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時候家裡買了黑白電視機,播放第一版西遊記的時候,廠里的鄰居樓上樓下都跑來一起看。那時候鄰居關係很近很好。但後來隨著下崗的出現,關係慢慢就淡了。到今天,你還知道你鄰居叫什麼名字嗎?去串門過嗎?

這不是一個地方發生的情況,而是在全國範圍,十幾億人身上都發生的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覺得這個問題放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去分析都可以出一本書了。)


冷漠的鄰里關係才是最好的關係。這就是《道德經》里說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很多人幻想的人情味十足的鄰里關係,其實是需要付出沉重代價的。比如你明明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得露出虛偽的笑容,比如沒完沒了的飛短流長,比如整天要記著誰給你家送了一盤餃子,誰借了你家的梯子,要防止自己在鄰里關係中成為不受歡迎的,被排擠的人。

有人情味的鄰里關係,其實就等於職場關係。如果鄰里關係不冷漠,你就等於永遠在上班。


現在還有多少人認識自己的鄰居啊?

知道這一家有幾口人?都做什麼工作?收入狀況如何?

除非已至耄耋,每天的生活就是扯家常里短,談緋聞八卦,或者有位家人已至耄耋,而餐桌上的談資僅限於小區里其他人的家長里短,緋聞八卦,那麼我們的回答大概率是:「唔,知道一點,不過不是很清楚。」

有時,我們會懷念那個親密的年代,里弄中的鄰里關係和諧友善,鄰居之間互相非常熟悉,交往舒適愉快,平時彼此打聲招呼、拉拉家常、幫鄰居燒飯、收衣服一點不見外,不奇怪。可是燒菜,收衣服,放在當下,那是多麼的尷尬?進一次家門鞋套巴不得套三層,噓寒問暖時笑容比電影還誇張,互相說的好話比給領導的還好聽,出門後彼此揮手彷彿好友將千里相別,可惜在你關上門前,對面就已拐進三米內的自家門。

也難怪有人會批判這個社會為冷漠的社會,陌生人的社會,老人死在家中兩個月後才被發現,小孩子在家中家長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聽說想它們想自己出去玩更是堅決反對……

可是,這份冷漠、疏遠,就真的是該批判的嗎?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鄰里關係是一種地緣關係,人類發展的歷程中,地緣關係的重要性是單調遞減的。最早的部落制中,同一部族的人群是共生共存的緊密關聯,隨著封建制度的發展,部落漸漸衰落,氏族的血緣關係接管了地緣關係,往往一塊區域中都是同一家族的人,現在仍舊存在的大量的類似於「張家村」、「李家廟」就是這類關係的典範。

在城市化,工業化的過程中,伴隨著氏族關係的弱勢化,血緣關係和地緣關係也漸漸脫綁,與之相對的,地緣關係又傍上了工緣關係。尤其是在分配工作分配房屋的時代尤其如此。

而現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品房的繁榮,地緣關係漸漸地淪為了純粹的「緣分」。以往的溫暖鄰里,只能說是一種「慣性」,在脫離了更深層次的關係需求,即共生關係,血緣,工緣關係的前提下,鄰里的和諧關係的衰落是註定的。

若從社會關係的角度看,鄰里的衰落實際是城市-網路現代化關係網崛起的側面描寫。鄧巴原理告訴我們,我們能保持親密關係的人數至多是150人。在現代,這個數字能輕而易舉的被滿足,而在古代,這個數字甚至可能一生都無法達到;在現代,關係網是多元而多面的,同事,同學,讀書小組,球友,遊戲同好……

每一個圈子內的你都是一個全新的你,對應著你的每一個側面,愛好,而在古代,地緣、血緣、工緣,所有關係圈都是重疊的,每一個人都熟悉全部的你。由此可見,鄰里關係的衰落,必然寓示著其他興趣圈子的崛起。所以,鄰里的衰落不是社會冷漠,疏遠的象徵,反而是社會多元,有趣的體現。

鄰里的崩塌,時代的必然。


鄰居和同事一個樣,最好的存在就是沒存在感。

是父母不慈祥?是老婆不美麗?是孩子成績太好了?還是基友不夠多?活得要多麼空虛才會想在鄰居身上找溫暖?

現在人消遣方式太多了,過去一下班,想找個人聊天都沒,不和鄰居說話多無聊,現在回家可以和朋友手機交流,方便的很。

懷念過去就是對現在生活的否定和不滿,偶爾緬懷很正常,可是天天覺得還是過去好,那就是認知問題了。是不是該反思一下,如今的生活是不是哪裡不對?因為大家都在往前走,你卻想後退,是哪裡和社會脫節了?


現在的社區,水、電都自動入戶,信息和物流比起以前高度通暢。鄰里之間,並沒有以前那般需要互相照料。

。。懷念那種生活是因為你家各方面在當時都比較好吧,如果家裡有本難念的經,在小地方的村裡或者小區里總是迅速被傳開,還添油加醋。

不喜歡太過親密的鄰里的關係,不喜歡年紀大的鄰居像查戶口般的盤問,鄰居見面點個頭問個好就已經很好,不喜歡過多接觸,不過如果遇到突發事情互相之間問一下情況,大家也都很友好,並沒有擺臭臉,很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小區人又多又忙,不需要天天應付這些人際關係。現在生活豐富便利,不跟鄰居打交道也可以過的很好啊


我碰到了。剛想買這處平房(是過去的公房)正在猶豫的時候,此地有人告訴我,大姐,你想買就下決心買吧,房子挺結實的。可要注意的是這兒有人欺生。我說我不怕,於是買了。開始裝修的當天,隔壁鄰居就拿著大盒尺進院量尺寸。當時我新來乍到,沒理他,他一邊量還一邊小叨咕著。後來我得之,鄰居說他們那邊地方小,我這邊地方大。我就跟他說,這原來是公房,與我們有啥關係?你一聲不哼進我院量尺寸就是沒禮貌的無理行為啊。再後來又因中間的隔斷牆鬧了兩次矛盾。從此很不開心。

最讓人不舒服的是這爺倆工作的配套,兒子在火化場上班,父親在收放骨灰盒的地方上班。我感覺每天都在重重的陰氣中生活,他們住著房還跟沒人住似的死氣沉沉。

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不說話就更堵的慌,我還不想搬走,鄰居也是誓與此房共存亡。

所以我就主動說話,但還是不舒服,遇到這麼個鄰居挺煩的。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老家,一個單一姓的小自然村,在一個河灣里,位置封閉環河。鄰居街坊全是有血緣關係的,路上見個小孩派派輩分說不定是你爺爺。在鄉中學談戀愛的中學生,可能會被家裡打出屎來,原因不僅僅是早戀,還有可能是因為拐上了他姑姑……

至於鄰里關係,還行吧。沒利益相關的時候,熟人社會挺好的。

講個故事,小時候我爸在鄉里教書,工作需要,省吃儉用攢了一輛摩托。一次他出去辦事,下大雨,摩托壞掉了,滑倒在路邊溝里。天色很晚了,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半截地遇不見一個人影,可愁壞了他。他沿著路走了一會兒才遇到幾個忙完農活的村民。交談一番,說說哪個村哪戶人,家裡老人是誰,多多少少都沾親帶故的親戚,雖然我爸是個輩分小的楞頭年青。幾個村民還是冒著雨幫著我爸把摩托從溝里拖出來,推到村子裡。又招待一番,安置住下,借給我爸一身衣服。

我爸有事在身,第二天早早地告辭了,穿著借來的衣服,走著回來的。過了幾天,空閑下來,把借來的衣服洗乾淨,買點禮物專程拜謝那個村子的幾個村民,順便把壞掉的摩托推回來。

那個時候摩托還是稀罕物,最常見的運輸工具是人機木頭架子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在村裡是這樣的和諧,慾望還未升起。最大盜竊是小年青偷雞摸狗,會被村裡教訓。

摩托就像現在的汽車吧。現在,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你敢把車交給幾個陌生人看管嗎?當然不可能了,朋友都要過鐵的才能借車。


以前是沒有條件冷漠才抱團取暖,現在好不容易有條件去追求自我和個人空間了,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