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知道哪個小說里的女主是intp的?


推薦一部小說《奇諾之旅》,我沒看過這部小說,但是看過同名改編的動畫。也不敢保證女主是100%的intp,但是我相信會關注這個問題的人大概率會喜歡這種類型的作品。

雖然題目是問為什麼intp女主少,但其實int的主角,無論什麼性別都不能算流行。

intp的角色,性別往往都不重要,男性化Ti變Te是entj,Ne變Se是istp。女性化Ti變Fi是infp,Si提前又會變成isfj。所以標準的intp角色性轉之後的言行幾乎可以不改變,人際關係不用改變,戀愛對象不性轉大概率也不會違和。

而由於觀念習慣和寫作難易度的問題,這種可男可女的角色作者可能更傾向於設定成男性,讀者也很有可能把女性intp誤解成男性。(B站看奇諾之旅的動畫時,到了最後幾集依然有人搞不清主角性別)

in系有一個特點,心理封閉程度都不低,想的遠遠大於做的說的。內在追求加豐富的想像力,導致如果沒有大量的心理描寫是沒辦法展現他們的特點的。

inf為主角的言情小說可以很好的展現主人公戀愛的小心思,但是八成沒人會喜歡int的int對感情的理性分析。不過int在懸疑推理小說里很受歡迎,Ti,Ni,Te,Ne都是偵探們要經常要用的特質,這時候偵探身旁常常會有高Se的友人做保鏢以及承擔偵探自己不擅長的冒險。同樣的,在冒險類小說中,武德充沛的主角身邊也會有int提供意見。

然而冒險類小說受歡迎程度遠高於推理類,甚至有一些人看推理小說是去看推理小說里的冒險、與犯人的對抗,鬥智斗勇,而不是去看推理。向來多數人喜歡武戲多於文戲,喜歡動作描寫多於心理描寫。也因此無論是數量還是知名度上,in係為主角的小說都比不過es系。

即使是對同為in的我來說,看《積極樂觀向上善解人意又溫柔的我用特殊能力闖蕩世界》也比看《陰陽怪氣的面癱怪才經過燒腦推理抓住犯人,最後功勞卻被警察拿走》要爽啊。


今天跟男朋友吵架的時候罵了他傻逼

大致就是:

「我一開始就跟你講不要身邊即世界你跟我說你沒有,結果你又在討論一個普遍規律的時候試圖舉一個局限在一個小眾的特定範圍里的例子以偏概全,我覺得你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是極其傻逼的,好了夠了你閉嘴。」

雖然我過了五分鐘之後跟他道歉了但是

你說為什麼小說不寫INTP女主

因為(實話)真的不討喜

有時候爭(zheng)論(chao)一些問題的時候,如果我不認同他的邏輯推理,我很容易開始覺得不耐煩,例如:

在聽完對方對自己的觀點進行的說明後,我是這樣的:

在對方試圖進一步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闡述的時候,我會經歷這樣複雜的心路歷程變化:

而最後,當我真的徹底失去了耐心,此時我的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

並且,這種不耐煩和輕蔑會被刻意地在交流過程中表現出來,直接導致你的談話對象非常難受。

不過幸好,雖然我不可愛,

但是我男朋友很可愛

靚仔在我說完

「對不起我不應該說你傻逼」之後

他的反應:

「嗯?你罵我傻逼了?我沒聽到誒剛剛。」

我:「Fine那就算了你當我啥也沒說。」

靚仔:「不行,但是現在我知道了,好吧那我接受你的道歉了。」

我:「來不及了撤回了。」

靚仔:「我接受了。」

我:「撤回了。」

靚仔:「接受了。」

.......

btw,靚仔也是INTP

就intp女生,比如我,喜歡上一位靚仔的時候,會充滿表達欲,

兩個intp湊一塊極有可能兩個人都充滿表達欲,然後互相爭奪話語權。

所以其實我一直懷疑我們家靚仔因為我天天叭叭叭的不給他插嘴的機會他已經憋壞了

按你胃,謝謝靚仔的耐心與包容

趁靚仔睡覺了寫點更新:

————日常—————

【場景1】

觀看溫子仁的招魂

靚仔:「我們唯物主義者絕不相信牛鬼蛇神!」

我:「嗯。」

我:「嗯?!你不是唯心主義嗎?」

靚仔:「我們唯心主義者絕不相信牛鬼蛇神!」

靚仔:「嚇得我加入了你們的陣營

我:Fine

【場景2】

我:「(朗讀)『知乎問題:和男朋友打遊戲,我表現不好男朋友就罵我,怎麼辦?』 」

靚仔:「那你就罵回去啊!」

靚仔:「你就說,『是他們殺的我,你罵我幹嘛,你罵他們啊!』 」

我:「....像你這麼明事理的靚仔真是不多見了。」

我:Fine

【場景3】

我:「我從來不相信兩個人會一直在一起,我不是不相信某個特定的人,我只是不相信人類的本能。我們的情感是激素作用的結果,永遠跟永恆都是不符合現實的。大概就是,當決定跟一個人發展親密關係的時候,同時也在為他的離開做心理準備。」

靚仔:「我認同你的觀點,但是你不用覺得難過,因為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分開了,那時你也已經不會再為離開我難過了。你的荷爾蒙分泌已經衰退了,你會開始覺得我煩,甚至還會對我離開這件事件鬆一口氣。」

我:「Fine......謝了老哥,我真是一點都沒感受到安慰 」

【場景4】

靚仔:「好,現在,我來假設個場景,假如我們就誰去洗碗展開了爭吵。」

我:「洗碗機洗,下一個。」

靚仔:「那假設我們沒有洗碗機。」

我:「那就去買個洗碗機。」

靚仔:「那假設我們沒錢買洗碗機。」

我:「都這種地步了,都這種程度了,不趕緊去賺錢買個洗碗機擱這吵啥呢」

就,你們想像一下,如果以上場景出現在言情作品裡,觀眾大概會覺得這兩人又機車又欠揍emmmmmm

emmm

————再更新一段可能挺無趣的對話————

昨天跟靚仔討論了關於世界觀跟方法論,

我:「本質而言,人跟人之間的不同並不是在於最終的觀點不一樣,而是我們推導出這個論點的過程不一樣。就比如我和你,我們用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然後用不同的方法論處理問題,所以當我們的意見出現分歧的時候,我是希望能順著我們得出結論的軌跡往回摸,然後一步一步發現這條岔路是從哪裡開始分岔的。」

靚仔:「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討論(爭吵)太傷感情了,而且很多時候對我而言觀點的改變並不只是只要聽取了另一個人的看法就足夠。實際上,即使我現在持有的觀點是錯的,但是除非我自己通過學習提升了自己,不然我不會在聽到了另外一種觀點後就改變自己的看法。因此這樣的討論對於我們雙方是毫無意義的。」

我:「但是對我而言,討論並不是要改變某一方的觀點才有意義。雖然我們的思考方式不同,我們的世界觀不同,但是當我在向你表達我的看法的時候,並不意味著我想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你。只是因為你是我喜歡的人,所以我想要跟你說,我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同樣,因為你是我喜歡的人,所以我想要知道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即使跟我不一樣,即使因為意見分歧我們會發生爭執,但是我還是覺得你很可愛。這就是我喜歡一個人的方式。」

—————————給你萌更個INTP測試結果,528道(不我記錯了,是328道)題大概會多一點細節。

btw,我覺得還是不要把榮格測試的結果想得那麼臉譜化啦,畢竟人是擁有多元傾向的個體而不是極端產物嘛。」


更新一下,突然想到點新的東西,以下僅個人觀點

一個創作者創作的小說或是漫畫等作品,是基於他自身的三觀,他觀察到周圍的人或事,亦或者是他的個人經歷,教育或家庭背景。所以作者本人是怎樣的MBTI人格,就會影響到他作品下的角色和世界觀的創作。因此就算是塑造了相同人格角色,在不同人格作者的筆下扮演的臉孔也是各不相同的,相同人格的角色會在不同的作者的世界觀下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和象徵。而我們讀者會被產生共鳴的作者所吸引。

就舉例來說,一個NT理性主義傾向的創作者,他會比其他的MBTI創作者更著眼於邏輯思考,由此誕生出了眾多偏推理向的創作作品(這裡暫且不管這位創作者的年齡、教育以及個人經歷,也暫且不評價他在創作作品中可能會出現的邏輯漏洞亦或者其他疏忽,僅單純就他的作品的偏向性而言)。那麼在他的邏輯世界中,同樣是NT傾向的角色會被他重視,賦予更高的權能,很可能是主角性質的(瑪麗蘇光環)。在他創作的世界在,「聰明」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聰明」特徵的角色可能會被貶低和數落。他很可能會將「智力」抬上一個相當大的、作品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圍繞著「聰明」型主角進行發散式的故事構思。

再舉例來說,一位NF理想主義者的創作者,他創造的世界會比NT理性主義描繪的「聰明人」世界,在人性的描述上更加複雜。在NF創作者的主人公團隊中,「情商」或遠比「智商」更為重要,很可能一個蠢笨受欺負的小孩最終成為了人上之人。如果NT還在找尋事實與真相,那麼NF更側重於表達生命和成長的意義。在NF的世界中,包羅萬象的人性描述,開放式的哲學思考必然佔據極大的成分。讓NF來創作一本推理小說,邏輯動機的構成並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於故事的最後「我能告訴讀者什麼」。所以在判斷作品作者MBTI人格傾向時,同樣是腦洞大開的推理小說,我會傾向於將結局「讓人大吃一驚」式的反轉故事歸功於NT傾向的創作者,而將讓讀者感受到因主角人生經歷的酸甜苦辣而掉眼淚的作品歸功於NF傾向的創作者。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SJ、SP型的創作家。要再細分還有更多類型。

但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特別好區分作者的MBTI。當作者的人生閱歷和創作水平遠在讀者之上時,他的文字描述會非常高明,主角不會有很強的瑪麗蘇感,人物和故事的設計也會相對真實,大部分讀者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共鳴點。而年紀小閱歷少的作者創作的MBTI傾向性會很強,因為他暫時還無法從自己的世界中脫離,去包羅囊括到周圍其他人的立場和心理,無法讓不同類型的讀者都產生共鳴。而有實力與技巧的作者不論是哪種人格傾向,他作為創作世界的主宰,都會在他布局的領域內,精準地讓你陷進他編織的網中。所以往往在判斷作者是何種MBTI時,可能需要閱讀他早期的作品,看他早期的作品是讓怎樣的主角類型大放光彩,他關注的創作的點是哪裡。然後根據他絕大部分的作品的共通點來判斷這個作者的人格類型。

這裡需要補充說明的另一點是:一個作者最熱門最賣座的作品下的主角並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人格類型,而可能是他選用的最受讀者歡迎的人格類型的集合體。同樣是NT傾向的作者,當他靠著日積月累地創作努力和對大量受歡迎的作品的總結分析,他會借用數據的力量來達成商業目的。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本人的特色和稜角被抹去了(哎,這樣是無可奈何的,人都是要恰飯的……),殘留下的是一種更接近大眾能接受的商業模板。絕大部分作者都會對受歡迎的作品進行分析,然後將這種成分恰如其分地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但不管如何,作者本人或多或少還是會在作品中保留共通之處(這種共通可能是很細微的東西,只有一直閱讀這個作者的讀者才能察覺得出),這種共通會一直在他的作品中延續下去。

說了那麼多作者的MBTI判斷,那為什麼要判斷作者的MBTI呢?因為往往一個創作者的作品會極大的吸引來相同人格特徵的讀者,也就是共鳴。我們往往都有一個從胚胎就開始喜歡的作者,只要這個作者沒有突然挖個坑跑路,我們都會看著他生根發芽逐漸成熟長大,然後受到更多的讀者的歡迎。而這樣的作者就好像蒲公英一樣,他的讀者中很可能會有「我因為看了你的作品改變了人生""我也想成為像你一樣的作者"從而散落在各個創作領域的蒲公英種子。這種在作品中傳承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這樣不斷地循環,會有更多的讀者注意到創作中包含著的力量(不管是好是壞)。很多老套的劇情在最初誕生的時候是叫人吃驚的,但因為使用過度我們才會覺得老套,從而又有了反套路的作品。我相信intp作為女主也是反老套的一環,作者創造出這樣的作品,鐵定會吸引了不少intp傾向的讀者,而讀者中又會有創作者,把這份有趣繼承下去。看到這還不給點個贊嗎?(手動狗頭)

————————————更新分割線,下面是過去的回答————————————

那我推薦個漫畫好了,intp的女主(iPad截圖,可能不太清晰,又因為左下角二維碼,截掉了一部分)。

少女漫畫《小鹿的觀察日記》。

雖然這部漫畫有續作,但續作完全沒有這部前作好看,感覺女主越來越「像人類」了,不那麼「機器人」就沒那麼好看了(主要是續作著重描繪男女之間的感情,作者為了湊合男女主搞愛情強行把女主角從「機器人」扭成普通人了。前作因為著重點不在戀愛上,反而顯得有趣的多)。所以只推薦前半部分。

intp型的女主可以說是萬里只有一,我看過的絕大部分漫畫女主都是isf氣質的,特別是比較老的一些漫畫或是一些少年漫畫里的女主角(作為善解人意的角色,引導或照顧男主角而存在)。近幾年漫畫的女主為了迎合讀者挑剔的口味稍微有變,但intp的依然是極少數的存在,且看且珍惜吧。鏈接我就不發了,大家可以去搜。

稍微放幾張截圖。為什麼說女主角是intp而不是其他,就在於這個「旁觀者」視角(又稱上帝視角)。

「要當一個旁觀者,必須不能有喜歡和討厭的人。」

不能偏袒,必須冷靜地判斷事情。

因為一直是旁觀者,所以當一個故事結束了(有趣的高潮用過了),就很難讓劇情繼續下去。看看作者是怎麼處理的:

是的沒錯,就是更換場地。

所以女主角小鹿一直持續在轉校…

雖然這漫畫貌似不算短,但其實全靠轉校來維持讀者的新鮮感…新的學校,新的觀察對象,新的事件,新的有趣度。這麼說起來,以女主作為偵探的漫畫,女主是intp的概率會普遍高那麼一些。

從某種角度來說,intp作為漫畫女主,基本是短漫這樣的。很有趣,但很短。因為長篇里太難創造和使用這種角色了,故事是需要推動和發展的,讀者都喜歡看主角自身的悲歡離合,代入主人公去感動去哭泣。而intp長期作為觀察他人的存在,自身感情變化較少,讀者很難介入,更多的是以「她很有趣」而希望有這樣一位朋友的狀態去看下去,對比那些「我即是主人公」的漫畫作品,這樣的有趣遲早會因為作者靈感枯竭而難以維持。

這裡放一個最近在追的少女漫畫《最後再拜託您一件事可以嗎》舉例

女主的未婚夫開場就是在公眾面前廢妻+誣陷女主

作為讀者,我們喜歡有趣度高的漫畫,但intp實在有點太過冷淡了。我們還是更喜歡這樣的:

好不爽啊,不爽我就揍你

比起高智商的計策謀略,高潮的逆轉,但其實我們都愛看這種爽快的

遇到難過的,不開心的事情,比起長久的報復和高潮的逆轉,不加思考直接動手,其實更滿足我們讀者的欲求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漫畫都十分「直截了當」。因為讀者喜歡爽啊

網路小說大多也都是使用更加情緒化的角色作為主人公,因為讀者更喜歡物理系/行動力強的角色,另外對作者來說,情緒化或行動力強更容易推動劇情發展。而intp更多是作為旁觀者/配角/軍師這樣的形象出場。由於是創作出來的,所以會誇張化,通常會在智力上強化,弱化武力和情感,使人設更有看點。

所以要讓一名intp作為主角大放光彩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啊,且篇幅越長就越難描繪。更別說以女性intp作為對象了。從這個角度來看,mbti16人格的人數分布是很有道理的,不然怎麼說intp人數墊底呢。作品主人公的性格其實反映的也是大家所渴望的人格品質與特徵。


直男腦女主角色不如就直接安排個男的吧……省的大家看著看著忘記她是女的了…


  • 因為恕我直言,在大多數小說里,女主就是跟男主談戀愛的工具人。

註:除了女主,其他各種女角色也有很多是談戀愛的工具人。有一個忘了名字的測試是:一個作品的某一幕出現兩個女角色的對話,如果這兩個女角色的對話里不涉及任何男性,則證明該作品通過了測試。拿這個標準去看一看大家編出來的故事,才發現女角色們的塑造基本都非常不真實,基本都在討論戀愛相關的事情,這個男人怎麼樣,那個男人怎麼樣blabla。所以說工具人嘛,現實中真實的女生談話才不是這樣。

  • 而INTP沒得感情,不喜歡談戀愛。這不符合世俗作品對女主的期待。
  • 所以INTP當不了女主。

其實這個問題還有進一步的解答……

不光女主,男性主角也很少有INTP,甚至有故事的配角都很少出現INTP。多數時候出現是作為computer guy或者什麼科學家之類的工具人。

這個就跟性別歧視無關了,而是因為INTP太佛系了。對物質世界衝勁不足,談感情又寡淡。

但是一個小說能寫啥呢?他不就得寫寫愛恨情仇,或者搞事業打天下嘛。INTP對這兩者的意願都很低。

思考者,搞學術的,乾的都是那些抽象的東西。那小說能怎麼寫呢,把意識流里的理論和推理全寫出來嗎?那不是小說,那是論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