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完承載著滿滿負能量的「反雞湯」段子,整個人都豁然開朗。反而是看那些鼓勵人的段子感覺很不好。有人跟我一樣嗎,這正常嗎?(反心靈雞湯的段子比如有些年輕人,一畢業就到某些大型國企和機關中工作。每天沒什麼事兒,就是吃飯喝酒,福利好得不得了。人生還沒有奮鬥過就開始養老,自己的理想被丟在一旁,用民脂民膏來享受特權。對於這樣的年輕人,我只想問你們四個字:哪投簡歷?。)


不必擔心,起碼我也有同樣的感受

另外看看反雞湯段子的轉發量也能略知一二

我留心過,人數也不少,但是比起雞湯就差太遠了

以下都是個人主觀感受,原因可能是:

1,段子本身就有強烈的轉折,造成了反差萌…

2,被雞湯弄得心煩了,比如微博安妮的那種類型,小學剛畢業的畫功,單調的上色(都類似品牌效應了,看見這個色調的就知道是誰畫得,知道大概說啥內容了),說點不痛不癢雞毛蒜皮的小事,編造點勵志的事情。然後評論里一群人被感動了開始講自己的故事我當初如何如何……這個情景熟悉不?所以看到反雞湯段子心裡覺得解氣

3,能反映現實,我看過很多反雞湯段子和圖片,說實話他們說的很多都是事實,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是身邊的人會做出的選擇。而不是雞湯們用來自己欺騙自己的各種矯情。雞湯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在釋放內心壓力的同時逃避問題。我個人看完反雞湯的東西心裡變得踏實了,這才是我每天面對的生活,辛苦又不公平的生活。

有些人希望困難從來都沒有存在過,而有些人希望把眼前的困難看的更仔細些,就醬。
魯迅在二五年寫的是: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了印度——時,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 中國人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殭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 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 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但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麼大不了的事。

相比於夢想,詩和遠方

我們每天接觸的更多的是現實

現實就是現實,告訴你雞湯有多好喝有什麼用呢,可能你每天奔波的拼搏的只是為了一塊讓你不餓死的饅頭。

根據馬洛斯需求層次,你得先把饅頭保證了,才有興趣去考慮雞湯。
屌絲髮現真相後終於了解到自己這麼屌原來是沒辦法的事所以還是心安理得做屌絲算了。
破罐破摔 以毒攻毒原來世界上除了我還有這麼多其他的負能量聚集體

啊 瞬間充滿了生活的信心哪(? ??_??)?


因為你會發現你擔心的問題都是對的,這也是一種自我肯定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因為雞湯都是編的啊,反雞湯是把血淋淋的現實撕開給你看,啊當然豁然開朗,比如下面這個哥倫布豎雞蛋的段子,你知道他是日本人腦洞的產物之後是不是很憤怒?

閣龍傳

安積 艮齋

 閣龍、意太利亞部中爇努亞人也。性敏慧有大志。嗜航海之術、歴遊諸州。凡瀛海?港嶴?嶋嶼?暗礁?淺沙、船舶所通、鯨鰐所窟、莫不諳悉焉。時人爲之語曰、閣龍海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閣龍不以此自多、益精究其術、廢寢與食。毎言、茫茫堪輿、其際不可測。然極東諸州之域、今已開創殆盡。但極西未聞有國土也。吾將泛一葦於西溟、檢出千古未闢之邦。其志氣之壯如此。 然家徒四壁。不能裝大舶。嘗詣本州官廳説之。是時西洋諸國、主以拓疆得地爲要。故姦狡邀奇貨者、動輒獻航海之策。國主深懲其荒唐弗聽。閣龍乃至葡萄牙請之。亦不允。轉而入伊斯巴泥亞説之。王妃智而慈。憫其篤志、賜一萬六千金、佽助之。 乃以明應元年開帆、針路西指。已行三十四日、四顧茫茫、惟天與水。不見一點黒痣。舟人意大沮、皆罵閣龍曰、自今三日、不得一邦土、當沈汝於海、委鮫鰐、以漏憤耳。閣龍神色怡然、令屬吏上檣竿、且戒之曰、汝見有邦土、須發大聲矣。既檣上絶叫。衆抃舞、歡聲如雷、環閣龍而拜。亟造其地、果得一大國。乃北亞墨利加洲也。 嗣後西洋人豔其奇功、爭抵是邦者、歳益多。於是南北亞墨利加、大抵爲西人所佔據、而幾乎七竅皆鑿矣。 閣龍既復命。王妃喜甚、擢爲亞墨利加總管。閣龍雖能闢其域、而未通物情。叛亂尋起。國王遣別將治之、還閣龍於本州、寵遇如故。後又抵亞墨利加、開墾曠土、遷民成聚落、審其物産而還。時王妃卒。閣龍感知己之恩、悲不自勝。未幾發病而死。年六十一。實西洋紀元千五百六年、皇朝永正三年也。 閣龍既建蓋世之勲、國人多媢之。有一客、謂閣龍曰、子檢出新邦、亦僥倖耳。何足道乎。閣龍曰、然、子請試卓雞卵於幾。客曰、不能也。閣龍乃取卵、挫其尖、卓之幾。客曰、如此則我亦能之。閣龍笑曰、然、但世人不注意於此。故不能爾。儻能注意、何難之有。若吾檢出亞墨利加、何以異於此哉。
見人見智吧
因為引起了你的共鳴,僅此而已。並不代表你看到的觀點是正確的。
因為反雞湯像是鏡子 照了雖然不會欣喜但起碼內心敞亮 雞湯像是美圖秀秀+ps+各種液化美化後的v臉美膚大眼自拍照 雖然看著美 舒心 但是他不真實 而且我們明白不會真的那麼容易就變成那樣
負能量段子能讓你看清自身的弱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