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r是怎麼想的?


大明宮詞裏有一段話非常經典,應該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大概意思,我濃縮了一下整個對話)

太平公主問武則天,你既然想要權力,為什麼不讓你的兒子坐在皇位上,你坐在簾後繼續執政?這樣比你登基要好很多,你登基就會挑起戰爭和流血。

武則天回答,從上官儀等人上諫你父皇廢后開始,權力爭鬥就沒有停下來過。這是為什麼?因為我沒有合法的名義,我坐在簾後永遠給人以口實。皇位是什麼,只不過是治國者的資格。我要用能力賦予女人這樣的資格。

雖然是戲劇化演繹,不過這個答案是我迄今為止看到最好的答案。主要人家把皇位的本質看得透透的,是我們這些庸人看不透而已。或者我們對於皇位的暢想僅止於,養了多少男寵,廢了多少太子,擁有多少權力,其實人家的境界和目標遠超一般人。


我是這麼按照人情來分析的。

武則天作為皇后,下有子女,可能也有很多她在意的非親後輩,這種情況下她本來就是半邊天,有心護家治國。

參照現在的家庭關係,一般只要不是矛盾極其尖銳名存實亡的夫妻,他們兩個一定都是為家的。即便男人是扛把子,總是在外面拋頭露面,但這也不能否認妻子是實際女主人的地位。大家庭聚會,年老女性是很「大」的,她是不是你家的姓根本沒影響,她也不會因為不和兒子孫子同姓就喫裡扒外。

闡述這麼多,我只是表達,武則天那種位置,正常女人都會有守護家國的執念。但是,不喜歡不臣服武則天的人,會看不慣它所謂「干政」。如果武則天有強勢的丈夫,那麼她其實不用掙扎多少,兇狠的樣子,男人去展現。她丈夫會維護她,會說那也是他的意思。但是,李治後來身體不好。我見過有的家庭,如果丈夫弱勢爪牙不利,那麼原先溫柔和善的妻子便會站出來,像個女頭目一樣。比如有一個親戚家面臨強拆,就是女主人站出來,她也沒抄傢伙,只是惡狠狠的報上來強拆人的家庭信息,把強拆人員恐嚇走。

所以,武則天會像個男人一樣兇悍。她兒子不爭氣不強勢,所以她之後仍然只好維持那種兇狠的樣子。

兇悍歸兇悍,她其實任然可以做個低調一點的監國角色和實際女主人,未必一定要稱帝。但是,政治上說句話,總是要有一個合法身份才方便,要不然話不硬,還會招來抵抗。比如你想召開一個同學、家庭、公司緊急會議,如果你沒有名義上的身份,你是叫不動的,但是事情確實很緊急,於是你很急的勸說甚至發火,這時,他們會反抗你。你的發火反而會讓人覺得你野蠻取鬧。也許你的觀點並沒有錯甚至是唯一生路,但是你強烈要求別人的舉動就是不合時宜。你缺的是沒有先取得一個名義上的身份,比如班長,董事長。

所以,武則天稱帝只是為了讓自己說話方便減少抵抗而已。她就算不稱帝她也是女主人,她稱帝也是女主人,換了個名義而已,其實以前做什麼現在也差不多,國家也是一樣運轉,不改變多少。至於為什麼要改國號,估計是為了提醒國民現在應該聽誰的。不改國號別人會認為是姓李的當家,不聽從她的命令。(畢竟大家腦子裡的習慣是一個老女人的話何必真的聽,這誰家的老太婆,我找他當家的去,叫他好好把她守在家裡。)武則天換了十幾個年號(年號一般換皇帝才改,沒有哪個皇帝會用這麼多年號。)估計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強調別人想想當今天子是誰。

武則天最後也要求死後用皇后之禮。歷史上也不認為武則天中途改了個國號就認為唐朝有中斷要分西唐東唐。

所以,武則天其實是個很正常的女人,很合格的皇后和太后。她稱不帝稱帝,她角色和職責都一樣,不過是為了說話方便改了個名義而已。就像假設某個山賊組織的壓寨夫人要別人叫她老大或者爺,改個稱呼而已。


要說武則天的上位路程,總結起來就是:姑娘的心大,爺們兒的火旺。

今天我們就來扯扯中國唯一一個女皇帝——



武則天的故事


一、升職記


女人要當皇帝,關鍵看心有多大。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武則天十四歲進宮,她母親哭得稀里嘩啦,遭到了她的鄙視,她說:娘你咋跟個姑娘似的?



武則天後來果然牛氣上了天,但除了自帶的才能,她的飛升離不開李家祖孫三代的助攻。


如果武則天上天坐的是熱氣球,那李家三代就是氣球裏的三把火,她的路徑是這樣的:



第一把火:唐太宗


武則天雖然從小就是富婆,但到底只是個普通的官府小姐,後來進宮做了唐太宗的小老婆,她的人生從此起飛。


武則天一入太宗的老婆團,就發現自己被坑了——級別太低了,叫才人



來,我們來瞭解一下唐太宗的後宮,看看到底有哪些職位層級:



好吧,級別低沒關係,可以從基層幹起,結果一不小心被唐太宗看穿了勃勃的野心,太宗一直不怎麼喜歡她。後來太宗年紀到了就駕崩了。


唐太宗有匹烈馬,問大家應該怎麼馴服,武則天說不聽話就砍死它,唐太宗並不喜歡這個答案,對武則天也一直不怎麼來電。



這時候武則天發現,才人最低的根本不是級別,是性價比


進宮這麼久,可能跟太宗都沒怎麼見過面,太宗一死,還因為沒生孩子,被送到廟裡去當了尼姑。

唐太宗的助攻:



第一把火不但沒上天,還「咣當」一聲砸地上。


唐太宗作為武則天的男人,可是把老婆坑慘了。


女人出了家,這輩子基本就交待了,可是武則天不一樣,她的人生第二春正以 150 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向她駛來。


年紀輕輕被關進廟裡,怎麼才能出來呢?


第二把火:唐高宗


有些女人進了廟裡,


需要動用一整個男團才能撈出來。


而武則天操作簡單,很容易上手,只需要一個男人就夠了,就是唐太宗的兒子——



唐高宗李治


命運早給武則天留了一手。當年唐太宗生病,武則天和太子李治一塊伺候,結果太宗病沒好,武則天和太子好上了。



李治上位之後,趕緊到廟裡把後媽同時也是老情人的武則天撈了出來。武則天一回宮就如魚得水,盡情施展心機和手段,很快就當上了皇后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半小時漫畫歷史系列(共 5 冊)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讀客出版社

¥59.99 會員免費


我覺得和她童年有關。

首先她童年缺乏男性親屬保護。幼年喪父被同父異母欺負使得她對男性有著天生的恐懼感和不信任感。基本上不信任他們會保護她,只信任自己。

對比和她同樣幼年喪父被家族趕出來的長孫皇后,則從小有哥哥,舅舅保護愛護。自然對於男性不會感到恐懼和不信任。長孫皇后和武則天一樣在當上皇后後基本上都不提拔自己家族,但是卻對身邊的男性十分信任。所以她能很亦然隨意的進入被男人保護「小女人」姿態。可從小被男人欺負的武則天則無法真正打從心裡接受在男人身後。

再來做為商戶出生的她自然和其他出自於官宦世家的女子不一樣。商人基本上就講錢,利益和事務主義。而商戶女子的職責不僅僅在於生兒育女,而很多商戶出生的女子從小就被當「男孩」一樣教導。而隋唐也有很多有名的女富豪。所以出自商戶的她自然就對女性這個性別沒有像其他女性一樣看輕。

然後就是她母親楊夫人。出生隋朝宗室,四十歲才嫁人,知書達禮,也是個厲害的女性。這對武則天的影響和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如此童年使得武則天認識到兩件事

一、男人不靠譜,女人不能只靠男人保護自己

二、女人不同於男人,然,非低於男人

如此思想看似簡單,可這正是這些童年思想使得她和其他女人不同,也正是這些思想上的不同使得她完全沒有心理負擔(除了覺得對不起丈夫)的登上皇位。


命運的苛求還有她自己的抗爭造就了唯一的女皇。簡單點來說,其實只是為了生存。從因受陷害入罪做了尼姑到高宗李治把她撈出來。她就明白了,處在天家,處在朝堂,你就必須不停的去掙,否則別人就會掙,順便踩死你。選擇當皇帝,除了自己本身聰慧機敏以及越來越重的權利慾望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勢讓她不得不這樣做。
她的見識,她的胸襟,她的氣概,這就是為什麼她是第一個中國女皇帝。
叫我女王大人

她當太后,前頭隔著一個皇帝。無論如何,名義上皇帝纔是名正言順的治國者,頒布諭旨,實施政策,都要經過皇帝的手。而皇帝完全可以培植自己的勢力,太后手畢竟不能伸到每一個角落,這樣就不能保證她對朝政絕對的掌控。而武則天是無法容忍自己失去對這些事情的控制權的,如果不這樣她就會心裡不安。

強勢女人都是這樣的。其實我媽媽也有點這樣的性格,家裡的事情無論大小她都要掌控,我和我爸幾乎不能說話。。什麼事都要過問我媽。用我媽的話來說,就是

「什麼事都要完全在我自己的掌控裏,我才安心」。

我想武則天也是這樣的。作為一個強勢武斷的女人,她一生經歷無數鬥爭,無數生死時刻,她對於自己的人生一定要絕對掌控,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池,這幾乎是她長久以來養成的一種本能。如果不這樣她會有焦慮感。為此,她可以不擇一切手段,可以捨棄親情,捨棄兒子和女兒。她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是一個有生命力的人,但她也是一個很自私的人。

做太后也能執政,可是不能完全掌權。武則天怎麼可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呢,她這麼強勢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