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業餘愛好者,僅僅分享下自己經驗

a 地理知識類

個人認為這個是基礎,不要求精通,起碼得了解世界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粗通地形地貌和氣候特徵,而一些細節的東西可以邊讀史邊補充。

b 人物事件介紹類

這一類的書很多,像啟蒙類的 上下五千年 通俗類的呂思勉的 中國通史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 全球通史 史書類的 二十四史 這裡印象比較深的是當年在圖書館裡翻出來的西班牙歷史 還有帝國系列 包括拜占庭帝國 阿拉伯帝國等等 時間有些久了記不太清楚了

這一類書籍主要就是補充基本知識,還不太涉及對歷史的評判

c 文學作品

就我個人而言,對很多歷史人物的瞭解是來自文學作品的,像經典的 三國演義 德川家康 還有各類人物傳記,像李鴻章傳 俾斯麥傳 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 等等

這一類書籍的優點是易於上手,但由於作者主觀原因,很多歷史人物的形象和真實的差距過大,這一點需要注

d 哲學 人類學作品

這一類書籍比較嚴謹一些,相應的閱讀難度也較大

哲學類的 像理想國 社會契約論 權力意志 存在主義 資本論等等這些經典的著作 如果沒有那麼多精力可以看看羅素的西方哲學史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什麼的

人類學的書籍也很有用,像列維斯特勞斯的神話學 等一系列講南美洲土著社會結構的 還有像費孝通的鄉土中國 摩爾根的古代社會 弗雷澤的金枝 當然還有那本 菊與刀

e 暢銷書類

人類簡史 萬曆十五年之類的屬於這種 如果沒有精力閱讀d類書籍,看看e類的也可以

f 專業論文

再往深了就得讀這個了吧,不是歷史專業對這塊不太懂了爪機碼字,懶得排版了 湊合看看吧

要說對歷史感興趣,我曾經很熱衷看這類書籍。要說引發我思考的,恰恰是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系列。但我並不推薦某個人單一的書籍。你可以看很多書,這樣才能接受不同的觀點。入門可以看《品三國》《明朝那些事兒》,畢竟有趣,這是開始。然後是王立羣的讀《史記》系列,開始適應讀嚴肅的書籍。但真正提高,還是要看名家。我是因為看了易中天的講座,才知道,我國有錢穆,呂思勉這些大家。他們纔是真正有見解的高人。

看大家的書是為了讓自己有更深的修為。但我這種水平,也就是個普通高中生的水平。畢竟本人沒有專修歷史專業。畢業多年也就看看雜書。

但要想達到題主的要求,我覺得必須有一定層級的積累才能做到。先看些粗淺的書,再逐步加深吧。另外,就是改變思維方式,我是對已經學過的知識反覆思考才得出自己的結論的。在這之前,我的只是就是單一的,歷史是歷史,政治是政治,地理是地理。然而,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文科不分家。他們是有一系列聯繫的。

《品三國》我推薦看一下,不全贊同,但你可以看下他的分析過程,主要是後半部分。

總之,多積累,多聯繫,多思考纔是提升自我的方向。

《東周列國志》,《戰國策》,《史記》,《三國志》,《三國演義》,《資治通鑒》,《南明史》,《劍橋少兒百科全書》,我完整看完的歷史類圖書就這麼幾本,剩下的都是靠教科書,百度百科,電視劇電影,雜誌故事會,通俗小說,穿越流小白網文,還有知乎er貼了一大堆史料截圖的長篇吹逼。

我也知道這答案low爆了啊,但被邀請了總得說點什麼吧。(攤手)
誠惶誠恐,我是小白,喜歡歷史始於獵奇,後來看了易中天品三國,那種治學態度有一種啟蒙的感覺。後來從邏輯思維知道一本《秦迷》

經和史不可分割,最好齊頭並進,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形成個人的歷史知識體系和思想體系。這並不容易,得做好喫苦的準備。

書目,就不必推了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