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初二升初三,數學成績在班裡可以算是最好的女生了,本學期有八次考試,光第一我一個人拿了五次,沒有出過前八(優勝生)。我太喜歡數學了,可能因為一道題就耗一天也不過分。也有自己買競賽書來研究,太上癮了,雖然難,但做出來也有一種超級開心的滿足感。

自己現在是學完初中的內容正在研究高中數學,越看越喜歡,也有一對一老師帶我研究。上的輔導班(學而思的創新,要是確定走競賽的話就要去創a)

但是現在糾結的是這個時候學競賽會不會太晚了,並且我其他科目也不差,和數學不相伯仲,我也不想放棄正常中高考,學數競的話別的科目時間就少了好多可能會變差。挺糾結的 ,我也是個女生,自己非常清楚學數學競賽的話自己佔不到優勢。求大家給個好一點的解決方法,自己現在也在考慮中。

補充一點,家長的話不太支持,主要原因是走競賽風險太大,但如果自己確實想學的話也不反對。


前強省強校數學競賽生來答一發

下面的內容由於自己的經驗/經歷過於少而很可能都是口胡()

首先,在什麼省什麼市什麼學校是很重要的。

然後,天賦是很重要的。哪怕是強省,每年進省隊的也不過二十來個,而聯賽的運氣成分非常高,因此想進省隊一般需要實力。天賦或考試能力的差別,可以導致有些人學了幾年也拿不到聯賽一等獎,而另一些人可以二試學了半年多就進集訓隊,或者因為要考IMO而忍痛出讓省內NOI選拔第一的位置。

然後,如果要學,那麼趁早:

現在的強省大概已經是從初二以前就開始了,以致那些地方進集訓隊的全都是高一的人。

現在聽說很多數學競賽生的學習軌跡是這樣的:高一開始觀望,把一半精力放在綜合上,每天搞一點競賽,高二考第一次聯賽,再停課學一年全力沖省隊。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省隊線下面20名全是能夠沖省隊的人,就是差點火候。那大概是需要一年兩年才能彌補的。反之,那些初三就開始的學生,他們初三可以學一年,高一可以學一年,高二一上來就有火候了。初三和高一的學業相對輕鬆,可以把很多精力都用來學競賽,加上省份的差別,就導致強省很多人初三學了一年剛進高中時的水平就和弱省很多人學了一年半最後一次考聯賽前的水平相當了。前者高一一年還可以學,高二一年又可以學,於是真正進入省隊和集訓隊的就是他們了。

如果等到高中再學,那麼學一年基本上是沒什麼希望的,要再學一年,等兩年過完了就只剩最後一次聯賽了,這樣就會變得非常緊張。而且,這樣的話,真正需要全力衝刺的一年是高二,它學業壓力比高一大很多,帶來的麻煩也就比早一年學更多,付出的精力也更可能打水漂。

數學競賽可能還是個有些內卷的東西,如果實力沒有別人強或運氣沒有別人好,那麼就得不到好成績。比別人早學一年或者至少不晚學,那麼就更有可能獲得好成績。一門心思學競賽或者天賦極高的人大有人在,如果學競賽的時候還要兼顧綜合,那麼實力就會變得沒有那些人高,成績也就沒有那些人好。

最後,對數學競賽的付出可以大到超越想像。聽說有不少人是一人學競賽全家動員,一年之內全國各地到處跑,高中里根本見不到他人的那種。不過我至今還沒有聽說過有人真的在省份間進行「競賽移民」。

ps. 我剛剛發現自己隨口胡謅這麼一大段話自始至終都沒反應到一個問題:性別問題。說明至少我沒有想到過性別和學競賽有什麼關係吧。也許它在一些像潛意識這樣層次的方面對學競賽確實會有點影響,但是我沒太感覺出來過。

對了,CGMO前12是可以直接進冬令營的。這是一個男生們可能會非常非常羨慕的機會(雖然細想機會這麼小的話其實比沒這個機會也好不到哪去)。


初二升初三的暑假我覺得可以試一試

想學數競的話最好還是能去好高中吧,無論是中考還是保送。保送的話壓力更小一些。

不說了,爬去準備中考了,後天中考


當然可以,但是別指望對升學有直接幫助,畢竟時代的潮流遠遠比個人的奮鬥有力得多。

如果真的喜歡數學,不如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學完高中數學後看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初等數論、組合數學等東西,不要讓自己侷限在競賽的條條框框內。


可以,但不推薦。


謝邀(但我不是女生),首先,這時候學競賽一點都不晚,我是快高二才開始學的競賽。另外按照你說的情況,可以看到你在數學上是比較有天賦的,我感覺你至少有省一的天賦。但再往上就不好說了,這個需要你去嘗試學一段時間,如果發現你能夠遙遙領先,那就可以沖隊了。如果並沒有絕對的領先,還是推薦以穩妥為主。要有信心,不要因為你是女生就放棄什麼的,你應該知道ybw,她的課內成績也非常好,同時競賽也創造了奇蹟,她也是女生,所以不要太重視性別,只要感興趣,學就可以了。即使你沒有ybw的天分,但只要有她一半的天分,也能進國集。


平心而論,還有機會,早點學還是有優勢的,但是政策不支持,現在的情況就是進不了cmo拿銀牌就白瞎了,高中競賽對大學的知識體系沒用什麼太多的關聯作用

對自己有信心出成果(cmo銀牌),放手去做,沒有信心的話最多建議課餘搞一搞,高考是一個正常學生最該立足的點

不要偏科是關鍵,高考就能保低一個自己滿意的分數的前提去做會更穩,即不把競賽當作升學平臺,不然競賽涼了就真涼了


極度喜愛,tql


別管太多了,想學就學


當然可以。女生的話還有女子賽可以參加,答主班上當時就有一個很厲害的同學參加女子賽拿到了全國賽的名額獲得了清華數學系的優惠。(然而人家甚至沒有去)答主本人也是數學競賽生,在當年拿過一點優惠,雖然現在沒有這麼好的政策了。

不同於其他奧賽,數學奧賽對女生的這種特殊優惠是得天獨厚的政策,只要你在全國女生中大概排的進前十幾(這並不是一個特別困難的目標,只要你對自己真的有信心+天賦尚可+學校有良好的競賽訓練條件,三年下來基本上做得到),大概就可以直接參加國賽。按現行政策,參加國賽只要不拿銅牌,一個中流985大概還是沒問題的吧?雖然肯定不如以前直接清北的好,但是現在這種大環境下,鎖定一個中流985再往上也能減小不小的心理壓力。畢竟去年在答主的省份清華北大和本地的中游靠下985分數差距也就二三十來分,現在題趨於簡單,一個不注意完全有可能從清北直接跌到211。

先說這麼多,更多的回答可能就要涉及答主的個人和學校隱私以及題主自己的個人情況了,想進一步瞭解的話可以私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