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個人。

我不僅覺得自己像一個旁觀者,有的時候明明已經有點被打動,被感動,然後就自動啟用了屏蔽模式:或者在心裡自我解嘲,或者馬上轉移注意力了。關注的永遠是事件本身,很少帶入感情因素

有時候覺得這樣不太好,畢竟共情是人與人交往的重要基礎,而我並沒有這種感同身受的感覺,所以,我常常知道自己在有些情況下要表達出同情?喜悅?悲傷?等情緒,但是,因為自己都沒被打動,所以

就算是安慰也是隔靴搔癢式的,就算是悲傷也沒有動過真情…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也不能打動別人,所以,自我覺得與朋友相處,難以深交,應該是自己的原因占多數吧。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知道啊。但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第一,別人也不知道我的感受;第二,君子之交本來就淡如水,大家也都是吃吃喝喝逛逛玩玩的朋友,也就夠了。

只是,偶爾看到很純粹的友誼或愛情的時候還是覺得很羨慕,但是,因為知道自己做不到,所以也就是看看、羨慕一下下罷了。

時間依然流逝,生活還在繼續,也許沒有感同身受是種缺憾,但並不會給生活帶來什麼不好的,反而還會自動屏蔽一些負面情緒影響。

這樣想想,其實也還不錯


因為經歷了,你由一個感性的人轉變為一個理性的人了。

所謂感性,是說一個人非常看重個人情感,在做許多事時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即所謂的至情至性。

而理性,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在做選擇時不會因為私情而干擾自己,由此做出一個在大局上表現正確,在小節上顯得稍微有點無情的選擇 。

比如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主角張無忌,他就是一個感性的人,在許多大事上著重考慮旁人的感受,所以深得人心(尤其是女人)。但也正因此錯失皇帝寶座,被朱氏鑽了空子。

相比之下,歷史上的朱元璋就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了。在天下一統之後,為防部下作亂,幾乎把所有的功臣都殺光了,可謂冷血無情,但也在根本上加強了中央集權,保住了明朝江山。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是取決於你自己的。這句話不知騙過了多少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才是至理名言。

你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完全是由你的經歷決定的。你可以好好想一下,自己究竟經歷過什麼,才讓你發生了這樣的改變,或許能發現什麼。


經歷得多了,看淡了,只有自己是當事人,才會感覺到吧。


感情是不需要去刻意為之的


經歷的多了,又或是時間過去的久了,難免會覺得那些感情距離自己越來越遠,當這些感情來了的時候,又忍不住的想拒絕,不想接受,不想承擔。


人生本來不就是冷暖自知,但是要盡量做個溫暖的人呀


內心防備,難以對別人投入足夠的感情 ,沒有足夠的付出就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


或許是沒有經歷過?

或者經歷過覺得不過如此?

沒關係的,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可以冷眼但不要冷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