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暑假學了手繪,打算大二暑假學建築快題,問手繪老師,她說這樣不好,卻說不出不好在哪兒。想聽前輩們能說說過早學建築快題為什麼不好……


你沒那麼容易學到好的,也沒那麼容易學壞。


沒什麼壞處。

但是要記著一點,方案本身才是快題的核心,快題不僅僅是一張畫。手頭表達能力只是工具。


容易被限制住思維了吧,快題本來就是一種應試技巧。與其說是設計,不如說是解題。然而真實的設計不會如此簡單。其實,我們學校老師對一個方案最嚴厲的批評就是。。。像個快題方案。我認為,快題和設計的關係應該是,你通過設計學習到了100種設計手法和概念。因為快題的侷限性(時間短,盡量做直線)等等,從這100個積累中。選出來20個常用的。成為你的快題手法。然而過早接觸快題,結果可能是:你通過記憶學會了20種手法,每種手法可能只適合某一類建築,最後,你做這一類的建築,就只侷限於這種手法。所以,建議大二時候,不要接觸快題的方案構思部分,可以多學學表達方式(手繪)和細節處理,並以抄圖的形式堅持下來。


沒啥壞處,只管去學,學久了學多了,自然就摸索到自己的設計路子了。


如果三年後你要殺一頭豬,你是不用現在就把刀磨好的,只要殺豬前把刀磨好就行。

————長度不夠的分割線—————

我的意思是說,快題培訓就是考研速成班,現在學會了,要等你幾年後考研的時候才真的用的上,而且你現在學的套路到時候還是依然適用嗎?這都不一定。

現在學習階段做設計還是用計算機多些,手繪起到輔助作用。你學到的快題技巧多多少少都會荒廢掉。倒不是說現在有害,只是我覺得不一定有很大幫助。(當然沒有幫助卻耗費時間精力也算有害了…)


感覺這種事情如同和麪,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只要學了快題之後能再去學別的,不囿於快題的模式就行。很多地方現行的教育最要命的是水不夠,面也不夠。你去學了至少還得了一樣。


扼殺創造力


沒學內功先學招式,看上去很猛,但是遇到內功高手,高下立判。

當然,如果招式爐火純青,學到獨孤九劍那樣的高超招式,秒秒小龍套也是極好的。

但是你確定你拿的是獨孤九劍,不是辟邪劍譜?


為什麼會有壞處


快題是有自己的套路在的,學的越久鑽研得越多,越能夠運用這些套路。

但是——快題只是一種考試類型和表達方式,內核還是你自己對方案的思考,自己設計觀的形成和表達。過早的學習快題會把自己尚未形成的設計思維往快題的思路上引導,反而對設計的學習沒有好處。

與其早學快題,不如堅持練習手繪表達,不只是快題的手繪表達,也可以嘗試多種類型的表達方式。畢竟快題的成果=基本功底+核心方案內容+手繪表達+一點點套路。


可能會限制了想法發揮吧,快題可能會有些固定模板?再者到底是快速設計,和我們還在弄的課程設計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大三升大四,今天要去快題班報道,臨走前接到你這個邀請回答,你怕不是要害我!!!

壞處就是比較累浪費時間?我覺得學習多一點總比少一點好,學了快題,並不意味著你以後就可以不去深入學習這個專項的技巧。

先學皮毛,知道了快題的套路,再查漏補缺,有針對性的進行案例積累和素材學習。

之後有時間可以再去學,一步步精進。我現在學了,肯定不夠,學完以後會繼續練習,繼續積累,以後還會再去學。

有時間有精力,多做一點總沒有錯。相信自己的決定,加油就是了,考慮的太多反而容易被絆住。

最後,祝你成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