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新聞說非洲蝗災已經到達印度和巴基斯坦了,估計不久可能進入我國,網上流傳的視頻看起來好可怕啊!有什麼預防措施和應對辦法嗎?


這標題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新疆蝗災侵襲牧場:緊急發雞】【特大蝗災襲新疆 十萬鴨軍赴疆賑災】

【雞兵不堪重任】——咳咳,其實我國西部比較容易鬧蝗災的是新疆,而且經常有哈薩克的蝗蟲越境來襲。但蝗蟲它是有天敵的,所以我國一直在利用生物防治蝗災,比如你們熟知的雞鴨:2000年7月,有一篇電報故事描述了當地「如何訓練了一支近70萬的雞鴨大軍,使其聽從哨聲指揮去消滅蝗蟲。這次大規模滅蟲行動有近28萬人參與,為了處理近25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疫情」。「一隻牧雞能防治7.5畝,通過向牧民發放牧雞的做法,讓雞羣跟著牧民轉場,走到哪喫到哪,可以有效控制蝗蟲。」而且「與圈養的雞相比,喫蝗蟲的牧雞,飼養成本大大降低,而產出的卻是貨真價實的綠色食品。」

還有一個就是粉紅椋鳥,早在80年代,在新疆蝗蟲易生區、常發區就通過人工堆石和修建永久性磚房,為粉紅椋鳥備好「育嬰房」,引鳥喫蟲,實現生物防治。「據介紹,粉紅椋鳥食量驚人,每天捕食蝗蟲120-180隻,繁殖週期內能喫掉2畝地左右的蝗蟲,雌雄共同捕食養育雛鳥,堪稱生物滅蝗的「鐵甲軍」。它們除了喫蝗蟲,還捕食螽斯、甲蟲、蟋蟀等多種昆蟲。」在紀錄片裏我們看到,塔城地區治蝗滅鼠辦公室主任說,他們這一塊都「沒有進行過化學滅蝗,主要依靠椋鳥來滅絕蝗災。」新疆畜牧廳總畜牧師也說,2000年以後,基本上沒有機械化包括飛機進行大面積防治,就通過椋鳥就可以將蝗災控制在比較低的水平。

除了蝗災之外,當地還在「鼠害較重的地方建鷹堆、鷹架。老鷹密度一大,鼠害自然也就少了。隨著環境的提升,這幾年狐狸也多了起來,狐狸滅鼠效果相當好。」所以你看保護生態平衡多重要!

PS吹哨訓雞是真的,央視7頻道有紀錄片233333a href="http://t.cn/A6hVQiN3">O網頁鏈接

PPS補充一個紀錄片《創新無限》 20110906 自然鬥士——「蝗」臨城下(椋鳥滅蝗)a href="http://t.cn/A6hfvgkf">O網頁鏈接

PPPS既然提到康樂院士了我補充一句:康院士說了,這次的沙漠蝗不會對我國形成嚴重威脅。


蝗災在中國從來沒有絕跡,而且每年發生。

據農業部信息:

我國蝗蟲常年發生面積2.8億畝次左右,分佈在20個省(區、市)的1100多個縣(市、區、旗、團場)。其中,飛蝗(東亞飛蝗、亞洲飛蝗、西藏飛蝗)常年發生3000萬畝次左右,總體發生平穩,但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川、新疆等常發區和吉林、黑龍江等偶發高密度蝗羣危害仍時有發生。

「蝗蟲發生」是指蝗蟲的出現,對農業存在輕、中度危害,當出現蝗蟲聚飛和擴散便會形成嚴重災害,這便是通常意義下的蝗災。雖然中國近年來蝗蟲治理成果顯著,但蝗災依然時有發生。以新疆為首,最為頻繁,也是國家重點治理的主要區域。

中國治理蝗蟲60年,才達到「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的目標,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40年沒有出現大型蝗災。

河南三十年飛機治蝗統計

中國近年來蝗災多發區域:

1.東亞飛蝗。環渤海灣蝗區、黃河中下游部分灘區、華北、黃淮湖庫區及華南、海南局部蝗區。

2.亞洲飛蝗。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州和阿克蘇等地,黑龍江、吉林葦塘濕地以及中哈邊境地區。 3.西藏飛蝗。四川、西藏、青海的金沙江、雅礱江、雅魯藏布江等河谷地帶。 4.土蝗。內蒙古、新疆天山北部和東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吉林和遼寧西部、黑龍江中西部、湖南、廣東北部等地區。

數十年間,中國建立了植物保護工程,完善了蝗災治理防控體系、優化了防控設施設備,整體防控能力達到了嶄新的高度。綠色治蝗比率加大,已接近化學治蝗規模。防控體系逐漸信息化。除此之外,中哈聯合治蝗等國際合作近年來治蝗效果也頗為顯著。

接下來談談沙皇入侵,以及具體防治措施。

沙蝗入侵中國,需要面對三大難題:

一、沙蝗自身問題。據當前最新信息,沙漠蝗災已經在印度消失,主要原因在於蝗蟲到達了生命週期。沙蝗繞道南亞入侵中國的可能性幾乎不再存在。而在巴基斯坦的沙蝗也已經開始產卵,產卵後的沙蝗生命力大大降低,難以遷徙。

二、地理環境因素。我國與巴、印接壤地區的地形複雜,沙漠蝗蟲更適宜在平原地形移動,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再加上天敵眾多,食物稀少,少量的沙蝗個體無法形成集羣,危害程度甚至遠遠不及本土蝗蟲,甚至還可能與本土蝗蟲出現競爭。

三、中國防禦體系。從中央到主要蝗蟲災害發生省份,中國都設立了蝗蟲防治指揮部。蝗災主發生區域設立了蝗蟲防治站,配備了先進的監測預警、防治設施和設備,建立了十分完善的防治組織體系,能夠保障蝗蟲不大規模遷飛擴散。

總的來說,當前這一批沙蝗已經到達了自然邊界的極限,中國不可能發生沙漠蝗災。

但是——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分析:

今年5-6月份,會有大批沙漠蝗從非洲沙烏地阿拉伯再次飛到巴基斯坦和印度,那麼如果這個時候印度沙漠蝗得不到相應的控制,蝗蟲就會繼續擴散到孟加拉國和緬甸。如果印度洋西南季風異常強勁,沙漠蝗在1500米高空翻越橫斷山脈機會將會大增,遷飛進入我國雲南境內可能性較大。而到了7-8月份,如果下一代成蟲種羣暴發,在西風急流與印度洋西南季風共同作用下,遷入我國廣西、雲南境內的概率也將陡然升高。

是否入侵中國,主要還是在於印巴的蝗蟲治理情況。

自古以來中國治蝗有著豐富的經驗,在監測技術、防治方法和手段都很成熟,哪怕沙漠蝗入侵,我國也能有效控制。

結合農業部往年治蝗的公開信息,可以得知,沙蝗大舉入侵中國之後,將會有如下的應對措施:

重災區化學防治:

沙蝗入侵後,在高密度發生區(5頭/m2以上),直接採取化學應急防治。

選用馬拉硫磷、高氯·馬、阿維·三唑磷、吡蟲啉等農藥,集中連片面積大於500公頃以上的區域,行飛機防治,使用GPS飛機導航精準施藥技術和航空噴灑作業監管與計量系統,監控作業質量,確保防治效果。

中國農業飛機數量,雖然不及美國,但也不少,單單運5飛機便有數百架。此雙翼飛機成本低廉,起降距離短,一直中國是防治蝗蟲的利器。中國即將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儲備農業飛機、農業直升機等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農藥噴灑作業,可以輕鬆覆蓋入侵沙蝗集聚區。

針對集中連片面積低於500公頃的區域,可組織植保專業化防治組織使用大型施藥器械開展防治。

重點推廣超低容量噴霧技術,在蘆葦、甘蔗、玉米等高稈作物田以及發生環境複雜區,重點推廣煙霧機防治,在清晨或傍晚進行。化學防治時,應考慮條帶間隔施藥,留出合理的生物天敵避難區域。

中低災區生物防治:

針對中低密度發生區(密度在5頭/m2以下)和生態敏感區(包括湖庫、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學農藥的區域)。

一、優先使用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等微生物農藥防治。

二、合理使用苦參鹼、印楝素植物源農藥。

三、在新疆等農牧交錯區,可採取牧雞牧鴨、招引粉紅椋鳥等進行防治。

四、生態敏感區可降低防治指標,在3齡盛期前採用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時,在周邊建立隔離帶進行藥劑封鎖。

新疆哈密東天山粉紅椋鳥

值得注意的是,牧雞牧鴨、粉紅椋鳥治蝗,是在低密度區域,這個區域的蝗蟲不會聚飛,不會形成毒素。對於高密度區域,雖然也可以勉強進行牧雞治蝗,但需要承擔風險,而且效果也遠遠不及化學防治。所以,在面對高密度的蝗災,首選化學防治。面對大規模非洲沙蝗時,必須如此。

長期生態防治措施:

一、沿海蝗區採取蓄水育葦和種植苜蓿、紫穗槐、香花槐、棉花、冬棗等蝗蟲非喜食植物,改造蝗蟲孳生地,壓縮發生面積。

二、濱湖和內澇蝗區結合水位調節,採取造塘養魚或上糧下魚、上果下魚模式,改造生態環境,抑制蝗蟲發生。

三、河泛蝗區實行溝渠路林網化,改善灘區生產條件,搞好墾荒種植和精耕細作,或利用灘區牧草資源,開發飼草種植和畜牧養殖,減少蝗蟲孳生環境,降低其暴發頻率。

四、川藏西藏飛蝗發生區可種植沙棘,改造蝗蟲滋生環境。常年重發區,可通過墾荒種植、減少撂荒地面積,春秋深耕細耙等措施破壞土蝗產卵適生環境,壓低蟲源基數,減輕發生程度。

總結:

當前蝗蟲絕不可能入侵中國,即便有小概率入侵,那也得七八月份的事情。即便乘著季風入侵,在中國全面化、多層次、高強度的嚴密的防治下,也會很快被控制。

延伸閱讀:

從談蝗色變到飛「蝗」騰達?

www.moa.gov.cn

[1][2]

參考

  1. ^http://www.moa.gov.cn/nybgb/2014/shiyi/201712/t20171219_6111613.htm
  2. ^http://www.moa.gov.cn/gk/nszd_1/2019/201904/t20190428_6248325.htm


年年有發,沒這麼大,你可以去找一下各地區級別新聞,17年廣東茂名就有一個新聞,當地農村發現一片竹林大面積出現未成熟蝗蟲,通報後立即出動包括飛機在內的機械人員噴殺。把蝗災遏制在最初。

武漢那邊基層一直做得很好,管理團隊犯蠢是異常,大多數中國人都在努力奮鬥。

那裡有什麼歲月靜好,一直有人負重前行。


轉載一篇2000年09月錢江晚報的文章 

這個世界確實小,你說新疆那邊鬧蝗災,離浙江有相隔幾千公里,本是八杆子打不著的事情,可這蝗災卻與我省一個農民掛上了鉤。這個農民叫楊大元,是長興縣林城鎮天平村養鴨大戶。今年2月份,楊大元與省農科院建立合作關係,對方提供信息、技術、銷售渠道;楊大元負責孵化飼養。

掛鉤的機會來自今年5月。當時,新疆北部發生了特大蝗災,這是新疆連續第三年發生大規模的蝗災了。據當地有關部門統計,截至5月25日,新疆遭受蝗災的總面積為3005萬畝,其中重度災害面積近1600萬畝。由於當時還未到蝗蟲卵的孵化盛期,受災面積還會繼續擴大,預計將達到4000萬畝。

從新疆滅蝗指揮部的災情通報顯示,當地的主要蝗蟲種類為義大利蝗和亞洲飛蝗,蝗蟲密度極高,每平方米可達數千隻,在災情最嚴重的塔城和阿勒泰地區的某些地方,蝗蟲密度更達每平方米上萬隻。

今年新疆發生大規模的蝗災主要原因是,由於去年新疆的蝗災發生面積巨大,防治不足,蝗蟲殘留基數較大,加之去年蝗災嚴重的哈薩克和俄羅斯未對本國蝗災採取措施,致使入秋後,大量羽化的蝗蟲遷入我國境內棲息產卵,今年大量的蝗蟲就繁殖出來了。

雞兵不堪重任

過去在人類與蝗蟲的鬥爭中,人類往往是採用農藥滅蝗的手段。雖然有機磷農藥具有成本低、顯效快等特點,但如長年持續使用有機磷農藥滅蝗,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將是嚴重的。有機磷農藥在滅蝗的同時,往往將蝗蟲的天敵一起殺死,破壞了環境和生物鏈,而蝗蟲的抗藥性又一代比一代強,用藥量也不得不逐漸增加,這樣惡性循環,嚴重污染了當地環境。

因而人類開始尋找新的更環保的滅蝗手段,從80年代開始,新疆就積極推廣農戶養雞滅蝗。據新疆治蝗滅鼠指揮辦公室副主任趙新春介紹,由於新疆地形特徵比較適應生物滅蝗,新疆因地制宜,推廣用雞滅蝗,先由科技人員在已有的雞種中選出合適品種,然後推薦給農戶,簽定協議,農戶每滅一畝地蝗蟲,補貼3角錢。在蝗災不重的年份,靠雞可以完成50%以上的滅蝗任務。

蝗蟲一般只有兩個月左右的生命期。在蝗蟲出生兩個星期左右是生物滅蝗的最佳時期,這時蝗蟲不會飛,雞鴨喫起來正「爽口」。

趙新春告訴記者,經過實際考驗,發現雞的抗災和抗疫能力太差,每年滅「蝗」戰役下來,最少要損失10%以上。今年他們有一個新發現,鴨子的滅蝗能力強過雞,而且抗災抗病力也很強,兩個月治蝗期下來,損耗不足5%。

趕浙江鴨上陣

由於用鴨滅蝗比用雞滅蝗的效果好,今年在新疆遭遇蝗災時,在滅蝗戰役中,除採取化學藥物外,共要動用了50萬隻雞和10萬隻鴨。但是新疆養鴨的歷史不長,養鴨子的規模也不大,要動用十萬隻鴨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於是一些精明的商人就想到了江南水鄉的浙江。浙江每年有5000萬隻的鴨子出欄,而且有全世界最好的產蛋鴨之一的江南系列鴨。

今年7月4日至7月25日,經省農科院的牽線搭橋,楊大元所養的3萬隻「鴨兵」作為滅蝗「戰士」分批登上飛機,空運至新疆災區。這些參加掃蝗救災行動的「鴨兵」,為楊大元的「櫻桃谷」鴨仔,「年齡」僅為45天。「櫻桃谷」鴨原產英國,是一種肉鴨,目前著名的北京烤鴨就是用這個品種的鴨子製作的。

由於生意上的保密原因,楊大元只知道自己的鴨子通過中間商運到新疆滅蝗,但他並不知是哪個當地農民買走他的鴨仔,鴨仔們在哪個草場戰鬥著。只是他特別關心新疆的滅蝗進展,老從報紙和電視上尋找著新的消息,他很希望某一天有消息說,他提供的鴨仔在新疆已經戰果累累。

「醜小鴨」草場成英雄

正如楊大元所期望的那樣,果然,有浙江鴨參與的十萬「鴨子大軍」在新疆草原投入戰鬥後,效果明顯。到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萬畝優質草原上地毯般覆蓋的蝗蟲被鴨子徹底殲滅。鴨子成了新疆「抗蝗救災」的英雄。這支今年首次正式投入滅蝗的部隊,以輝蝗的戰績得到了新疆滅蝗最高司令部———新疆治蝗滅鼠指揮辦公室的首肯。他們在考察後指出:鴨子捕蝗能力強、捕食量大、「軍」紀嚴明,出動鴨子是草原清剿蝗蟲、保護生態最為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鴨子的養殖戶們也成了草原上最受歡迎的人。牧人馬永剛就帶著他的5000隻鴨子受邀轉戰在烏魯木齊東山區蘆草溝鄉的2萬畝草場,以每天數百畝的速度推進,後來由於草場太大,為了節約時間,他每天用拖拉機運送鴨子到新戰場。僅一個多月,這片原先每平方米有400隻以上蝗蟲的草原也得到了解救,重現旺盛生機。

據牧民們介紹,鴨子喫蝗蟲的場面是很有看頭的。草場上,鴨掌踏過之處,蝗蟲紛紛跳起來,鴨子用它彈簧般靈活的脖頸在空中啄食,猶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夾蒼蠅般彈無虛發。馬永剛說「一隻鴨子一口氣能喫100多隻蝗蟲。」鴨子每天進食兩次,早上四五點鐘,天剛露明,鴨子們就自己出去喫蝗蟲,幾個小時後,就到附近的小河溝裏喝水、休息,下午7點多鴨子再次出動,直到晚上9點多太陽落山時纔回來。第一次養鴨的馬永剛對鴨子的

守紀律性深感驚奇。他說「鴨子太自覺了,我幾乎不用費心,它們出去、回來全是分成幾個縱隊,每個隊中鴨子一隻跟著一隻,真像訓練有素的部隊。」

滅蝗鴨成了搶手貨

前些日子,烏魯木齊市出了條讓其他各省鴨農眼紅的新聞,這條新聞是說烏魯木齊市蘆草溝鄉農民王學智的滅蝗「醜小鴨」成為搶手貨,4000多隻鴨子在短短几天裏被搶購一空,王學智因此獲利近3萬元。

王學智沒有想到,行動笨拙的「醜小鴨」,不僅成為治蝗的好手,而且給他帶來了財富。王學智趕著5000隻鴨子進入天山牧場滅蝗,不僅消滅了2萬多畝草原上的蝗蟲,而且當初剛出殼的「醜小鴨」,現在體重已達2公斤左右。

滅蝗的鴨子剛下山,便被一些精明的酒店老闆和小商販們盯上了,前來收購。這些喫高蛋白的蝗蟲、喝天山冰雪融水的鴨子,肉質鮮美,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深受人們歡迎。在烏魯木齊川力綠色農莊酒店的吧檯上,一塊醒目的牌子上寫著:滅蝗「醜小鴨」。前來品嘗的食客絡繹不絕。

王學智說:「喫蝗蟲的鴨子基本上不需要飼料,因而節省了大筆費用。」左鄰右舍看到王學智養鴨滅蝗賺了錢,便準備來年也上山牧鴨。如今,在烏魯木齊市蘆草溝鄉的農家庭院裏,幾乎家家都能見到搖搖擺擺的鴨羣。

另據浙江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家禽研究室主任盧立志介紹,目前養殖的蛋鴨是靠飼料中添加某些物質,才能使鴨子產紅心蛋,如果蛋鴨喫的是高蛋白的蝗蟲,那不僅蛋鴨的產蛋量增加、蛋個大,而且會產天然的紅心蛋,市場前景看好。

3萬鴨兵整裝待發

雖然楊大元不知道自己提供的鴨仔到底立下了多少「戰功」,不過一想到10萬隻滅蝗鴨中有3萬隻是自己提供的,他就非常自豪,這是他養鴨一生中碰到的最為奇特的故事。

好消息終於傳來。9月5日,由於空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擔負掃蝗使命的3萬「鴨兵」非常「稱職」,中間商受新疆委託,再次向「鴨司令」求援,希望楊大元出動第二批「援兵」,數量也是3萬隻。屆時,這批浙江鴨將在新疆草場上滅秋蝗的戰鬥中再一次顯身手。


預防比治理更重要!

首先我們要了解,危害中國的蝗蟲包括飛蝗、稻蝗、土蝗、竹蝗,最主要的危害來自東亞飛蝗。東亞飛蝗的分佈與氣溫、雨量關係密切,滋生飛蝗最適宜的年平均氣溫是12攝氏度左右,年降雨量則在400毫米~ 900毫米之間。我國的華北、華中、華東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基本在該範圍內。所以這些地區也是蝗災的高發地。新疆有時候也有飛蝗發生,但不屬於同一類蝗災。

我國在建國後的幾年裡,特別是1951到1952年,1955年都發生過大小不一的夏蝗和秋蝗災害。蝗蟲主要滋生區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省。在新中國建設初期,在大片荒地和湖沼地帶的水利和墾荒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以前,蝗蟲是會經常發生或間隔一、二年或二、三年發生一次的。

我國很早就制訂了防治蝗災的管理辦法,要求:蝗蟲發生在那裡,立即消滅在那裡」,確定了治蝗工作「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針。在《治蝗豐碑》這本書裏,作者指出,中央曾經提出:治蝗是帶有戰鬥性的羣眾運動,因此就必須有堅強的領導和嚴密的組織……為了及時動員、組織力量投入滅蝗戰鬥,各蝗區縣人民政府須於夏蝗發生前成立滅蝗指揮部,由黨政領導幹部親自主持,並在區、鄉、村建立大隊、中隊、小隊等一系列的滅蝗組織。

現在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遍佈全國的飛蝗預測預報組織,主要負責蝗區偵查工作,偵查工作包括查卵、查蝻、查成蟲三個密切聯繫的環節。

目前我國在治理蝗蟲方面主要舉措還有:

1.推廣飛機治蝗

飛機治蝗突破了廣大荒漠地區缺人缺水和湖沼地區蘆高水深的條件限制,而且飛機滅蝗比噴粉器效率更高。一般而言,1架飛機1天的工作量若用噴粉器則需627~1000架,若用人工捕打則需3.3萬~5萬人。

2.從根本上剷除蝗蟲滋生地,改造蝗區生態環境

通過興修水利和墾荒,人類能把飛蝗的滋生地改造成良田。治淮工程的完成、官廳水庫的興建、黃河的治理等對從根本上消減蝗區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近,山東濰坊也發生了蝗災,不過很快就被控制了。

其主要的措施是無人機防治,噴灑農藥,加上當地村民的捕捉。

小規模的蝗災防治沒什麼高科技,改善整體生態環境,是個很漫長,很艱巨的任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