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首譚詠麟的歌是你很多年都一直在聽的,又為什麼一直在聽這首歌,從歌曲里得到了什麼?


這個問題我一定要答!我來介紹一下一個幾乎對音樂一無所知的00後是怎麼曲折地喜歡上譚詠麟的!這個過程太不容易,以至於我對當時的心理活動都記得清清楚楚。

第一階段:偶然接觸:

第一次看到譚詠麟,是在汽車站的廣告牌上看到「銀河歲月40年演唱會」,一個燦爛的,有些土氣的笑容。那時的想法:譚詠麟聽著好耳熟啊,感覺是一個好老的歌手,好像是唱民歌的......

因為之前我喜歡李健,幾乎看完了李健所有的訪談和綜藝節目。李健總是提他愛豆,還在歌手、中國好聲音上用了譚詠麟的歌,這時候,即使是對年代久遠的事情不感興趣,也不得不好奇,偶像的偶像究竟是什麼樣的?

還有一次接觸,是 在b站上看了古巨基致敬譚張梅的一次開場,分別演唱了這三個人的經典快歌,那時初聽就覺得極其抓耳的是: 《夏日寒風》《暴風女神Lorelei》《淑女》《妖女》,之後就搜了譚詠麟和梅艷芳的原版。

第二階段:主動了解

最終主動在b站上搜了譚詠麟,第一個吸引我的是「譚詠麟十大圈粉現場」,而我點進去的原因是,懷疑:一個唱民歌的還能圈粉?(別打我當時真是這麼想的哈哈哈)

看到87演唱會的medley午夜麗人那一場,我當時就覺得這人唱歌好蘇!(原來不是唱民歌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披肩」這兩個字,唱的簡直心要化了!有一種其他人都沒有的感覺。同時覺得,《午夜麗人》,《捕風的漢子》,《我愛雀斑》這三首歌都特別好聽!於是去搜了這三首歌的錄音室版本,以及《講不出再見》,《也曾相識》這些比較火的歌曲。

然後並不是就這樣喜歡上譚詠麟了,我當時覺得《講不出再見》曲調很好聽,但總覺得這個歌手唱的不怎麼樣。直到現在,我都覺得《講不出再見》以及譚詠麟一小部分作品的錄音版本,質量還是一般。

第三階段:最終入坑

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很偶然的,聽到了《無言感激》的86現場版本,頓時驚為天人!他那種鏗鏘有力、明亮而有厚度的聲音,是我從來沒有在其他歌手那裡聽到過的,更是沒有想到,現場居然可以這樣穩!然後就瘋狂搜索譚詠麟所有現場歌曲,那四大經典演唱會更是看了無數遍。之後就可以算是正式入坑,也能慢慢接受譚詠麟的錄音作品了。

喜歡譚詠麟改變了我很多,從一個不能接受不清晰視頻的人,到連84,85的人畜不分級清晰度都能堅持看完(因為模糊也擋不住帥);從一個對年代久遠的事情絲毫不關心的人,到幾乎成了「考古愛好者」;更重要的,譚詠麟讓我認識了很多世界級的音樂人,如谷村新司等,也算是提高了我的音樂素養。

所以,我總覺得,譚詠麟就是上古的寶藏,我能夠認識他,是莫大的榮幸。譚詠麟現在還在唱,也堪稱華語樂壇的一個奇蹟和粉絲的莫大幸福了。


得感謝張國榮。

小學畢業的暑假,閑來無事淘了一堆影碟(沒錯,00年代中期是碟片的迴光返照),其中有張國榮的《霸王別姬》《倩女幽魂》《紅色戀人》等片子。看了Leslie的電影后去網上搜他的信息,順藤摸瓜看到了80年代的譚張爭霸,知道了譚詠麟。對譚詠麟的第一印象是,他似乎很喜歡穿馬甲。

後來,忘了在哪裡偶然聽到譚詠麟的歌,也忘了是《水中花》《一生中最愛》還是《半夢半醒之間》。因為初聽時真的沒在意。

但之後連續三天,譚詠麟的聲音魔性地在腦內蕩漾,特殊的磁性讓人著迷。當時的互聯網還沒現在這麼先進,聽歌還得用百度零零散散地下,譚詠麟的信息不是特別容易全部搜到,就產生了隔了一層的神秘感。

從此入坑,至今已是十餘年的倫迷了。

偶像,是寄託著夢的形象。

我想譚詠麟會是我一輩子的偶像。


我大概是在高一的時候吧,在這之前初三的時候大家都喜歡beyond,我聽了幾首,覺得粵語歌的旋律發音都還不錯,就留意了一些,在這之前我一直聽的是齊秦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只聽老歌,可能是我是歌手認識的齊秦?),初三接觸完beyond(並無太大感覺)之後首先接觸的是張國榮,下載了風繼續吹和似水流年,風繼續吹完全聽不進去(也許直男原因),似水流年還不錯,就一直留著了(後來才知道是塔塔的),只認識到這裡,直到高一,無意中發現了一生中最愛這首歌,發現唱的好深情,便留意起這位歌手,到了高一下學期暑假,歌荒,找了好多人的歌,都不對我口味,這時候忽然想起了校長,找到了愛的替身,小風波還有相識非偶然這3首歌,聽了幾遍之後,我就找到了合我口味的歌手了。

校長的歌是個大寶庫,從那個時候開始整整4年時間裡,好歌一首接一首,根本聽不完,從 愛的替身 到 情憑誰來定錯對 到 情不變 到 幫我欺騙我 再到 第一滴淚,再到19年去上海看演唱會,一直到現在,我總結了校長的歌很值得聽的接近400首,又從中找出很喜歡的120首,再次超級苛刻的篩選出46首。

而相比於其他歌手,在前面120首的標準下,張國榮專輯我都聽過,只能找出21首(最喜歡黑色午夜,有誰共鳴,左右手和諾亞方舟),張學友從86開始聽到98年的專輯聽不下去了(遙遠的她和雪狼湖,還有linda和人在雨中),許美靜專輯都聽過可以找出9首(這9首都喜歡,接近前面46首的標準了),陳慧嫻專輯都聽過可以找出25首左右(最喜歡戀戀風塵和地球和月亮的故事),李克勤有30首左右(但是專輯只聽了一大半,所以不評論最喜歡),黃凱芹專輯都聽過可以找出33首(他的歌都很好,也許不認識校長我喜歡的歌手應該就是黃凱芹了),王傑有10首左右(只是找了一部分,最喜歡忘了你忘了我)其他的人像陳百強,羅文,許冠傑,徐小鳳等人只聽過他們的經典歌曲,那些流傳至今的經典都不錯,名副其實;甄妮,葉倩文,王菲,梅艷芳,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等人幾乎沒聽過或只聽過寥寥數首,就不做評論了。因為我只接觸5年左右港樂,所以了解不多。

從以上所述,以我對港樂微薄的了解,相比之下我看到了校長歌曲的精品程度,看到了他的高產程度,直到最近我又真正了解到了年年25歲的含義,07最愛笑的人這張專輯,我之前一直以為阿倫嗓音退化,不會多麼好聽,結果,在其中發現了4首好聽的歌,令我驚奇不已,我一直以為阿倫的專輯到03年的不一樣的譚詠麟可聽性就結束了,結果發現我大錯特錯,過段時間打算再試試一點光和708090轉

阿倫的歌絕對是個大寶藏,你覺得挖完結果又出來一首,比如說我前段時間找到的避世烈車。

阿倫的音樂是站在港樂頂端的,這是接觸後喜歡的理由之一,阿倫的音樂總會隔三差五讓我找到一首遺漏的好歌,這是喜歡的理由之二,阿倫的一些歌充滿著正能量,且阿倫的唱法隨和自然,不會刻意的賣弄技巧,很輕鬆的就把一首歌的意境唱出來了,甚至一首原曲可能不太好聽的歌如 最愛的你 ,再次演繹後,超級動聽!(這首歌曾一時令我沉醉,ktv必點,結果 星,猶如天空的小斑點這一句永遠唱不好,後來嘗試把空這個字著重一點,才唱好,而星,沒有一顆不愛閃照卻從無問題。。),這是我最喜歡阿倫的理由,還記得90年代一個香港dj的評論:「卡拉永遠OK這首歌詞曲並未永遠OK?為什麼如此hit?只因為阿倫永遠OK!」

有時候聽歌需要尊重自己的耳朵和內心,而不是眼睛所見,並不是歌神和亞洲巨星唱歌就一定符合你的心意,哪首歌讓你聽著舒服,哪首歌震撼了你的心靈,這個是騙不了自己的!


歲月無聲消逝,前路感謝有你

這裡,有沒有因為被不斷鋪天蓋地安利張國榮而知道譚詠麟並喜歡上他的歌的?

先說明本人非譚張粉裡面任何一派,只路人甲,非引戰,畢竟網上噴子多,但在這裡只是想說一下這個奇怪的反效應。以下鋪墊比較多,旨在分享心路歷程,如有不適,請點擊右上角。

一、無奈錯過了許多

本人雖然在粵語地區長大,但非港樂迷,原來不大喜歡港樂,對香港明星也知之甚少,童年時只聽過一下許冠傑和徐小鳳。80年代晚期,校長在頒獎典禮上宣布退出競爭性的獎項時,我還小,所以雖然大街小巷都可能播過校長的歌,但我很難把歌跟人聯繫到一塊,就是說,可能覺得這首歌很好聽,但不知道是校長唱的。

那個年代本人家庭條件不好,連有線電視都沒安裝,自然看不到無線台那些什麼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之類的。後來四大天王崛起,那是九十年代的事情吧,記得初中有很多學生迷這個,但我對他們的歌感覺不深,直覺上也覺得很跟風很媚俗。這裡順帶說一下當時本人經歷過的追星現象和偶像產業時代,由於本人當時所在的中學校風比較嚴,老師對追星崇拜偶像的現象堅決反對,甚至於想把學生這種想法掐滅於萌芽當中,就像早戀一樣視之為洪水猛獸,課間看明星寫真的一律沒收,貼紙的沒收……先不要說我們那學校是出不了追星追得賣腎的那種腦殘粉,甚至連一般粉也少見。記憶中,好像只有班上成績比較差的同學才追星,才會模仿「對你愛愛愛不完」的城式手勢(喜歡城城的朋友,我在這裡說聲對不起啊,不是黑,只是舉個例子,當時學校師長的圍追堵截就是這麼厲害)。

那時,我們同學之間甚少談起校長、張生這些比較早的歌手,可能因為跟當時沒有互聯網,全靠電視、電台、錄音帶、唱片等傳統媒體傳播有關。我們這邊與香港相比,接受偶像有個滯後期。不過據說校長退獎兩年後,張生也封麥了,跑去加拿大還是拍電影了。在我們這邊,起碼在十年內大家不怎麼談起校長和張生,談的是四大天王,然後是迷日劇,什麼SMAP、木村拓哉、唐澤壽明之類的,2000年後還有台灣那邊的F4,韓國的東方神起,然後是韓劇、美劇,甚至於泰劇,連歌手都不大關心了,就關心顏值,顏值對了,管他是唱歌還是拍電影的。大家回想一下身邊是不是這麼一個歷史演變過程?那時我聽的是什麼音樂呢?國外歐美的new age和日本的純音樂,以及歐美歌手,特別是唱古典流行跨界那一類的,比如莎拉布萊曼、恩雅、維塔斯、惠雲妮休斯頓、挪威的 Cecilia, 歐美組合Blackmores night,音樂方面聽喜多郎、神思者、神秘園、英格瑪等。所以說,由於消息的封閉、校長等二代歌手的過早退出競爭、偶像日新月異的更迭、還有本人的小眾口味,不但沒了解到校長的歌,順帶也不了解其他港星,也不想了解(不過後來了解了),汗~~~~

張生在我們這邊被重新炒熱是什麼時候呢?應該是本人大學時,離他復出都有好幾年了(所以我說這裡有個滯後期),那時身邊文藝青年眾多,不斷被安利《霸王別姬》《春光乍泄》等影片,安利《風繼續吹》《風再起時》等歌。本人也很喜歡文藝片,對各種cp各種向來者不拒,但很奇怪,我就是對他的電影和歌無感,身邊的同學看了《霸王別姬》後說張生怎樣怎樣美,什麼跨性別啊雌雄莫辨啊,電影如何如何曖昧云云,我電影都從頭到尾看兩遍了,覺得扮相可以,表演也行,但沒感覺,然後聽他的歌,聽到一半也是沒感覺,就關了,就關了,就關了!!可能因為關得過早,我也來不及關心他生前那段譚張爭霸的歷史和校長本人。

二、錯過後重新遇到過

由於張生後來的驚天一跳,他硬是把每年的愚人節改成了忌辰紀念日,在這點上,我不得不說張生,或者說他背後的宣傳團隊真是偉大。以前好像有個段子說過,屈原的偉大就是把他投江遇難那天變成了全國人民共同懷念他的節日,如果一個人死後,人們也拿個公眾假期去紀念他,這就叫成功了。現在已是我工作多年後,但每年我看到朋友圈關於張生的紀念起碼有兩撥,一撥是4月1日紀念他忌辰的、一撥是9月12日紀念他誕辰的。在當天,朋友圈、網上鋪天蓋地都是他側顏的黑白藝術照,連開國偉人都沒這待遇,這樣下去是不是還要一年定兩個法定節假日呢?這裡,我不是有意黑張生,而是,你試一下搜網上,會發現跟我一樣煩這個現象的人還真不少,比如「對XXX無感怎麼辦?」之類的帖子。

我曾經在一家公司工作過,當時的主管就巨喜歡張生,除了生辰祭日那兩天必發外,平時還不斷刷朋友圈分享酷狗音樂的各種張生的歌。大家平時在朋友圈也看到不少這樣的分享吧,這樣就算不大關心流行樂壇的朋友也可以通過點擊而被安利某個歌手。唱k的時候也不斷唱張的歌。後來,因為我在工作上不大接受這位主管的管理風格(這個跟彼此的音樂愛好無關),以及別的一些複雜的原因,我從那家公司辭職了。但我還保留其微信朋友圈,還是看見她不斷發張生的歌,於是就在這種洗腦式安利下,我自然就多聽幾首張生,雖然知道之前聽了沒感覺,然後了解一下張生之前的職業生涯,然後肯定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就是譚張爭霸,就像前面跟帖的網友一樣,要了解張生的人一定會搜到他的對手譚校長,這是不可避免的。

然後我順帶了解一下張生這位對手是個什麼狀況(現在才來了解什麼狀況,已經錯過了好多呀……),一看他們年輕時候的合照,靠!張生的這位對手很帥好不好,雖然他年紀看上去比張大,但一看就知道是帥哥的那種。然後點開他一首《講不出再見》,哇,這個行!再入坑94大球場,感覺他的對手很強悍好不好?哦,他的對手譚詠麟是這樣的啊。然後看看譚校長的歌單,竟然有很多歌是我童年、青年時代聽過,覺得印象很深刻,但一直不知道是他唱的。

比如《無言感激》。這首歌在童年時代,飄蕩在鬧市的大街小巷中,那時就感到,雖然這首歌歌詞很勵志,但不知道為什麼,旋律和歌聲中總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悲愴,特別是唱到「信念藏於心內」那一句的時候,覺得不忍心再聽下去了,這種感覺跟我聽張生的歌聽到一半聽不下去想關掉的感覺不一樣,是觸動內心的一種悲傷,好像有一個舊患到了風雨來臨之際就會隱隱作痛而不忍回看那種感覺,我甚至有點怕這首歌在腦海里單曲循環,有沒有跟我一樣感受的人?後來發現居然是校長唱的,而且校長唱這首歌還真的杯具了。1988年,校長在第10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黯然宣布不再參加任何比賽性質的獎項活動。大家去翻一下這個視頻,校長滿臉的汗水,眼角還有淚痕,妝都化了,很委屈地哽咽著,眼神卻堅定地望著前方,又帶著不甘和憤怒唱這首歌的前半段,我多害怕他現場痛哭失聲唱不下去啊(幸好那個是懷舊視頻而不是現場了)。當時那個場面,跟歌詞裡面「即使我有淚笑著強忍」不是一毛一樣嘛。當他說把空間留給新的歌、新的人,給樂壇帶來新的衝擊的時候,是多麼令人心碎,連我這個路人都看不下去了。對於一個歌手來說,雖然不拿獎不等於退休,但這樣退出就意味著以後唱片公司很多資源都不會傾斜於他,畢竟連作曲和作詞的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頒獎的金曲上呢,對不對?幸虧校長還在不斷出專輯,不斷開演唱會,後來在不同演唱會上都聽過不同版本的《無言感激》,這樣才心裡好受一點。

校長好像說過自己最喜歡的三首歌是《珍惜的珍惜》《一首歌一個故事》《無言感激》,但看過他現在在網上流傳的視頻,覺得他自己演唱或跟其他人合作最多的,應該提名這五首:《愛在深秋》《愛情陷阱》《傲骨》《幻影》《雨夜的浪漫》。《愛在深秋》不用說了,校歌。《愛情陷阱》見他銀河歲月演唱會和城城唱過,頒獎典禮上和張生、梅姐等群星都唱過,和草蜢都唱過,連節目上袁詠儀扮演群星演唱,校長也帶頭唱這首,不知道為什麼,這首快歌特別容易帶動氣氛嘛?都不像陷阱了,倒像開party。大概是因為校長的樂壇地位,他好像很喜歡一對多地對著一幫後輩男歌手逐一點唱,特別是當時的四大天王,這叫校長檢查功課哈。

再比如《傲骨》。

《傲骨》在網上都有校長從25歲唱到65歲的各個時期不同版本,難道是因為這首歌是校長作曲的,他本人比較珍惜的緣故?然後你會發現校長在人生各個階段由於聲線、人生閱歷和體悟的變化等等,每次演繹這首歌都有不同的味道,帶給聽眾/觀眾不一樣的感受。正如在左麟右李(兩人合夥那個餐廳的採訪)中,克勤形容過校長的做事風格像生滾粥,每一次都不同,演唱會上校長在解釋為什麼老忘歌詞改歌詞的時候,也說自己的每一次演唱都是即興作品,覺得是時候在這裡加點東西啦,就這樣把歌詞改了(好無語的理由,不過我喜歡)。《傲骨》也像校長的一道菜,每一次不同年齡階段的演繹,他都能在裡面加點東西。

比如83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唱《傲骨》,校長那時少年得志,英姿勃發,間奏那一段他突然銜著麥克風,怒吼一聲,然後脫下西裝外套開始甩呀甩(那個年代的演繹方式是比較迷,看得我一愣一愣的,不過,好喜歡啊)。然後到了94大球場,此時他的音色已沒有年輕時候那般清亮,多了幾分沙啞和滄桑,而且唱腔比起年輕時有了很大變化,這時就是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那種譚式情歌的唱法。我不是專業人士,不懂怎麼形容,就是共鳴位置比較低,多用咽腔和喉腔共鳴,咬字比較松,營造出一種落拓不羈、隨意洒脫的感覺,而所謂的「緊」,可拿學友對比一下。到了間奏他就滿場飛奔了!放飛自我了!還加了lalalala那段,好像曠野中的野獸的呼喚。茲以為94大球場演唱會(運動會)是校長的歌唱技巧、風格、形貌與個人表現力高度統一達到巔峰的一場。而後來的某次演唱會,校長顯然這個時候年紀更大了,聲音更沙啞,他穿著很華麗的演出服唱《傲骨》,間奏的地方就開始揮舞麥架了,好像舞台上的王者向觀眾展示他的戰利品,顯出一種君臨天下的霸氣。

而到了左麟右李10周年,校長和克勤一起唱《傲骨》的時候,此時為針對他老忘詞的毛病,已經有歌詞提示屏了,校長會看一下上面的歌詞(話說他在83年頒獎典禮上《傲骨》開頭幾句就唱串詞了,汗~~),當聽到他已帶著蒼老、沙啞但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唱起:

「但到底這鬥爭沒有完,想逼我改變……

有誰會知我心內,有極強信念……話到底我了解好清楚,不肯趁風轉,有時我想去屈服,想起也心酸。不可以,重複這怒叫聲,自信他朝一柱擎天,沒法屈膝在苦困前」

不免感慨萬分,真是人如其歌,從譚張爭霸(雖然歌曲出現的年代比這個早),到被迫退獎,到不斷推陳出新,發展出強烈的自我風格,再到一柱擎天的樂壇地位。Ps:克勤在慶祝成立30周年演唱會上送了盆仙人掌給校長,寓意他一柱擎天的樂壇地位,無意中就回應了歌詞。

順帶說一句,校長的歌,並非是他越年輕音色越好時,就唱得越動聽,有些歌像是陳年的美酒,隨著時間的發酵越來越香醇,反而是他年紀大的時候,才能唱出深度和內涵,傳達出歌曲的靈魂與內核。好像那首《冬之寒號》(他自己填詞的),在他85年唱的時候,固然因為他年輕,聲線好,但還沒能完全傳達出韻味(就是因為音色太明亮了)。由於旋律比較凄慘,以致有的歌迷聽碟時到了這首就跳過去。但大家聽一下左麟右李03年那個現場版,此時校長聲帶是退化了,聲音變得渾濁,但由於個人經歷體驗的豐富、技巧和情感的提升,反而唱得比年輕的時候更有味道,怒腔中體現出內心的痛苦和空曠、冰冷、粗糲的情感氛圍(克勤那個叉燒河簡直是神轉折的哇哈哈哈)。校長自己在一次跟黃霑訪談時,也說過自己聲線都變過八九遍,我覺得他的唱腔、風格也隨著聲音不斷更新,而且總能很好地配合他的聲音,把歌曲唱出新的味道來。有沒有聽過他所有專輯和演唱會的譚迷可以具體劃分一下他不同階段的聲音和唱法?

又說說《幻影》這首男歌手試音天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首歌旋律雖然簡單,其高音部分卻能測試出一位歌手音域的寬廣程度和表現力。現在能在網上視頻上看到的,就有校長跟學友、黎明、克勤、張生四人合唱過的版本,還有沒有其他歌手跟校長合唱這首而不落下風的我不知道。除張生那個是錄音室一起製作外,其他幾個都是現場,其實我挺想聽聽張生現場唱的會怎樣。先不要說校長自己唱時,前面清唱那一段顯示出多麼強大的實力了,就是後來他和幾位一線歌手的合作,都幾乎是他承包了高音的部分(其實在很多群星合唱的場合,校長都一力承擔了高音部分……)。「燦爛的晶瑩,代表絲絲愛意,暗裡隨著閃閃光輝,映照得奪目耀眼」,這裡高音部分要唱出愛情那種純真、浪漫,卻又像水晶一樣脆弱,像花一樣綻放的感覺,感情是層層遞進的(畢竟最後要奪目耀眼嘛,話說我老覺得這句歌詞像賣戒指首飾廣告的)。在這裡表現得比較好的推一個學友,黎明就是在那次校長檢查功課的晚會上唱的,不過他可能對這首歌不熟悉,聲音也出不來,很快就把克勤推上去了(汗~~)。克勤是在「左麟右李」上唱的,清唱部分循例交給校長,他唱中音部分還可以,然後到了高音部分就發飄了,聲音的緊實、力度和強度顯然不如校長。其實他在高階技巧與感染力方面欠缺這個問題,在他後來跟很多天生美嗓,以高音著稱的歌手合唱時都會表現得特別明顯(比如分別和葉倩文、周深合唱)。所以說,這首歌可以用來測試男歌手唱功的啊。

再說一下《雨夜的浪漫》。網上多是流傳校長跟學友唱的兩個版本。在這裡不說兩人唱得孰優孰劣,或者什麼學友降了兩個key才把fantasy那句唱上去云云。降多少個key我覺得不是問題所在,而是這首作品的演繹方式,體現出兩人對浪漫的不同理解和音樂性格。對歌曲的理解和採用哪種演繹方式,應該歸到唱商範疇吧。校長唱的很多歌,或者說是譚式情歌的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它的情感是很奔放、外露、坦率、洒脫的,絕不會藏著掖著,或者憋到吐血,歌聲中一定會有比較鏗鏘、明亮、硬朗的部分,樂句結尾不故意拖長聲音,很乾脆利落,所以很多人才會評價校長的歌總是哀而不傷,就好比說,如果校長是個作家,在寫本小說什麼的,中途主人公道路是曲折的,前途總是光明的,總有個happy ending,結局一定要He。這個歸功於校長的咬字、強弱的處理、共鳴、氣息等技巧的綜合。說個比較容易聽出來的,如果高音部分的歌詞中有如「你」「地」等閉聲字時,他的咬字和其他男歌手就很明顯不同,會有意拉長口腔縱深,共鳴的位置也會變化,同時一定用真聲而不是假聲唱上去,出來的音量跟力度會比正常咬字的其他歌手大很多,這就製造出鏗鏘有力的效果。另外他如果唱到一些中板慢板歌曲表現環境、空間的部分,會使用一種自帶混響的效果唱那個字,比如「浪漫呼吸中 漆黑中」這一句,會營造出一種畫面感,使人好像看到漆黑空曠的長街,還帶有微微的冷氣,為下面的浪漫作鋪墊。當然這不一定是校長有意運用技巧,很可能是他本人聲線特殊而已。《愛的根源》里這點很明顯,「隕石旁的天際,是我的家園」是不是很有星空的感覺?話說我也覺得這首歌很適合鑽石廣告,特別是「生存只因可為你生」這一句,配上一枚戒指作為廣告片結尾就很完美了,嗯。

而學友的版本則完全是另一種演繹方法,當然這個也很有味道,比較有爵士樂的感覺,也很有畫面感。學友唱得很細很柔,很多細節處理都不一樣,把fantasy那個調給改了。其實這裡改得挺好的,跟整首歌的演繹風格相一致,就是營造出一種情景:微黃的街燈下,雨霧飄搖,街邊咖啡館裡有人吹著薩士風,然後一雙雙情侶在打傘,有一種憂鬱、纏綿悱惻的情愫在兩人之間慢慢滋長,大家是不是有這個畫面感?

總之,校長的雨夜是瓢潑大雨,熱情似火,可能像踢完一場球後打開水龍頭從頭髮澆下去那種感覺,年輕而衝動的男孩很紳士地打起了傘,女孩跳進傘里,覺得安全感十足,火花四射,這是一種浪漫;學友的雨夜有點像連綿不絕的梅雨季節,一雙戀人在傘下擁抱、徘徊,聽著薩士風,周圍模糊一片,很有情調,這也是一種浪漫。校長的歌里,也有痛苦、苦悶、悲傷等情感,但從未見到過那種很陰柔細膩的情感,比如曖昧、憂鬱、糾結、哀怨、邪魅、妖嬈、騷氣等,這可能是音樂性格不一樣吧。

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重新發現校長這個寶藏時,也正值我人生的某段低潮期(低潮期才有空刷演唱會聽歌啊),然後發現校長的歌很多都是童年時候聽過的,而他還有很多好歌是我還沒聽過的,據說校長的歌有上千首,這個作品量放在唐朝詩人中就是白居易那一款。這些在童年、少年時曾鼓舞、激勵過我在學業上奮發進取的音樂,在人生某個時刻又再一次帶給我感動與激奮,而且由於年齡的增長,經歷了很多事情,再聽他的歌也會聽出不同的內涵。

世上的事情真是很奇妙,有些美好的東西,在一個人一生中早期出現過,然後又在他/她生命旅程中不經意地再出現一次,然後居然發現這些美好的東西還會有新的變體和衍生,就好像在寂靜的長街上突然回頭,有位老朋友向你打招呼「我在這兒呢「,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這種體驗實在妙不可言。不過可能是校長的歌才會這樣,因為他縱橫樂壇50年(希望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他說唱到80歲的),是樂壇的常青樹,他的職業生涯甚至比部分人的整個人生還要長,這不要說在中國範圍內,放在世界音樂史上都少見吧?他後來的演唱會上也說當年的粉絲都結婚生子了。他的歌陪伴了好幾代人,試想一下,他真正的粉絲,那些從小就聽電台、看TVB頒獎禮、買他唱片的粉絲,可能聽他的歌是從小聽到大,而像我這樣的路人甲,也可以一夜間從他25歲看到65歲地看完他的視頻,我們或參與,或旁觀他生命的不同階段,而他的歌聲也貫穿了包括我們父輩在內的很多人大半個生命階段,或深或淺地影響到我們。現在的話,本人畢竟有一些年紀,人也理智了,就算看到再帥的偶像或歌手,也當不了腦殘粉,只是默默地會關注一下罷了。

如今的職場中不是充斥著「35歲歧視」嗎?就說一個人到了35歲都不要想職業上有什麼發展了,企業都不招聘了云云。但看看校長年年都出專輯,年年都開演唱會,還要唱到80歲,他45歲的時候還開94大球場演唱會,還跑滿全場氣息很穩飆高音秀實力,53歲的時候還可以跟比自己年輕17歲的李克勤做「左麟右李」組合,其實力不但傲視同儕,還順帶吊打很多小鮮肉。看來一個人職業生涯是否長久,不在於他有沒有過35歲大關,而是看他業務水平是否頂尖,是否會為人處事,這個真是很大的一門學問。校長這種巔峰級別的,即使在以吃青春飯著稱的娛樂圈,又哪有「35歲歧視」呢?年年25吧。很羨慕他有這麼年輕而樂觀的心態啊,那作為萬千平凡人中的一員,我們又怎麼可以輕易地用年齡作為自己不繼續奮進作為的借口呢?

校長之所以藝術生命長青,還跟他保持開放心態與合作精神有關。他似乎對校長這個名號不以為意,也沒什麼偶像包袱,他和很多後輩歌手都有合作過作品或演唱會,學友、華仔、克勤、刀郎……還有一些年輕的甚至是素人的歌手。記得看某個校長早期演唱會上的視頻,校長說自己是後浪,觀眾們就像前浪,把他推呀推呀,他就成了前浪了(大意如此),又說自己是海綿體,跟其他歌手合作時也會吸收新的東西。在左麟右李的演唱會上,克勤也說校長不介意自己在演唱會做些出位一點的事,借校長的力走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感覺校長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好像不會有合作中可能會被搶了風頭,被後輩後來居上啊等類似的思想包袱,或者作為樂壇校長還要屈尊跟你合作啊等等,相反,他胸襟比較廣闊,很善於借力借勢,做資源整合。在這點上,張生可能會,雖然他也提攜過新人。有一次他在《霸王別姬》的相關採訪中說到裡面角色的心態就有點像,比如說張學友是他徒弟,現在他教會了學友唱歌,然後學友就超越他云云,就是有點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意味了。雖然這是玩笑話,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娛樂圈淘汰之殘酷和被後輩超越的恐慌。

打完以上滔滔不絕的這麼幾大段時,窗外正飄來遠處樓房傳出的《傲骨》《愛的根源》《雨夜的浪漫》和《幻影》,由於距離太遠,歌詞我聽不清,但旋律一定認得出來,不知道遠處的某棟樓房裡,是不是也住著某位我不認識的倫迷,真是好巧啊,我在寫校長的讀後感,別的地方就傳來校長的歌,又令我回憶起童年時代大街小巷裡飄蕩著歌聲的日子了。聽校長的歌會讓人持續興奮好幾天,讓我不停地寫啊寫。以前黃子華說校長準備一天開三場左麟右李,觀眾聽完早場就可以繼續上班,不過校長怕大家沒精神所以不開早場。我看不行,看完校長演唱會會很興奮意猶未盡的,那一天工作肯定頻頻出錯,然後還會拉上其他同事看下午場和夜場,那誰幹活啊?我現在很慶幸讀書的時候沒有追星沒有迷上校長,否則會分心考不上重本的。寫下這些話,都花了我好幾天時間,可以當一篇論文了,就讓我這個路人甲跟大家分享以上我如何知道譚詠麟並喜歡上他的歌的吧。


兩個月前,我去搜譚張爭霸的資料,因為94年大球場演唱會重新認識了譚詠麟並喜歡了他的歌。

粵語區長大的00後肯定從小聽過譚詠麟的不少歌,對這個名字一點也不陌生。譚詠麟的歌我算是從小聽到大了,不過自己是最近才真正認識他,現在我去聽阿倫的歌還帶有一種懷舊情結,聽著聽著會有一些孩童時代的回憶。

很多新粉絲因為他演唱會視頻很容易入坑。當時我因為我的另一位男神去查張國榮資料,查到了所謂的80年代譚張爭霸,當時我是想看看這到底怎麼回事,就去查各種數據,就越看越覺得阿倫好厲害……

然後我就去看看很多倫迷提到的94年大球場演唱會,看了就入坑了,然後不斷去找阿倫80、90的演唱會和綜藝視頻看,期間也看了兩部他的電影,都覺得很好,哈哈哈哈哈哈去查了我才知道阿倫演了快50部電影,看電影畫質更好舔顏嘿嘿嘿

我看94的時候驚他為天人5555555555

94大球場演唱會阿倫特別man,力量感爆棚!整場充斥著荷爾蒙氣息,他帥就是帥到擦汗的動作都那麼完美,他笑起來的時候還有種少年感,特別是《傲骨》他邊跑邊唱時候,仰頭換氣的那個笑容5555555阿偉死了,全場看完後感慨他的體力真的是好,23首歌,每首都激情洋溢,活力四射。

《情能憑誰來定錯對》《一首歌一個故事》《傲骨》和《講不出再見》那幾段當時重複看了好幾遍,太精彩了!!

有幾個彈幕講出了我的心聲:

「當之無愧的粵皇,港樂樂壇的歌詠麒麟。」

「神一樣的男人, 這樣的人我才願意叫他男神。」

「我這才知道唱歌能唱得這樣酣暢淋漓,霸氣外露,豪情萬丈!!!」

「《講不出再見》時他面向涌過來的人群時那種君臨天下的霸氣」

……

這像某位答主說的,「這個多說無益,去找他的演唱會視頻看,包你入坑。」

83~94年阿倫在舞台上的表演都太帥了,現在也很帥哈哈哈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