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個細節。一個音樂現場節目後期剪輯,音樂和嘴型都對不上,更別提和樂器演奏也對不上。聲音方面大量後期處理導致完全沒有現場感,很多樂器只見著在彈在敲,但幾乎沒聲。

原因是現場很多不太排練的樂隊演出效果太差導致只能用後期。

不過整體而言2確實不如1那麼用心去扣細節,搞內容創新。

只是在利用普通綜藝催淚手段勉強提高收視率,和更專業但流失率增大之間做取捨。沒有創新只能這樣了

文創產品,商業性目的增加後,趨勢基本都一樣。大家都不容易。做藍海爆款已經不易。本身小眾非功利藝術形式的內容,要做後續維持留存,就是挺難。

世界流行樂趨勢,就是更嘻哈更商業流行更口水更電子。樂隊勢衰。這種大形式下國內搞這類節目出圈已經很牛逼了。期待振興音樂現場


因為看樂夏的大部分都還是看綜藝的而已,很多人看了第一季之後會說: 哇發現了好多好多寶藏樂隊,哇他們帶我瞭解了搖滾樂,哇他們有我沒見過的綜藝感的真實,其實絕大部分觀眾看完了節目該聽流行還聽流行,頂多把節目中喜歡的聽一下,不會有太多的人去仔細聽一下樂隊之前的專輯,更不會有人因此係統的去了解搖滾樂,去了解音樂的發展,也就是這個節目不會影響絕大部分人的審美,在他們的體系中,樂隊和愛豆並沒有什麼區別。

對於綜藝感的真實要感謝樂夏一的後期攝影剪輯團隊,他們對於受眾心理的剖析,對於自己團隊要展現的目的效果,和整體的專業性這三點的融合達到了真實,有綜藝感,同時有態度的成品,而第二季的後期團隊屬實不太行,至少對受眾的高潮點剖析和對樂隊採訪的內容準備和剪輯上都不行。

然後就是一和二最大的矛盾,一確實給很多隻看綜藝只聽流行的展示了新的領域,而且方向非常正,但它同時幾乎把搖滾樂最「悅耳」的那一層介紹完了,這個地方悅耳就是華東「難聽」的反義詞,和主流接軌的旋律和內容,沒有那麼大能量密度,沒有金屬沒有核沒有實驗沒有更複雜的編排,但米未的團隊既然要做二,就要想介紹更多種類風格的內容,也就會有一定的欣賞門檻,相對來說「出圈」的會更少

這當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同時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二的所有樂隊確實是為出名而來的,這無需忌諱,二的節目組搞了太多噁心人的操作,比如每期找一個爆點,還有就是一延續過來的觀眾不買賬,而又捆綁不到新的受眾羣體,這一塊兒受眾的人總量是固定的,而今年的綜藝競爭也很大,二每週連明日之子的流量都競爭不過

我從不覺得風格之間應該有鄙視鏈,我們只應該鄙視一個風格內做的差的,於我個人而言,二的樂隊風格上比一多樣化,技術上整體比一強,但整體在各自領域內的作品質量比不上一


不真誠 硬上情懷就很假很矯情


並不覺得,反而覺得今年樂隊整體水平比去年高

雖然我喜歡的暈車、白皮書已經回家,超級斬快要回家,但是不可否認比去年水平高

從音樂的角度今年收入歌單的也比去年多,今年收的包括了暈車、白皮書、超級斬、重塑、大波浪,去年只有九連、刺蝟、新褲子幾首,哦還有一首海龜

當然這是個人看法,和個人口味


首先,樂隊風格沒有第一季多樣化,其次,這些樂隊沒有第一季的樂隊有爆點!

這一季的好多樂隊基本都是那三家音樂公司的旗下籤約藝人,資本氣息較為濃厚。而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風格偏好,因此簽的樂隊其實風格都還挺雷同的,所以導致第二季的樂隊風格沒有第一季多樣化,並且很多優秀的極具看點的知名樂隊也因為獨立或者其他廠牌的身份原因,被迫在賽制初期就早早的淘汰了,給那三家公司旗下樂隊留下更多的剪輯時間及演出時間,捧人意味比較重!

樂隊的性格都沒有第一季有爆點,除了五條人,其他樂隊的人都特別的平和,綜藝需要衝突,所以為什麼第一季的盤尼西林那個吊樣還能火的一塌糊塗,他們就是挨罵也是火的一種方式,其次刺蝟、新褲子這種樂手本身就有話題點爆點,所以很容易讓大家記住,所有人都在盼著下一期他們能說出什麼震驚的話來,這一季。。。除了五條人其他人猜都猜到了,沒有什麼可看性,音樂再好也就是欣賞,但是綜藝不一樣,這一季說實話臺上樂隊還沒有超級樂迷評委的劇情精彩。。。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沒有去年好看。(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