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m 50mm等等定焦鏡頭相對於變焦鏡頭主要有什麼不同


其實百度就可以了,這都是鏡頭的基礎知識。想玩攝影買個相機就明白了,不想入坑也沒必要增加奇怪的知識。

但還是普及一下常識吧,定焦鏡頭就是固定焦段的鏡頭,它沒有主要能幹的,它就只有一個功能,就是裝相機上拍照。有可能還能健身。


實惠的價格更專業的素質:一般來說,定焦鏡頭要比變焦鏡頭的價格更低廉,相對變焦鏡頭,一隻PrimeLen採用更少的鏡片組以及更簡單的結構設計,一般來說,最出色的定焦鏡頭只有變焦鏡頭的一半價格,尤其是50mm焦段,幾乎是各家最便宜的鏡頭焦段。

較小的畸變:畸變是變焦鏡頭最大的軟肋,幾乎所有涉及廣角的變焦鏡頭都存在明顯的畸變問題,而定焦鏡頭因為只需對一個焦段的成像進行糾正與優化,所以往往很少會出現畸變現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旁軸相機在廣角畸變上比單反相機有天生優勢,例如15mm/f4.5等超廣角鏡頭甚至完全不存在畸變。

更銳利的成像:簡單的鏡片結構自然會帶來更銳利的圖像,尤其是那些含有ASPH非球面鏡片的定焦鏡頭,在最大光圈下也能提供極為銳利的焦內成像。

柔美的焦外(Bokeh):在相同價格下,定焦鏡頭可以比變焦鏡頭提供更大的光圈(事實上變焦鏡頭的極限光圈便是F2.8),也就意味著更柔和的焦外虛化(Bokeh)效果,除此之外,定焦鏡頭的光圈葉片更多,接近圓形的光圈會提供最漂亮的Bokeh。

暗光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如果你從來沒有用過F1.4鏡頭,你會錯過很多在暗光環境下絕佳的拍攝機會——室內音樂會、光線幽暗浪漫的咖啡館、入夜的街頭...不過,不推薦追求F1.2以下的光圈,這種極端大光圈鏡頭除了價格昂貴,滿足你的虛榮心外,對你的作品沒有任何裨益。

定焦鏡頭讓你思考:使用定焦鏡頭就如同戴著枷鎖跳舞,你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你需要用心去琢磨構圖的方式,你需要尋找最適合你拍攝的角度與距離,你需要開始使用光圈獲得恰到好處的景深,而非沉溺於淺景深的虛化...變焦鏡頭很好,很方便,但是一顆定焦鏡頭,將把你的攝影帶向另一個全然不同的層次——思考。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棘手啊。鏡頭是相機的眼睛,用來將光線匯聚後投射到感光材料上的光學儀器。在這裡區分出定焦和變焦沒有多大意義,其存在目的都是一樣的。


接可更換鏡頭相機上拍照的


定焦鏡頭:焦距固定的鏡頭,比如50 f1.8,焦距永遠都是50mm。

變焦鏡頭:焦距可以變化的鏡頭,比如24-105 f4,焦距可以從24mm變化到105mm。

對焦距不瞭解的話可以百度一下「鏡頭焦距」。

至於定焦鏡頭的作用:當然是拍照。

定焦鏡頭對比變焦鏡頭一般有幾大優勢:小巧輕便(某馬廠家:你說什麼?)、相對便宜、光圈大、光學素質高。劣勢就是焦距固定,旅遊和某些緊急情況需要換鏡頭,不方便。


且不說定焦便宜。。。。就說尼康105 1.4e 58 1.4g,58 0.95noct 之前的夜之眼,什麼聖杯什麼百變妖(花裏胡哨一堆),價格。。。挺驚人的。徠卡的優秀鏡頭也基本都是定焦的。

當年技術不到位確實只有定焦鏡頭。變焦有了以後,定焦的大光圈和高畫質的鏡頭,超長焦、折返、超廣角、魚眼、移軸、柔焦等等特殊鏡頭,還有大部分體積較小性價比較高的民用鏡頭(大部分只是大部分,有的也大得過分),都有很大優勢。(沒有哪個F1.8 1.4的變焦吧 定焦倒是挺多。想擁有大三元的大光圈和畫質吧,50 1.8滿足你/狗頭)

簡單理解追求極致或者性價比。

順便現在用慣了定焦頭換變焦覺得怪怪的。。(就說體積,平時包包裏可以帶兩機兩鏡,用變焦只能一機一鏡。。光圈也沒定焦爽。。)


同焦段同光圈的情況下最大用處就是給你緩解經濟壓力。其次是你手臂的壓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