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周冬雨《少年的你》

蔡思韻《幻愛》

鄭秀文《花椒之味》

鄧麗欣《金都》

鄭秀文《聖荷西謀殺案》


希望冬雨可以拿獎

如果沒拿獎也一樣為她高興


電影獎項設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從行業角度來講,是為整個行業提供一個衡量標準,由此來評判並表彰格外優秀和有突出貢獻的電影從業者,為行業夯實基礎,同時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從而促進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

從觀眾角度來講,是可以讓更多人在欣賞不同作品之餘,還能夠更加深入地瞭解怎樣纔算是好的作品、好的表演,提高大眾對演員的要求和對表演的審美,同時也敦促導演們拍出更高質量的作品,刺激電影市場良性發展;

從社會角度來講,電影是一種信息載體,它可以用來探索意義,傳遞價值,引發思考,慰藉心靈。

對於一個權威的獎項來說,授獎是專業的體現,而對於一個優秀的演員來說,得獎是實力的證明。

如果真的公平的話,其實都沒有討論「可能性」的必要。恕我直言,周冬雨和其他三位入圍者的表演並不在同一級的討論範疇。我知道這話不好聽,而且還特別容易得罪人,給我亂扣帽子,但我還是要講一下事實,因為她的演技經受的是來自中國最大地域範圍內的審視和檢驗,她的優秀並不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而是已經得到國內主流媒體、大眾、專業影評人、電影從業者的廣泛認可。

如果不是因為《少年的你》入圍了本屆金像獎多項提名,特別是導演和兩位主演的提名,在香港這樣一個複雜的局勢下,除了香港電影鐵杆影迷,恐怕都沒什麼人關注這屆金像獎,更不用說還能像今天這樣引起網友們積極分析其他競爭對手、預測獎項歸屬的高漲熱情。

我毫不掩飾自己對優秀青年演員的喜愛,他們是中國電影未來的希望,尤其是周冬雨,因為現在國內影壇像她這樣有靈氣的演員實在是太罕見了。

「你很特別,但是你有些地方太特別,特別到不符合『標準』,特別到不能控制,特別到我不知道該拿你怎麼辦(抱歉,金城武先生,我搶你臺詞了,但是我相信這一定也是你在與冬雨對戲時發自內心想說的話)。」

韓延導演對此有話要說:「我覺得周冬雨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誰也別想控制她,就由她來吧。她身上有太多的東西是不可複製的。

許宏宇導演隨後補充道:「周冬雨是黑車司機,飆起來連老司機都怕。

我覺得她就像一個萬花筒,轉動她,你就能看見不同的世界,一個充滿變化和未知的世界。她的表演總是能帶給我驚喜,它的好與妙常常體現在一些細微之處,讓我不由發出「哇喔,原來還能這麼演」的驚嘆。看她的電影,我可以很投入,也很享受。

她的表演太奪目,尤其是在看過太多臉譜化的表演之後,你就會更加被她這種特別本能的真實自然的表演所吸引、所打動,更加理解和珍惜她的可貴,讓我想要去盯著屏幕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去感受她在電影世界裡的那些喜怒哀樂,有很多表演片段簡直精彩到令人拍手稱奇、拍案叫絕。所以當我慢慢發現並且感受到她的這種獨特魅力之後,我如獲至寶。

業內把她開創的這種表演風格稱為「任意流」,雖然這種說法帶有一點戲謔的成分,但更多還是對她能夠在表演世界裡恣意徜徉、盡情揮灑的誇獎。

陳可辛導演評價得很到位,她和周迅一樣都是天生的好演員,都很有靈性。但她們的「靈」是不一樣的,周迅的「靈」更多是指她的聰明,往往能直接按導演的意圖給出最準確的表演。而周冬雨的「靈」則是「靈動」,百度百科上關於「靈動」的解釋十分貼切:活潑不呆板,富於變化

她的表情和動作都富於變化,不按套路出牌。如果使用推軌拍攝、事先規定好走位,很可能會限制她的發揮,因為要隨時顧及自己是否會出畫,所以她有很多精彩的表演瞬間都是出現在手持鏡頭裡的近景和特寫,你能清晰地觀察到她所有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和肢體動作的靈活多樣,當然這就非常考驗攝影師的功力和體力了。所以我們總說能夠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的好的表演其實是一個團隊協作的結果,演員表演得再好,如果攝影師不能及時捕捉到,也都是白費。

當然她也很聰明,但她身上還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也可以把這種不確定性稱為「靈感」。表演其實和畫畫、寫作是想通的,都屬於藝術創作,所以演員和畫家、作家一樣,也需要靈感。好的表演就不會僅限於模仿或循規蹈矩,而是既不丟掉個人特色,同時又能在表演上有所創新和突破。

通常她會先按照導演的意思來一到兩種,然後再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自由發揮出N種,或許她自己也不太能夠判斷哪種纔是最好的,但她給你提供了多選答案,讓導演和剪輯師從中挑選。這也反向激發了導演更多的靈感,以至於有時會推翻自己原先的某些想法和設計,甚至於把編劇叫來現場為她改劇本,允許她把一些過於書面又拗口的臺詞用一種更接地氣兒的方式講出來。

比如《喜歡你》中有一場戲是顧勝男在屋頂喝醉酒不慎跌落在路晉所住酒店的陽臺上,此時要表現角色喝多以後走路踉蹌的樣子,但是周冬雨想玩點不一樣的,她提到當時《釜山行》在國內很火,於是她就以殭屍走路的形態完成了這一段表演。因為這部電影是屬於愛情輕喜劇,允許表演有適當誇張和戲劇性的成分,而她就能在合理的創作範圍內突發奇想做這樣的嘗試。還有那場路晉在菜市場跟顧勝男很「兇」的吵架式表白,因為顧勝男在整部電影裏一直被調侃身材健康得像沒有上過化肥的韭菜,於是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懣」,冬雨本人也帶著同樣的「困惑」借角色之口沖路晉大聲逼問:「我性不性感,我是不是世界上最性感的人?!」搞得金城武先是一臉錯愕,而後無奈卻又不失坦誠地回答:「你是最……最……普普通通的性感的人!」如果沒有周冬雨剛才那句特別符合角色性格的即興發揮引出金城武這句搞笑的回應,電影依舊完整,但會少了許多出其不意的精彩。

在普通人看來,她這種做法可能顯得有些多餘甚至是「愚蠢」,這不是自找麻煩嘛麼,你老老實實按導演的意思演,按劇本里的臺詞說,大家都能早早收工,何樂而不為?可週冬雨不是這麼「安分守己」的演員。國內現在有多少年輕的演員有這種覺悟和耐心、願意犧牲自己有限的休息時間在現場與導演反覆試戲、一遍遍地磨。身為一名演員,除了有專業、敬業的精神,還有著對表演足夠的敏感和熱愛,這也是她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重要原因。

大概還是因為心裡有期許,期許好演員能夠得到他們應得的。其實這是很幼稚的一種心態,就像小時候喫「小當家」乾脆面那樣,總是希望能集齊一套完整的水滸卡司,希望看到中國女排奪冠、看到科比帶上NBA總冠軍戒指,同樣,我也希望好演員們能夠憑藉自己的實力「集齊」屬於自己的獎盃,當然得到認可比得到獎盃本身意義更重,但心中還是有著一種儀式感,期待能見證他們親手捧起獎盃的那一刻。

她說《少年的你》是她從影以來拍過的最難的一部戲,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遊刃有餘地演繹不同角色的她在面對陳念這一角色時也會束手無策、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否定,她把這次拍攝初期遭遇的各種瓶頸、各種不順利稱為人生中面臨的一次「重大挫折」,我隱隱感覺劇中的很多場哭戲應該是她真的覺得太難演了,難受得想哭。而據她自己所說,真正令她走進陳念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是從一場不自覺地開始一根一根生揪自己頭髮的戲,最後還被導演刪掉了,同情一秒鐘……我不知道她在演完這部每天都在倒數拍攝日程、盼著殺青那一天的戲的過程中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自我折磨,到底崩潰過多少次,但至少從最後呈現的結果來看,她的演技沒有辜負她的付出與犧牲,我翻了很多專業影評人和網友們的評論,他們幾乎都只把關注和討論的焦點集中在她的演技而非其他方面,這很好,說明他們是真的在認真評價一名演員。

對了,我剛找到一張截圖,應該是節選於《少年的你創作全記錄》,用文字記錄了我上一段提到的能見證其高超演技卻最終沒能剪進正片的「拔頭髮」的戲份,萬萬沒想到這場表現陳念痛苦的自虐戲卻把劇組工作人員給逗笑了,陳念冬雨融為一體了哈哈~

專業能力超強,個人比較重的戲份也都可以一兩條之內就把它搞定,倒是那些需要對手演員配合的戲份讓她磨了很多遍,捱了不少打,喫了不少苦頭。

你看,其實她的表演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所謂「任意流」,而是有著成熟的專業演員所具備的非常清晰的表演思路和完整的表演邏輯。可靜可動,這要看情景和角色的要求。工作的時候,她還是十分認真且嚴肅的。也正是因為她身上有太多的可能性,導演總是對她有更多期待,不斷壓榨她哦不是激發她的潛力。這種沒有及時喊「卡」的戲份還有很多,我看到的幕後採訪裏就曾提到,那場小北為陳念剃頭的戲導演也是因為捨不得喊卡,最終導致小北「失手」把陳念右側頭髮給剃出了一道淺淺的閃電。如下圖……

每天上下學的路上都是「十面埋伏」,走得讓人心驚膽戰,掐、勒、扇、踹、推、擰等等花式捱揍法「一個都不能少」,被魏萊用排球砸到肚子的這個鏡頭在正片裏雖然只有「一秒鐘」,可來來回回被砸了不下十次,而且是非常實在地用力瞄準砸,以至於肚子都能給砸淤青了,在電影中還分別能看到周冬雨側躺在牀上時右上臂有淤青,在廢墟大禮堂裏坐在地上哭時右小腿也有淤青,不是化妝是真實的淤青,我已在多個場景中印證過,並且能發現淤青在逐漸變淡。哎,「活著」可真累……就這樣哭了兩個月、每天拍苦哈哈的自虐以及被虐戲,身體和精神上反反覆復地被折磨,還能時不時把大家給逗樂,誓要向外界展現自己一貫堅強樂觀的精神風貌,內心得強大成什麼樣兒?想想都夠分裂的。但是當我讀到下面這段文字時,心情還是凝重了起來。

現在你大概瞭解頭頂一個「影后」的頭銜背後究竟要付出怎樣的代價,一個演員想要憑藉演技成名有多艱難,更不用說她還有著這麼高的天資。正應了《霸王別姬》里老師父教導小徒弟時說的那番話:「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

當然,說了那麼多,就是為了反駁一下那些「周冬雨屬於正常發揮」、「周冬雨的演技不必多說」諸如此類的看法。事實明明不是這樣的,即使大家根本不屑於去關心演員塑造角色的心路歷程,但我只想再次強調,這不是她的「正常」發揮,而是超常發揮;她的演技也很值得一說,而且是值得掰開了、揉碎了細細地品說,並且十分值得後輩甚至同輩演員去學習和借鑒。

有網友說她的表演水準不亞於《甜蜜蜜》裏的張曼玉、《小偷家族》裏的安藤櫻,我覺得評價得挺合理,也不過分。說到這裡我也很不解。

為什麼不能和前輩比?他們當年留下那些經典的角色時不也都挺年輕嗎?

為什麼國內網友總是忌諱拿國內年輕演員與國內外的優秀演員做比較呢?

為什麼總是要去抬高甚至神化前輩或者國外演員的演技?

為什麼要人為地拉開高度、刻意製造某種壁壘?

演員也是人,是人就有缺點。沒有一位頂級演員的表演是毫無破綻且不能被超越的,他們只是有各自的絕活兒,有自己擅長的作品類型、角色定向以及表演風格。而這次周冬雨也的的確確祭出了影后級的表演,這裡提到的「影后」是著眼於整個華語影壇的。只是她喫虧在長得太顯小,性格太活潑,有時候說話辦事兒表現得像個鐵憨憨,再怎麼實力過硬也會有人投來質疑的目光,甚至還把她當小孩兒。

如果去年金馬沒有涼涼,應該會毫無懸念地拿下屬於她的第二座金馬獎盃(在去年的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上就擊敗了憑藉《熱帶雨》斬獲56屆金馬獎影后的馬來西亞籍演員楊雁雁,其他入圍者還包括和冬雨一同提名第32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活著唱著》的主演趙小利和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獲得者《日光之下》的女主角呂星辰,而且該單元評審團裏有部分國際友人,所以這應該是最純粹、最不帶任何偏見的評選結果了)。

如果參評上屆(32屆)金雞獎,也完全有資格與詠梅一同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殊榮。在華語電影世界裡,不是說拿了歐洲三大獎的演員表演就一定是最頂級最不容置喙的,演員的表演固然優秀,但這裡面也涉及到一些政治因素和評委的個人喜好,所以大可不必以此標準來衡量國內演員的演技水平。畢竟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演,演員年齡不同,生活閱歷不同,角色也完全不同,而她們都在各自的作品中貢獻了高質量的表演,沒法比較,也無需比較,但這並不影響她們本次的演出成為各自職業生涯中的高光時刻。更何況,周冬雨在不到30歲的年紀就已經交出這樣的答卷,反而更值得肯定與讚賞。能演好王麗雲的演員我腦海中能想到幾位,但是陳念這個角色除了冬雨恐怕難有更合適人選了,外形既要有少女感同時還得有紮實的演技能演出角色既天真又複雜的兩面,你讓早幾年前的周冬雨本人來演怕是也撐不起這個角色。什麼都得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以二位都很幸運,在合適的年紀接了合適的角色並且都儘力發揮到了最好。

客觀地說,冬雨飾演的陳念這個角色比千璽飾演的小北要複雜很多,相應地,難度也就高出很多。因為冬雨絕大多數戲份都是需要在不同情景下表現出陳念各種不同層次的情緒變化的內心戲,不夠觀眾看不出來也感受不到,過了觀眾又會覺得虛假和刻意,這個「度」十分難把握,所以內心戲往往特別能考驗演員的功力。冬雨就是用這一場場內心戲把陳念這個形象給立住了、演活了,讓角色真實可信,你從角色身上看不到一點兒周冬雨的影子。

不是會哭就代表會演,眼裡有光並不等於眼裡有戲,哭戲和眼神只是表演裏最基本的情緒表現方式,為什麼高級的表演往往都是剋制而內斂的,即便需要爆發,也是層層遞進,情緒鋪墊得極其紮實。因為觀眾能透過演員看似波瀾不驚的情緒感受到角色暗流湧動的內心世界,極度悲傷不一定會傷心大哭,甚至可能都哭不出來;眼裡暗淡也可以傳達出複雜的情緒。周冬雨在《少年的你》中的大部分哭戲就可以傳遞出豐富的信息量,尤其是配合著眼珠的轉動和眼神的變化,能夠傳遞出層次分明的多種情緒。

我舉其中一場哭戲為例,一個大家可能都沒注意到的細節,就是當小北迴來發現陳念蹲坐在門口抬頭看小北的眼神變化。

鏡頭第一次切到陳念時她的眼珠上移,有淚光閃爍,但是沒有流下來,楚楚可憐,令人疼惜,那種無助的眼神裏肯定有因之前所受驚嚇而感到的害怕,也可能有不得不再次回到小北家避難擔心產生的害怕。

第二次切過去先是繼續盯著小北,而後視線從小北身上快速移開看向別處,這裡便流露出陳唸的一絲難為情,因為之前是她先惹怒小北然後主動離開小北家,現在受了同學欺負又自己找回來,總歸是帶著那麼一點落魄和難堪的,畢竟她也要面子,所以視線在迴避,僅這一點點細微的眼神變化就把角色的矛盾心理很好地呈現出來,眼睛裡非常有內容,而並不只是單純地表現可憐。

所以不論是從表演的難度、完成度、自然度還是真誠度來看,我都敢說在四位入圍者中,周冬雨一定是最好的,因為她在《少年的你》中的表現已經不再是「表演」了,而是變成角色本人,每一根骨骼、每一方血肉、每一寸肌膚由內而外都是屬於角色的,這種表演方式是最純粹、最高級的,呈現效果也是最生動、最直指人心的,理念本身是最簡單直接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最困難的,因為演員在塑造一個完全不同於自己的角色前,首先需要重建自己的三觀,折損巨大的精氣、耗費漫長的時間去不停地想像角色的成長曆程,強迫自己培養和適應角色的行為習慣和思考方式,從而構建起一套完全屬於角色的人格、內心世界以及行事邏輯,將自己完全隱匿於角色之下,此時也不再需要什麼「信念感」了,角色在劇本中所有規定情景下的行為動機都變成了演員的本能反應,讓自己幾乎毫無破綻地生活在只發生於角色身上的故事中,同時也讓角色極具真實性和感染力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當然入圍者通常都會覺得自己的表演是最好的,或者說對自己在劇中的表現信心滿滿(冬雨除外,這人從來都不能很好地評價自己的表演,而且總是在挑自己的毛病。每次演完一部戲總說還能演得更好一點,但是基於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擔心會影響導演的判斷、耽誤整個劇組的拍攝進度、擔心對手演員的不耐煩或不配合、抑或是之後對角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等等,不能去及時修正自己之前不滿意的表演,但至少有這樣的覺悟,已經足見其作為一個十分優秀的演員該有的自省和高要求了),但如果讓周冬雨得獎,我覺得其他三位演員應該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吧。

另外我還想補充個番外。

從專業角度來講,周冬雨在去年年底舉辦的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新華語映像單元拿下的最佳女主角的含金量是明顯高於金像獎的。至於為什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該屆評審團的背景以及入圍的影片和演員的整體質量,而《少年的你》劇組也讓這屆影展獲得了巨大關注,差不多同期舉辦的還有一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你再去看看入圍影片和演員的質量,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澳門影展閉幕式上冬雨的那段頒獎詞和「比心」式致謝想必微博上早已盛傳,但我還是去觀看了完整的開幕式典禮,因為小周同志被授予了本屆影展的「焦點影人」。

開幕式上有兩位主持人分別用粵語和英語先後羅列並簡要點評了其出道近十年來參演過的對她影響至深的幾部主要作品和角色,我在聽的過程大腦也如同放映機一般滾動播放著一幕幕那些作品的經典畫面,心裡生出陣陣感動和溫暖,此時的她明明才只有27歲,可聽上去卻像是在回顧一個演員的生平,再到後來她徐徐且優雅地走上頒獎臺接受榮譽時,我內心還挺澎湃的,特別欣慰,也特別感慨。

26歲時,鞏俐演了《風月》,章子怡演了《夜宴》,周迅演了《香港有個荷里活》,張曼玉演了《阮玲玉》,張柏芝演了……貌似已淡出影壇,而周冬雨演了《少年的你》。

正如她自己常說的,時間會證明一切。那一刻我就知道,她不會成為任何下一個誰,卻一直都會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周冬雨。

沒有一個演員能永遠保持巔峯狀態,也沒有一個演員的作品總能一鳴驚人。演員過好她們自己的生活就是影迷最大的幸運,不然你看張曼玉和張柏芝,一個息影玩搖滾去了,一個生娃上綜藝撈金去了。影迷們難道不心痛嗎?

小周啊,你一定要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多旅旅遊散散心,我把安生對七月說的話也轉達給你:「你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去多久就去多久。」同樣,想演什麼就演什麼,能演什麼就演什麼,我相信你的眼光和潛力,不必急於做出改變,也無需刻意去證明什麼,好的劇本和班底可遇不可求,一切順其自然就好。長得顯小顯年輕怎麼了,這是你得天獨厚的資本和優勢,多在銀幕上留下一些充滿青春活力的形象也挺好的,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地變成你期待的那種優雅的小老太太。


下面可能要說一些和問題本身無關的廢話,我已經加分割線了,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止步於此。

想吐槽一下近幾年的金像獎提名,好些時候就跟鬧著玩兒似的,看客還是抱著一顆平常心就好,畢竟凡事有得必有失,知足常樂。

不得不承認,城會玩兒,金像獎這次在最佳男女主和最佳新人的角逐上做足了話題和文章,狠狠地賺了刷了一波存在感。

這次《少年的你》又是12項提名,歷史為何如此驚人的相似?!當初曾國祥導演的《七月與安生》也同樣獲得了12項提名,結果被金像獎耍得有多慘,往事歷歷在目,畢竟當年在金像獎之前曾國祥已經拿到了香港電影導演會的最佳導演,而周冬雨則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女主角,兩大備受業內肯認可的號稱金像獎前哨的大獎都能在金像獎的頒獎舞臺上雙雙失利,不可謂不蹊蹺。所以這次提名我特別關注了這兩個獎項。

因為之前已經知道本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把最佳導演頒給了曾國祥,不過他也確實是本屆最強的選手,可以說沒有對手,畫面設計講究,鏡頭使用大膽,場景調度流暢。雖然我還沒有查到今年香港電影導演會的得獎名單,但是我依然看好曾國祥拿最佳導演。

如果說金像獎只把獎頒給香港電影人其實也非常能理解,比如最佳男主角從來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畢竟它本質就是表彰本土電影工作者的,可是歷屆最佳女主角的得獎者身份又很迷,毫無規律可言,你無法猜測它們的審美和口味。到底是封閉還是開放,實在是很矛盾,難道真的如網友所說的,選內地女演員入圍或者得獎也是為了讓香港導演有更多能和香港男演員配戲的選擇?鞏俐、周迅、趙薇、湯唯、春夏、章子怡、張靜初、范冰冰、高圓圓、曾美慧孜……這麼看下來,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還有最佳導演這一塊,第36屆金像獎三個導演合拍的《樹大招風》打敗了曾國祥的《七月與安生》獲得最佳導演。當年金馬雙女主同時獲獎是囿於評審規則,排名第一的周冬雨總票數未過半所以增設了雙人選項,你這仨導演打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部電影最後贏了一個導演指導的長片,公平何在?鬧呢這是!

總之,太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兒戲化的騷操作讓金像獎顯得有些不純粹了。影迷朋友們還是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喜歡誰就喜歡誰,也甭管它到底是不是「最佳」了。


非常大,她這種為角色剪寸頭的精神就讓我很佩服了,別提她在劇中演女高中生還不違和


這次金像女主角逐其實蠻有看頭,最大看點肯定就是鄭秀文和冬雨。我個人是覺得給鄭秀文概率要大過冬雨。就表演本身來說,如果說冬雨在陳念這個角色上實現了自我突破,那麼在花椒之味裏,鄭秀文則是把自己這麼多年時間打磨出來的光澤完全展示了出來。兩個人演得都很好,我一時間難以抉擇。陳念這個角色優勢在於角色的複雜性,如樹這個角色可貴的是完完全全的融入和平靜,時間的沉澱感。

其實我覺得大家不必先給香港扣地域保護的帽子,就這次來看,無論是給周冬雨還是鄭秀文都是非常公平的。藝術本身比我們想像得要寬闊得多。想起一句話「入圍靠實力,得獎憑運氣」。


今年按內地跟香港的這個形勢,你懂得,能提名已經很給你面子了,估計最佳女主不會給內地演員,最佳導演,最佳音樂之類的估計會得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