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凡事無感,難以開心。有時候覺得死了會是解脫。朋友說可能抑鬱,但我覺得還好吧。


因為你不夠上進吧

我也是一樣,但是我想如果我夠上進的話做事順風順水我還有什麼好厭世的


因為你把日子過成了白開水,沒意思。加點糖,要不就加點苦咖啡,你就不會無感了~


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喪」,對任何事物沒有激情。現在很多年輕人似乎都處於這種狀態。

一方面市場經濟發展,社會的功利性越來越強,大部分人都會考慮一件事都是它是否能夠帶來最大化的利益,金錢至上;

另一方面,社會競爭越來越劇烈,不是激烈而是劇烈,從高考開始,似乎永無止境,進入社會更是如此,所以便產生了「愛咋咋地」的社會心態,不努力,也不墮落,也就是所謂的「鹹魚」狀態,沒有目標,得過且過,覺得任何事情都麻煩,便不想去做,也就是「喪」。


因為你窮,物質上貧窮,精神上貧窮。


我也這樣,但是我覺得不是抑鬱,只是沒有讓我們能產生「感覺」的事情,死了也可以活著也行


「厭世」不存在年齡段,不知道你到哪個程度?物極必反,你調整一下自己的慾念,通常是易得到滿足的人不會出現「厭世」。


因為世界不值得。


因為你沒發現生活的美好,努力去發現


大概是因為生活吧,感覺怎麼努力都好不起來,就漸漸失去了信心…

生活好難啊


我今年24,偶爾感到厭世,非常想避世,比如當道士什麼的。因為我覺得人情世故真的很麻煩,很讓人費心力,我沒覺得工作有什麼不好,也沒覺得事情做不好有多痛苦,事情嘛,總能做好的。但是人情世故就不一樣了,如果「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那「人間世故情,最傷人心力」。可是後來我發現,道士也不能真的避世,因為道士也有師父啊,師兄啊,他們也要處理人際關係,還是會有人情冷暖,凡間俗事。所以厭世沒有用的,你要做的就是修行,修自我,找一個與世間融合的最強大的自己。因為只要在世,就必須與世間融合,因為你存在。還有我覺得修行什麼的,不需要非得道士,僧人,隨便什麼職業都可以,因為你修的是心,而不是職業。


可能是閑的已經蛋疼了


這事不看年齡,看的是經歷。

有的人一生順遂,有的人命途多舛。別難過,多試試,多找找哪裡有你的理想國。

實在沒有,那是不是你對自己的要求太多?是不是你對別人的期望太高?

要相信,這世上一定有比你更慘的人。

如果沒有的話。。。算你倒黴。。。

不過好歹也是1/7000000000的奇蹟啊!

嘛...總之,生死以外,都可以妥協。


20的我都厭世,你26有點晚了


別說26歲,我十幾歲時候就有過這種情緒,到現在35了,階段性的還會有。自己總結了一下,可能是生活沒有目標,沒有動力,缺乏對生活的熱情,找到自己真正在意的東西,搞明白自己到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希望有怎樣的人生,然後去努力去奮鬥,慢慢會好的。


災難總是慢我一步

多打打遊戲就好了

想努力的話就去學點東西

現在網上什麼都有

夢幻迷住了我的雙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