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龍,我認為有兩點是清楚的:

1.並不是像我們傳統認為的,龍是各個部落圖騰集合的產物;

2.中國龍不是只有一個起源,而是擁有不同的祖型。

我們來看幾張圖:

濮陽西水坡45號大墓的蚌殼龍虎,時代是仰韶文化晚期西王村期,此處的龍原型可能是鱷魚,龍和虎在此處象徵星宿。顯然,這個時候的龍是有足的,並且跟今天的形象已經非常接近。

紅山文化玉豬龍,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此處的龍祖型為豬,據馮時先生認為應該是象徵北斗星。

凌家灘文化玉龍,無足,但是也不像野豬。

陶寺龍盤,時代是龍山時代,接近夏紀年,顯然是一條大蛇。馮時先生認為這是象徵銀河,現代太極圖的前身,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彝族太極圖。

是不是很像,夜空中一條白蛇。

二里頭文化綠松石龍,其實是條大蛇

保存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商代晚期的盉,中間那條大蛇跟陶寺龍盤幾乎一樣

所以,其實龍崇拜並不需要恐龍骨架,要麼是鱷魚(也有說中國水龍)、要麼是野豬、要麼是大蛇,主要都跟天象有關。

以上


說點跑題話吧。我原來認為龍的原型可能是巨大的鱷魚,畢竟中國古代存在大鱷魚,而且直到現在民間還有把鱷魚稱作龍的,比如揚子鱷有個土名叫「豬婆龍」,而且大型鱷魚的確可以讓人心生敬畏。

但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一些龍形象的周圍,出現的虎、馬、鹿等形象,都是寫實的,都沒有什麼誇張的成分。再看那些早期龍形象,雖然像鱷魚,但是都有很長的脖子,還有角,這些都明顯不是鱷魚的特徵。難道偏偏是龍,進行了藝術誇張?

參考非洲和南太平洋諸島的木雕里的鱷魚形象,無一不突出長吻和尖牙,這是鱷魚的典型特徵,全世界23種鱷魚概莫能外。

但是我們早期的龍形象里絲毫不突出這些,很多都沒有牙齒。濮陽發現的貝類殼組成的龍形象里,還有一條細長的舌頭,鱷魚哪有舌頭,這分明不是鱷魚!

最大最大的區別,鱷魚是短腿的爬行動物,一般表現鱷魚形象都是從上方,用鱷魚的後背來突出典型形象(如下圖),但是我們早期的龍形象全是側面的,四肢的狀態看上去更像哺乳動物。為什麼從側面表現?如果是鱷魚,做成俯視圖不是更像更方便?

所以對這個事說不出什麼答案,而且滿腹疑問。也許,大型鱷魚的確參與到了中國龍形象的構建當中,就像大型蛇類參與了一樣(其他答主有很好的例子),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型,我們並不了解,還在迷霧當中沒有露面。


這個問題是很好的

很值得提出來

我的觀點是。

不是

不過 中醫里有一味葯

叫做龍骨是各種動物的化石 金石之葯

說明 恐龍化石差不多一定程度上 是被祖先們所了解的

但是了解的極其有限

我在另外一個回答上看到了比較貼切地回答

龍 這個字的象形

是和二十八宿 東方 蒼龍七宿的象形

也就是蒼龍七宿 就是龍就是辰是一種天象 是七個星座相連的圖形 龍字
知乎最大的好處一個就是想法多,這是個挺好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覺得會,很有可能啊。

個人感覺古人是對於中國龍的形象是由各種圖騰集合的產物。因為大部分的部落對於動物都會有崇拜的意味存在,因此他們便可能以此為圖騰,當一個部落征服另一個部落時最好的證明便是將其圖騰融入進去以證明此部落已被自己征服。時間一久各種不同圖騰的融合與演變就有可能出現龍的形象


謝邀,不是,恐龍骨架在土裡的時候和龍沒半點相似,拼起來就更不像了(何況古人的技術……禽龍的拇指跑頭上了,迷惑龍的頭還和鯨龍弄混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