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買菜,大到買車,這25年在砍價上從未有過酣暢淋漓的感覺。

無數次觀摩爸媽砍價時的博弈,腦海里也時不時推演自己對決時候的情景。

可是一到現實就。。。

「老闆,能便宜點嗎?」

「可以,你就給xxx吧。」

「好的,謝謝!」

看到了嗎,我還給人「謝謝」?

如今爸媽年齡越來越大,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有一個「幫人砍價」的應用服務。

當購買一件商品又不善砍價時,只要發布一個訂單,註明原價和地點以及砍價後的差價的分成,然後就會有數名「砍王」迅速到店裡幫你對著店家一頓「爆砍」。

最後你以低價買到了商品,「砍王」們也拿到了分成。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看到一款類似的應用。


你這個問題,我想過的。不過實體店比較麻煩。

在一個車友羣,我看他們買東西都太實誠了,淘寶就是賣家標啥價,他們就直接拍了付款。

我是逢買必砍,天貓也砍,客服總是說我們是天貓店,不能改價,也要給他支付寶,讓他給我轉點,畢竟五塊十塊都是愛,砍完再讓他們送點小禮品,沒有禮品也要多來個塑料袋當垃圾袋,或者來包紙巾擦屁股。

我一直想和他們說要不僱我買東西吧,我砍下來的分我一半,想想算了,最主要的是信任度的問題。


你信我 。。。。砍王和商家一起欺騙顧客 賺的更多


瀉藥:

這個項目可以做,但要靠這謀生那麼要麼是大件商品,要麼是大宗商品。零售業在拼夕夕與淘喵霸屏的情況下,個人去爭得看天道遁去那一跟不跟。

另外砍價看人的,舉兩個栗子

一。 我:老闆,葡萄多錢一斤?

老闆:8塊

我:6塊怎麼樣?

老闆不理我繼續與人聊天

我媽:葡萄咋個賣?

老闆:8塊

我媽:最多兩塊

老闆:啥子哦……

嘰裏咕嚕嘰裏咕嚕

老闆:大姐不要走嘛,來嘛,3塊就3塊嘛,不要走嘛,你稱幾斤?

我媽:哪稱得倒幾斤,稱一斤,多了不禁放,要壞

我:吐血


有一定可能性,但仍存在許多問題

印象中,地攤交易中的服裝買賣,可以對半砍價。也就是說,標價100r的衣物,有50r的操作空間,業務能力強的砍價者完全可以月入過萬

但有以下問題:

壓縮商家利潤空間,商家降利潤抵制擠壓砍價者生存空間

砍價者通常年齡不小,如何設計應用讓砍價者輕鬆使用

砍價者隱私保護

砍價者違規,應用如何追責?押金嗎?

應用開放時間與伺服器租用時間選擇

砍價者,用戶,應用的溝通反饋渠道

初期如何宣傳?

如何預防山寨?

前期投資?

中期維護?


你怎麼賺錢?


最後不就變成拼多多嗎……


這個肯定也有大佬想過,但是吧應用起來苦難比較多,像這種類型的砍價服務肯定會被對應的系統自動屏蔽掉的,所以說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的。


開始我看題目還以為是說,拼多多軟體上的砍價功能那個,收幾百個賬戶幫你人砍價的,結果原來是專業幫人砍價的軟體。個人感覺不好,而且容易發展成平臺和賣家聯合坑客戶的。

原因是,我猜如果你說的軟體運做模式要分2種,線上幫忙砍價和線下電話視頻砍價。

線上最開始砍價平臺小,需要你把你和店家客服的聯繫要截圖複製轉發給砍手,再用砍手的話進行複製發給客服,這樣也太麻煩了,如果直接接入電商平臺,電商平臺自己就不會願意畢竟價格已經標註好了為啥要特意給你砍價?而且現在發優惠券的模式不更好? 然後砍價平臺直接自己做了個電商平臺,那不就是和直接電商平臺有啥區別?還有入住了平臺的店家會故意讓利給客戶,就算讓利還是和優惠卷模式差不多,最多給你一個砍價劇情看看! 所以,線上行不通!

線下,你人是在現場,可以根據物品的質量和使用體驗,還有老闆神態和語氣進行砍價,通過視頻砍價的話,有一些砍價技巧就用不上。不過,還是可以通過網上人的關係直接要求,店家直接降價的,就像買車直接有熟人,找他們經理就便宜,還有現在有直接報主播之類有合作,也有便宜!所以線下這條路可以走走,不過你到底是真賺了還是沒賺就不好說了!

都是個人看法,你可以感覺一下!


做幫人砍價的應用服務 那還不如直接對接商家。目的本身就是為了讓商品更便宜實惠。直接從商家這個源頭下手。讓商家一開始就降價或者給出優惠就好了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