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奇怪,一首歌的情感主要來自於這首歌而不是演唱者。所以同樣一首歌,不同的人唱起來感覺會有點不一樣,但感情基調是一致的。悲傷的歌,所有人來唱都是悲傷的;歡樂的歌,所有人唱起來都是歡樂的。一個歌手的風格可以很多變,但一首歌的風格是固定的(除非改編,不過這就可以算是另一首歌了)一個作詞或者作曲的風格是固定的。

所以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覺得虛擬歌姬的演唱一樣很有情感了。虛擬歌姬本身是沒有情感的,所以它是創作者表達的最好媒介,它不會在歌聲中摻雜自己的感情和見解,它所唱的只有歌曲本身


不奇怪,畢竟各有所愛。

個人觀點虛擬歌姬本質上是樂器,你覺得她們的歌聲更有感情就和你覺得鋼琴曲更有感情是一樣的,很正常。音樂嘛,很主觀的。


不奇怪!

藝術是創作者和觀賞者共同完成的

也許有些歌和你產生共鳴了呢?


一點都不奇怪啊,說明你在用心聽,真人有時候唱歌也應付,遠沒有用心調教出來的虛擬歌姬的聲音有感情


不奇怪。

相反,唱得很有感情本來就是很反人類的操作,

一個人唱歌,你得考慮發聲技巧,你的考慮發音不糊,歌詞不誤,你得考慮音準,考慮臺形和颱風,然後纔是加入情感,而加入情感,

是非常容易造成你跑調的,

加入感情越多,你越控制不住,你對這首歌入戲忘情,還越容易忘詞,這個給歌錄過音的朋友們該很清楚。

當然,也有些特別厲害的真人歌手,

也有一些特別努力的真人歌手,為了搞定《愛如潮水》,張信哲被關了兩個禮拜的小黑屋。而虛擬歌姬要做到這一點就比較容易了,因為都是錄播啊……

投入感情的效果也是可控的肯定是更好啊。


不是你怪,而是調教

你看,如果無參的話是這樣的

這時候你會聽到很直的電子音,沒啥感情,瞎啊啊

可是經過調教就不一樣了,他可以唱上滑音,下滑音,顫音,甚至戲腔

所以不是你怪不怪,而是p主技術的問題


不奇怪,P主要表達的意境可以直接傳遞給聽者。虛擬歌姬有非人性、超人性、擬人性三大特性,表達領域更廣。


不奇怪,只是很正常的。

歌曲的韻律,p主的調教,pv的畫面都可以讓你體會到曲子的感情。感受到感情是客觀的事,不是臆想出的感覺。


不奇怪,情感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心理活動,能否對其他事物共情完全取決於個人,比如我很不理解為什麼有人喜歡養蜘蛛、蠍子、大王具足蟲等節肢動物。

類比一下就是你覺得鋼琴比小提琴好聽,路飛比美國隊長可愛,沒啥大不了的。


並不奇怪,音樂是p主調出來的

而p主調的時候會融入情感

所以這不奇怪啦


不奇怪,因為這個是主觀性很強的東西,你看似違反了常識,實際上並沒有。


謝邀

也許聽久了就會有這種感覺

或許第一次聽也會有

但應該正常

自己所認同的不應自我否定

自己喜歡就好


不奇怪,但虛擬歌手本身就是沒有感情的,也許是你在聽的時候把自己的感情注入進去了吧


不奇怪啊,有的歌曲確實是虛擬歌姬才能唱出那個感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