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携程和艺龙公布的财报,两家在酒店在线预订市场份额占到整体的三分之二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形成了市场支配地位。

而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一旦双方在在线酒店预订方面达成关于固定变更价格、限制销售数量、联合抵制交易等方面的协议,在事实上便构成了在线酒店预订行业的寡头垄断,形成巨大的垄断联盟,将消灭和排除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阻碍技术的创新发展。

想请问法律方面的专家,类似携程和艺龙的这种交易是否违反垄断法,如果在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势必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5月25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就携程和艺龙合并之事采访了北京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杨东认为商务部可能会禁止携程合并艺龙。

近日,携程持股艺龙37.65%并成为艺龙第一大股东的新闻震惊了业界,杨东认为,携程和艺龙是在线旅游市场的第一和第三,两家加起来的份额应该达到了60%以上,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合并了,会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虽然携程持有艺龙37.6%的股权,但实际上,很多相关方也是跟携程有关的,据我观察,携程所占艺龙的股份应该超过50%。另外,它的董事会成员当中,多数也是携程的,所有董事会应该是被携程式控制制的。另外,从业务层面看,实际上完全采取了协同的业务操作,应该是艺龙的业务各方面将来会被携程式控制制。」杨东这样评论道。

在杨东看来,某种意义上说,携程和艺龙应该是实现了一种合并,份额已经达到了60%以上,符合我国《反垄断法》的对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要求,包括它的营业额、市场份额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杨东认为携程和艺龙的合并实际上应该是对整个市场以及对于反垄断法有很大的影响。

「既然他们已经符合反垄断法的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要求,我觉得下一步他们会正式走商务部反垄断局的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程序,商务部审查他们合并的案子应该会相对来说,按照严格的要求来审查。」杨东继续评论道。

对于商务部可能的审查结果,杨东认为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禁止携程收购艺龙,就像当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样,禁止他们两个的收购;第二种可能是允许他们两个的合并,但是会附加条件,要求艺龙相关的版块应该进行剥离等,收购以后在双方的合并方面应该有很多的限制,避免出现双方完全并在一起;第三种情况是允许他们通过。

杨东认为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性更大:「完全不附条件的允许他们合并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他们两个的合并市场份额的确已经达到了60%,对我们市场竞争的秩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也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应该说不利于相关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消费者的保护,所有我觉得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性会更大一点。」


对于这桩交易,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很多酒店认为,携程入股艺龙之后他们与携程之间的谈判地位将有所下降,换言之,他们的利益恐怕无法得到保障,携程的合作条件可能会比之前更苛刻。

酒店方有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因为酒店和携程方面既是合作关系,也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说白了,大家共享同一块蛋糕,分给你的多了,那么留给我的就少了。为此,一些酒店也想出了对策,既同时站队去哪儿和携程,甚至某些酒店本来在携程和艺龙上售卖,但现在不得不将一部分房间转到去哪儿。

说到这里,就涉及一个垄断的问题,有业界人士认为携程入股艺龙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根据《反垄断法》规定,一旦双方在在线酒店预订方面达成关于固定变更价格、限制销售数量、联合抵制交易等方面的协议,在事实上便构成了在线酒店预订行业的寡头垄断,形成巨大的垄断联盟,将消灭和排除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阻碍技术的创新发展,严重损害酒店行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从酒店方的担心来看,这对这项投资案例,建议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之前艺龙不惜自身亏损让利消费者,但被携程入股后艺龙却宣布将来要收缩人员以及主做收益,那

么艺龙的市场份额必然大受影响,尤其是在去哪儿的猛烈攻势下,艺龙要想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也

十分困难------去哪儿去年仅仅在酒店领域就实现了超过100%的间夜量增长,量化来看,不久之后

,去哪儿网的间夜量便可再造一个艺龙。

再者,以前携程、去哪儿网、艺龙三足鼎立的时候,高端酒店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两家作为自己线上

的销售渠道,而且可以以此作为筹码,与三家谈判。一直来,这种利益的格局都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不过,现在携程却要打破这种平衡,酒店如何看呢?如今,市场只剩下携程和去哪儿两个玩家,

为防止一家独大,酒店方肯定不会只站队携程艺龙,或者只站队去哪儿网,这意味著,携程入股艺

龙将倒逼酒店站队去哪儿网,也许有的酒店本来在携程和艺龙上售卖,现在不得不将一部分房间转

到去哪儿网。

其三,携程的隐患从表面上看是去哪儿,但实际上是来自阿里和百度,去哪儿是百度的,百度占据

著七八成的搜索资源,去哪儿不用担心流量和用户,市场份额也不会太大变化。而阿里有去啊,作

为电商巨头的阿里,未来在OTA的野心也不可小觑。总的来说,阿里和百度要用户有用户,要资源

有资源,整个在线旅游市场也很难被携程所控制。

当然,上面几个分析只是从市场和竞争的角度来说的。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携程入股艺龙可能会

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根据《反垄断法》规定,一旦双方在在线酒店预订方面达成关于固定变更

价格、限制销售数量、联合抵制交易等方面的协议,在事实上便构成了在线酒店预订行业的寡头垄

断,形成巨大的垄断联盟,将消灭和排除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阻碍技术的创新发展,严重损害酒

店行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对危机四伏的携程来说,入股艺龙更像是「扯虎皮拉大旗」而已,由于入股艺龙涉嫌违反《反垄断

法》,携程更要万分小心。


这则交易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首先,携程对艺龙的投资有100%的溢价,但无论从财务、业务、

品牌、竞争力中的哪方面来看,艺龙都不值这个价钱,就连华尔街资本市场也对这次的收购持谨慎

态度。

其次,前东家Expedia似乎早有甩掉龙这块烫手山芋之意,因为艺龙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艺龙最

新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营收2.119亿人民币,同比下滑了14%,净亏损为1.807亿元人民币,在

Expedia售出股份之后,其股价却涨至113美元。同样,这可以侧面说明资本市场对艺龙的不看好。

那么,对于如此一个不太理想的艺龙,携程到底是什么想的呢?它高价入股其意图何在?

首先,在线旅游行业从之前的分散逐步走向了集中,携程已经投资了同程和途牛,而如今又入股艺

龙,那么整个行业相当于就只存在携程和去哪儿两个巨头。其实,之前携程怕艺龙被去哪儿收入囊

中,所以,这次入股艺龙,也是为了对抗去哪儿。

其次,携程更希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为这对携程和艺龙扭亏为盈非常重要,-根据5月14日携

程公布的Q1财报,净营收23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26亿元,这是携程继2014年Q4亏

损2.24亿元人民币后的再度亏损。如果再加上艺龙,亏损幅度还会增加。


携程亡命寻爹记

昨日,互联网业界又掀波澜,携程用4亿美金收购艺龙股份,占比达37.6%,成为其最大的独立单一股东,至此也宣布艺龙成为携程版图的又一员。

市场对于并购双方的反应并没有超出人们的意料,消息面的跟风效应让携程和艺龙的股价纷纷出现上涨。而此次事件的另一重要利益相关方去哪儿的股价,却远没有出现人们原本臆想中的大幅下跌,反而在盘中创下历史新高。

「反过来看,携程与艺龙的牵手其实正说明去哪儿对携程已经形成了实质性的威胁,现在去哪儿关键是要证明自己能在比携程更小的规模上实现盈利,如果能做到,它的市值总有一天会超过携程。」投资人的逻辑往往更为精准和务实,一位对在线旅游市场长期关注的资本投资人在其朋友圈中的这句点评或许正说出了资本方心中所想。

事实上抛去去哪儿的因素不说,只谈携龙恋,二者本身的融合其实很难令投资人放下心,一个手中只剩钱的纨绔公子哥与一个被本家抛弃的落寞风尘女之间的故事,总难让人给予更多的祝福。

为啥这么讲呢?先说艺龙,在过去的一年中,其CFO,COO和主要的高管都离开了公司,高管频频出走,这是怎样的一种对于企业的绝望?

事实上随著携程与去哪儿在酒店业务上的激烈对攻,艺龙无论从整体营收还是住宿业营收,以及间夜量的增长等各个方面都在持续下滑,大势确实已去。

另一方面,携程与艺龙在业务上有极大程度的重合,艺龙相对优势的资源,携程基本都有,所以如果仅从业务角度来看,牵手的结果并不会对双方的业务增长带来实质性影响,反而会因为造成了供应商的垄断忧虑而遭到疏远。

那么,携程花大价钱牵手艺龙是为了啥呢?拉出这位任性公子哥在近年来沾花惹草的记录与成果,你会从这些意味深长的姻缘故事中得以启发。

携程上两次牵手的姑娘一位叫同程,一位叫途牛。

同程在被收编之后,随著管理层遭到大规模清洗,原本的灵魂和文化消失殆尽。而在业务层面,从此酒店市场预算被卡,不会再有更多补贴资金用于市场扩展,第一年的增速靠投资资金拉动尚可接受,而接下来的增长,颓势尽显。

对比同程,途牛所承受的排挤不少反多,原本很有性格特征的一家企业,稍有不从,便会遭到来自自己东家明里暗里发起的压力攻势,自身话语权尽失。

放眼看去,现象并非偶然,途家、易到用车、蝉游记等等一票人马,哪个不是在遭遇携程的「死亡之吻」后便开始在自己的圈子中走上式微之路?

以至于旅游业内曾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场水浒式的「招安」正在圈内上演,携程凭借多年积累下的现金流,各处示好安抚,而招安后的结果,便是清缴这些此前潜在敌人的威胁。

现在来看,我们甚至可以预想到,此次携程式控制股艺龙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按照「历史」规律,以及携程梁建章的性格,艺龙恐也难再独善其身,业务重合的艺龙最终结局很有可能并入携程网。

这一点,从22日下午艺龙CEO崔广福与全国区总的电话会议上的对话就可窥视一二。按照流出内容来看,为了主做收益,艺龙在下一阶段将采取收缩人员策略,而这意味著其酒店业务实际或许就要开始负增长了,这在今天在线酒店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几乎就是要被「废掉」的节奏。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事件背后的潜台词,让战略投资人对于「携龙恋」并没有寄予太多的期望。毕竟,有哪一家发展迅猛的企业不愿把资金放在自己的市场拓展上?又有哪一家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愿意出售自己?

这携程收半残艺龙 实为亡命寻爹之。

从同程到途牛,再到收半残艺龙的背后,或许只是携程用的一记拖字诀。而其在不停给市场画饼的同时,苦等的实为某位大佬的垂青,在这条亡命之路上,携程默默的走,却不回头。

收购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请参见法律规定的标准……据我所知,两家的营业额没有达到法律标准,不用申报。实际上也没有申报!

至于合并后,企业是否违反《反垄断法》中规定,那就要看企业行为是否违反法律了。市场份额大不会触犯反垄断法。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笔交易的相关市场不是我们理解的线上服务市场,而是整个旅游中介相关服务市场。比如机票、酒店、门票等等,包括线下(比如电话)服务市场。如果只是因为觉得这两家很大,就要查……据法无依吧。
不会。否则携程就不会拉一堆人收购,而不是单独收购。其实不差钱,完全可以50%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