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家裡有錢來源不同——經商,從政,學術,有共通點,但細瞭解差別還挺大。

共通點:

1:面相上就很平和,不怕惹事,淡定和自信的源泉就是:不管怎麼樣,有人兜底。

2:確實他們也會焦慮,但是小於25,或者說在工作之前。他們的焦慮是:我出國去哪個學校,將來是自己從頭打拚創業還是繼承家業,自己努力資產能不能超過上一輩...

(但是普羅大眾的焦慮是:我考研還是就業,留一線還是回老家,工作996拿命換錢,買房還上不了車...)

3:不怯場,也可以叫見過世面。當然不是說他們都能做到滴水不漏,可能會緊張,但是你能感覺到他們對於大場面,沒有那麼多怵的感覺。

(類似於:砸了就砸了吧,最差也不過如此了。但是普通孩子就會害怕,萬一xxx,我以後怎麼辦)

4:會因為有錢,而越來越有錢。【註:不賭不吸的情況下】

5:單純。單純不是說不諳世事的傻白甜。是都懂,但是還能變表現得很赤誠。

很簡單,因為那些黑暗的東西,他是知道,但也沒接觸過啊。

出淤泥而不染,是白切黑;他們更近似於黑切白。(後者的』黑『僅表示瞭解黑暗面)


說說不同點吧:

經商

簡單來說就是:情商高對錢很敏感

情商高,尤其是體現在男生身上,只要不是窮養(有錢也不給孩子用),跟別人打交道就是很自然。

不管是聚會,還是跟人初次見面,不會說畏畏縮縮,瞻前顧後的不敢講話。

基本上場子上能炒熱/照顧到每個人情緒/話不多,但是有存在感,基本都是家裡經商為主的。

其實也簡單,家裡經商,孩子被帶著不知道參加多少次飯局了,叫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嘴甜操作,早就訓練出來了。

有句話叫做事先做人,還有句話叫伸手不打笑臉人。上對供貨商,下對經銷商,各種性格品性的都得打交道,家裡長輩不是人精還真的做不來這活。

(不要槓xxx就特別耿直,一樣商業版圖很大。有幾種情況:1:上頭有人 2:大到一定程度,人精的活論不到自己了 3:有高度不可替代性,一流開刀手,搞了私人醫院(現實中還是少))

對錢很敏感,但不會委屈自己。

有點割裂其實。

有時候是,敏感不代表在意;

例:又想喫炒菜,又想喫麪。點兩份外賣,還得兩份配送費,真不划算啊。

算了既然想喫,那就點兩份。

有時候是:在意不代表敏感。

例:想挑個差不多的衣服,快銷一百多,品牌大幾百。

既然差不多,那就選便宜的那個。

以上是從消費端舉例,對錢敏感,還有利用錢生錢的生產端,就不舉例了。

【條件範圍內,不要委屈自己,那你算是內心裡的富有了。】


從政

長話短說,打字超累的...(要一個贊贊纔可以爬起來!)

家裡從政的孩子,講話四平八穩的。同樣是情商高,富二代是能讓別人開心,但是官二代會給你感覺他很值得信任。

你仔細觀察,除非別人cue,他其實很少有自己誇誇其談說事,大肆發表觀點。

其實很簡單,從政就是多說多錯/還容易被人過度解讀。

官場話的另一個名詞叫打哈哈

關於多說多錯和過度解讀,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普通人交流:

A:我最近買了個xxx,真不錯。

B:是挺不錯,不過個人感覺YYY更好一些。

A:那我下次試試YYY.

政務人員:

A:我最近買了個xxx,真不錯。

(政)B:是挺不錯,不過個人感覺YYY更好一些。

A:如果A是上級:B這話什麼意思,暗示我眼光沒他好,不會挑,看我快退休了沒權利是嗎?不懂規矩

如果A是下屬:我是不是要給B送個YYY,他是不是話裏意思我最近工作不對?

所以他們耳濡目染,自然也學會了暗示表達+模糊化語言


學術

兩種極端。

1:特別天真的,關注比較虛的東西。一看就是象牙塔裏的學生,講學術有光,但是對於賺錢,瞭解不多。他們的想法就是,讀書,一直讀,將來進大學當老師...

2:老實人幹盡骯髒事類。學術圈也不是真的白茫茫一片,一樣權色交易。

這類二代,佔著教育資源,大學期間操作一下國外鍍金,之後一樣安排進高校/事業單位...

但是人品什麼的,就比較堪憂,白切黑,文化人更會玩


可能是…記性差???越有錢的人記性是不是越差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很多成功人士的記性都是很「差」的。

首先,會給人記性差的印象,一個原因是題主遇到的有錢人真的記憶能力差,這是物理性的記性差。

但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很多人都沒考慮到,也許題主遇到的有錢人記性其實好得很,但是假裝記性差。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人總會在某些時刻想要刪除腦海中的部分記憶,但是人體記憶有個特點,你越是提醒大腦要忘記,大腦因為你的提醒反而記得越牢,所以只能在別問起相關問題的時候,表現出「我記性不好」,「我早忘了」。

現在的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後,有部分回憶的記性很好。比如都流行來一段憶苦思甜的演講,大訴自己在沒成功之前,受到的種種挫折,一次次地描述創業故事,自己又是如何堅定、如何抓住機遇堅持下來,最後成功,並以此來激勵現在的後浪。

但事實是,說出來的都是能夠讓大家知道的,真正無法言說的事,他們當然從來不會公佈於眾,既然無法言說,那隻能假裝自己忘記了吧。所以很多成功人士在對於自己不願意講的發跡之前、發跡歷史的某些事情上,表現出來的記性是挺差的。

比如喜歡說自己白手起家的老牌成功人士們,李嘉誠說起自己從一個窮小子到鉅富,總是不忘描述自己童年艱辛,少年打工艱苦,然後場景彷彿一下子就從這裡到了他開始發跡的房地產,說這些故事的時候,對於他娶了鐘錶公司創始人的女兒,成為了富豪的乘龍快婿的背景,就顯得記性不太好。

還有以前的澳門賭王何鴻燊,一直講故事都是落魄窮小子到澳門謀生,白手起家,結果他去世的時候,媒體發的八卦發現,他妹妹說家裡最落魄的時候都有13個傭人,顯然前任賭王講自己白手起家故事的時候,對於這部分條件,記性也不是太好。

還有現在算得上成功的某某男團明星,在炫耀自己的限量名牌時,也忘記自己父母公司經營不善,估計也是記性不太好吧。

在現在社會,成功和有錢是可以劃等號的。所以成功人士的記性差也可以說是有錢人的記性差,那麼我們現在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

很多有錢人對於一些事情「看起來」記性的確挺差的。


我身邊的有錢人都似乎有下面的通病:

第一:最大的通病:用錢的時候是完全違反任何規律的。比如,我們窮人認為,有錢人既然有錢,買東西的時候肯定就不會去管價格,喜歡就買。然而,我身邊的有錢人,明明買遊艇買豪車的時候一擲千金好像不要錢一樣,可是,經過機場還是一定要去免稅店買東西,說「有免稅的,省錢!」;有搶紅包或者折扣券的機會一樣會去搶,省了幾塊錢高興得不得了。另外,我們窮人認為,有錢人買的東西肯定是又貴又豪華的,比如,有錢人肯定不會買入門級的BBA 車。可是,我身邊的有錢人不少人買的是中低級的 BBA,雖然他們家裡另外可能有爛煲給膩,或者法拉驢。還有,有錢人買東西的時候也不考慮「性價比」,反正任性,想買貴想買便宜的都行,喜歡就買。沒有任何規律可循。

第二:有錢人的另外一個通病是「面盲」。有個段子說「東哥不知妻美」,其實並非東哥不知妻美,而是他真的面盲。平時我們窮人在路上很難見到一個 50 分以上的女生的,在學校裡面,假如一個女生 60 分的話,妥妥的就是「校花」了。但是,有錢人日常可以看到的超過 80 分的女生太多了,多到已經面盲的地步。因此,感覺自己有點美貌就可以讓有錢人愛上,或者感覺自己的顏值不是太高,根本無法讓有錢人看得上的兩極觀點都是錯的,因為有錢人已經面盲了,能夠吸引有錢人的地方一定要除了顏值還有其它的東西:否則,您覺得自己美,大把比您美的人存在呢!

第三:有錢人最後一個通病是現金流特別多。假如一個人銀行裡面不是隨隨便便都放著幾百萬零錢的話,那這個人妥妥的就是假裝的有錢人,完全可以加入「假裝有錢人」這個知乎圈子。我們窮人會問:有錢人難道不投資?難道連個最保守的理財都不做?有錢人當然投資,當然理財。但是,如果我們看見一個「有錢人」,所有的錢都在股票,都在物業,都在什麼名錶,什麼商業保險,什麼私人飛機遊艇。。。都在各種投資裡面,銀行裡面只有幾百塊錢,那豈不是跟我們窮人一樣了?怎麼還會是有錢人?我認識的有錢人,都是有幾百萬不屑於用來理財和投資的零錢的,而且還要放在銀行的那種。

根據我對我身邊的有錢人的觀察,他們都有以上的三種通病。假如您發現一個這樣的有錢人,走過路過千萬不要放過。

以上。


我要說我『身邊的』有錢人』,會比較敏感,身邊朋友們會紛紛跑出來澄清他們不是有錢人,所以,我只說我『認識的』有錢人。

那麼,我認識的有錢人他們有什麼『通病』?

他們的通病就是——總以為他們認識的人和他們一樣有錢

我認識的某個有錢人和我聊天,討論到古埃及歷史,他就說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什麼展品就是什麼時代的文物,用詞是『記得XX廳裏的XXXX嗎?就是XXXXX』,說得好像我也曾經去過一樣,可是我連美帝東海岸都木有去過啊。

我當然只能坦誠地表示,我沒去過啊,我對古埃及的瞭解全是通過看書才得來的。

然後,這位有錢的朋友表示某些歷史細節他在博物館看了也不確認,要去埃及看看知道,然後.......幾個月後,他真的就去埃及旅遊了一圈,回來又給我詳細科普了一下親身體驗的埃及風情,然後還讓我去埃及的時候一定要去XXX的哪個角落看一下,還要順道南下去乞力馬扎羅和長頸鹿一起喫早餐,好像我明天就會出發去一樣。

嗯,所以埃及歷史的確是我現在最瞭解的古代外國歷史——這是認識一個有錢朋友的好處。

(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有人會說去埃及旅遊一次也不花多少錢,你們都是有錢人。)

我還有一個朋友,孩子上國際學校,感覺教育氛圍很好,就很熱心地給我們介紹國際學校的情況,如何安排課程,老師又怎樣的多樣性,對學生的教育如何啟發式培養,以及......資費標準,反正我聽到資費標準,覺得這天沒法聊了,心裡默默流淚:『你為什麼要這麼羞辱我?

嗯,讓我更堅定地讓孩子走高考這條路——這也是認識一個有錢朋友的好處。

總之,我認識的這些有錢人吶,都覺得周圍的人和他們一樣有錢。

雖然馬雲說過,我們要成為有錢人,首先要和有錢人成為朋友,但是,我認識的有錢人也不少了吧,但是我還沒有成為有錢人的跡象,啥時候能讓我真的傳染上他們的『通病』啊?


以為自己有錢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強,並且企圖用自己的經歷教育別人。

有個教授曾經做過一個經典的社會學實驗:他讓幾個志願者玩大富翁桌遊,就是那個擲色子,然後在地圖上走,買下各種地產,最後把其他人的錢都收走,誰最後錢最多,誰就獲勝的遊戲。注意:大富翁遊戲的特點是一旦最初幾個回合你通過擲色子的運氣賺了錢買了地產(資本的原始積累),之後你就會越來越有錢,很難輸掉。然後他偷偷記錄志願者玩遊戲時候的言行舉止。他驚奇地發現:最初幾個志願者的態度都是中性的,然而因為擲色子產生的運氣成分,總會有志願者脫穎而出,得到更多的錢,這時候這個「富有」的志願者的肢體語言會變得越來越粗魯,越來越招搖,同時不斷地從嘴裡說出諸如:「我遊戲技術真好」,「我要把你們都弄破產」,「我要賺更多的錢」,「看看我多厲害」。當遊戲結束的時候,採訪獲勝的志願者:「你覺得是什麼因素讓你獲勝的?」令人喫驚的是,每次實驗的獲勝志願者的回答都是「他們無與倫比的賺錢技術」,而不是「最初擲色子的運氣」。

雖然上述實驗只是大富翁遊戲,但是很明顯的,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這些行為也是非常常見。事實上,在人類社會,變得更有錢幾乎唯一的途徑,就是本來就很有錢,然後進行投資賺更多的錢。因此,幾乎所有的有錢人發家致富之初,不外乎經歷了兩件事的其中一件:1. 父母本來就有錢 2. 通過某些運氣成分(比如中國80年代的投機倒把)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而可悲的是:一旦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有錢人就開始忘記最初發家致富的原因是自己的運氣。和大富翁遊戲一樣,開始逐漸以為自己發家致富的原因是自己與眾不同,自己天賦異稟,並且開始不斷地企圖教育大眾,給大眾灌輸自己的成功學。完全把他們成功最大的因素是運氣這件事拋諸腦後。

這種示例在當今社會屢見不鮮。萬眾創業的時代,總有人天真的以為創業成功的公司,最初都是因為他們的技術打動了市場,而看不到和成功公司有同等技術的公司,早就破產了無數家這個事實。甚至還有更天真的人,以為看了資本家的成功學經驗,就可以讓自己也成功,最後絕大部分都慘遭數學概率(運氣)無情的支配,最後倒在了資本原始積累這一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