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哪個方面入門,要學習哪些數學知識,經過多久纔可能看得懂相關的證明成果,謝謝

謝謝題目下大家的回答

我反思了一下,其實我可能沒有意識到對於數學研究,哥猜意味著什麼,我只是好奇,好奇它離普通人有多遠。

我說的需要的入門書籍,相關數學學科知識(感謝回答者讓我知道它屬於數論分支),是希望有這麼一條路徑可以描繪出它的難度與高度。

現在看來,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提問,的確很輕佻,謝謝大家的指點


為什麼都要學哥德巴赫猜想????????

我就不明白了,數學中的有趣的事物這麼多,比如Riemman zeta函數,比如扭結理論,比如演算法理論,比如混沌理論,即使覺得要做一個大問題,P=NP或者黎曼猜想也比哥猜有意思的多。

難道就因為哥猜容易懂?

行吧,先學初等數論,再學數學分析,再學解析數論,然後研究篩法,最後看chen的論證1+2的證明,其實從解析數論我就不懂了,不過我估計這一過程不會超過5年,如果你真的用心學的話。

但證明哥猜需要什麼?我不知道,我也不可能知道,也許需要望月新一的那種所謂的「新的數學」。反正依靠現在的數學之路是不可能的,因為1+1和1+2根本上不同,靠篩法是沒法證明的。


答主在另一個類似問題下面的回答,其中根本不需要高等數學的基礎。貼過來僅供參考。

不知什麼時候,從中學生到民科大師們都奔著哥猜而去。

當然嘍,雖然答主不懂數論,但也知道這麼多年人們為之而禪精竭慮的東西不是那麼容易證明滴。可能就是這個原因,網上噴哥猜證明的人不在少數。實際上想證明哥猜,有兩種方法,一個是從正面證明它是正確的,比如陳景潤大師所做的那樣。這種方法非常困難,很多人竭盡一生也沒能取得進展。

還有一種方法,是證明哥猜是錯的。也就是說,你只要能找到一個反例,證明哥猜不成立就可以了。這樣一來,你的名字就會在數學史書上至少存在百年,和高斯、阿基米德、牛頓、祖沖之、劉徽、華羅庚他們排列在一起。怎麼樣,光宗耀祖的機會就在眼前呀。

怎麼找反例?很簡單(以推翻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為例):首先,下載一個素數表,在網上隨便一找就能找到;然後,寫一個小程序,選某一個偶數A(比如100),先減掉一個素數B,比如3,其差為97;對照素數表,看看這個「97」是不是在素數表中。如果不存在,則重新選個素數B(比如5)再做一次減法;如果存在,則重新選個偶數A,重複上述過程。如果,你選擇了小於偶數A的所的素數B,都沒能找到另一個其和為A的素數對,恭喜你中獎了(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那種)!什麼?有的同學說,隨著偶數A的增大,這個計算量呈幾何級數增長?那有什麼關係,又不是讓你坐在家裡一個勁兒地算,你只要到網吧去,輸入這個程序,拷貝素數表這個資料庫,然後讓程序在後臺運行,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打「穿越火線」了!

而且,偷偷滴告訴你:每次你只要嘗試不超過偶數A一半的數值(就上例來說,素數B你只要嘗試過47)就可以啦,可以節省一半的時間呦。

什麼?為什麼答主沒具體這麼幹?答主正忙著在知乎上寫回答,哪有時間關注獲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這種小事情嘛。


現代數學大概可以分為代數、分析和數論三個方向,哥猜顯然屬於數論方向的前沿。想看陳的「1+2」證明,需要極紮實的篩法功底(篩法是數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方法),所以你需要把重點放在數論上。當然,代數和分析的基礎也是必須有的,畢竟現代數學缺了哪個部分其他都不好解決。

不正經回答問題:高等數學是哥猜的基礎,你這問題就相當於我沒有磚頭可不可以蓋房子。

你說這不是做夢是什麼?

還是建議題主修改一下問題的問法。


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理解:從網上查閱【哥德巴赫猜想的信稿】。數學家歐拉回復哥德巴赫的一句話誕生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題。這句話的中譯文:【在你(哥德巴赫)的基礎上,我認為: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不過,這個命題也不能給出一般性的證明,但我確信它是完全正確的。】其中,【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題。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數學家華羅庚,對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表達是:N=P1+P2。數學家王元等七位中國數學家,對哥德巴赫猜想的共識是:【凡大於等於4之偶數必為兩個素數之和】。【素數之和】是【數學模型】,是【都是兩個素數之和】【必為兩個素數之和】的【現象和常識】。多組解是哥德巴赫猜想普遍性解析。數學家歐拉【也不能給出一般性的證明】,但是提示【給出一般性的證明】是這個命題的【關鍵】!

關於證明:大於2的偶數,【都是】【必為】兩個(不同)的素數之和,如何證明?數學功底必不可少,還需要有【突破】!還要為這個命題設計【一般性的數學表達式】的能力,這個數學表達式【全覆蓋】任何一個偶數所有應該展現的【組解】,並且是【規律性;精確性;普遍性;穩定性;可快檢驗】的【體現】。


難的你看不懂,

給你一篇簡單的文獻吧。

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你這個問題很容易被理解為民科問題,建議修改。

我只是普通的大學生,沒有接觸過前沿數學,但我知道,這樣的問題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動的。我家裡有一本華羅庚寫的《數論導引》,前面幾章還是初等數論,後面就開始了橢圓模函數論,高等微積分,非歐幾何(?)等等。。。其中許多證明都是神來之筆。(比如素數定理的證明,書上開闢了一整章內容講這個)所以,要研究這種問題,需要的是無比深厚的數學功底(你永遠不知道會要用到什麼領域的數學,什麼樣的跨界都有可能),以及逆天的大腦。


做夢應該是解決他的唯一途徑了


週期函數研究透了,哥德巴赫猜想就理解完整了。我也不懂高數啥的。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腳踏實地

離開行動皆是空談

還是要從基礎知識學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