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水在沸騰的時候確實是吸熱的。在標準大氣壓下,純水的溫度會維持在一個固定的值就是100度。這個時候,不論給多大的火(即不論加熱功率有多大),水的溫度維持在一個恆定的值。這也是煲湯的時候小火慢燉的原因之一。

食物會熟的原因是蛋白質在高溫下變性。這個高溫大概就是七八十度,有的會高有的低一些。在沸水中,食物從室溫逐漸升溫到水的沸點。這時候水的沸點足以使得蛋白質變性,所以可以煮沸食物。

所以在很高的地方,水沸點比較低,是有可能煮不熟食物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溫度這個強度性質!


只吸不放那沸水為啥一直100℃不再升了呢?肯定有吸有放啊


嗯,我覺得前面的回答都沒到點上,題主明顯是沒明白熱傳遞的這個過程的「主動性」。

水在沸騰時是吸熱,我不和你糾結說是不是真的要吸熱,我想說的是,你這句話本身準確來說應該是:水 要 沸騰,則需要吸熱;水 要保持 沸騰,也需要吸熱。

那麼,這個「熱」是 水 吸過來嗎?不是的,這個熱量是別的東西塞給他的。

因為 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自發向低溫物體轉移,直到溫度一致。

同樣的,沸水裡面的食物,在溫度和沸水一致之前,都會被水塞過來一坨坨熱量。


水在保持沸騰的時候,只要有水在持續轉化成水蒸氣,還保持沸騰,排除掉過熱現象,一般會有其他的熱量傳遞到水中。煮熟食物,是因食物需要在一定時間內保持一定溫度才會被煮熟,沸騰的水通過從其他熱源吸收熱量,維持自身的溫度來使食物被煮熟。


水的沸騰確實是吸熱,但是別忘了,它還在被加熱,它吸的熱是電磁爐或者燃氣什麼給它的熱而不是它自己或者食物的熱量。這是第一點,然後第二點,除了物質形態(冰變水什麼的)改變會有熱量改變外,熱也是可以傳導的,這就是為什麼你拿著裝了開水的杯子會覺得燙。你可以這樣理解,水吸了燃氣給它的熱量沸騰瞭然後用蒸汽的方式把熱量帶走了,但是他並沒有把燃氣給它的所有熱量帶走,還有一部分通過熱傳遞給了食物,然後食物就熟了。。。。


首先,水在沸騰時不一定吸熱,也不一定放熱。

根據熱力學基本定律,熱量永遠是自發的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並且不能自發的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

舉個例子,將一塊冰放在手掌心,過一段時間冰融化成水,手掌心的溫度降低,因為手掌心的溫度比冰的溫度高,所以熱量從手掌心傳遞給冰塊。並不會出現手掌心越來越熱而冰塊越來越冷這種現象。

也就是說,沸水究竟是吸熱還是放熱取決於沸水所遇到物體的溫度,如果沸水遇到一個比自己溫度更高的物體,那麼沸水從這個物體上吸熱。如果沸水遇到一個溫度比它自己低的物體,那麼沸水就放熱給這個物體。

用沸水煮食物,熱量由火焰傳遞給水,再由水傳遞給食物。換句話說,沸水從火焰那裡吸熱,食物再從水裡吸熱。


不能只考慮熱傳遞的「方向」,而不考慮傳遞熱量的「數量」問題

以日常用鍋裝水煮蛋為例,如果鍋內的水從燃氣吸收的熱大於雞蛋從水中吸收的熱量,那麼題主所問的現象就可以正常發生


關鍵是沸水吸誰的熱,是不是它吸熱別人就不能吸熱。


題主可能是小學或者初中生剛學完沸騰的概念。

沸騰的時候不是有很多氣泡嗎?那個是水吸收熱量氣化變成的水蒸氣。但是沸騰的時候並不一定吸熱,只要有能量讓水氣化就行。比如降低壓力,或者過熱水(水溫超過沸點但是沒有沸騰的水)。沸騰吸熱只是一個方便理解的說法,一般說的是需要持續加熱。

一個物體吸熱不代表他不放熱。你把手放在鍋上感受到的熱量就是他的放熱。一鍋沸騰的水,除了水蒸氣帶走熱量,還有對外的輻射等等放熱。把食物放在水裡他就通過導熱把熱量傳給食物。

一個物體如果吸熱&>放熱,他溫度會升高。放熱&>吸熱會降溫。相等的話溫度不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