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家庭有關吧,講一個故事 故事是我喜歡的男孩。

19年認識的 是我室友的高中同學,他想戀愛 於是我室友就把我介紹給他。見了面相處愉快,我順利的喜歡上男孩,我們每天都聊天,三個月吧就到了平淡期 他說他不想再繼續了 ,想散了 我一生氣就答應了。可是我真的好難受 我發現我好喜歡這個男孩呀,於是我在室友的慫恿下,給他打了電話。那晚,他告訴我 其實他散了後沒怎麼難受,他說,他從小父母就不怎麼管他,一個假期也見不了幾次面,爸媽也不怎麼給他打電話,他覺得生活每天都在重複,沒什麼意思,他覺得自己不重要,覺得自己可有可無。一個警校的男孩,沒帶大警棉上學,12月就那麼凍著,家裡沒人給他郵衣服,他也沒告訴爸媽,我聽到這件事的時候真的好心疼啊,我恨不得飛過去把我衣服送給他(我也有大警棉,以前買著玩)。可能真的很喜歡他吧,我特別心疼他,我是一個從小就被父母寵愛的獨生女,那種父母的愛恨不得寫在臉上。我一直以為天下父母都這樣。他說他這樣的人生性涼薄。可我知道他絕非生來如此,自卑與涼薄都是成長的環境導致的。我想他不知道,自卑與涼薄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尤其是愛自己的人。畢竟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要怎麼去愛別人.

那天晚上我說了很多告訴他我真的很喜歡他,我很認真的對待我們的感情,我真的好難受。他哭了,男孩子哭起來原來也很讓人心疼,他說我真的不知道你原來那麼難受。我去找他複合那天 他跑了 不敢面對我,他在微信裏說「複合沒可能,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但是要是真的放下了 又怎麼會逃避我呢。我在他們學校圖書館坐了一天,他那一天沒回學校,我和他的故事就這麼結束。

都說喜歡一個人超過三個月,就是真的喜歡了,我想這就是我的初戀吧,以前喜歡男孩子從來沒超過個把月(但是我也沒交過男朋友,就是單純暗戀而已),這次是真的難受了。

我知道我的男孩不過是人羣裏最普通的男孩子罷了,平平無奇,可是就是哪都好,沒有一個地方我不滿意的,連鞋和襪子的風格我都覺得舒服,我喜歡他中規中矩的臉,普通的身高,我最愛他的,就是他真誠,那麼可愛的男孩子呀(der了呵的),老天給我造的吧!

事情過去快半年了,我還在恢復中,但是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去見見那個小時候的他,多想一直陪著他,抱抱他,告訴他,你是多麼重要的男孩子呀,要好好愛自己呀,這一生很長,不要做一個涼薄的人!


自卑,是一種情緒體驗,表現為對自己評價較低,從而產生焦慮、憂鬱等心態。

人,生來不完美,每個人都會有自卑的時刻和領域。

有時候,自卑會成為推動自己前進的巨大動力。最近一期的《少年說》裏,高二的女孩面對優秀的高三學長,很想去認識他。於是就努力學習,成績進步飛快,希望一天登上學校成績紅榜,變得和他一樣優秀。

但過於強烈的自卑,也會讓我們與各種機遇失之交臂。在面對機會時,對於自己能力的巨大不自信,壓倒了對獲得成功的渴望,最後遺憾錯過。

還有的人,在年輕時,喜歡某個男生或女生,但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直到多年後才知道,原來當年對方也對自己有意思。

根據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觀點,自卑和我們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當我們還是幼兒時,喫喝拉撒都要依靠父母,從而產生內心的無力感。隨著年紀增長,由於外界環境、父母教育方式等諸多原因影響,有的人逐漸產生了深刻的自卑情緒。

想要克服自卑,變成自信的人,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首先,要有渴望改變的意願。由於自卑,我們會形成特定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不好,但是我們習慣的舒適區。改變,常常會帶來強烈的不適感,這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其次,找到自己的擅長領域,明確自己的價值方向,不斷精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不妨那張紙,列出自己的所有優點。每天也可以試著記錄當天的成功日記,每當心中自卑沮喪時,就翻看一下,不斷提醒自己:其實,我可以做的很好。

再者,多瞭解一些心理學知識,也是克服自卑的重要途徑。看看不同流派心理學家關於自卑的解釋,嘗試他們提出的建議和方法。

為什麼會厭世?

01

  • 一些老年人長期獨居,沒有人陪伴,找不到人傾訴,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從而產生厭世的情緒。
  • 02
  • 貧窮的人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長年飽受飢餓以及身邊惡劣的環境,在走投無路時也會產生厭世情緒。

03

長期被病痛折磨的人一些人被癌症、艾滋病等慢性病長期折磨也容易產生厭世情緒。

04

屢屢不得志的人一些熱衷於創業的人,總是滿懷信心的去奮鬥,然而現實卻狠狠的給了他一巴掌,長期下來容易抑鬱從而產生厭世情緒。


自卑是不被認可,厭世是因為長期不被認可的習得性無助。


因為: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溫暖,感受不到力量,全都是自己心力交瘁,身心疲憊獨自面對,所以你才會自卑,才會厭世。


自卑是因為攀比心理,不去攀比就不會自卑。厭世是因為受夠了社會的毒打,對世界排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