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個人的觀點不代表所有青少年的觀點。我曾經也有過自殺的念頭,所以我再清楚不過為什麼會要自殺。也並不是人們所謂的自覺性不夠。

也許接下來,會有不少的心理學諮詢師回答了一大堆的巴拉巴拉,在我看來就是無稽之談。

在我眼中就是一句話:

無法化解的難受。

我個人早期是因為某些原因,即使想要學習也沒辦法認真學習,成績麼也不算太好,考不了市重點的那種不好,甚至於我都沒有找到學習方法,也沒人告訴我學習方法。所以我父母一直打我罵我,我個人也表示很無奈,並且能夠理解,我也在拚命尋找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但那個時候有一句話真的戳到了我的內心深處的痛點:

我父母大聲罵著抱怨著:「我們倆個考試門門滿分的人,怎麼生下來的你怎麼就這麼的垃圾?

這句話就像一根刺一樣扎到我的骨子裡,就像正確的導火索點爆了我自己。原本我還有一絲對自己認真學習,戰勝父母的希望,一下子徹底碎了,我徹底無法化解自己的難受的感覺。當時的我在想:反正我是一「垃圾」嘛,破罐子破摔。我摔給你們看。

這種難受,我記得我後來,我參加過的一個所謂的心理諮詢的夏令營,父母的就是執著的說:「就是我們的孩子太笨」。

搞笑的是,這時候心理學說:「我這類人是B形人格,與世無爭,所以得多引導」。可是我真的是B形的嗎?

不不不不,你們這些個自以為正確的心理學全都錯了,我小時候,完全就是心理學上的「A形人格」,我個人本身就很爭強好鬥。

某百科是這麼解釋A、B形的人格的:

A型人格與B型人格是對人們人格特質的一種區分方式。 A型人格者屬於較具進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並且容易緊張。A型人格者總願意從事高強度的競爭活動,不斷驅動自己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幹最多的事,並對阻礙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其他事進行攻擊。B型人格者則屬較鬆散、與世無爭,對任何事皆處之泰然。

我那時候的我,是自行陷入在了與世無爭的狀態下,而不是原本就與世無爭。因為後來長時間的與世無爭,還逐漸陷入到了厭惡這個世間的地步下。

這個就是一些心理學家所謂的抑鬱症,可是我自己的內心深處根本就不是抑鬱症,更像是厭世。只是表現出來的表面現象,是這些心理學家所謂的抑鬱症的現象。我後來能夠從抑鬱症中走出來,是因為自己在脫離抑鬱症前,學會了觀察我自己(那個宗教裏的四念處觀),從而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所以我特別感謝我所信仰的這個宗教,但是麼,說的太具體了又會讓一些人反感,我就不說了,要了解的自行點我頭像)

想過自殺的人心理真的不正常嗎??

www.zhihu.com圖標

這篇回答,我也描述了自殺與我的抑鬱症的關聯,並且當時抑鬱時的感受,並且,描述瞭如何去解決抑鬱症患者的抑鬱傾向。


很多時候,自殺的原因很複雜,並不是你所想像的。

不只是小孩自殺率居高不下,成人的自殺率也同樣很多,只是我國從來沒怎麼統計,也從來沒人關心成人的自殺率。希望有人在評論底下打我的臉哈。

但是中國相對於國外來說,自殺率絕對是低了很多的。我國還講究婚姻自由,只要符合法律就行了。你去看看鄰國日本,各種民間風俗條例規矩,內心能不壓抑?

絕大部分的自殺,都是因為一個「導火索」,被點燃了,自己的難受徹底無法被化解,甚至變成了一時的衝動。

  • 居家學習,但是學生不想學習,被父母狠罵了一頓,其中的一句話,成了徹底無法化解自己的難受情緒的導火索。
  • 在校學習,但是自己突然有一天,自己成績考砸了,但是父母一句話,成了徹底無法化解自己的難受情緒的導火索。
  • 自己長期努力,但是一直得不到父母的認同,突然有一天父母做出了比之前更加讓你失望的舉動,成了徹底無法化解自己的難受情緒的導火索。

很多時候,人沒辦法看開自己,他們需要有一個指引和幫助,而不是一堆毫無意義的勸告和言論。

就比如「時常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利用性格中的積極因素更好地保護自己

什麼叫做積極因素?什麼叫做更好的保護自己?有人來說嗎?

別把你們所謂的這些東西當作理所當然。

他們不懂,他們不是你們。請你們能夠換位思考。

這是一個作為曾有自殺念頭的過來人對你們的一句勸告。


隨著疫情的結束,中小學及高校逐漸開學,暫停了許久的學業壓力在突然之間襲來,一時間國內新聞報道了多起青少年自殺的新聞。

其實,不僅僅這種特殊時期,而是青少年自殺率長期居高不下。

|那麼,青少年為什麼會自殺呢?

青少年正處於自我同一性混亂的時期,隨著青少年對自我的探索,如果能夠較好地度過這個時期,青少年能夠獲得良好的整合感,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我將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有初步的思考。但是,在這過程中,也有許多青少年因為學業壓力、社交壓力、家庭關係等原因,在想要外界承認自己的長大與需要依賴父母的幫助的角色之間出現混亂,進而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提及自殺時,人們總會習慣性地想到許多外部因素,例如青少年與父母發生激烈爭吵、受到老師批評、學習成績考砸了、受到同學羞辱等。但是,研究發現,偶然的應激性生活事件只是導致青少年自殺的促發因素,造成青少年自殺的因素是內在的,包括長期的家庭養育環境不佳、適應不良的人格心理特徵以及精神疾病。

養育環境不佳(或稱為:功能失調)的家庭特徵:

· 父母精神健康狀況欠佳或患有精神疾病,如父和/或母患有抑鬱症、物質濫用、具有反社會行為傾向等。

· 家族自殺史,自殺行為傾向本身能夠獨立於精神障礙而在家族內部傳遞。

· 有暴力傾向的家庭,青少年曾被暴力侵犯或性虐待。

· 家庭互動模式障礙,例如,父母之間長期存在矛盾衝突,經常爭吵,家庭氣氛緊張,親子關係是拒絕的、不一致和不確定的,家庭凝聚性差;或父母過於專制或怯懦無能,缺乏威信,父母-孩子之間缺乏支持性的交流、共同相處時間少,對孩子監督不力;或父母對孩子的學業成就和行為表現期待值低或過高,忽略孩子的情緒變化,未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

· 家庭時常搬遷,導致「漂浮不定」、環境陌生。

有意思的是,自殺常常還和其他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同時發生,例如,暴飲暴食、豪飲、抽煙、暴力、沒有保護措施的性交,所有這些行為的共同危險因素都包括上述長期不良的家庭學校養育環境。

|自殺青少年的性格和心理特點:

自殺青少年往往存在敵意、攻擊、衝動的人格傾向(B型人格),敵視他人,較少計劃或者考慮行為的後果,情緒波動,遇到困難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表達情感需要的社交技能差,容易認知歪曲、陷入心理絕境,產生無望、無助、無能的情緒,而這些都是和自殺密切相關的不良心理學特徵。

· 絕望感頻繁出現

· 衝動

· 敵意和攻擊傾向

· 神經質

· 完美主義

· 低自尊

· 社會技能缺乏

|自殺青少年與精神疾病的關係:

根據對青少年自殺的心理解剖研究,發現70-95%的自殺青少年患有一種或幾種精神疾病,最常見的是抑鬱症(佔50-75%)、物質濫用障礙(佔60%)、破壞性行為障礙,而且往往同時患有兩種或以上精神疾病。

疾病的慢性化、久治不愈也會增加自殺的風險。令人驚奇的是,研究還發現,自殺青少年的父母有情緒障礙、物質濫用、攻擊性行為和自殺行為的比率高於常人,提示環境和遺傳的作用機制。

|負性不良生活事件與青少年自殺的關係:

人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天災人禍,但並非所有的打擊都會對我們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良好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支持,堅強、樂觀、開朗、自尊、自信、靈活的個性品格,這些都是鑄就我們強大的心理抗挫力的重要基礎。

因此,並不是每個遭遇負性不良生活事件的青少年都會自殺,而出現自殺行為的青少年往往較脆弱,由於家庭養育環境不佳、具有適應不良的心理個性特徵或者患有內在精神疾病,這些脆弱的青少年往往對壓力過於敏感,容易把生活中發生的負性不良生事件理解和感受為重大的、有傷害性的事件,產生焦慮、無助、無望及絕望等過度反應,最後出現自殺觀念及自殺。

簡而言之,負性生活事件只是一個外因誘發了具有家庭養育環境不佳、適應不良的心理個性特徵、內在的精神疾病等內在脆弱的青少年產生自殺行為。

儘管如此,意外的遭遇對青少年來說顯得格外沉重,因為他們的自我尚未強大,還不能應對如此巨大的打擊。在這樣的時刻,專業的危機幹預仍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對於那些還沒有自殺衝動的青少年,也應當及時聯繫專業人員進行幹預。同時,家長和老師給予足夠的理解和關愛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關愛和耐心讓孩子傾訴、使孩子感覺自己被無條件接納和保護,就能大大增強孩子生活的勇氣。

可能會對青少年造成重大影響的負性不良生活事件:

· 遭受恥辱、羞愧:如受到同伴排斥、孤立;受人欺負或迫害;墮胎;患上性傳播疾病;

· 喪失重要的人際關係或情感聯結:自己敬愛的人或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人死亡;家庭變故;與朋友同學絕交;戀愛關係破裂;

· 遭遇重要的人際衝突或違法違紀行為;

· 學習方面:如學習成績不理想或重要的考試失;在考試期間承受過多的、持續的壓力;

· 身患軀體重病;

· 遭遇突發自然災害等。

預防青少年自殺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其中學校是重要場所。

基於學校的青少年自殺預防計劃包括開展多種形式的生命意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高青少年健康守門人「老師、家長」對自殺和抑鬱症危險徵兆的識別能力,建立青少年自殺早期發現、預警幹預、監測管理的公共衛生工作程序,理順學校和精神衛生機構之間的轉診途徑,等等。

近幾年研究發現,自殺心理危機幹預能夠顯著地降低已經出現自殺想法和行動的高危青少年的抑鬱情緒、衝動性、自殺觀念和自殺行為,增加他們的自尊水平和尋求各種社會支持的意識,改善他們應對挫折的方式,有效預防青少年自殺。

|最後,還想提醒各位青少年朋友注意的是:

1.要使自己保持理智思考的習慣,對事物學習、客觀分析,且能站在旁觀者、親人等角度換位思考。多想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不要總想失去的東西。

2.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持有逆境中不放棄、絕望中仍願等待曙光的積極人生態度。

3.時常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利用性格中的積極因素更好地保護自己,留意情緒不穩造成為人處事上的思維判斷偏差,懂得求助,保持與外界的溝通。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父母乃至社會未來負責。

4.如果發現自己近二週持續出現情緒消沉、悲觀厭世,並出現乏力、記憶力下降、學習成績落後等情況,請趕快告訴父母,在父母陪同下到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就診。

文/紅樹林小編(深圳)


青少年自殺、犯罪的數據近年來更是觸目驚心,來看兩組數據:有資料顯示,在我國自殺是15~34歲人羣的首位死因;20世紀的後10年,我國的青少年犯罪在整個刑事犯罪中的平均比例為46%,近幾年所佔比例在增大,年增加率超過5%。

眾所周知,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比較叛逆的,很多父母出於對這個理念的理解,覺得對於在青春期的孩子自己就不必管理得太嚴格了,但最後發現孩子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父母「許自由」,小心給娃「誤終身」。

另一部分嚴格管理孩子的家長本以為已將自家娃「歸攏」的很明白了,結果還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父母太束縛孩子了嗎?怎麼看,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家長也覺得非常棘手。

實際上,針對青春期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沒有管對,到底該怎樣管,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青春期呢?

青春期: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

青春發育期是指青少年11到16歲的這一時間段,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於身體和心靈的發育階段。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複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根據英國愛丁堡大學最新的研究指出,大腦發育成熟需要大約25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一個人即使已經年滿20歲了,身體發育良好,但是大腦的發育也就「八九分熟」而已,很多矛盾和衝突就是由此而引發的。

青春期是一個人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孩子們顯然已經長大了,開始注重「我」的存在價值,會呈現出許多異於以往的表現。比如特別注重自己的外貌和打扮,喜愛彰顯個性,自尊心強烈,重視自己的能力和學習成績提升,以此來找到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

這種自我意識的飛躍帶給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價值感和存在感,成長讓人非常驚喜,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濃烈的自我意識在起作用,孩子們也常常陷入各種困惑中。如性成熟的加速和不適應,對外圍環境的探索和惶恐,最終會以外部反饋的形式「投射」一部分回到內心,達成自我意識的加固和進化,再次飛躍。

與此同時,如果家長沒能理解孩子的這種變化,主觀地以自己的經歷來捆綁教育孩子,或者恰恰相反,毫無原則和底線地「放手」給孩子自由,就容易造成和孩子之間的隔閡甚至矛盾衝突,出現「越管越叛逆」的現象。

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多是家長沒做到這六點

和青春期的孩子對話,需要摒棄以往「對待幼兒」的方式,以包辦及命令的態度要求孩子去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而是應以「與大人般」對話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和親密度。

這個時期的娃介於幼兒和大人之間,屬於過渡階段,自我意識二次飛躍,獨立性和自立自強的要求很強,這就需要大人改變溝通的模式了。

1、 尊重孩子的自主意願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識,有了自己獨立的邏輯思維,他們渴望自主探索,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許多父母怕孩子能力不夠,擔心孩子做的不夠好,總是試圖代替孩子做計劃或直接代辦,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放手讓孩子去做,哪怕做錯也能獲得難得的經驗,家長從這個時期開始,就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自主意願了。

2、 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受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波動厲害,經常會為一件小事苦惱,也會在成長中遇到很多難題。這些在家中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可能是孩子心中的一道坎兒,一根刺,不吐不快。

孩子或快樂,或悲傷,或氣憤,家長這個時候最忌說些風涼話,如「你這哭就是白哭」、「就為了這麼大點兒事嗎」、「沒事,看開一點兒吧」。這些話其實是在告訴孩子,家長並不接納他的情緒感受,孩子感到不被理解,自然很不開心,親子間也會產生隔閡。

3、不強迫孩子接受「正確答案」

不少家長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以自身的經驗侃侃而談,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走完這一生,在工作、學業乃至於婚姻上指手畫腳,其實大可不必。

父母眼中的「正確答案」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在變化的條件下也未必就是正確的。孩子已經長大,習慣於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和探索這個世界,他們會重新評價一些事物的價值,包括父母的建議。所以如果不涉及原則問題,家長還是少說話多支持吧。

4、自覺保護孩子的隱私

青春期的孩子懵懂而敏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在追求自我的空間感,家長一定要注意。有的家長根本不在意孩子是否在洗澡,直接就闖進去拿東西,孩子抗議無效。其實即使是同性別的親子關係,也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隱私。

還有的家長私自拆開孩子的往來信件看,每次都是家長看完了再丟給孩子,這也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也有交往和傾訴的要求,而這個時期他的傾訴對象往往是同伴,家長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把握好尺度。

5、鼓勵孩子自主建立「朋友圈」

上初中的小楊有次去鄉下同學家住,同去的有好幾個夥伴,晚上睡覺前媽媽打來電話,詢問借住同學的個人衛生情況,這讓小楊感到非常尷尬。他認為自己已經是大孩子了,媽媽的管教有些多餘了,既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自己的朋友,很傷人。

家長要鼓勵孩子自主建立「朋友圈」,能在一起玩耍的孩子肯定有相互吸引的地方,父母要多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交往行為,不要動不動就有「被迫害妄想症」,對孩子的朋友品頭論足,那樣傷害最深的還是自家娃。

6、將孩子逐漸剝離自己的社交圈

與上一條相輔相成的是,如果家長已經意識到孩子是個大人了,起碼是個大孩子的時候,就不要再像個小跟班一樣對他呼來喝去了。還像從前那樣自己幹什麼都把孩子拴在身邊,帶著他去參加同學聚會、集體遊玩等,既剝奪了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他內心也並不願意。

因為那是父母的意願,而非孩子的意願。不想讓孩子在這個問題上產生逆反情緒,家長就要學會儘早剝離,給孩子自主交友的空間和機會,而不是被動地和父母捆綁在一起。


可能不懂 死亡的真正意義和嚴重性吧。

他們不懂 失去未來一切可能代表什麼,不懂毫無痕跡的離開這個世界代表什麼,不懂無法回頭以為著什麼

不懂我們這些老阿姨 為什麼在堅持且掙扎。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需要分析環境與個人兩種因素。

首先是環境因素:

顯然從很多年前開始社會輿論就對平凡的或者失敗的人很不友好,我從小就被灌輸長大要賺很多錢、要當人上人的思想,當最終你發現自己在與關係戶、大環境的鬥爭中始終處於下風時你就會認識到一個問題:"自己是個普通人,而且並不幸運"。父母與社會的期待與自身發展的不匹配,以及思想中的自己與現實中的自己表現出的巨大落差很有可能導致了心理問題的產生。

然後是個人因素:

我認識一些平躺著不想努力的,也認識一些非常努力並希望逆天改命的,我比較特殊,屬於起先想逆天改命而後發現基本不可能隨後選擇平躺的。也許在一些奮鬥主義者的眼中我這種是不折不扣的廢物,是沒有前途的佛系青年,他們也許是對的,我也希望他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逆天改命,雖然以我短淺的目光沒見過幾個改命的。當然如果最終選擇平躺倒也是個方法,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但如果不想平躺反而始終堅持逆天改命卻終不得志呢?為了有朝一日平步青雲奮鬥數十載,最終發現依然為各種款項而感到悲觀,有朝一日他想不開,就廢號重練了。

結語: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沒必要為了他人崇拜的成功毀了自己的人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