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負重三十年,有人雀入樊籠,有人在黑暗中煢煢踽踽,走了很久很久。

好在世間總有星辰開道,所以荊天棘地,也不枉此行。

——木蘇里《一級律師》


我昨晚看了蘇更生的一篇文章《一定會是這樣》,聽着輕音樂,自己讀着,然後突然就覺得鼻酸,想哭,聲音開始哽咽,一瞬間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很多心結,疙瘩被解開了,有種被治癒的感覺,把這段話也分享給大家。

這是我生活的最佳隱喻,我待在黑暗裏,卻也沒有放棄要去的地方。我們以前說過,這一路你可以哭,但是你不可以停。我做到了,我始終沒有停下腳步。以前我總以爲走着走着,就會知道要去的方向,而此刻我才發現,走了這麼遠,我依然不知道自己要去什麼地方。不過這也沒關係,在夢裏我也是如此想。我們還有很多時間,還有很多希望,還有未知可以觸摸,還有夢想可以破滅,我並不想過早地知道答案。這是我人生裏少有的時光,自在而從容,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能黑燈瞎火,悠然前行。

諾頓先生,我從來沒想到人生會變成這幅景象,幾乎放棄了控制和掌握,讓自己順着時間而下,被生活推到任何地方,被潮水帶向任何方向,不再抵抗,不再反駁,不再解釋,我不知道這樣的現在,會帶來什麼樣的未來,我有了一些些期待。

如果可以的話,我願意一步步看到結尾,而不是提前知悉散場,人不要那麼聰明,也不要那麼完美,去犯錯,去犯傻,只有如此,人生纔是自己的。即便過上無比正確,教科書級別的人生,那也不一定會快樂。人類真奇怪啊,如此平凡又如此驕傲,執意要去體驗酸甜苦辣,但是沒辦法,諾頓先生,人不是因爲正確纔會期待,是因爲未知,因爲希望,因爲一切還沒有發生。

可是我堅信,有什麼東西一定會來到我們的生活裏,一定會超出我們的期待,就像在那條漆黑的路上,我偶爾看看後視鏡,在隱隱綽綽的光影中,有什麼正在迎頭趕來,諾頓先生,即便是在夢裏,我也知道,一定會是這樣。


意識,有時只是一層薄紙!可是,在這層薄紙被點破之前,便像隔着萬水千山。愛情亦是如此~


“世界對着它的愛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

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恆的接吻。”

——泰戈爾《飛鳥集》


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見了你,雲海開始翻湧,江朝開始澎湃,昆蟲的小觸鬚開始撓着全世界的癢。你無需開口,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