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永樂靖難,歷史對建文帝的評價往往兩極化。史載建文帝「四年寬政解嚴霜」,也說建文年間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是另一方面建文帝用人無能,盲目削藩,釀成大禍。那麼建文帝的執政到底如何?


《明史》:

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衛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後,紀年復稱洪武,嗣是子孫臣庶以紀載為嫌,草野傳疑,不無訛謬。

建文帝和他爸朱標一樣,都是仁厚之人,朱標太子任期內,建文帝皇太孫任期內,都主張寬刑減賦,與朱元璋的治國之道背道而馳。所以,朱標死後,朱元璋曾考慮立老四朱棣為太子。然而最終選擇了朱允炆,則有以下原因:朱允炆非常孝順;老四上面還有老二、老三;朱元璋沒有料到藩王會在他死後造反;朱元璋覺得在他死後應以仁政治天下。朱允炆當上皇帝以後,積極推行仁政,寬刑減賦,然而他的執政能力確實不行,有些方面,比如復古改制,實在是與歷史潮流格格不入,比如重用李景隆,實在是識人不明,不懂用人。所以,建文帝被後人稱述的只是他的仁厚。至於對建文帝的評價慢慢高起來,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到了明末清初,甚至有人認為明朝滅亡其罪在朱棣篡國。然而,這不過是當時的士大夫在尋找政治訴求罷了。

我覺得並不存在所謂兩極化,之所以說他「用人無能,盲目削藩,釀成大禍」,那是因為成王敗寇,「靖難之役」要是朱棣敗了,你說朱棣是不是「有勇無謀,盲目造反,自尋死路」。

明二世。

無勇無謀,懦弱;任用奸佞,搞井田制,開倒車


建文帝不是合格的皇帝,完全沒有史書中寫得那麼好。明朝皇帝政治成熟度倒數三位包括建文帝,英宗,崇禎(不含南明),英宗比其他兩個好因為他被關禁閉之後至少不像之前那麼胡來了。建文帝被幾個腐儒忽悠要恢復井田制,呵呵,和王莽一樣開歷史倒車,他要敢推行江浙大地主都要反了他。這一點足夠了。削藩那個手法,簡直令人作嘔啊,想要叔叔們的命又好面子。那幾個腐儒想出這麼噁心的方法對付藩王,對得起孔夫子嗎。優柔寡斷錯失對付老四的良機,又讓軍神李景隆帶兵。我只能說,老朱晚年真是瞎了眼了,做了這麼好的布置,全部被這小子搞壞了。如果建文帝不削藩,混個十幾二十幾年,老四那兩個兒子,高熾宅心仁厚,高煦反的時候醜態具出,完全沒法和爹比啊。明朝政權可能就穩定在南京了。總之,守成之主他是不夠格的。

先說結論吧。

即是好皇帝也是好人。

但由於後來朱棣對史料的篡改以及朱棣粉絲太多以至產生很多極端粉絲不停放大黑點的緣故而使得這個歷史形象滿目瘡痍。

乍一看這個人很多錯誤,但深入研究一下就不難發現這些缺點要不是有著極大的客觀因素,要不是現代歷史發明家的發明創造。

他在為政上最為人攻擊的有兩點,一是用人,一是復古。

首先說用人,現在人說起建文帝用人都攻擊他任用書獃子,用大明戰神李景隆為統帥,輸掉了靖難。

事實上建文帝提攜選拔的一些文官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獃子」是治世之能臣。建文帝選拔地方賢臣入中央為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禮部尚書陳迪。這位可謂是文武雙全,治理地方有功不說,還曾帶兵平定叛亂。

「出為山東左參政,多惠政。丁內艱。起複,除雲南右布政使。普定、曲靖、烏撒、烏蒙諸蠻煽亂,迪率士兵擊破之,賜金幣。建文初,征為禮部尚書(正二品)。時更修制度,沿革損益,迪議為多。會以水旱詔百官集議,迪請清刑獄,招流民,凡二十餘事,皆從之。尋加太子少保(正二品)。」

當之無愧的治世能臣,建文帝將之從三品布政使,直接提為正二品尚書,後尚書升為一品加太子少保,十分倚重。

同樣的還有吏部尚書張紞(dan)。有人將張譽為諸葛亮之後的雲南第一位開拓者。

十五年,雲南平,出為左參政。陛辭,帝賦詩二章賜之。歷左布政使。二十年春入覲,治行為天下第一,特令吏部勿考。」

洪武二十五年,治理地方的功勞為天下第一。

建文帝將張紞、陳迪這種地方官員,徵召入京,為六部的尚書的同時,更將後來我們熟悉的永樂朝的能臣夏元吉、蹇義等,提攜為六部侍郎等官職,成為中樞緊要部門的實權官員。

同時建文帝選拔人才的眼光也十分精到,後來流芳百世的明臣組合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其中楊士奇是建文元年以布衣身份選入翰林院入職修太祖實錄,上文提到的張紞發現他的才能後進行提拔,其他楊榮、楊溥更不用說了,都是建文二年的進士。

要知道建文削藩,但建文朝不止削藩,我們現在提到建文朝的大臣總說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位。但實際上這三位除了齊泰是兵部尚書之外,黃子澄是太常卿、方孝孺是翰林院侍講學士。

太常卿是正三品官兒,據說主管祭祀的時候檢查祭品。翰林院侍講學士是從五品官兒,方孝孺是個純粹的文人,翰林侍講學士也是個純粹文人該當的官兒。甚至齊泰這個兵部尚書實權也不高,因為明初軍隊的權力大多在五軍都督府,後來明英宗親征蒙古葬送了五軍都督府的精英之後,以于謙為首的兵部在北京保衛戰中立下大功,這才使得兵部的權力凌駕於五軍都督府之上。

所以說,齊黃方三人只是靖難責任人的代表,將之作為建文朝文官的代表是有失公允的。

現在很多人說道建文帝用人,言必稱齊黃方,決口不提陳迪、張紞、夏原吉諸人,更遑論在建文元年二年這些被選拔出來的三楊、金幼孜等人。再通過抨擊齊黃方來指摘建文帝用人不明,豈非謬以千里?

文官如此,武官呢?

一說武官可能很多人就說了,「這個沒啥說的,建文帝用的那幫武官都是廢物。」

這麼說的人眼光都局限在了「靖難」的成敗上,但是如果我們去看看靖難是南朝諸將的人生閱歷,就可以看得出來,凡是建文提攜的將領反而比較靠譜。

建文帝重用過哪些武將?

何福:這是最先被建文帝重用的將領,建文元年叛蠻刀干孟作亂,建文帝 拜何福為將征討,大勝。

盛庸:第三任平燕統帥,多次打敗朱棣。

平安:平燕的先鋒、副統帥。多次打敗朱棣。

鐵鉉:文臣武用,領濟南防務。第一個打退朱棣進犯的地方官。

很多人都拿建文帝用李景隆來攻擊建文帝不會用人,但實際上李景隆當統帥的資格來自於朱元璋,包括耿炳文也是同樣。耿炳文是朱元璋時期碩果僅存的開國將領,李景隆是當時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武官之一,另外一位是徐輝祖,徐輝祖是朱棣的內弟,他弟弟叫徐增壽,是朱棣的內奸,徐輝祖每當統帥徐增壽就給朱棣泄露了大量情報,徐輝祖當了統帥還不知道怎麼樣呢。所以不用徐輝祖為帥,是正確的,同時用徐輝祖為獨立帶兵的大將,可見建文對徐輝祖本人並無猜忌,但對徐家整體不太放心。

李景隆在朱元璋時期就以勛貴掌管都督府襲曹國公爵,成為當時頂級的權臣,基本上耿炳文戰敗後,下一任統帥就從他和徐輝祖裡面選了。

盛庸當時只是一位正二品都指揮使,儘管不小,但無法與耿炳文、李景隆、徐輝祖這樣的相提並論,當時更連侯爵都沒有。

平安更不用說了,只是一個衛的指揮僉事,這樣的三品指揮僉事在一個衛里有四個,指揮僉事上面還有兩個指揮同知一個指揮,然後上面還有都指揮使就是盛庸當的那官兒,然後還有五軍都督府的諸多長官。而這樣的衛有若干個。你說他怎麼當統帥?

盛庸、平安這些人可以說建文帝從靖難一開始就在重用,不是只有讓他們當統帥的才叫重用。

很多營銷號說什麼「朱元璋給建文留下了人才,但建文不會用。」其實恰恰相反,那些被朱棣粉們津津樂道的奇葩,才大多是朱元璋留下的。比如上文說的李景隆。

還有齊黃方,沒錯就是這三位:

齊泰相當於朱元璋的託孤大臣。

黃子澄朱元璋給朱允炆選的伴讀,普遍來講選官員做儲君的伴讀其實就是給儲君備下的近臣。

方孝孺朱元璋曾經指著他對儲君說「這人很不錯(此庄士)你一定要把他用到老(當老其才)」。

這裡不是說朱元璋眼光不行,而是說這三個人都替靖難的失敗背了鍋。

靖難的失敗其實就是單純的戰之罪,靖難的失敗有著極大的客觀原因。

現在很多人說朱棣能成功是個奇蹟,但我從來不覺得朱棣能打贏靖難有多難。

朱棣打建文跟打蒙古不一樣,打蒙古的時候是用大明朝的兵打蒙古的兵,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鬥爭。而靖難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鬥爭,恰巧是朱棣拿著這個國家的精銳,去打這個國家的其他人。

朱棣靖難的主力是什麼?是北平、大寧兩大重鎮的精銳和他自己與寧王的「三護衛」,至於有人說燕王三護衛被削了,我下面有論證三護衛被削的說法很不可信,因為盧振、唐雲、張玉、朱能這些三護衛中的高、中、低級軍官都在。而藩王的三護衛又都是從精銳中選拔,換句話說精銳中的精銳。

這就等於讓你們學校的尖子生集合起來讓他們跟其他學生拼升學率,你說那邊勝算高?

在軍事力量上,建文的優勢可能只有兵多。

至於將領,最重要的統帥,建文這邊一個有統帥全軍經驗的都沒有,朱棣那邊朱棣本身就多次統帥過全軍,他統帥的是傅友德、馮勝這種級別的,而南軍中地位最高的耿炳文都比被朱棣統帥過的那些人低了一個檔次。

在軍屯的政策下,又極大的拉近了糧草的差距。

更不要說朱棣在南軍那邊有多少卧底了,而且都是在重要部門,李景隆就無限接近一個卧底,還有上文提到的徐增壽,還有主官水軍的陳瑄,這位在燕軍渡江的關鍵時刻率水軍投降,天險變通途!

軍事交鋒,最具決定性的還是軍隊的硬實力。軍隊不行,就算你城牆再堅固,地勢再險要,你沒有軍隊去守護也只能等著別人拿走。

更不要說北平地勢比南京先要很多,在南軍征討北平的過程中更是大大佔了氣候上的便宜。

統帥質量被完敗、軍隊戰鬥力被完敗、還有李景隆、徐增壽這種帶路黨、大掣肘。建文這邊就是兵多,還有中層將領可以一拼。最後逼得用盛庸這個中層將領當統帥。

這種情況下你說建文能躺贏?

建文初當儲君的時候,朱元璋把傅友德、馮勝、藍玉等一班牛人都至少在名義上劃歸為東宮屬臣。結果後來一陣清洗,這些牛人里只剩下兩位,一文一武,文官叫茹常,這位是朱棣勝利後為數不多的投降的文官之一,還是帶頭的那個,另外那個武官就是大明戰神李景隆。

其實朱元璋這麼做很好理解,他分封諸王的目的就是防止異姓將領割據地方,所以中央不能有實力、威望全方位壓過朱家藩王的人存在。

朱元璋定的規矩,藩王駐地的軍隊(除了藩王三護衛以外的朝廷軍隊)朝廷要調動需要經過藩王同意,藩王不同意地方軍隊就不能動,但藩王卻可以不經朝廷同意調動地方軍隊。儘管朝廷的地方駐軍是軍屯制,但一些開支還是朝廷支出,這樣就形成一種很奇葩的現象,朝廷拿錢養的兵,藩王的權力卻比朝廷還大!

朱元璋為什麼這麼做?因為他在保證地方上沒有異姓割據的同時,確保中央朝廷里沒有權臣把持朝政,一旦出現這樣的權臣,則地方藩王勤王。所以,絕對不能造成藩王打不過這個權臣的現象。所以他留下的中央將領不能比他的藩王更厲害,要不藩王勤王勤不利索。

所以不要說朱標沒死當皇帝,就算是朱棣當太子,朱元璋也會清洗這些功臣。因為清洗功臣的目的,不是為了中央而是為了讓地方的藩王更好的行使勤王的權力,以使得大明江山永遠在。


很多人認為建文是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皇帝。我認為建文他即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好皇帝。極端朱棣粉認為建文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好皇帝。

我先反駁一下正常歷史愛好者,即題主說的建文帝的一些「黑點」

「用人無能」建文帝真正意義上用錯的人只有李景隆。這位不是個舉世罕見的草包就是個舉世罕見的間諜。但建文用錯李景隆是有客觀原因的,當時藍玉級別的猛將都被殺的差不多了,耿炳文等可堪一用,建文首先啟用的耿炳文被現在很多公眾號的通稿吹上天,說如果一直用耿炳文就不會輸,可惜建文不會用。

然而,耿炳文出征很快就失敗了,大量中高級指戰員被俘,宿將顧成等都被抓。這種重大失措,被換掉是名正言順,甚至撤換才正常。且目前的考古發現耿炳文極端接近是戰死真定而不僅僅是兵敗真定。所謂兵敗真定的說法可能是朱棣為了掩蓋靖難對朝廷武將的摧殘而進行的篡改,因為耿炳文戰死的說法有墓志銘為證,墓碑這種東西是第一手的材料,而通過記載的史料是第二手的資料,故而我認為墓碑比單純的記載更加可信。而朱棣朝對耿炳文等武將下場的修改,還有其他佐證譬如平安、盛庸等人朱棣留下的史料是投降,然後「妥善安置」。但很奇怪的是,這種級別的武將(從靖難的表現來看,平安盛庸等人的能力完全不輸朱棣手下的一流武將)卻再無記載,且如盛庸等很快就死了,平安更是不明不白的拖到六七年後被朱棣一句「平保兒還在否」給弄得自殺了,類似的還有「解縉還在否」的傳言,我們有理由懷疑被俘後不屈硬懟朱棣的平安是否是被朱棣殺了?還有盛庸,這位在平安、何福等人主力潰敗後依然堅持追擊,拼盡全力與朱棣一戰,最終由於內奸出賣而大敗,最終投降是因為朱棣已經攻下南京的第三任平燕統帥,是否根本就沒有投降,而是被朱棣所殺呢?當然這些都是基於史料矛盾、疑點所產生的懷疑,並無史實可以作證。只有耿炳文有墓志銘為證,幾乎可以確認。

那麼耿炳文敗了,接下來要選誰呢?朝中地位最高爵位最高的武官就要數到李景隆和徐輝祖了。但徐輝祖有個致命弱點就是他是朱棣的內弟,朱棣如果當上皇帝,他的親姐姐就是皇后。有人說建文不相信徐輝祖所以不用他為帥,這一點我是反對的,因為建文雖然沒有用徐輝祖為帥,卻用徐輝祖為將,且都是獨當一面,徐輝祖稱一代名將,最華彩的幾筆軍事活動都是在靖難中打出來的,第一次護李景隆撤退全師而還,第二次在齊眉山打敗燕軍,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且是獨自領兵。建文如果不信任他,首先獨自領兵這一條就不會讓他去做。但一個皇帝的信任也僅能讓他為將,而不足以讓身為朱棣內弟的他為帥,因為將士和百官肯定不信任他,他在先天上失去了為帥的資本。建文能做到這些,對徐輝祖可算是引為心腹,不枉徐輝祖在他死後依然效忠,不朝朱棣。

這樣一來「靖難第一功臣」李景隆就上位了。

這位犀利咔嚓一系列操作,徹底扭轉了整個戰局,不過是向著朱棣那邊扭轉的。

我們來看一下,李景隆第二次兵敗之前雙方是什麼情況。

建文派耿炳文、李景隆先後為帥討伐朱棣。

朱棣主動出擊迎戰朝廷的討伐大軍。

是朝廷主攻,朱棣主守。

李景隆兵敗後,朱棣主動出擊攻城略地,在濟南被鐵鉉擋住,然後盛庸橫空出世。但就靖難來說盛庸是三名統帥中能力最強的,可是他更多的是克而不是攻。接著朱棣繞過濟南,走淮揚直搗南京,更是朱棣主攻,南軍守。

可以說李景隆的失敗使得攻守形勢逆轉。

李景隆真的是建文的一大失誤。但我們之前也分析過了,當時的局勢是耿炳文大敗、新的將領沒有展露頭角,李景隆是最有資格當統帥的。這個資格是誰給的?朱元璋給的。在洪武年間,李景隆就襲曹國公爵掌都督府成了級別最高、爵位最高的武官之一。當時盛庸的官職是什麼呢?都指揮,正三品,要知道明朝五軍都督府前後左右中各設左右都督各一名,都是正一品。光正一品的武官就是個呢,更不要說還有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了,儘管正三品也算是不小了,但要擔任統帥很明顯是威望不夠,而且當時盛庸連侯爵都不是,更別提公爵了。所以很多人指責建文帝用盛庸用晚了,這真是上帝視角了,盛庸在濟南保衛戰前放在諸多武將里就是「泯然眾人矣」的角色,建文帝除非是上帝否則不可能發現他的才華,可能連盛庸自己都沒想到,老子居然那麼厲害。

鐵鉉就更不要說了,文官。平安呢?襲父親官職「濟寧衛指揮僉事」四品,這樣的四品官在濟寧衛這樣一個「衛」裡頭有四個。

講真的現在看到很多公號,很多人嘲笑建文不知道用盛庸用平安下面還一大群人附和,我真是只有一聲苦笑啊,看看這兩位名將當時的品級你讓建文怎麼辦?

而且說建文沒用他們也是睜著眼睛說……(都懂)建文沒用他們嗎?平安歷任先鋒和副統帥,這不叫重用?盛庸一旦展露頭角立下戰功,立刻封歷城侯平燕將軍統帥全軍。鐵鉉總領濟南防務。兩名武官的提擢和鐵鉉的文臣武用,都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見建文用人並不迂腐。

還有一個用人無能點,是說文臣。這個說的甚至比用錯武將更凶,但實際上確實更大的冤枉,冤枉建文更是冤枉了這些文官。

這種說法都伴隨著一個詞「重文輕武」或者「秀才朝廷」說建文朝都是一些書獃子。這種說法,如果用在軍事上對建文文臣和朱棣武將的一些對比的話,確實他們是書獃子,但是用在治理國家用在文治上就不能這麼說了。

建文朝用的不是書獃子,這裡頭最文氣的方孝孺,被人指摘迂腐也是因為後來「誅十族」和「恢復周禮」但實際來講,每個人不可能所有方面都是與時俱進的,普遍意義上很多人在這裡新銳,那裡就迂腐一些固執一些,方孝孺也是這樣的。他對於恢復周禮迂腐,但在很多問題上不迂腐。而且方孝孺的官是翰林侍講學士,也是主觀文事的,屬於「學者」的工作範疇,正適合方孝孺,所以讓讀書種子方孝孺去當翰林侍講學士那是用對了地方,不是用錯了地方。之所以有人說方孝孺是建文帝的「智囊」、「謀士」是因為方孝孺曾給建文帝出過主意,譬如離間朱棣父子關係,但這並非是直接插手前線戰事,而是出於一個忠臣對君主的忠心,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也對前線造不成負面影響。

然後就是齊泰、黃子澄。首先這二位是朱元璋留給建文的。指責他們也都是因為削藩失誤,但削藩是否真的失誤是有爭議的,譬如真的把朱棣移封,真的先削朱棣,朱棣就不會反了嗎?

目前一些朱棣是被逼反的說法,儘管大行其道,但真的只有一些「想當然」的理由。譬如說「如果朱棣想反,他就不會裝瘋」、「朱棣的守衛都被削了,他怎麼反?」第一條就是純天然的「想當然」他裝瘋跟不會謀反之間沒有必然聯繫,裝瘋不能證明他不會造反,除非他裝了瘋就沒法造反了。第二條也是明實錄上的記載與實際有矛盾,所謂衛士被削了,這個「衛」是指朱棣的燕山三護衛,除此外他手裡沒有實打實的兵權,沒有「屬衛」,既然「衛」這個建制被削,沒有了,那張玉這個指揮僉事、朱能、譚淵這些千戶、副千戶就不應該在他身邊。特別是張玉這種跟朱棣關係親近的,即便是在他身邊他們的頭銜也不會再是這些衛的僉事、千戶了。

所以說換一種方式削藩,朱棣就不反或者反了也不怕的說法,缺乏依據,屬於上帝視角。

說建文「重文輕武」重文我承認,且當時的環境也需要重文。前文說了,朱元璋五軍都督府光一品的武官就十個,文官自從撤了宰相之後一品文官一個都沒有,建文提了六部尚書的品級,這才有了六個一品文官,還是不如武官多,所以「輕武」從何而來。這裡所謂的輕武,說建文朝的將才儲備不如藩王多,我是同意的,因為這是客觀情況,但說建文輕視武備,那就有失偏頗了,甚至現在一些極端朱棣粉說什麼建文「重文抑武」說建文壓制武將,那就更是胡說八道。建文都把李景隆寵成啥了,還壓制武將!可笑的是,當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有朱棣粉叫囂「那是對他喜歡的武將這樣對其他人就壓制了」那你告訴我他壓制過哪個武將?他們又拿耿炳文來說事兒,好像耿炳文大敗接受處罰是建文帝在壓制武將,一個皇帝壓制武將最大的表現是在制度上壓制,針對某個人的那叫寵信還差不多。建文有出過抑制武將發展的政令嗎?

盲目削藩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盲目的削藩」這種說法是不該削藩,削藩就是個大錯誤。

另一種是建文帝的削藩過程很盲目。

我先說第一種,我完全反對這種說法。削藩勢在必行,朱棣也削藩,但他是只消除對自己皇位的影響,跟建文徹底動藩制不同。

甚至在朱元璋時期就已經開始某種程度上的「削藩」了。

為什麼說削藩勢在必行?朱元璋當初封藩的時候,給藩王的權力太大,責任又太少。

朱元璋給藩王配備了相、傅,品級極高還兼任地方大員,且這些王府官員的任免、獎懲甚至生殺予奪大權都攥在藩王手裡,這樣一來儘管藩王沒有名義上的管理地方行政的權力但可以通過這些相傅官介入地方軍政事務。

在軍事上,邊地塞王更是享有統兵之權,手裡的「三護衛」數量可以不在普通「衛 」的限制之列。寧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大大超過了普通衛所,更不要說比他勢力還要大的燕王、晉王。且藩王可以不經朝廷直接動用邊地駐軍(藩王自己的三護衛不在此列)但朝廷調兵卻需要藩王同意,這誰受得了?從這一點上來看,儘管明代藩王不裂土,但其實際享有的福利甚至比漢代藩王還要多。漢代藩王還需要自己養自己的軍隊呢,這些人可以花朝廷的錢培養自己的勢力。

葉伯巨所謂的「強枝弱干 」何止是強枝弱干,是在強枝弱乾的基礎上,這個本已經很強的枝,還無休止的攫取已經很弱的乾的營養。

儘管後來朱元璋罷了相傅府,只設品級很低的長史管理王府的事務,且長史改為向朝廷負責。但在軍事上的便利卻仍未收回,反而得到進一步鞏固。

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這一代藩王沒有反心,你能保證下一代,下下一代……千代萬代都沒有反心,都不會作亂嗎?不可能。

這樣下去藩王會一代更比一代強,中央會一代更比一代弱,整個朝局不會健康運轉。

故而削藩是必要的。

先寫這麼多


朱允炆就是草包一個,剛繼位就要叔叔們不許回京奔喪,害怕叔叔們見面了反了他,是有多不自信。接著就想削藩,想當婊子還想立牌坊,一直活在那些文人給他建造的夢境中,還要恢復井田制......關於寬政四載只是保護了那些文官了利益,完全沒有個人主見。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藩王地方反攻中央成功的皇帝。哎......


就說一下題主提出的疑問。至於評價就等大神來回答吧。建文帝長於深宮,從小讀的是四書五經。根本跟軍事一點邊都沒粘過。朱元璋就是要把他教育成一個文人的皇帝。至於保家衛國有他自己四個兒子呢。我感覺朱標的死對於朱元璋打擊挺大的,以至於他把朱允文當成了朱標了,以為能想他爹一樣駕馭好自己的叔叔。所以就把朱允文養成一個治世之明君。你看看這個年號,洪武,後面接的是建文。你就知道朱允文只是個收成之君。

不恰當的仁慈就是愚蠢,惡果皆是咎由自取!


你們可能不知道,爺爺剛去世就要搞死他所有兒子是什麼概念,我們一般只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人:建文!

朕經常說一句話,當年漢景帝用晁錯和周亞夫就能削藩,朕有黃子澄、齊泰、方孝儒輔佐,把所有偏房都趕盡殺絕不是問題。

把五叔貶為庶人,四叔不能動,四叔先不動,他死定了。反手把十三叔搞定,悶聲發大財。十二叔自焚了?但是不用怕,他們贏不了朕。徐輝祖,耿炳文,很牛逼這兩個人,如果把李景隆換成張玉,我這個牌將絕殺,可惜換不得。

把七叔貶為庶人,傻~逼,四叔直接進京了。誣陷他謀反。四叔快點,四叔,四叔你謀反都不怕嗎?四叔你快點啊,四叔別磨磨蹭蹭的。流放十八叔,搞錯了,應該搞十七叔的。給四叔倒杯茶好吧,給四叔倒一杯卡布奇諾!一個縣你能對抗全國?你能搞死朕?你今天能一個縣起兵把我朱允炆搞下去,我當!場!就把這個皇宮燒掉!


不配做帝王

沒帝王命還敢削藩, 膽子真不小

就說一點就足以證明這哥們多懦弱

歷史上清君側的事件多了去了

也就建文帝沒搞定藩王造反

說明什麼

他確實沒水平


朱允炆在他爺爺朱元璋活著時候裝得乖巧,向爺爺保證當皇帝後善待叔叔。

朱元璋一死,屍骨未寒,馬上削藩。

朱元璋死後還不許叔叔奔喪,簡直喪盡天良。

父親死了,兒子看最後一眼都不能。

削就削唄,削掉兵權,不就完了嗎,讓叔叔們做個富貴王爺。把五叔朱橚、七叔朱榑貶為庶人後囚禁、十八叔朱楩貶為庶人後流放、十三叔朱桂貶為庶人、逼死十二叔全家,還給了惡謚:戾。


干過最蠢的事情就是下令不許傷judy的性命……大哥 你很好笑誒 兩軍交戰你下令不許要對方主帥的命 玩兒呢??當然你也可以說他仁慈 可是這位大哥是皇帝 面對的是造反的藩王還搞這一套 下令獎賞取首級也毫不過分好吧……那對不起了 江山你也坐到頭了

每每看靖難這段 都要感嘆朱棣就是天選之子 打仗快面臨敗局總有妖風相助 喜歡帶頭砍人居然還有「孝順侄子」下令不許傷命 judy不當皇上誰當呢。


建文再爛,也比他那個流氓叔叔朱棣強。

建文這麼爛,朱元璋還選他當繼承人,朱元璋眼神不好嗎?

辱建文即辱朱元璋,才是真辱明。


二者不矛盾,建文錯在有這樣一個叔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