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黨,英語滿分150大概能考100,想了解一下商務英語怎麼樣,誰來支個招555


個人覺得不管以後做不做外貿,不要學商務英語,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建議學語言學,文學,師範英語,英語教育方向,這些專業學下來能把語言基本功打紮實,以後就業,深造的面更廣,因為這些專業偏向於語言文學和理論研究,在大家看來屬於「沒有用」的東西,而似乎「商務」就很有用,而且談到商務大家都滿腦子的商業精英和數不清的money,其實事實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以後想進體制內,比如當大學老師或者中學老師,或者公務員,單位都更傾向於研究語言文學方向的畢業生,而商英就特別尷尬。如果要繼續深造,同樣碩士博士也一般只有語言學,文學等研究方向,如果本科與以後碩士的方向相近,其實對深造也是有益的。

當然如果不想做體制內的老師公務員,去國企央企,去大廠比如騰訊華為,也是英語專業非常不錯的選擇,但競爭其實也是非常非常大的。

以上是我感覺英語專業非常不錯的就業選擇,下面就來講一講英語專業的避坑指南,先說結論,不是不得已,個人真不推薦去私企外貿公司,翻譯公司,或者做自由譯員,下面我一一分析為什麼。

首先來說說外貿,其實非商英的英專生也是可以做的,最怕的就是,到時候作為語言專業的畢業生,語言功底不行,商務知識懂點皮毛,實際上商英確實只學了點商業知識的皮毛,再者現在的市場日新月異,課本上那點東西,還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到了市場沒有什麼競爭力。我做外貿的同學說,其實懂點散裝英語就可以做外貿了,外貿能不能掙錢,其實並不取決於英語水平有多高,還是個人綜合能力,外貿並不高大上,出差很累,也並不風光,加上現在經濟不景氣,外貿行業堪憂。

為什麼我也不建議學翻譯呢,因為翻譯真是已經沒落了,人工智慧,語料庫和翻譯機器的不斷進步,很多翻譯公司只不過需要懂機器翻譯工具人而已,你以為翻譯就是一張桌子一杯茶,慢慢琢磨慢慢品啊,現實就是,客戶發了幾個G的pdf,要你在規定期限內翻譯出來,一旦發現錯誤搞不好還要被指責被罵,進去不斷被壓榨剝削,加班是常事。如果你想做文學翻譯,想做到大師許淵沖,張培基那種水平,那麼你得一輩子紮在翻譯裏苦心鑽研,不求名利,坐不了冷板凳你還想成為大師,難。

聽說你想做自由譯者,想做《翻譯官》裏光鮮亮麗,逼格十足的口譯員,我想說事實會給你潑一盆冷水,為什麼?因為99.9%的曾想做高級同傳的學生,都轉行了,這一行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不斷學習,最關鍵的是,要有極高的語言天賦,哦對,是雙語天賦,且不說雙語互譯,先問問自己英語和普通話,發音標準嗎,講的溜嗎?要知道口譯員是半個演講家,你要面對一堆坐在你眼前的聽眾。張璐全國只有一個,這種金字塔尖的人,可以去敬仰,但不要輕易模仿。我所在的省,整個省只有個位數的985高校老師在做高端的口譯,為什麼?因為一般人做不了,當然如果你絕對牛,以上文字請忽略。

以上建議只針對普通人,對特別優秀的人沒有參考價值,我只是覺得普通人應該佔到了大多數,所以應該選一條最穩妥最適合大多數人走的路。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個贊,謝謝啦,碼字不易,支持一下以後繼續分享。


背景:普通二本商務英語2019屆畢業生,高考英語125。學習委員+優秀實習生+四六級專四+初英教資。

按我們跨文化交流的課任老師對這個專業的評價那就是雞肋。他覺得這個專業是一個很奇葩的存在,根本沒有開設的必要,所以他被迫營業應該也蠻痛苦的(狗頭)。

什麼是商務英語?就是你商務不如金融生,英語不如英專生。我畢業後最大的感觸就是:看似學了很多,實際啥也不會。

本專業的對口工作是外貿。但據我所做的畢業去向調查報告顯示,我們班32位同學最後從事外貿行業的不到1/3,我本人目前也沒有在做專業對口的工作,甚至與英語無關。

如果題主喜歡英語,可以考慮英語專業;如果想當老師,可以考慮英語師範專業(在這邊我要特別補充一點,現在很多地方教招限制只能是師範生報考,並且這是一個統一的大趨勢,所以如果想當老師要趁早做好決定,不要想著我不管讀什麼專業,如果想當老師只要考一個教師資格證就好了)。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其實並不建議學弟學妹們報這個專業,因為學的太廣泛了,你還沒畢業時覺得課程很豐富,畢業後你會發現腦子空空的什麼都沒掌握。可能大家會有疑問:那如果我就是想做外貿呢?也不報這個專業嗎?我想說這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實際的外貿工作比起來就是一點皮毛而已,哪怕你把每門專業課都學得很好,也不見得你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外貿人。外貿最重要的是實際操作,而不是理論知識。和客戶磋商洽談,銷售的技巧這些知識不是你能在大學課堂上學到的,是你走進社會以後公司的前輩師傅們手把手一點點教出來的。所以如果你立志於外貿,只要成為一個英語水平紮實、口語流利順暢的英專生即可。

最後我想說的是,高三畢業的我們對於選專業迷茫是非常正常的,不必太為此糾結痛苦。你可以去稍微瞭解一下你感興趣的專業,但你肯定沒辦法在看完別人的回答以後感同身受。路還是要自己走一遍的。我大學四年所學的商英知識,那些高分的專業課成績,在現在看來對我的生活和工作沒有起到半點影響和作用,這樣就能說我大學白讀了嗎?不能。我在大學裡收穫了很多,這四年不虛此行。我時至今日回想起來都是充實和安心,而不是碌碌無為和懊悔。所以別人的意見都只是參考,如果你覺得商英就是你想要的專業,那就朝這個目標邁進吧,生活不會虧待認真對待它的人!

暫時想到這些,題主有問題我再補充。


英語專業對新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有要求(當時我們這一屆,學校商英專業的分數線是105,即高考英語需要達到105及以上)。如果題主想進商英專業的話,差不多可以了。當然,肯定存在地區/年份差異了,各個學校的英語分數線可能不大一樣。

商務英語,差不多就是用英語來學商務知識。我的專業課有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微觀經濟學、外貿函電寫作、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模擬等等商務相關課程,這些在百度都能找到的。課本都是全英,老師講課中英結合。有些課本我會自己去找中文版的來對照著看,因為全英還是比較有挑戰性的hhh

建議要考慮清楚吧~個人感覺,英語這個專業想要學出真本事,真心是大部分努力+一部分天賦。有的同學不需要太多重複,老師稍稍點播一下,就能很靈活地使用英語去溝通、表達自己觀點了。而同時我也有看到一些同學苦苦掙紮了好久,既錯過了轉專業的機會,又錯過了大一大二打基礎的時光。如果沒有大學四年投身英語學習的決心,建議慎重考慮吧。


作為某211大學的學生,我要分享一下我與商務英語專業的機緣巧合與歷程。

初遇:高考結束成績出來後,我進入填報志願的階段。我是參加18年高考的河南的文科小卒,當時的分數處於能上985末流,211隨便挑,由於當時我把大學所在的城市看得很重要,再加上,我作為北方人,一直想體驗一下南方的生活,所以我選擇了廣州這個一線城市。那麼,挑選什麼專業呢?

我暗自問自己,自己究竟喜歡什麼,自己將來到底想幹什麼。可惜都沒有答案,事實上那些對某一領域極其感興趣的人還是少數,而我就是那種對什麼都不那麼喜歡也不那麼討厭,所以,我決定選一個自己相對擅長的而且將來收入比較不錯的專業。於是,在我一遍一遍翻看報考指南時,「商務英語」這四個字突然躍入我的眼簾,我當時心想英語是我的強項,再加上商務這麼賺錢的營生,真是妙啊。於是我把它填寫在了首個位置。結果也是第一個就被錄取了。

現在算算,從開始真正接觸商務英語這個專業到現在,將近2年過去了。這期間有笑有淚,有甜有苦。

在大一的時候,並不會接觸到商業類課程,絕大多數課都是夯實語言基礎的,比如:寫作課,語法課,語音課等等。語音課讓我印象極其深刻,從小生活在四五線小城市,英語師資力量弱,加上高考不考口語和聽力,精力放的少,導致雖然閱讀和寫作基礎很牢分很高,口語和聽力瘸腿嚴重。因此,在語音課上,自尊心受到極大的打擊,經常因為小測分數而哭泣。一學期的語音課上完後,我的口語並沒有特別大的改進,但是,我開始意識到口語的重要性並決心練好口語,我發現,建立起對口語的興趣很關鍵,因為如果一開始就讓我一遍一遍跟著枯燥的稿子讀的話,我覺得效果不好,效率也不高。於是,我決定先培養自己對口語的興趣,從此,我的歌單逐漸淪為歐美歌曲的天下,我追的劇也變成了美劇(當然是我自己喜歡的美劇),神奇的是,漸漸的,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模仿,聽力也在漸漸提高,直到現在,我甚至會主動去找一段稿子去一遍又一遍讀,自己主動對比原音,口語在一天天地進步。(似乎有點跑題,不過一點學習經驗,分享給大家也是不錯滴)

上了大二以來,商科的課程在慢慢增加,比如:會計基礎(大二上),銀行與金融(大二上),管理學概論(大二下),國際結算(大二下),財務報告與分析(大二下)等等。雖說涉及商務,但是與真正的商科專業(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等)還是沒有辦法比,學的不深,老師教的也不會太深太難,目前只是大致的宏觀的瞭解。平常上這些商科類課,老師會用英文講,ppt也是英文。我目前是大二下,據瞭解,大三大四,商科類的課會大大增多,同時二外和翻譯也要學習,課程難度我估計應該會比現在的難一點。


通俗地說,就是用英語學習商務知識,英語是本,商務是專業特色,所以學的東西難免會有點雜。

一方面要學習英語專業的基本功課程,比如精讀、寫作、口語、翻譯,還有文學、語言學(我學校開了這類課程,其他院校我不瞭解),另一方面也要學習商科課程,比如國貿實務、進出口貿易單證、外貿函電、國際金融等。不同院校可能開設的具體課程不太一樣,但基本方向大致如此。

商務英語專業就業的話,有做外貿的,有做翻譯的,有進教育培訓機構的,有當英語老師的,看你自己對哪個方向感興趣,當然也有不少人選擇跨專業考研的。

我個人覺得就是,這個專業要學習的東西比較雜,要學精不容易,還是要看個人的學習能力。另外,題主的英語成績還需再提高提高啊,祝考入理想的大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