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非常理解題主的心情,我在策劃自己的婚禮的時候也一直非常想不要司儀。你問我為什麼?有下面幾個原因:

  1. 我性格比較內向,很害羞,接受不了煽情。一想到婚禮上會有主持人問我「你們私下都給對方取了哪些暱稱」這種問題,我就心塞得要死。
  2. 我們倆都很討厭不合時宜的玩笑,以及主持人的各種喧賓奪主,當然我後來也看來很多別人的婚禮,感覺用心找還是可以找到那種懂得分寸的主持人的。
  3. 我想要的婚禮就是小而美,討厭任何的大排場以及人工的東西,所以主持人在我眼裡如果硬要塞進去就是不倫不類的。而且因為我先生是英國人,所以主持人得說兩種語言,而且我先生又比較挑剔,在重慶這種鬼地方,能找到英語說到他滿意的應該比較難。

我和婚禮策劃討論的時候也一直跟他們說我們不想要主持人,她們還是堅持建議我們如果不要主持人的話場面會比較混亂,還是要主持人的好。

但是我這種作精,怎麼可能就這樣輕易屈服了呢?後來想起來有個朋友是學播音主持的,於是我就去問了她願不願意幫我這個忙,她很爽快地答應了。

最後出來的效果我自己非常滿意啦。因為完全感覺不到主持人這種生物的存在。

我們先自己事先寫好了中文和英文的稿子,她直接照著念就好了。但是她沒有站在儀式區中間,而是站在了賓客座位的後面,這樣感覺她的聲音也只是一個背景音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們倆正在進行的活動本身上,而不會像其他的婚禮,主持人講話時關注點在主持人身上。

大家腦補一下,儀式進行的時候她是站在圖片中右下角那個位置,而我們以及伴郎伴娘是站在中間那個圓環那裡。

其實我很擔心她每次用中文講完一段以後,又要用英文講一遍,大家會比較不耐煩,其實後來過程中發現也還好,一方面是身處那種氛圍中,就不太會察覺到。

總之,整體下來,感覺她就像是一個人工播報機,我們把文字給了她,她按照上面寫的音調平淡地讀出來(因為事先我有跟她講我要很性冷淡的風格,千萬不要讀得鏗鏘有力感情飽滿的那種),所以她的存在就像一個提詞器,告訴我們以及觀眾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了。

我覺得,這是我能想到的在要主持人和不要主持人之間最好的解決方案吧,把所有關於主持人我們所不喜歡的部分都切除掉了,而保存下來了其最主要的功能性部分。

當然,如果你身邊沒有會主持的朋友,找一個普通話標準的朋友也行啊。

如果對我的婚禮細節感興趣,可以看看我寫的這篇回答:玫瑰氣象臺:如何辦一個小而精的婚禮?


謝邀~婚禮儀式上還是需要有一個人進行環節上的引導的,這樣才順暢,不知道你的婚禮是大型還是小型的,如果小型的話是比較簡單的,可以找一個朋友來做就可以了,如果大型婚禮的話並不建議沒有主持人,沒有主持人就意味著各方面的配合度要極高才能達到一場完美婚禮,但風險比較大一些。因為婚禮的特殊性,特別複雜的不是婚禮呈現不了,是有很多客觀因素無法實現的,比如酒店的搭建及綵排時間有限,沒有辦法綵排多次及磨合,朋友參與是否專業及準時、配合度等等,都可能是出現紕漏的地方,因此大型婚禮不建議。另外如果一定不要主持人的話,就在環節設計上有很強的連貫性,通過燈光來切換,作為賓客視覺的引導,以及場景的變換等,再配上音樂輔助,可以加入一下好友的參與、賓客的參與,比如跳舞,舞臺劇、好友講一講新人的趣事引起回憶加深賓客對新人的印象等等,總之都是圍繞你想表達的內容和新郎新娘來呈現的,用來豐富整個流程。後面一些輕鬆的環節新郎可以自己充當一下主持人引導下一個環節進行即可。小型婚禮更適用。

來說點婚禮小知識吧

婚禮上不要主持人這事情我準備幹一次,因為做這行這麼多年了,還沒遇到過真正的「無司儀婚禮」。所以打算拿自己做實驗了。

婚禮儀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由主持人或者司儀或者旁白控場的流程式婚禮二、由演員燈光音樂來控場的劇場式婚禮三、由新人自己作為控場人的發布會式婚禮

後兩種應該符合題主對婚禮的構想。

第一種流程式就是大家最常見的,由一名司儀來引導新人完成儀式,好處是非常好控場,司儀能把控儀式進度和時間,新人也可以把突發情況交由主持人處理。缺點呢也沒什麼缺點,最多就是沒什麼創意。

第二種是把婚禮編排成一場舞臺劇的形式,常常出現在各家婚禮公司的婚禮秀上。實際應用中更是極少出現,主要是成本高,意外性多。

第三種說是發布會式婚禮,其實也就是流程式婚禮的改進,由新人來擔負儀式過程中的引導,這對新人的應變能力,準備工作的要求都比較高,屬於做好了就會出彩,做不好就會遺憾的形式

注:其他還有訪談式婚禮(由主持人採訪新人的形式進行儀式,通常作為婚禮開場的一部分,很少單獨使用)等等等等,多數偏題太遠就不做展開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真的實施過的「無司儀無主持」婚禮,一場案例也沒有,因為大多數客戶聽完我們的利弊分析,基本都放棄了(能接受的那些也說服不了家人去接受)

索性我準備自己結婚的時候做一場這種形式的,過幾個月我來詳細補充這篇回答但願能拋磚引玉,如果覺得沒什麼用無視我好啦^3^

新郎新娘上臺致辭,然後開喫就這樣。

你們都已經忘記小時候的婚禮是怎麼樣的了?或者說你們那從來都是有司儀的?


新郎或者新娘自己當司儀。我和我老公就是這樣乾的。

謝邀!

作為一個拍攝過300場左右的婚禮攝影師,自然是看見了很多婚禮現場。有簡單到連伴郎伴娘都沒有的婚禮,也有用到七八個人司儀團隊的婚禮。

司儀的作用其實和一臺晚會的主持人差不多,主要是用來串聯起整臺節目,讓整個流程很自然的走下去。對的,就是題主要問的問題。

如果不要司儀,那你需要考慮是怎樣把整個流程銜接起來,什麼時候該新郎出場,什麼時候該新娘出場,什麼時候該父母出場等等。

我們可以把整場婚禮看做是一部電影或者一部舞臺劇。電影和舞臺劇需要什麼?自然是需要劇本了。你也可以把司儀看成是帶著劇本來的導演,這次只不過自己來當導演而已。那你自己只要費點功夫把劇本寫出來就好。

難點是怎麼協調好現場的其他工作人員,特別是燈光和音響。這些工作人員比較習慣跟司儀配合了,而且由於專業性,溝通起來也很簡單。如果新人自己去溝通的話,很多細節就很難說明白。婚禮現場留給你去溝通的時間是很緊迫的,如果溝通不好一旦有哪裡出了紕漏,會嚴重影響整個流程。

我不知道題主不要司儀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純粹是為了省錢,我覺得這可能會得不償失。就像很多人喜歡自己設計房屋裝修,搞到最後各種問題,不僅沒省到錢,還勞心勞力,疲憊不堪。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纔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我要說的是,拍過幾場沒有司儀的婚禮,都不是正常的那種婚禮,只是客人不想搞得太張揚隆重,流程簡化到只是站到臺上說了幾句話而已。


謝邀,首先需要安排一個時間流程表,預測整個行程大概的時間段在做什麼,有了時間表後,找到合適的朋友,負責某一塊或負責整塊,一定要準備一個3小時的伴宴音樂,不然沒人說話的時候會很尷尬,也可以準備一個樂隊,他們會充滿大部分的時光.使派對體驗感更棒!重點:時間流程表要安排好喔.

可以請朋友幫您搞定,最主要的是開心快樂


找個很會說的朋友 帶動氣氛 講幾句流程就可以了 大部分就是雙方父母說話 新郎新娘儀式 朋友沒有很會說的 可以找個長輩 也可以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