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女,22歲,15歲開始患有抑鬱症

父母認為我矯情造作,這大概是中國父母的通病,不怪他們,拒絕讓我就醫,同樣拒絕藥物治療。

其實抑鬱症患者並沒有一定要死什麼的,只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嗜睡(有時候表現為重度失眠),拖延症,不願意交流,易怒,但其實沒有很多人想的那麼恐怖

想問各位同病相憐的朋友,你們是如何自處


抑鬱的療愈需要綜合處理。

總的來講要讓大腦適度處於安靜的方向。

這個表面容易理解,對於患者來說需要方法和訓練。

這個安靜大概說一個例子,我們專註於一件事的時候,手中有事,心中無事的那種狀態非常舒服,內分泌就會自我調整,發揮最佳自愈力。

如此循環疾病即可消退。

說的不好,供參考。你可以看看我的主頁的一篇科普,供參考。


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是不同的。未成年人我們要爭取取得家長的支持,成年人我們是希望取得家屬的支持。抗抑鬱的藥物沒有貴得離譜,有慢本還可以報銷。心理諮詢費用可能貴一些,學校的諮詢中心一般是免費的。而且抑鬱很適合CBT和動力性團體治療,費用相對便宜很多。

我們的來訪者除了青少年,大多數都是自己賺錢看病買葯做諮詢。有時候我會想,要是家人真的可以做到對來訪者無條件的支持,從情感上關注,接納,也許我們的來訪者就不會踏入諮詢室的大門了。


天哪;你這7年是怎麼過來的;不過父母呢顧慮的可定比你多,但是諱疾忌醫就是不對的了,特別是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哈;你現在22歲,可以自己找一家專業的鑒定或諮詢機構去確診一下-這是前提,然後在對症下藥,實話講抗精神類藥物或抑鬱症藥物還是有一定副作用的-特別是對大腦,身體機能和女孩子哈,無論以前怎樣自我感覺怎樣的都要先確診一下先-有的只是階段性的情緒反應,有的就不一樣了,最重要的就是程度-現在是怎樣的情況;確實,真的沒那麼恐怖和害怕,不過對自己來說畢竟不是很好的還是有負擔的,同時自己也要接受現在的自己,家長呢也是一樣的,有的時候親情和愛是一劑良藥,千金不換,價值連城的;你畢竟成年了跟父母主動多溝通一下先吧!


謝邀。有經驗的可以分散思維,沒經驗的按時服藥就醫,不要以我放棄。


其實談不到自我救贖的高度啦,我沒那麼高尚偉大。就是簡單的活著,找一點小快樂,做一點以前不敢做的事情。想想反正也活不了太久,大膽一點和別人相處交往


15歲,好小,可憐的孩兒

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

應該有個原因吧,大概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啊,我病了,需要看病

可是醫院裡那麼多科室,應該去哪個科室呢?

我頭疼,應該去看骨科?腸胃科嗎?

弄清楚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一定有什麼原因導致的吧,因為所以,沒有因為大概也就沒有所以了!


根據伯恩斯新情緒療法整理

不定期更新


成長來源於當下一點一滴的進步,而且其中必有規律,找到會發現,很有意思,生命就是在自我超越中感知精彩與快樂,加油!!


抑鬱症發病總結起來就是幾個原因:1.考慮遺傳因素,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的幾率越高;2.神經生化的因素,就是腦內神經遞質的代謝出現了問題,目前多是一些假說研究;3.神經內分泌功能異常,比如HPA,HPT,HPGH等分泌異常;4.腦電生理變化,睡眠減少等等有關;5.神經影像改變,CT研究發現心境障礙患者腦室較正常對照組為大;6.心理社會因素,應激性生活事件與抑鬱發作的關係較為密切。

抑鬱症的臨牀表現很多,主要是常見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

其他的臨牀癥狀還有:興趣缺乏,快感缺失,睡眠障礙、食慾下降、精力缺失等,有時候會伴隨一些焦慮,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嚴重的有自殺自傷行為。

首發抑鬱約半數以上會在5年內再次出現複發,首次抗抑鬱治療如果不足3個月,幾乎所有患者都出現復燃。

有過1次發作的患者複發的可能性是50%,有過2次發作的患者,複發的可能性是70%。有過3次發作的,複發的可能性是100%。

隨著抑鬱發作的次數增加和病程的延長,抑鬱發作的次數會越來越頻繁,而發作的持續時間也會越來越長。

1.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在權威的精神科做出診斷。

2..正確認識疾病,讓患者在明白疾病的性質,增進患者在治療中的合作,在焦慮發作時對焦慮體驗有正確的認知,避免進一步加重焦慮。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並堅持正常的生活工作。

3.部分患者對疾容易出現不良認知,甚至對事物出現一些歪曲的認知,所以要幫助患者改變不良認知,並進行認知重建。


還是要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如果確診了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