整蜕变,换上了新教练Edberg、尝试了新球拍科技和新球拍、以及练习新的击球方式 (带更多上旋、更稳定)。

2014-2015 挑战者身分

崭新的Federer,竞争力相当强悍,两个球季共收获11冠,可惜Djokovic太过强大,Federer在大满贯就是差临门一脚 (三次亚军,都败给Djokovic),不过,法网依旧是机会渺渺

2016 年初膝伤

整个球季几乎泡汤,温布顿之后,更是零出赛。这是第三次心理转折。

2017-2018 伤后复出

这时候的Federer,健康是首要之务,基于健康理由,他掠过了整个红土球季,也错过了法网。不过,心态轻盈的他,反倒意外夺下澳网,并接著拿下温布顿。隔年,他复制了这个低密度赛程模式,再度错过法网,再度夺得澳网冠军。

2019 放下历史定位压力,重回红土

经过两年的奇幻之旅,心理上逐渐摆脱历史地位的压力。尽管Federer还是得控制参赛数量,但是却不见得要在自己最拿手的场地、面对更轻松的对手。这是第四次心理转折。也终于,对于自2007年开始所惧怕的红土,他终于能坦然面对,放宽心去尝试。这是他今年决定参加法网的最主要原因。如他所说,不是因为他亏欠球迷,而是因为他想参加了。

2020 未知、待续

可以确定的是,Federer并没有退休之意,至少心理上没有,但是,他也没有不愿意退休。也就是说,只要健康许可、状态维持地足够好,他会继续征战。反之,也可能因为健康因素,而急流勇退。


泻药

老牛突然宣布打红土,又疯狂参赛,很多奶粉把这看作退役前的世界巡演,虽然有点开脑洞,但仔细一想,确实有些道理。

搬运一下我的票圈

再搬运一下陈君乐老师的微博

总之,今年确实可能是传奇落幕的一年。

—————————— ——————————

配图来自网路和其他知乎上的奶粉,小透明也不是很懂规则,如果有侵权啥的麻烦大佬们说一下,谢谢辣


不太好的消息。。。

要当作退役前的巡回站了?


可能也许大概要退役了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