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由党項人(羌人一支)建立的小國 。其地包括今天的寧夏、陝北 ,以及甘肅、青海之一部分,和蒙古高原隔著一道雄奇險峻的賀蘭山。

1205年,蒙古軍搗入夏境,一舉攻陷力吉里寨;蒙軍經過落思城時,攻城不克,遂縱兵大掠人畜,破壞很大。蒙軍退去後,夏桓宗李純佑下旨命各地修復被蒙軍搗毀的城堡,並大赦全境,改國都興慶府為中興府(今寧夏銀川)。

1206年,鎮夷郡王李安全發動政變,廢黜了夏桓宗純佑,自立為帝,是為夏襄宗。

這年秋天,成吉思汗再次發兵侵夏,蒙軍攻破斡羅孩城,燒殺搶掠,擾動極慘。次年2月,蒙軍滿載虜獲,主動北撤。

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縱兵攻夏,蒙古騎兵狂飆突進,速度奇快,很快越過黑水城,殺至斡羅孩隘口。

夏襄宗以皇子承禎為元帥,大都督高逸為副帥,統兵抵抗蒙軍入侵,卻被打得大敗虧輸,高逸被蒙軍擒殺。蒙古軍勢如破竹,很快進逼中興府的外圍要隘克夷門。夏襄宗命西夏名將嵬名令公率軍增援,再次被蒙軍擊敗,嵬名令公兵敗被俘。

蒙古軍乘勢圍攻中興府, 並決堤引黃河水沖灌淹城。大水洶湧而來,眼見城池將破,剛好外堤潰壩,大水反淹蒙古軍,很多軍士被溺斃,蒙軍遂被迫撤圍。

老天雖然幫忙解圍,但夏襄宗仍然被嚇破了膽。蒙軍撤走後,他主動獻出一個女兒給成吉思汗,並表示願意做蒙古人的附庸。

之後,西夏依附蒙古,並隨蒙古攻金,雙方屢起戰端。1211年,齊王李遵頊廢黜襄宗,自立為帝。是為夏神宗。

自公元1211年神宗遵頊即位以來,一直採取親蒙仇金之策,乘蒙軍連年伐金的機會,西夏也多次出兵攻佔金國土地,金國在抵禦蒙古入侵的間隙,也不時分兵回擊乘火打劫的夏軍。

夏、金你來我往,不時交手,時間一長,雙方均感疲憊,故而兩國朝中都有議和的呼聲。

另一方面,蒙古貴族幾無停歇的發動對外戰爭,目的是搶掠更多的人口、財富以滿足其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蒙軍每次出征,都要徵調夏軍隨征,時間長了,面對蒙古日益頻繁的徵調,蕞爾小國西夏開始吃不消,漸覺不堪奔命, 神宗也經常表露出不滿的情緒。

1211年秋,成吉思汗開始西征中亞古國花剌子模。蒙古大軍出征前,徵調哈剌魯、阿力麻里、畏兀爾、西夏等部軍從征,夏人早已不堪其苦,於是明確表示拒絕。

面對西夏拒絕出兵隨征,成吉思汗惱怒不已。但蒙古軍西征已如箭在弦,他只好暫時按捺住這口氣,隱忍不發,想著待西征凱旋後再出兵教訓這不聽話的小弟。

蒙古軍西征歸來,第四次殺入西夏。蒙軍這次侵夏帶有報復性質,沿途大肆殺戮 、搶掠,所過無不灰飛煙滅。

剽悍的蒙古騎兵很快突破西夏防衛,一直打到中興府(亦稱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城下,並再次將城池團團包圍起來。

夏神宗遵頊命太子德任留守 ,自己逃奔西涼,並派使者向蒙古人乞降。蒙古軍此番攻夏,本為威懾與懲罰,並無意久留,見夏主求和,遂又一次主動撤圍而去。

後來西夏朝中反對親蒙伐金的大臣愈來愈多,悍臣阿沙敢不就是這一傾向的代表人物,夏神宗遵頊則患得患失、搖擺不定。

蒙古軍退走後,夏神宗企圖聯金抗蒙,金人吃夠了夏人反覆之苦,堅決不許,神宗又圖謀聯宋攻金,但朝臣們意見不統一,爭持不下。

1223年,夏神宗派太子李德任率兵伐金。李德任頗有見識,力主結好金國,拒絕受命。神宗大怒,廢黜德任的太子之位,隨即將皇位讓與次子李德旺,自己做了太上皇。

夏獻宗李德旺即位後,力主聯金抗蒙。夏軍沿賀蘭山布防,嚴密監視蒙軍動向。

1224年秋,蒙古名將木華黎之子、元帥孛魯奉成吉思汗令率大軍攻夏,一舉攻克銀州(今陝西榆林橫山縣), 陣斬夏兵數萬,擄走大小牲畜數十萬頭,俘虜西夏監府塔海,孛魯撤走時留部將猛哥不花鎮守其地各要隘。

夏獻宗德旺害怕蒙古軍捲土重來,派使臣去孛魯軍大營請降,並保證送子為質,但事後又反悔,不僅拒絕送質子,還秣馬厲兵,仍欲抗擊蒙古,終於釀成滅頂之災。

1226年秋,成吉思汗集結大軍,準備攻夏。蒙古軍兵分兩路:一路經畏兀爾境(今新疆東部)東進,相繼攻取沙、 甘等州,直逼西涼府;另一路由成吉思汗親率,從漠北南攻,先後攻克黑水城、斡羅孩城,並越過賀蘭山缺。

7月,成吉思汗率蒙軍主力與西路軍會合,一舉攻陷西涼府。力主抗蒙的阿沙敢不有勇無謀,被蒙軍擒殺,跟隨他的軍民全部被俘。

打肅州時,西夏守城將士拒不投降且堅決抵抗,並重創蒙古軍。成吉思汗恨肅州軍民長久不降,還拚死抵抗,破城後下令屠城,城中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僅106戶手藝人得免於死。

見蒙古軍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夏獻宗德旺驚懼而死,侄兒南平王李晛繼位,是為夏末帝。

蒙古軍橫穿沙陀,攻取應里(今寧夏中衛)等州縣。11月,蒙軍攻克靈州(寧夏靈武)後,開始圍攻夏都中興府(銀川)。

1227年初,成吉思汗料到中興府指日必下,於是只留部分軍隊繼續圍攻,他自己率大軍搗入金國境內,連破洮、河、寧三州,又攻下信都府、德順州。入夏,他率軍退出金境,入六盤山避暑。6月,出六盤山繼續南進,到秦州清水縣(甘肅天水境內)時患病(一說被西夏王妃咬傷)。7月,成吉思汗病亡。臨終遺言:秘不發喪,勿使敵知;攻下中興府時,立刻將西夏王和城中居民全部誅滅。

中興府被蒙軍圍攻長達半年,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又發生了強烈地震,房倒屋塌,死傷慘重,走投無路的末帝李晛只好遣使乞降。他獻城投降後立刻被蒙軍處死。蒙軍入城後開始屠城,西夏王族拓跋氏(後被李唐朝廷賜姓李)宗族基本被屠戮殆盡,城中軍民也慘遭殺掠,蒙軍統帥本欲殺盡所有居民,幸有人極力勸阻,才沒有被殺絕。但蒙古軍並未善罷甘休,而是縱兵大掠,大肆燒殺搶劫,西夏境內到處殘垣遍地,白骨蔽野。蒙古軍還將西夏王陵搗毀,以絕其「龍脈」 。遭此劫難,党項人徹底消失在歷史烽燧深處。在宋、金、蒙古三強夾縫中頑強生存了190年的西夏王國,至此(1227年)名實俱亡。


成吉思汗臨死前只一句話:滅絕唐古特。當然事實證明唐古特(党項)並沒有被滅絕,鄂托克旗的唐姓蒙古族就是党項人的北方後裔,儘管測序結果沒有木雅人那麼盡人意,但畢竟是保持認同的原住民。党項人最多不超過200萬,儘管西夏有巨大的戰略縱深,依然抵不過全蒙古大軍的三路猛攻。至少興慶府是化為齏粉了,至於靠南的部分比如湟水谷地就很有可能成為「窩藏」西夏遺民的根據地。蒙古的崛起最終只導致党項這個民族徹底滅亡,其他民族都有保留,足以說明蒙古人對党項人的殺汗之仇有多深。當然個人認為大汗之死和党項的關係還是不大,畢竟一個常年征戰的老者身體不會好到哪裡去,何況蒙哥死在釣魚城下也沒見蒙古大軍屠了四川盆地啊。


非常慘烈。

蒙古是一個游牧民族,對外戰爭早期主要是為了掠奪牲畜財富和奴隸,國家初步強大後才開始追求征服外族和擴張領土。這就導致在蒙古早期的戰爭中,敵族的平民和戰俘被屠殺甚至屠城滅族是家常便飯。

在蒙古對西夏的第四次滅國戰役中,由於先前西夏拒絕派軍隨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和西夏背棄協約與蒙古的死敵金國交好,積怨使蒙古對西夏展開了報復。所過之處,屠殺平民,劫掠財物和焚毀房屋。肅州軍民拒不投降,後被屠城,僅106戶因和蒙古部將肅州党項人昔里釺部有親緣關係得以倖免。成吉思汗養子察罕是甘州人,他的族人生活在甘州,父親也是甘州的守將,西夏人為抵抗到底,察罕的父親被他的副將所殺,城破後再被屠城。蒙古軍圍困西夏首都中興府半年,在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精銳殆盡,又逢強震的絕境下,夏王派使請降,希望保全全城百姓和自己的性命,蒙古軍假意答應,隨後又屠城並且殺了末帝。屠城餘波最後還是在察罕的勸諫下結束的。自此以後,党項族勢衰,西夏文失傳。


西夏文,西夏文化直接失傳


直接沒了這個國家了


釣魚城下耗死一個蒙哥,讓宋粉們歡呼了幾十年。

西夏耗死了成吉思汗,夏粉們(如果有的話)可以歡呼幾百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