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個八九十歲的更是鳳毛麟角,但是現在人類對科學的探索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當一個人從無到有到精通的把這些學完了再去更近一步探索的時候,會不會最終由於年齡、時間受限而無法更進一步呢?


一方面,人類將來是有可能通過諸如機械飛升等手段延長生命甚至永生;

另一方面,你現在使用電話,根本不需要知道電話的原理——那麼物理學家使用數學結論,生物學家使用化學結論,甚至細胞生物學家使用生物化學的結論,都不用確切地了解這個結論的由來與推導,知道適用範圍後拿來用就可以。

隨著學科的進一步細分,目前已經有了「每個實驗室都不能也不需要完全了解另一個實驗室所做的內容」這樣的趨勢了。每個人都專註於自己的領域,自然不用花時間去積累其他的知識。


科學沒有盡頭,人類對科學的探索也不會受生命短暫的限制,因為會有不同時代的人在創造更驚奇的科學成果,人類只要沒有滅亡,就一直處於探索的階段,何為無法更近一步?永遠不會有,因為根本沒停過,如果有盡頭那就是這個文明已然消散


不會,人類的知識體系手可以無限細分的,任何人都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去不斷的完善它!


會,但是有辦法。

我們假設,只要在一個地方學到現有知識的邊界,就有可能有新的創造。問題就變成,有沒有可能以後,一個人一生都學不到這個邊界。

有的人說只要學科不斷細分就可以減少學習的時間,但是你細分的速度哪裡比得上知識被發現的速度啊。17世紀學科的分類就幾個大類,還能出來那麼多通才。達芬奇能對那麼多學科有貢獻。為什麼,還不是因為那時候每個學科都還很淺,一點點時間就能夠學到頭。

就算不提人類知識的創造到底需不需要對其他學科有所了解,通過細分學科來減少需要學習的知識量,真的是沒有盡頭的嗎?

知識其實是有結構的,要學習頂層的知識,就要先學透底層的知識。比如上大學之前要學高中知識。選擇一個領域做研究之前要把那個學科的基礎學一遍。並不是所有底層的知識在以後都用的到,比如說文科生可能這輩子都不用再看數學。但是你在學習基礎之前,並不可能知道具體你的天賦點是怎麼點的,所以可能認為這一些知識都是必須要學的。

越是底層的知識,就越是你沒得選的,大家都得學,這個沒辦法了,只能看著這些知識越來越多。

而頂層的知識,雖然可以細分,但是架不住它難啊。細分又不可能沒有極限,比如經濟學領域,已經細分到勞動經濟學了,下一步還能怎麼細分?怎麼分學的東西都不會少啊。

那麼就可以假設,不管是底層知識還是頂層知識,加總的學習需要的時間都會隨著時間趨近於一輩子。

既然如此,當然就不會再有創新咯。

還好沒有這麼悲觀。

創新可能的來源在哪裡呢。

1教育效率的提升。現在有一個研究,說城裡孩子學到小學畢業,學到的東西已經領先鄉下孩子兩年。這當然是一個教育不平等的悲觀事實,但是這告訴我們,教育的速度是可以隨著技術進步加快的。教的快了,學習需要的時間就少了。

2跨學科交流。很多學科之間的架構和概念其實是相通的,這個專業沒克服的,說不定那個專業早就有答案了。所以有時候,換個專業做研究沒準能有奇遇。

3範式上的創新。現在的研究,基本都是在以前範式的基礎上,做一些小的論證和創新。但是,誰告訴你之前人們定下的範式就不能被創新了。或者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或者發現一個新的需要研究的領域,這些不都是創新嗎。

4壽命的提升。就算每年提升個0.0001年,畢竟也還是可以一直在上升且沒有盡頭的啊。


只要後繼有人就可以了,就像今天很多科學成就都是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上才飛躍發展的,同樣現在的科學成就,也為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自然的奧秘是無限的,人類的科學探索也是無限的,但是其具體的理論總是相對的。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的科學問題非常複雜,一個人的探索不夠,甚至幾代人的努力都不夠,有的還需要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共同去完成。科學認識也叫概念論認識,它有三個認識環節。有的概念的提出過程就很複雜。有的概念的證明,也即第二環節的具體性展示和第三環節的理論證明,也很困難。或者是時代科技生產力還沒跟上,或者理論上暫時無法證明。例如,四色定理的證明,由於其理論證明極其複雜,即使再好的數學家畢其一生精力也是不夠的,後來有了電腦計算機才完成了理論證明。


已經有很多限制了,如果愛因斯坦活到今天你可以想像今天對宇宙的探索和認知到哪一地步嗎?說白了如果生命無限,那就產生了巨大無比的奇異點,能產生什麼根本無法想像。我們現在每個人都要重新學習,就算是愛因斯坦是不是也得浪費20年時光來學習基礎知識和成長。


不會,一代踩著一代的肩膀上看世界。生命短暫但知識永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