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是一個普通家庭,爸爸媽媽幹得也就是體力活,沒有太多文化。

我還有一個弟弟,我現在在讀大學,從小到大爸媽沒怎麼虧待我也 喫的穿的我也有。

現在疫情在家,爸媽就說工作很辛苦,我就說,那你們幹嘛要生弟弟,你們就我一個,我大學快畢業了,你們工作幾年就能退休了。我弟弟現在初中,爸媽的意思就是會給我弟弟買套房,不會給我,所以我覺得現在他們的奮鬥和我沒關係吧。

事實上這種思想在我們小縣城挺普遍,就是男生要有房,所以我也能理解我爸媽。

仔細想想,自己讀書也花了很多錢,但是我為什麼就是沒有什麼感激之情呢?沒有父母對我恩重如山我要回報那種是不是不對呢?

補充一點,我們家爸爸經常不在家,所以不咋見的到,媽媽就是那種特別愛吵架的人,和我和我弟弟都吵所以我家家庭氛圍也不是很好,不知道是不是有這個影響。

謝謝知友了。

看了一些回答,確實和爸媽關係一般,小時候就不在一起,媽媽吵架起來會辱罵我,以及一些相處問題,至於房子我沒想過,可能平時相處不到位,加上老是說辛苦我很反感吧。

再補充一下,我媽媽是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出來的,但是她對外公外婆特別好,怎麼說呢,一家都不是壞人但真的我不想和他們待在一起。

舅媽教導表弟,女兒是賠錢貨,表弟才初中唉。

至於我媽媽很多很多毛病,以前不懂現在回憶起來真的就是為什麼她那麼恨我?

在外人面前直接刪我嘴巴,就是我插嘴了。

經常性的打我就不說了

還有一個毛病就是經常在外人面前說我壞話,現在也說我弟弟。我不懂她什麼心理。

還有我長大以後打不過我的時候就學電視劇裏的在地上雙手拍地,kui地上哭,事實上我學習一直還行,早戀都沒有過,我不知道幹了什麼她就這樣。

還有讓我滾出這個傢什麼的很多很多。


施恩莫望報。

望報。

從施恩的時候就想要報答。

那就不是恩。

而是交易。

既然是交易,就該明算賬。

拿感情說事,不明算賬的。

往往是想用小恩撬動大回報。

比如一些父母。

說自己的付出是無價的,子女一輩子都還不清。

實際上呢。

仔細算一算,可能花在孩子身上的錢,還比不上同樣收入家長的十分之一。

父母恩這事不應該縱向比,而應該橫向比。

人家父母對孩子上心、愛孩子,無條件的付出,換來一個親近父母的孝順孩子,理所當然。

有的父母。

拿孩子當小貓小狗似的養著,從養的第一天,就跟買理財似的,恨不得孩子從18歲就開始養他們。

這樣的父母,能收穫一個「超值孩子」纔是奇怪。

而題主。

根據你的描述。

你家長養孩子明顯是買理財產品的態度。

不想賠本。

想賺錢。

覺得賺不了錢就是虧了。

你把孩子當理財產品。

卻要求孩子把你當父母。

太貪心了吧?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

父母自己都沒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卻要求孩子要有無私回報的行為,可能嗎?

不可能。

再說回來。

就算不跟其他家庭比。

跟自己家庭比。

對於女兒的付出遠遠比不上對兒子的付出。

那麼。

女兒的孝順行為應該以什麼衡量呢?

我覺得,應該以兒子衡量。

小付出,小回報。

大付出,大回報。

但現實生活中,因為重男輕女等因素,往往是對女兒小付出,大回報,對兒子大付出,小彙報,甚至沒有回報。

嚴重的甚至上了新聞。

幾個女兒輪流養老人,最後老人把遺產全留給拒絕贍養的兒子。

為什麼?

因為過去女人並不是主要勞動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女人的道德壓力比男人要高,往往會自我要求要孝順。

但是現在有網路了。

男女無限趨近於平等。

換個角度。

一家兩個兒子,讓「大兒子」去做上門女婿,同時還要承擔養老,給小兒子買房,讓小兒子繼續住家裡,以後幫小兒子帶孩子,遺產也都給小兒子。

卻讓「大兒子」和小兒子承擔相同的贍養義務,難道是公平嗎?

不公平。

父母要求「大兒子」和小兒子一樣愛自己,可能嗎?

不可能。

所以很多事情,女生把自己代入男性視角看就明白了

你的性別,是父母所給。

而父母又因為你的性別而區別對待你和弟弟。

這得多大的心,才會感覺不出不公平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

從古至今,從國外到國內都是如此。

只是過去網路不發達。

人對自己的認知往往來自於父母和親戚鄰裏。

而父母和親戚鄰裏。

他們當然不可能認同「父母恩是有價」,「區別對待兒女,兒女就應該區別對待贍養」等等說法。

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希望小恩換得大回報,重男輕女,女兒也要承擔和兒子一樣的贍養義務的人。

但現在這種方法不管用了。

人的視野開闊起來,就不好騙了。


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很困擾,明知父母對我付出很多,可就是愛不起來,對他們的感覺很冷漠。她總說要孝順,越說我越反感,不是孝不孝的問題,而是我不喜歡他們,不喜歡一個人怎麼可能對她好。

我學佛很久了,金剛經也讀過很多遍,我忽然想起來,金剛經講的就是這個問題。要不住相佈施,而且施恩莫望報。對別人好 要無條件的,不能心裡惦記著自己的付出,嘴上還要說,這樣的話別人的感恩之心立刻消失了,自己也沒有了福德。 就是這麼奇妙。


唔這種環境的確很難生出這種心情,那就不要有這種感覺了,換個思路公事公辦吧,他們養你了,那你大了也反饋些就可以了。而且你可能現在還小社會對你比較溫和?所以你也不是很戀家我覺得沒必要有愧疚感,愧疚感是你要虧欠他們纔有的,你到時候應盡的義務你盡了,為啥要有愧疚感。


對我來說,大概是父母的付出只是他們覺得對我好的。他們從來也沒有試圖去了解一下我想要的是什麼。我很感謝他們對我的好,但是我也沒有愧疚。因為他們做的是我所不希望的。結果也是讓我一生痛苦的。


父母都自私,影響的孩子也有一些自私。

試試多做一些感化父母吧,自身改變,然後改變家庭的氛圍,改變大家關係。

不要怨天尤人,多多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多動腦子去做,而不是計較算計對方。

試著展示你的善意,改變你們相處的方式。家庭改變,連你的下一代都受影響的。改變家族命運,從你開始。嘗試一下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