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光只是將經過的粒子形態更改成為了光子的特性和波的特性?


我覺得還是要澄清一點,所謂「波粒二象性」的正確意義,本來就應該理解為它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

但這不代表你想的是對的。

之所以說它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因為波和粒子壓根都是經典概念,本來是為了描述經典運動而抽象出來的模型,不能,也不應該能,更沒理由能描述一個量子對象。只不過在量子理論還沒發展完全的階段,我們可以暫且藉助這兩個熟悉的模型的某些特性來片面地刻畫一個量子的對象在不同情形下的表現,於是當時的人就糅合了這麼一個二不像的概念出來。但其實要是不侷限於科普學的深一點你就會覺得這名字起得不像話。。。量子對象就是量子對象,完全可以量子化地精確地描述,為什麼非要拿著兩個經典模型塞過來,硬說指著它說它有時候像這個,有時候像那個?所以也常常有人說,應該叫「波粒二不像性」。

但說到底我覺得這就是個歷史過渡期的遺留問題了,放在前些年裡可能對高中生水平的科普有些幫助,但本質上還是頗有點指鹿為馬之嫌。激進一點想,這套說辭再過幾個世紀應該就會逐漸淡出物理的視線。梁燦彬在他的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裏講過一個故事大意是說,Synge把等效原理比作接生婆,在廣義相對論草創時期有著啟發和引導的作用,但在理論模型日趨成熟的今天已經完全沒必要再揪著它不放,硬盯著這個名詞甚至可能會帶來混亂和誤解。

所以波粒二象性也是一樣,今天的量子力學你用Dirac符號看著完全很舒服,各種性質都能嚴格的導出,背後還有von Neumann等人從數學上來保證它的很多推廣操作都是對的,它不是「波」這種模型也不是「粒子」這種模型,它就是量子模型。想了解就去看看這些。有這麼好的條件還要去盯著將近一個世紀以前一個略顯ugly的tool,就跟現代人生火還想鑽木擊石一樣,除了產生一堆不必要的麻煩和沒道理的腦補甚至危險以外沒啥好處。


橫看成嶺側成峯


不曉得啊 看了一圈的總結了一下 感覺就像是 一隻天鵝在水面撲騰 有的人看到了水波(波動)有的人看到了波光粼粼(粒子)有的人發現拍水的那不是一隻天鵝 而是一隻鴨子!


光是波不是粒子,但光傳輸的介質以太是粒子。


簡單理解,不同物體的動量,數量級不同,運動表現也不同:動量大,波長短,運動軌跡趨於直線;相反,動量小,運動軌跡近似於波。打個比方,石頭在空氣中只能直線運動,但灰塵可以輕盈地飛舞。


機械性理解是錯誤的


光本來就不是波也不是物質粒子,它是能量粒子,能量是沒有質量的。

壓力與還回頂力是共生的相等的,它倆都發出力波,壓力發出的壓力波就是引力,還回頂力發出頂力波,光就是靠頂力波推動才能前進,頂力波是波動的,光跟著波動,頂力波和光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纔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不是波也不是物質粒子,是能量粒子。光的唯一作用是散熱。


本來就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啊。至於它到底是什麼,無需關注或者毫無意義。

比如今天你去街上,看到一輛紅色的車,那麼這輛車就是紅色的麼?只能說在你看來它是紅色的,如果換成一隻貓來看呢?那這輛車就是灰色的了。但無論如何,車的顏色是隻有一種的,並不可能同時既是灰色又是紅色。它到底是什麼顏色,取決於你如何觀察它。至於它「本源」顏色是什麼,毫無意義。光也一樣,它並不是一種「既是粒子又是波」的複雜存在,它到底是粒子還是波取決於你如何觀察它,至於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無需關注或者毫無意義


不能抽象籠統地談光、波、粒子,要具體分析才能弄清楚。麥克斯韋證明光的本質是電磁波,而電磁波就是動變的電場與垂向磁場的週期性交變互化,光波中只有電場和磁場,或波峯和波谷,不能在光波中找到別的東西。顯然不能在光波外找光子,光子只能在光波中找,那麼是光波中的哪個部分是光子呢?是那個電場還是垂向磁場?是波峯還是波谷?極其簡單的選擇題,用不著不著邊際地胡思亂想。

《普通物理》第三冊就明確地說,光子就是光波中的電場——二維電矢量,也就是光波的波峯部分,卻沒有人認真對待。科學家們用宏觀物理的機械波和「恆體點粒子」概念來描述和理解光波和光子,抽象地談波和粒子,不肯具體地分析光波的結構,對光波常識性的物理圖像選擇性無視,糾纏於「波粒二象」、疊加態、測不準、不確定、幾率波等模糊混亂似是而非的概念,竟然找不到光子在哪裡,弄不懂光子的本質,眼裡竟然是光溜溜的恆體光子,然後對光子光波的干涉現象絞盡腦汁焦頭爛額百思不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盡情地胡言亂語信口雌黃胡說八道------。


光既是粒子也是波,這是物理學千錘百鍊得出的結論,也導致量子論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但是實驗是支持的。所以出來了波粒二象性的量子力學基本原理。

薛定諤波函數其實用時間軸的演變來看待一個粒子的波態和粒態交替出現就可以很合理的解釋該波粒二象性。

可以參考本專欄內的文章針對該波粒二象性的物理幾何圖像的一個探索性質的解釋,歡迎斧正!

學無止境:波粒二象性的幾何化唯象解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光既不是粒子,也不波,而是彈簧狀的螺旋開弦結構!


他是什麼狀態,取決於你的「觀察發生」


雖然我也是這麼想的並且這兩年對於光的本質做了一些建模,但是有更多的問題會出現,沒人知道它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沒人知道我們的世界長什麼樣,所有定律都只是可以用來描述這個世界而已。這是我的看法


粒子還是波都是根據現象來解釋的,沒有人知道到底是啥。


有可能吧。就像我手上拿著一個圓形物在你我之間,我說是一幅圖畫,而你說是一個字。但實則她是一個硬幣。


波本質就是一份份能量的傳播。從傳播方式來看是波,從波能量的作用來看是粒子。形象的比喻是一把可以無限連續擊發的衝鋒槍,發秒發射頻率是f=1000發,每發子彈在真空中間隔(波長)是λ=100米,子彈出堂速度就是f*λ=100000米/秒,也就是波速。但是子彈又是一棵棵的。這時考慮接收者接收到子彈的能量時,以頻率來衡量大小。接受者無論向哪個方向運動,以波速衡量子彈波的速度,接收者相對槍的運動速度同步成反比例地改變波長與頻率,子彈的波速度不變。但是單個粒子速度相對接受者卻發生了改變。所以說波的粒子速度的大小,隨波頻率在變。光波也是如此。只是光波更廣泛而已。


好民科的說法…

會不會光只是將經過的粒子形態更改成為了光子的特性和波的特性?

我喜歡,給你補充一下

光只是將經過(以太海)的(光)粒子形態更改成為了光子的特性和(以太海的)波(動)的特性

別著急,我盡量在五年之內讓這個描述變成普遍認可的觀點


對的,本質講光是由一種基本力性質的力場態事物聚集而來的。所以光即如同水中的浪花,即是水又不是水,即是波又不波。


或許光的本質並不在人類現在所處的維度,

也許波和粒只是光在這個維度的體現形式呢。


無論是波還是粒子,都是事物的表觀現象。人類得益於光而能觀察萬物,或許也正是光矇蔽了我們的眼睛。或許光的空間尺度遠超構成人體和事物的基本粒子的量級,超越或介於了表觀物質物理宏觀可觀察屬性顯現的作用界限。光,這種再顯而易見的事物纔是物理世界最大最根本的祕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