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心跳次數是60~100次/分,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力活動較多的人。心率或脈搏小於50次多數為病理性,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

心率過緩應該如何預防?

1.起居有常是養生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起臥有時,生活規律,才能最大限度地調養神氣,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2.衣著調攝與身體健康有密切關係。著衣制裝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並掌握適度,使其具有防護、保健作用。

3.勞逸適度是保證機體氣機通暢,血脈調達,五臟安和的重要環節。貪逸無度,過度勞累,均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通而致病。因此,應做適當的體育鍛煉。

4.飲食要全面調配,因人而宜,五味調合,營養全面。就餐注意定時、定量、衛生,注意避免過度油膩、厚味、生冷。多食益氣養血、益心氣、養心陰的食品,如小米,大棗,雞蛋,紅糖,龍眼,胡桃,魚等。同時戒煙酒。


健康維護計劃

一級預防:旨在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將疾病控制在尚未發生之時。

一、食療---某種食物或多種食物食用時的增加、減少、忌用或禁用發揮其作用功效。

常食用:

1、 蔬菜,蓮藕、茼蒿、南瓜、木耳、洋蔥、銀耳、大蒜(食用烹飪前切片或拍鬆放置氧化15分鐘)等。

2、 水果:偶爾飲點紅葡萄酒或常喫紅葡萄(可連皮喫)、蘋果。

3、 肉類:首選兔肉、魚肉。

4、 少食甜食。

5、 適當減少鈉鹽攝入(一天不超過6克鈉鹽,大約一個啤酒蓋的一半)。

6、 液體每日喝夠攝入量為1200ml~1500ml。

7、 減少誘發因素:宜少食多餐或一日三餐。

8、 蛋白質的特殊動力作用可能增加心臟額外的能量要求,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蝦米、蝦皮、黃豆、黑豆、瘦肉等);

9、 額外補充適量的微量營養素可以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

常量元素:

(含鎂)有色蔬菜、小米、麵粉、海產品等;

(含鉀)每日食用香蕉一支或一週不低於5支;

(含鈣)小魚、蝦皮、海帶、蝦米、芝麻醬。

微量元素:

(含鐵)豬肝、黑木耳(幹)、冬蟲夏草、紫菜、蘑菇。

二、運動---適宜適合的鍛煉方式對身體及心理產生有益的作用和功效。

進行一些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這不但可以增加生活情趣,而且能改善心臟功能及心肌血液供應,增強體質。

長期低強度體力活動,如散步等運動療法,但貴在堅持。包括慢跑、爬山、做體操、跳舞、打乒乓球、打太極拳、上下樓梯等。

每天30分鐘以上,或每週180分鐘。強度較大時,運動時間短,強度較小時,運動時間應增加。範圍在每天15~60分鐘。

進行體育運動,應小心謹慎。此外,在活動中感到有些發熱、勞累,但停止活動後不久,疲勞應該減輕或消失,自我感覺輕鬆舒適,並且不影響當天飲食和睡眠。

按照上述運動處方開始運動時,需注意對健康狀況進行自我監督。

此致!

Y

4
心肺弱,氣虛體質,調理的話要注意滋陰潤肺,養血補血。

1、早起慢跑半小時,停下來休息時手拍胸口

2、不熬夜

3、西洋參泡水


我就是竇性心律過緩,以及竇性心率不齊,心跳在54~70下左右/分鐘變化。如果你只是竇性心律過緩,且不低於50,並不需要治療。盡量少做劇烈運動,以免給心臟加重負擔。不過,其實我經常踢球,雖然我的意識很好,可是踢球時總是有心無力,我估計這和我的心臟功率不夠大有關係。

如果不是竇性心率過緩,則要引起重視,去醫院求醫吧。
下午5點以後或者晚飯後散步,養成習慣就可以。半小時最佳/次。

今天單位安排體檢,身高1.73米,體重58公斤,檢查心率過緩40左右/分鐘,老公說是缺乏運動,請問心率過緩能加強運動嗎?平時應該注意什麼?是否和貧血有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