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整?


一般說不傷膝蓋有兩個準則:

第一,膝蓋要對準腳的第二個腳趾,而不是大拇指。(不要爭論,我認識的康復科大夫如是講,艾揚格瑜伽也如是講,他們都是人體結構的精英,說的一定對。)不要左右掰膝蓋。

第二,大腿肌肉不要向前擠壓膝蓋,而是向後放鬆至腹股溝;這在以前經常被簡單的稱為「膝蓋不要過腳尖」,但是這種說法不準確,因為即使不超過膝蓋,如果你的大腿肌肉是向下擠壓的,照樣完蛋。

以上是通行的兩個原則。

不過我覺得,太極拳很多人對「松」的理解有問題,過於放鬆固然是懈,是錯誤,很多人都說過。但是,即使是正確的「松」,我個人認為,也一樣是有問題的,因為力量松透到腳底,再返上來的整勁再美好也只是一種單一模式的身體狀態,任何單一模式的身體狀態都是「久」,都不是「變易」之道,久了就會傷,這是淺顯的道理。所以,有很多功夫真正不錯的人,膝蓋也有問題,可能沒有大問題,但是絕對是有問題——這個問題的原因不是太極拳,而是隻練太極拳。

盡量多練一些其他運動,加強肌肉鍛煉,加強腿部的多方面練習,纔是正道。

任何只進行一種鍛煉的人,都一定是有缺陷的,只是毋庸置疑的事情!鍛煉要均衡。

然而這些都是說說,沒有專業人士指導,建議不要自行練習。世界上的絕大部分事情都是「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補:美國《豹式健身》中有加強扭矩的辦法,就是意將膝蓋向兩腿左右的外側微微外撐(不是真的轉動,而是一種意念,有這種撐勁即可),對加強整勁有很大幫助。


練拳要量力而行,低架是結果,不是過程,跨開了,能用到該用的關節去動了,自然就能練到低架了,如果跨沒開,強下低樁,會讓膝蓋磨著著走,而從解剖上來看,膝蓋只能完成非常簡單的動作,換了不能完成的動作,勉強也能動一點,但會對膝蓋造成損傷,時間久了,連走路都是問題了。

武術裏,有這麼個概念,動根節,現代搏擊裏,有個說法,大肌肉帶動小肌肉,本著這個原則,多半都會安全,省事,違背了這個原則,多半就會受傷,費事。


因為你練錯了,膝蓋不要過腳尖,不要有下蹲的意識,是座胯,不是下蹲。


吹牛逼被揍的唄


記住下動上領,上動下隨,用上身領著下面動,永遠不會傷膝蓋。

建議去「全民太極」APP,聽聽康偉老師的課程,再習拳不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